APP下载

我国高速铁路与新型城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探索

2015-01-05张姗姗姚士谋张落成

城市观察 2015年4期
关键词:高速铁路城镇化城乡

◎ 张姗姗 姚士谋 张落成

一、发展背景

高速铁路被誉为交通运输领域的一次革命,是20世纪后期客流运输业发展中最重要的技术突破。自1964年10月1日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日本新干线)开通运营,截止2010年,世界通车里程近1.1万公里(表1),到2011年12月31日,世界开通运营的高速铁路里程达1.8万公里,其中,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约占一半。

整体上,世界高速铁路发展主要经过了4个发展阶段(表2)。第一阶段为高速铁路起步发展阶段,以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为代表,东海道新干线最先通车,随后山阳新干线、东南TGV(Train a Grande Vitesse)线、上越新干线等相继通车;20世纪80年代,日本基本上完成了高速铁路的骨架系统,进入高速路网规划和建设年代,而后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瑞典、英国也先后出现了跨国境的高速铁路,世界经济一体化开始加速;20世纪90年代,高速铁路的建设传到亚洲、澳洲、北美、俄罗斯、中国台湾、澳大利亚等,形成交通领域中铁路的一场复兴运动,这一阶段高速铁路建设高潮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大多数国家(地区)在建设初期即拟定修改

表1 2010年世界高速铁路里程统计

表2 高速铁路四大建设阶段

高速铁路的全国规划;修建高速铁路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对时间要求高的客货运输问题,还具有能源节约、治理环境污染等多方面社会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也快速推进,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流进入城市,高速铁路的优势逐渐展露。2000年起,珠三角、长三角等较发达地区先后出现需要修建高速铁路的呼声,国家统一规划制定《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从2004年开始规划和建设高速铁路,2006年中国台湾第一条高速铁路投入运营,2008年中国大陆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建成通车,截止2011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9676公里,历经8年,中国已建高速铁路通车里程排名世界第一。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规划中,全国高速铁路建设形成“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络(表3)和三个城际(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铁路系统的建设。

高速铁路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运输方式,具有快捷舒适、承载容量大、不受气候影响,能耗低、环保等优点[1]。随着高速铁路在中国蓬勃发展,我国开始迈入“高速铁路”时代,必将对未来中国经济区域、产业结构、城镇化产生重大影响。不仅可以促进城市间的交流合作,带动沿线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将对沿线旅游经济走廊的形成起重要推动作用,最终使城市产业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带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二、高速铁路建设与我国城镇化的相互关系

每次交通运输方式的革命性突破均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和空间演变,中国高速铁路时代的到来也对中国的城市发展及区域经济带来巨大影响。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高速铁路建设有自身特殊的国情:(1)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区域发展差异巨大,这种特殊的国情引起人口大规模、长距离的移动,从而使得大容量、高速度的高速运输网络特别适合我国现状;(2)我国高速铁路建设正处于城镇化率加速上升的时期,城市空间快速发展,高速铁路建设成为引导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因此带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3)与其他高速铁路国家相比,我国城市人口规模较大,高速铁路的发展带来地区快速繁荣的同时,也引发人口快速集聚的问题,而人口的集聚是一切活动的开始,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

表3 我国高速铁路“四纵四横”客运专线

图1 中国2014年高速铁路线路示意图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也急速增长(表4),进而带动经济活动和人口在空间上的集聚。从表4可以看出:全国城市个数由1979年的216个增加为2013年的658个;城镇人口由1979年的1.85亿增加为2013年的7.31亿,我国城镇化率由1949年的10.64%提高到2013年的53.37%,年均提高0.66个百分点。其中,2005年至2013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15个百分点,是1949至2005年的2倍多,2010到2013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46个百分点。这一时期恰好是我国高速铁路飞速发展时期,通车里程由2010年的0.84万公里飞速发展到2013年的1.10万公里。

高速铁路的发展加快了沿线城市人口和要素的流动,促进产业发展和分工,对沿线城市发展与城镇化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城镇化发展的需求、国内外市场经济发展、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关系来分析高速铁路建设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

(一)城镇化发展的需求

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需求,才能真正最大潜力地扩大内需,摆脱传统城镇化的老路,走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对城镇化发展的需求,我们主要从流动人口、市场等要素来进行分析。

1.流动人口对城镇化发展的推动。Brotchie以日本东海道新干线为研究对象,发现高速铁路建设后的10年内,高速铁路沿线城市人口出现明显增长,沿线城市人口增长率较非沿线城市人口增长率高出22%,并认为主要是因为外来人口的迁入造成的[2]。人口的快速空间集聚是实现快速城镇化的基础。当今中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带来城市人口的集聚,并带来沿线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形成了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促使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专门从事非农生产活动,从而不断地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假期及春节期间,各地回家人流汇聚,高速铁路的开通,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分担了一大批人流,减轻交通的负担。

表4 1949-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与高速铁路通车里程之间的关系

2.大中城市、新城与开发区的建设。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经验表明,超大城市均以其强大的综合实力成为一个广大地域的经济中心,其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工商企业高度集聚、交通通讯发达便捷、科技教育机构集中,工作生活条件优越等,从而能够吸引大量的人才、资金、信息、物资等的投入,进一步推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特大城市由1980年的16个增长到2013年的65个。我国部分大中城市特别是沿海大城市的非农业人口仍有较快的增长趋势,与此同时,它们也吸纳了相当一部分农业劳动力,增加就业岗位,集聚国家的财富、劳力、文化技术与信息,发挥了中心城市的巨大作用(表5)。新建高速铁路很多选择建在郊区,带动周边新城及开发区的发展,拉近各大城市与新城的距离,更有利于商品、信息、要素的交流,缩小其发展差距,逐步向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

3.市场对城镇化发展的推动。高速铁路的运营,提高了区域的交通可达性,增进人力、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在沿线城市合理流动,促进企业网络和产业链延伸,使产业转移和区域分工得到拓展,市场也由此扩大发展。而市场的发展是城市经济和城镇化的重要因素,市场共同体是城镇化的重要动力,通过人口和产业集聚的乘数效应来推动城镇化的发展。陈修颖以浙江省为案例对市场共同体推动下的城镇化进行研究,发现浙江省市场和城镇规模存在辩证的关系,城镇化水平变动历程与专业市场数量增长同步[3]。高速铁路的建设,带来新的市场的出现,引起以市场为核心的市场型城镇的形成,商品市场的发展可以带动交通、邮电、通讯、商贸、金融、房地产、餐饮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城镇化的进程。

表5 我国若干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分析

(二)国内外市场经济发展

随着国内外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交通网络也愈加完善,特别是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城市,高速铁路正如火如荼地建设。随着高速铁路网络的覆盖,各个城市间的同城化效应更加明显,空间布局、产业结构、资源开发利用、资源配置和人才交流都将在高速铁路的支撑下调整和优化。欧洲里尔曾经是一个传统的工业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危险,但随着1993年巴黎至里尔高速铁路的开通,里尔的资源开发利用得到重新配置,商品交流也日趋方便,高速铁路枢纽周边以商业、商务、会展等服务业为主导产业,成为工业城市向工商服务业城市转化的典范[4]。

交通是旅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发展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高速铁路作为当今世界“交通革命”的最新推动力,对旅游业的发展起重要作用。高速铁路的开通,降低了旅游成本,从而使旅游企业向发达地区集聚。高速铁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例子有很多,在日本,被新干线串联起来的城市和商业中心形成了一个似珍珠项链般的“功能区”,称之为“高速铁路廊道”,居住于东海道线沿线的居民以新干线作为日常休闲和旅行工具,从而在东京到大阪之间形成了“高速铁路休闲圈”和“高速铁路旅游圈”,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升级转型。在法国,高速铁路开通推动了曼斯、图尔斯和里尔商务旅游快速增长,推动了当地经济持续发展[5]。法国旅游总收入(1997 年)的1/5源自于法国高速铁路南线,高速铁路拉近了里昂和首都距离,促进了里昂休闲旅游和商务旅游发展[6]。

(三)城乡一体化带动农村发展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经济、社会、文化要素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高度依存、协调发展的过程。以城镇化带动和推动新农村建设,是我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和特有优势。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不解决“三农问题”,不实现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将会变得华而不实。因此,我们应按照城乡统筹的发展计划,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建设等各方面,协调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完善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现代化水平,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逐步克服我国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落后现象,发展农村经济,带动农村地区的现代化,高度发展生产力,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新局面,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生态化协调发展的战略[7-11]。只有加快城镇化、工业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才能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城乡共同繁荣的目标。

图2 我国主要城市群分布

高速铁路的建设使沿线城市的整体集聚效应进一步加强,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吴昊(2009年)将京津城际铁路作为研究对象,发现京津铁路开通后,天津旅游业、房地产业、物流业、餐饮业等产业都得到快速发展,并推进北京和天津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12]。王缉宪(2011年)认为高速铁路在两个城市间运营时间足够近,就能够实现两个城区的一体化[13]。从我国主要城市群的分布情况(图2)来看,我国东部沿海形成了五大城市群区。城市群的发展将作为推动我国城镇化的主要形态[14],而城市群和交通是不可分割的历史产物,这些城市集聚地区是全国产业经济和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也是高速铁路发达、密集地区。高速铁路大大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使得城里人不仅可以享受现代化的城市生活,还可以陶冶于乡村的大自然中,城乡区域的农民也具有分享现代城市生活的机会和改造农村面貌的机遇。从而真正实现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高度发展。

图3 上海、北京、南京站点分布示意图

(四)高速铁路站的规划布局问题

1.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对内与市内地铁、公交等连接,对外作为一个枢纽车站,主要以城际铁路为主,列车发往各大城市,使得对内对外交通便利,并可以连接市内与市外交通要道。像上海虹桥站(图3)与周边交通联系紧密,辐射区域包括“长三角”两省一市,多样、快捷的交通可以快速地集聚大量的人流,其交通功能远远大于城市功能。

2.考虑人流的疏散与集中。例如南京站(图3)位于南京老城区以北,东侧为紫金山,南侧为玄武湖,西侧为中央门长途汽车站,周边交通客流量大,地铁的开通,带来更为明显的人流集聚,但南京站运用立体化的交通组织,旅客进出站采用“高进低出”流线,旅客进站可以通过高架环形车道直达二楼候车厅,地下出站大厅与地铁站、停车场相连,可以有效地疏散人流。

3.与市内交通相连接。高速铁路的建设布局,一般与市内交通(公交、地铁)相衔接,一方面,方便旅客出行,不影响旅客上下班;另一方面,通勤方便,像南京站、南京南站通勤半径均在30~45分钟之内。

(五)新型城镇化关系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考虑如下几个因素:一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沿海城镇密集区域,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沿海地区应该走集约经营、内涵挖潜、产业转换、提高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道路,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为数众多的富余人员将从企业分离,全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将减缓,产业结构转向以现代第三产业为主;二是增加城镇人口,扩大用地规模建设必须投入巨额资金,特别是城市规模扩大了,建成区范围内的各种市政设施、交通道路、管线工程以及房地产业都需要很多资金投入。高速铁路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体现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

1.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关键是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它的第一要义就是在城镇化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在现代化城市的建设中,不仅要考虑满足人类生存条件中的丰衣足食和优良的居住条件与环境,而且还要考虑到优越的工作环境和整个城市的相互协调的发展环境。高速铁路具有运行速度快、运输能力强、发车密度大、运行效率高、列车准时准点、受天气状况影响小、舒适度高、安全可靠等优点。车厢宽敞、整洁、座位空间大,各类服务设施齐全,列车运行平稳,噪声小等,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舒适感,充分体现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的思想。

2.环境友好。在新型城镇化的创新思想指导下,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将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建设绿色城市、推动绿色城区与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示范[15],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完善推动城镇化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高速铁路采用电力牵引,碳排放基本为零,而且高速铁路的通车可以减少小汽车的行驶数量,减少能耗,对于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有害气体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创造低碳城市,低碳经济。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3.和谐社会。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发展与中国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一致[16]。高速铁路是高新技术的系统集成,其建设和运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也是现代化新的起点,目前,巴西、泰国、蒙古均请求我国传授高速铁路技术,并帮助指导修建高速铁路,技术、人才的出口,使我们与第三世界的关系更加紧密,也拉近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三、结论

高速铁路的发展对中国的城市发展及区域经济带来巨大影响。城镇化水平也急速增长,进而带动经济活动和人口在空间上的集聚,我国必须把城乡统筹作为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一项战略任务,最终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健康发展。主要结论如下:

1.流动人口的集聚,大中城市、新城与开发区的建设,市场要素的流动,促进高速铁路快速发展,带动资源开发利用、商品交流、旅游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2.高速铁路的建设使沿线城市的整体集聚效应进一步加强,对城乡一体化得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应按照城乡统筹的发展计划,加快完善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现代化水平,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做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新局面,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城乡共同繁荣的目标。

3.高速铁路具有运行速度快、运输能力强、发车密度大、运行效率高、列车准时准点、受天气状况影响小、绿色环保等优点,其舒适、方便性充分体现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其采用电力牵引、碳排放低等符合环境友好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高速铁路的建设发展与中国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一致,体现了和谐发展的思想。

[1]徐长乐,郇亚丽.高铁时代到来的区域影响和意义[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6):650-654.

[2]Brotchie , John, Fast Rail Networks and Socioeconomic Impacts, In Cities of the 21st Century :New Technologies and Spatial Systems, Brotchie, Hall, and Newton, eds. New York: Longman Cheshire, 1991.

[3]陈修颖,叶华.市场共同体推动下的城镇化研究[J].地理研究,2008,27(1):33~44.

[4]姚士谋,杨永清,任永明等.城乡统筹——和谐江宁[M].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5]Reg Harman. High speed trains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regeneration of cities[J].London: Green gauge 21, 2006, 6:5-126.

[6]Sophie Masson, Romain Petiot. Can the high speed rail reinforce tourism attractiveness? The case of the high speed rail between Perpignan (France) and Barcelona (Spain) [J]. Technovation,2009, 29:611-617.

[7]陆大道.地理学关于城镇化领域的研究内容框架[J].地理科学,2013,33(8):897~901.

[8]王昊,龙惠.试论高速铁路网建设对城镇群空间结构的影响[J].城市规划,2009(4):41~44.

[9]姚士谋,陆大道,陈振光,等.顺应我国国情条件下的城镇化道路[J].经济地理,2012,32(5):1~6.

[10]仇保兴.智慧的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J].城市发展研究,2013,20(5):1~12.

[11]周干峙.走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化道路[J].城市发展研究,2006(4):13~14.

[12]吴昊.京津城际铁路对京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J].铁道经济研究,2009(4):15~19.

[13]王缉宪,林辰辉.高速铁路对城市空间演变的影响:基于中国特征的分析思路[J].地国际城市规划,2011,26(1):16~23.

[14]姚士谋,陈振光,朱英明等.中国城市群(4 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 379-385.

[15]仇保兴.建设我国的智慧型生态城市.海峡城市,2014(1).

[16]王顺洪.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及其经济影响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0,11(5):65~69.

猜你喜欢

高速铁路城镇化城乡
《高速铁路技术》征稿启事
《高速铁路技术》征稿启事
预制胶拼架桥法在高速铁路工程中的实践
城乡涌动创业潮
家乡的城镇化
基于TD-LTE的高速铁路WiFi通信系统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