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国宜居生态城市的再认识

2015-01-03王珞珈董晓峰

城市观察 2015年4期
关键词:宜居城市生态建设

◎ 王珞珈 董晓峰

一、当前对宜居生态城市认识的局限性

1. 花园城市、绿色城市、森林城市就是生态宜居城市

在生态城市引入中国之际,国内的许多专家学者把这个概念异义化了,这是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而且误认为花园城市、卫生城市、森林城市、绿色城市等就是生态城市。单纯追求自然环境的美化,以建设花园城市、卫生城市为目标,简单地改善环境、增加绿化。在中国南方多雨的城市,为了绿化形象大面积种植草坪;而在北方气候干燥,年降水量少的城市,没有大面积植树的条件,为了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却种植了很多树木。

2. 出于招商或政绩之需的伪生态城市

当前城市建设中也不乏这样的现象,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城市或商业城市,在毫无知晓的情况下,成为开发商们热衷投资的城市,并大张旗鼓地喊出“生态宜居”的口号,“生态”、“宜居”代表了一个急功近利和追赶风潮的时髦的概念,是一个政要为彰显自己政绩而实行的拿来主义。对于生态、宜居的内涵知之甚少,对于循环经济的概念也较少问津,最后出现全民讲环保、行行业业讲生态,生态城市比比皆是,生态危机却层出不穷的严峻局面。

3. 靠金钱和技术堆砌的“生态城市”

马斯达尔,凭借320亿美元的总耗资建成号称世界上第一座零排放城市;于2008年5月份动工的阿布扎布生态城,是马斯达尔计划组成部分,总投资220亿美元,城市内到处充斥着有钱人的豪气、遥不可及的梦想和对高科技的顶礼膜拜。同时在我国,苏州生态城投资250亿,北京中芬生态城耗资1500亿,天津中新生态城仅在2010年即确保年内完成170亿的总投资等,显然与生态城市建设的旨意相背离。

当前社会上对于“生态”、“宜居”概念的歪曲和混淆已经造成人们对于生态宜居城市模糊的价值判断。对中国生态宜居城市的内涵进行正本清源,还原生态宜居城市以本来的面目,已迫在眉睫。

二、中国特色生态宜居城市研究的必要性和影响力

众所周知,“生态城市”“宜居城市”的概念首先产生于经济发达的西方城市,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对于生态性、宜居性的追求,不仅仅是受到了现实生活中居住环境的恶化,城市人文关怀的缺失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还要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基础之上。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上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对于生态宜居有着不同的概念理解和需求。

回顾我国近年来相继进行的生态、宜居城市评选以及实践活动,是否值得我们反思,什么样的城市才称得上是“生态宜居城市”?中国特殊的城市化背景能否带来“中国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其次,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土地分配、户籍制度、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方式等方面都面临着特殊的挑战,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是否达到了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标准?

所以,对于中国特色生态宜居城市规划建设建立起一个清晰的构架,建立起我们自己的特色理论体系,对于当前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努力摆脱西方理论的束缚、走自主创新之路意义重大。

三、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本土环境

1. 有关生态、宜居的研究日益兴起

国内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最早是黄光宇1992年在其文章《田园城市、绿心城市、生态城市》中提出来的[1]。此后的20余年间,有关生态城市研究的论文层出不穷,呈现飞速上涨的势头(图1)。20世纪90年代是十分关键的孕育期,而其中1994年是个十分关键的转折点。1994年,我国继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后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这是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环境出发,制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策略,无疑为中国生态城市的建设营造了十分重要的政治环境。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生态城市的研究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尤其在2000-2007年间,生态城市的研究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状态。而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要求后,生态城市的研究再度呈现繁荣的局面。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扭转生态环境恶化”以来,生态城市的研究更是呈现突飞猛进的势头,可见中国生态城市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和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息息相关的。

国内有关宜居城市的研究,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建设而日益兴起,1997年,自吴良镛创造性地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体系以来[2],关于宜居城市的相关研究越来越丰富,国内宜居城市的理论也开始得到了快速发展(图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关宜居城市建设的研究也与日俱增。2003年-2010年,我国宜居城市的研究一直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这其中尤其以城市的快速发展为主要特征(图3)[3]。

图1 “生态城市”研究论文数量变化情况

图2 “宜居城市”研究论文数量变化情况

图3 1949-2009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

由于工业化初期单纯的经济指向型发展模式对城市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政策制定者与此同时也倾注了较多的精力在城市居住和生态保护问题的研究上。期间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就是2005年1月,国务院通过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此项规划将北京城市功能定位为“国家首都、世纪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宜居城市”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在国内第一次提出。此后,其他许多城市相继开展了争创“宜居城市”的建设目标。

2.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宜居”“生态”文化

一般认为,有关生态、宜居环境的理论首先是由西方学者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4]。然而从中国的历史文化发展史来看,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生态、宜居环境理论的雏形。“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 ”(《易经·系辞下》),产生了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居住场所理论——风水学(图4)。中国古代风水学可谓是人类追求理想宜居生态环境的主要理论依据,李约瑟曾经这样评价中国风水学,虽然其中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是不得不说中国风水学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秀美的村庄、宜人的农舍、广阔的田地在中国大地上比比皆是[5]。

图4 风水观的最佳选址

中国古典生态、宜居环境理论,本质上就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生态宜居的生活工作环境,使每一个居民都住有所居、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其理论基础总的来说就是“天人合一”的原始生态观。主要体现在:一是建立人类居住与自然生态资源的和谐共生关系。先秦思想家荀况主张尊重自然规律,对自然资源的开采要适度,自觉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鼋鼍鱼鳖鳅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王制》)“谨其时禁”百姓才能有余材,有余用[6]。二是城市选址综合考虑自然、经济、安全等因素。《管子·乘马》中提到,“凡立国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广川之上;高毋近阜,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就是强调筑城向上不要靠近高丘,从而保障充足的水源,向下不要靠近低洼的地方,就可以省去排水的沟渠。三是城市用地应该与周边自然资源相协调,土地和人口必须保持平衡。《商君书·徕民》对于自然资源和人口的问题这样提到:“地方百里者,山陵处什一,薮泽处什一,溪谷、流水处什一,都邑、蹊到处什一,恶田处什二,良田处什四,以此食作夫五万。[7]”这是战国时代政治家商鞅在土地和人口的比例问题上提出的见解,不管是否科学并符合实际,但在距今两千多年前提出,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四是朴素的城乡融合观念。古代《周礼》的建国方案中,城的发展以郊野为依托,两者之间组织有序,相互促进。

3. 中国特色的“两型社会”背景

2005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创新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体制机制,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同年党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第一次提出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事实上“资源节约”在于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平衡发展,环境友好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标志着城市发展观念的提升,正是全国应该积极贯彻落实的“生态宜居城市”的基本国策。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并落实到每家每户。2011年3月,“十二五”规划纲要,再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首要位置,使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环境承载能力和人口发展能力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虽然没有针对生态宜居城市,但却是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我国在宜居城市的政策上有非常明确的指导性原则。

总之,在深刻认识“宜居城市”的概念和本质的基础上,将我国古典宜居文化贯穿其中,并深入贯彻实施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个基本国策,大可不必为西方宜居城市建设理论所牵绊,从而形成我们自己的特色理论体系。

四、中国的城市化特点对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挑战

1. 人口与资源的矛盾突出

众所周知,我国的国土面积辽阔,人口众多,但是人均自然资源和能源却十分匮乏: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58%;自然资源储量大,但是人均资源拥有量远远少于世界人均水平比例(表1),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宜居城市建设,由于其特殊的资源环境背景,不可能照搬西方的模式与理论。

拿住房来说,2009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住宅面积是28.82平方米,而三个世界城市的平均“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为57.33平方米,北京几乎少了一半。再讲人均汽车保有量,2009年,在中国为每千人47.8辆,而美国在1917年,日本在1964年,韩国在1988年已经达到了这样的水平[8]。如果北京的居民能达到渥太华市民一样的生活标准,那么2000多万的常住居民需要多少面积的住房和道路才能满足同样的生活条件?因此中国宜居城市的建设,只能从实际情况出发,不能照搬西方的标准和理论模式,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特色宜居城市规划建设的方法。

表1 中国与世界人均资源的对比

2. 区域发展不平衡,地理格局差异显著

一方面,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必然受制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试比较一下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浙江(从1995年到2008年,浙江省的人均GDP一直位列各省区之首)和最不发达的省份——贵州之间的收入差异。1995年,浙江省人均GDP是贵州省的4.46倍,到了2004年,这个数字扩大到了5.64倍。有关资料显示,在美国和日本,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差距不到2倍。另外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区域,一些城镇凭借区位优势和自身发展条件率先进入城镇化发展的成熟阶段,而在中西部城市尤其是西部较为落后的地区,城镇化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另一方面,我国自然资源和能源的空间分配区域差异显著,各个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而城市的建设必然以自然生态条件为依托,因此,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差异决定了宜居城市的建设不可相互效仿,而是在不同的发展条件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标准。

3. 经济矛盾突出,贫困问题显著

2013年3月,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已经位居世界货物贸易大国的首位。同年6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外汇储备量从2000年以来几乎呈现垂直向上递增趋势,2013年更是达到了世界顶峰值,超越日本称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大持有国。但与此同时,中国大陆的人均GDP为6747美元,世界平均水平为10486美元,在全球排名第81位,仅为日本的1/6。

同时,我国的贫困问题仍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我国的贫困人口数量多,参照我国的标准,2013年底,我国仍有8200多万人口没有脱贫,按照国际标准计算的话,还有两亿多人[9]。另一方面是贫困程度深,不单单表现在较低的工资水平上,一些集中贫困地区还在与基本的生活保障做斗争,吃、穿、住、行、教育、就医都有诸多困难。

4. 城市生态风险加剧,环境问题突出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遭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十分严重,部分地区重复受灾,特别是区域性极端暴雨、阶段性严重干旱、高频次台风登陆和大范围雪灾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

另一方面城市面临着迄今为止最严重的环境问题。2013年1月《中国环境分析》公布的数据显示,全世界范围内10个受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城市占了7个;能够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空气质量标准的城市,在全国500个城市中也不足5个。2013年冬季,我国北方城市大部分遭受雾霾侵害的事实足以说明问题。

5. 公共意识薄弱,资源浪费严重

人们的消费行为和价值观念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城市物质和能量的流动。2010年,由中国社科院颁布的《商业蓝皮书》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高达94亿美元,第一次超越美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奢侈品消费大国。而与此同时,生活垃圾围城的现象也愈演愈烈。曾有一位城市摄影师花费一年半的时间用来走访北京周边数百个大大小小的垃圾场,拍摄照片并在地图上记录垃圾场的位置。结果不得不令人惊叹:表面上富丽堂皇的北京城却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被垃圾围城了。

而另一方面,很多社会成员的节能观念淡薄,尤其在公众场合,人们对节水节电全然不顾,认为是公家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全社会形成了这样一种不良风气:在家里节水省电,斤斤计较,在公共场所大手大脚,浪费铺张。

五、当前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城市安全问题突出,居民缺乏安全感

2011年,《小康》杂志联合清华大学对全国34个省市进行的安全感调查中表明:与食品、治安、交通、医疗和环境有关的安全问题在当前最能引起中国人的担忧。调查显示,在所有的安全问题中,对于影响健康的社会问题如城市雾霾天气、三聚氰胺、婴幼儿玩具材料的环保问题等最让市民担忧。调查显示,有超过80%的被访者表示对食品的安全性感到担忧。其次是与个人人身安全有关的社会事件,如性骚扰、入室盗窃、抢劫等。调查显示,对城市治安状况表示“很安全”或“比较安全”的人所占比例还不到50%。同时,由于近几年来频发的交通事故,使人们对于交通安全的担忧与日俱增。有关数据表明,20世纪80年代末,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数第一次超过50000人,此后十余年,除去港澳台地区,中国一直位居世界第一。

2. 城市文化断层,空间记忆消失

我们居住的城市本应该是富有特色、充满人文气息的,城市空间的愿景也应该是既能勾起人们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又对未来充满期望的,是古今交辉的。但是当前的城市建设与这个目标仿佛背道而驰。过度的商业开发割断了城市的历史文脉,使城市的文化空间遭受排挤,最终导致了城市记忆的销声匿迹。新华社记者王军的著作《城记》,见证了北京50多年的沧桑巨变。据了解,很多读者反映,这就是有关老北京的一部死亡档案,所以这本书也被称为《城祭》。

3. 城市面貌趋同,建设缺乏创新性

一个城市的历史越悠久,文化越繁荣,反映在城市的风貌上也越鲜明。而今城市空间的地域性文化和民族文化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场馆、会展中心、CBD、金融商贸街等全球化的典型建筑。肯德基、家乐福、麦当劳以及程式化的国际酒店似乎就是现代城市空间的生产蓝本,快餐式的消费文化盛行,已经成为我国大中城市中的主流文化,而真正的精英文化却隐退在“798”式的废旧工业产房里。对城市文化的肤浅认识,对城市建设的好大喜功以及对市民需求的漠视,最终造成了现代城市千城一面的怪象。

六、中国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理论出发点

1. “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人为本,指的是要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里的“人本”不仅指生活在当代的人,还包括前人和后人。利用前人优秀的发展理念和建设实践,将目标定位于满足当代人物质和精神需要以及促进自然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上,最为重要的是,满足后代人对其需要的能力。

从宏观意义来说,以人为本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更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10]。这是对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最高要求,同时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体现了生态宜居城市规划建设的理想和最终目的。

在城市建设中,以人为本要为不同的人群服务,并且考虑到城市弱势群体的需要,处处体现对人的理解和关爱,最为重要的是,要使发展建设的成果惠及每一个人。

2. 积极的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之一。它所表述的基本理论就是人是自然的产物,理应与自然融为一体。季羡林对天人合一的解释为:所谓天就是自然,人既包括在自然界生活的人类,有包括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合就是相互适应,结成一体。《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表示了人、天、自然相应的关系。

古时人们对于天与人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像道家那样强调天与人的自然性,意在迫使“思想有为”的人回到自然的状态中去,与庄子所主张的“万物一体”相似,认为人类的实践活动不能超越和违背自然规律。从中可以看出,道家和庄子在天人的关系中,都忽视了人作为主体的能动作用。二是《周易》所倡导的“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的生存理念,即是自然提供给人基本的生存条件,同时更要“裁成”、“辅相”天地以更好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11]。在天与人的关系中,更加重视人作为认识主体的能动性,第二种观点既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的朴素生态观,又反映了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对与改造自然的能动性,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3. 博大精深的伦理生态思想

古人把伦理道德作为实现天人合一的方式之一,是中国传统生存理念的精华。中国古代哲学把自然万物的生存方式称之为“道”,相对于自然以及生命运行规律的顺应和尊重称之为“德”。所以应“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庄子·天道》)。孟子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天道和人的行为规范之间的关系,“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中国古代哲学对于道德的解释就是诚信与博爱。而道德的实现方式,就是将道德和仁爱推及到世间万物。“盖仁之为道,乃天地生物之心,即物而在”(朱熹《仁说》)。在老子看来,道德其实是一种严于律己的作风和心态。这种道德文化处处体现了大公无私、克己为人的鲜明色彩,以道德文化改造社会,以奉公、和合、谦让、不争为核心,得以让中国传统生存理念始终保持活力。

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曾对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程颐“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的道德观念加以赞赏[12]。受之启发,他认为宇宙中必然存在某种终极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就是爱,对天地万物的爱。并且这种爱,是人类自我救赎的最重要的方式。罗素也曾在近一个世纪前呼吁,现代世界尤其需要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德性文化。

4. 求同存异的思想

各个国家或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都不尽相同,各地的民风习俗和传统习惯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性使得区域、国家或者城市之间保持着互补合作或者竞争的关系,使城市保持激情,人们富有创造力。儒家文献《礼记·王制》中所表现的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的文化生态观对于当代的文化环境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刚柔轻重,迟速异齐,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服异宜”,在看待各地区、各民族因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劳作和生活方式的问题上,有着一种客观平和的心态。只有真正尊重“民生其间者异俗”、尊重“皆有安居、和味、异服、利用、备器”[13],才能实现社会的共生共荣。

反映在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和评价中去,既不能将国外居民对于生态和宜居的标准强加到国内城市的建设上,也不能不顾国内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差异,用一套僵化的指标体系对国内城市的生态宜居性一概而论。

七、中国生态宜居城市理论的内涵

1. 经济生态和谐

要想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谐的生态经济表现为一种爱护资源、善待地球的经济发展模式,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倡导一种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使资源和能源都能够在这个循环体系中得到最充分的利用[14]。在技术层面,通过清洁生产、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以及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等,在资源生态化的基础上实现环境的有机平衡。在社会层面,经济生态倡导绿色适度消费,崇尚节约资源的理念,以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2. 社会生态繁荣

城市作为人们生活的居住地,首先必须要满足人们居住舒适、健康、安全、便捷的原则。其含义可以归纳为,具备优美、整洁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充足的保障性住房,可供选择的多样化的商品性住房;生活服务设施配套齐备;商业服务设施健全;良好的社会治安等。其次,城市又是创新的空间,必须呈现开放、包容、竞争的时代特征。具体表现为,积极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理念,包容失败、乐于尝试的社会风尚;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城市主流文化;多样化的创意产业和扶持基金;宽容的创业管理制度等。再次,作为人类聚居的场所,城市必须弘扬诚信、有爱、宽容、公正的精神。即表现出生态的人际关系。20世纪末《马丘比丘宪章》中指出,宜人生活空间的创造不仅是在物质环境上,更要满足人们对城市精神的需要。互尊互爱,互帮互助,宽容失败,鼓励创新。

3. 环境生态良好

城市应该把最美丽的景观资源留给市民,即体现出景观生态的特征,传承城市文化,体现地域特色,依靠当地市民的创造性,进行自下而上的景观改造,最后形成富有特色的,可持续的城市景观。其次,城市要具备生态的交通和通讯结构。满足市民交通出行的便利性和土地开发效益的提升,以人为本,倡导绿色出行。建设“无线城市”,使普通市民和城市创业人员在城市的每一个地方都能享受无线高度上网,达到“多用信息,少用能源”的目的。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上,采取“低冲击开发模式”(low impact development),以自然山水格局为基底,把城市轻轻的安放在自然中,而不是割裂自然。再次,从最基本的细胞——建筑和社区开始,推广绿色建筑或可持续的建筑,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人们提供舒适、高效的使用空间。在社区中充分推广绿色建筑,建设生态化停车场、步行道,注重整体绿化,努力创造“最低热岛效应”。最后在能源利用方面,注重多样化能源系统的构建,优化能源结构。

八、中国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理论的要义

1. 有序推进,分类指导

鉴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城市发展中日益凸显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前中国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出现了一系列不顾自身发展条件、随波逐流的发展现象,值得人们警惕。从城市发展的历史来看,新的科学技术总是率先出现在较为发达的城市,“生态宜居”城市作为一种先进的发展理念必然也是如此。所以中国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应该强调发达地区率先示范,有序引导。

同时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背景不同、地理条件差异显著,城镇化发展过程和所处的阶段都不尽相同,应该根据区域发展要求和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选择不同的发展目标。

2. 崇尚节约,文化引领

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所面临的许多困境,从表面上看是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问题,但是仔细分析,这些困境其实是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我国自古就有着崇尚节约、保护生态环境治国理念,形成了“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的基本田猎规范和敬重自然生物的态度,“夫水土演而民用也,水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的水土利用和保护的观念[15]。我国自古就有着传统朴素的生态观,当今社会更是要汲取其思想精华,引导社会逐步形成文明节约的理性消费模式,也是积极贯彻落实“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

除了引导理性节约的消费行为,对于城市文化的塑造也是我国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关键。从国内外许多优秀的城市案例来看,富有竞争力的成功的城市往往是那些特色鲜明,历史文脉完整,城市文化厚重的城市在国际上脱颖而出。在当前大国崛起之时代,中国应该从世界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汲取经验,在城镇化与工业化、全球化与地域化、市场化与信息化多重交织的时代背景下,注重城市文化特色的塑造,对城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选择长久发展模式意义重大。

3. 保障安全,诚信为本

古人云“安身立命”,“安身”即在某处安下身来,“立命”则指精神有所寄托。安全是“立命”的前提,更是宜居最基本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城市中自然灾害频发,伴随着种种食品安全、交通安全事故,使人们不禁唏嘘:作为人们“安身”的安全问题尚不能保障,何谈“立命”,更别提“生态宜居性”了。安全的城市能在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人类健康、资源与能源的利用和供给等方面保持一种相互协调和稳定的状态,而且还会对未知的灾害及潜伏的突发性因素保持高度预警状态和积极的抵御风险的能力。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中国自古就有着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如今当社会中种种“内幕”、“黑幕”渐渐被人们揭露时,市民们无不痛苦的发现原来自己生活的城市里到处充斥着造假、仿冒、欺骗、伪造等让人唏嘘不已的恶劣行为。 生态宜居城市作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在中国特殊的经济社会背景下,中国城市的建设尤其要强调安全至上和诚信的基本理念,在社会治安、食品、交通、生态环境等方面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安全保障。

4. 和谐共处,返璞归真

几千年来,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理想,我们的祖先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从“家和万事兴”到“利之用,和为贵”,再到对“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的憧憬,无时不刻不激励中华儿女为追求和谐美好,人人平等,互帮互助的理想目标而努力,并且积淀为中华民族大公无私、博爱的价值取向和优良传统。

然而当代社会经济越向前发展,人际关机却变得越来越复杂,原始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生活造就了简单朴素的社会关系,一旦商业发展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再发展到现代,互联网的信息交流取代了人们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使得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让人难以应付自如。中国生态宜居城市尤其要关注社会和谐的问题,对城市的人文关怀更要加以重视。如孔子所向往的那样,“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回归远古真实淳朴的人际关系。

5. “减长”发展,软体重建

面对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综合症候,目前我们最应该反思的是城市高速发展背后存在的深层次的矛盾。并且应该积极地去思考“减长”(de-growth)的可能性。“减长”并不是幸福感的递减,也不是要抑制社会的发展,而是在有限和理性的范围内“非消费性的增长”模式。它摒弃了现代城市对硬度、速度以及频次的盲目崇拜,并对基础设施和硬体建筑上的投资进行了柔软的均衡。这种模式完全实用于中国生态宜居城市未来的建设。

当代中国,大部分的社会资源并未真正转移到具有公共性的项目上,比如艺术、家庭、文化、道德上来,所以“减长”的真正意义是在不同城市之间和地域之间将这些真正意义上的公共项目进行“软体重建”。中国生态宜居城市的未来,如果有关键词,它一定是“柔软、柔软、再软些”[16]。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模式应该是利用“硬科学”和“软科学”之间的融合,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形态以及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在保存历史中民间信仰以及民俗生活体系的同时,柔软的开发,并不是损失大量历史遗存、传统生态模式、生态记忆和生态想象去创造“新”模式。

九、结语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促进生活空间适宜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积极迈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而建设生态文明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建设生态城市。可以说,生态城市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代中国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生态城市建设的美好图景,正是对这一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是一个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文明建设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公众意识、生活生产方式、制度建设等各方面实现生态转型,势必决定了这项工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因此,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决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在科学、合理、适度地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人的发展与自然生态承载力平衡关系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同时只有切实认识到“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把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目标转化为全体市民共同参与的群众性实践,通过全社会齐心协力才能得以实现。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不仅能够打造一个适宜居住的美丽中国,更能构建一个经济生态和谐、社会生态繁荣、环境生态良好的生态中国,在不断探索生态城市美好图景的建设过程中,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新的高潮!

[1]黄光宇.田园城市、绿心城市、生态城市[J].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2,(3).

[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张车伟,蔡翼飞.中国城镇化格局变动与人口合理分布[J].中国人口科学,2012,(6).

[4](英)莫尔.乌托邦[M].戴馏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5](英)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M].柯林·罗南改编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6]曲爱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与可持续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8,(5).

[7]张敏如.商鞅的人口思想[J].人口与经济,1981,(6).

[8]http://auto.ifeng.com/news/report/20101013/439409.shtml

[9]http://culture.gmw.cn/newspaper/2014-10/16/content_101463378.htm

[10]周学锋.积极探索和实现现代“田园城市”建设[J].宁波通讯,2007,(7).

[11]李蔚,潘文明.论园林与八卦的关系[J].科技信息,2010,(20).

[12]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 ].苟春生,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

[13]陈中.礼记·王制篇的两种生态观浅论[J].社科纵横,2014,(3).

[14]程梅珍.天津滨海新区循环经济稳定运行的管理体系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15]蓝楠,朱琳,高凌云.中国古代管水理念及其现代水资源保护的教育意义[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1,(5).

[16]周雷.人类之城:中国的生态认知反思[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宜居城市生态建设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宜春吟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北上广上榜全球宜居城市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Три самых благоустроенных города Китая
--Циндао,Куньмин и Сань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