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附注射液治疗3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2015-01-05张国刚
张国刚
(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参附注射液治疗3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张国刚
(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机体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诊断为脓毒症的患者按随机法分成两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SSC拯救脓毒症战役经典治疗+参附注射液,对照组采用SSC推荐的经典治疗。在入选当天和疗程结束时分别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并抽取静脉血测定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后各指标,包括CD4+、CD8+T淋巴细胞、血清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IgG、IgM等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APACHEⅡ评分、IL-6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APACHEⅡ评分、IL-6、CRP、IgM水平均明显下降,而IgG CD4+、CD8+T淋巴细胞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够维持促炎/抗炎平衡,双向调节脓毒症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对脓毒血症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脓毒症 参附注射液 免疫紊乱
脓毒症是指因感染或有高度可疑感染因素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危重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而威胁患者生命[1-2]。脓毒症以全身严重的炎症反应为主要表现,现代研究认为免疫细胞的凋亡引起的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抑制)亦是导致脓毒症患者预后差的重要原因。国外研究也表明,脓毒症发生时,机体的免疫系统状态处于免疫细胞过度激活和淋巴细胞受抑制的紊乱状态[3]。脓毒症时机体的特点主要是特异性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而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却高度活跃,因此对脓毒症时机体免疫状态的调控成为目前治疗的热点[4]。研究表明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肿瘤化疗后等患者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但它在脓毒症治疗中是否具有调节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尚不明确。基于此,本研究通过观察参附注射液对30例脓毒症患者的治疗,观察患者免疫学指标的变化,初步探讨参附注射液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功能而改善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机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年龄18~80岁;符合脓毒症中医证候阳气暴脱诊断标准[5];符合脓毒症西医诊断标准[6];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前6个月内接受过化疗者;3个月内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者;患有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对参附注射液过敏的患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本院ICU住院治疗的脓毒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男性1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0.50±17.20)岁;平均体质量(68.30±16.50)kg;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22.56±2.65)分;中医症状积分(15.44±2.65)分。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50.50±17.25)岁;平均体质量(65.20± 15.10)kg;急性生理学及APACHEⅡ评分(25.10±2.82)分;中医症状积分(15.46±2.82)分。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常规治疗参照《2012年成人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7],包括原发病的治疗、积极抗感染、液体复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及各脏器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SSC推荐的经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10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50 mL,静脉滴注,速度为100 mL/h,每日1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
1.4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APACHEⅡ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并抽取静脉血进行相关检测,观察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包括白细胞、T细胞亚群、血清白介素水平、免疫球蛋白系列、C反应蛋白(CRP)等。
1.5 中医症状疗效评定 以自拟中医症状评分表得分为参考指标,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疗效评定标准。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以百分数表示。临床痊愈:疗效指数≥95%;显效:疗效指数≥70%;有效:疗效指数≥30%;无效:疗效指数<30%。
1.6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以(±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为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脓毒症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8.62± 6.16)分、(18.81±5.80)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1),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
2.2 两组脓毒症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中医症状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脓毒症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疗效比较(n)
2.3 两组脓毒症患者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比较 见表2。两组CD8+、IL-6、CRP、IgG、IgM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亦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组CD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无改善(P>0.05)。
表2 两组脓毒症患者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脓毒症患者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C D 4+C D 8+I L -6(p g / m L)W B C(× 1 09/ L)I g G I g M C R P(m g / L)治疗组 治疗前(n = 3 0) 治疗后对照组 治疗前3 0 2 ± 1 9 7 2 0 8 ± 1 0 3 8 6 . 8 9 ± 2 5 . 6 7 3 7 8 ± 2 8 4*△2 7 8 ± 1 2 0*△5 4 . 2 5 ± 2 8 . 7 2*△2 8 9 ± 1 9 0 2 0 5 ± 1 0 8 8 7 . 3 7 ± 2 5 . 2 7 1 5 . 2 9 ± 2 . 4 9 8 . 7 8 ± 1 . 8 8*△1 5 . 9 0 ± 2 . 6 1 1 1 . 6 7 ± 3 . 3 4 2 5 . 8 0 ± 5 . 4 9*△1 2 . 2 4 ± 3 . 1 4 2 . 6 6 ± 0 . 7 2 1 2 3 . 7 1 ± 4 3 . 0 2 1 . 0 3 ± 0 . 1 6*△7 9 . 5 0 ± 4 9 . 2 2*△2 . 7 3 ± 0 . 7 2 1 1 0 . 3 9 ± 3 0 . 0 8(n = 3 0) 治疗后3 2 0 ± 2 3 3 2 3 0 ± 1 3 8*7 3 . 4 5 ± 3 1 . 0 4*9 . 5 5 ± 2 . 2 4*1 7 . 4 8 ± 2 . 8 4*1 . 6 4 ± 0 . 4 0*9 6 . 8 7 ± 8 0 . 0 5*
3 讨 论
脓毒症是由严重感染引起的,严重感染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受到细菌内毒素的刺激,进而引起多种生物级联反应所致。这种级联反应,主要表现为炎症反应过程,此过程中有各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参与,因此早期表现为促炎介质过度释放的炎症反应[8]。正常情况下,机体在释放促炎介质的同时产生抗炎介质,来抵制促炎介质过度释放而对机体各组织细胞的损伤,使促炎症反应和抗炎反应维持平衡在状态,机体内环境才能保持稳定状态,从而减少对组织细胞损伤。在脓毒症发病过程中,炎症反应持续存在,而促炎与抗炎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决定了患者的预后[9]。脓毒症的这种独特的级联反应还有凝血-纤溶系统改变[10-11]以及细胞凋亡等变化。随着对脓毒症发病机制的越来越重视,在对脓毒症更深入的研究中,发现在脓毒症患者的机体中出现较多有免疫抑制作用的炎症介质,导致机体免疫功能损伤,出现免疫功能抑制或“麻痹”,具体表现为杀菌抑菌能力下降,抗原功能减弱等对感染的免疫防御能力明显降低。本临床观察结果也发现了在脓毒症患者体内,全身炎症反应和免疫抑制作用一直存在,具体表现为血清IL-6、IL-10和CRP水平明显升高,CD4+、CD8+T淋巴细胞明显降低。
参附注射液具有益气温阳,振奋心阳,回阴救逆,益气固脱,温通心脉等多种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阳气暴脱的厥脱证,或阳气虚所致的惊悸、怔忡、喘咳、胃疼、泄泻、痹证。方中红参性味甘温,功能振奋元气,益气固脱,回阳救急,又善补脾益肺,补气生血,为扶正补虚之第一要药,含有多种人参皂苷,能抗休克、抗疲劳、促进蛋白质合成及增强机体免疫力。附子辛热,纯阳燥烈,补火助阳,可通行十二经脉,温一身之阳气,上助心阳以通脉,下补肾阳以益火,有“回阳救逆第一药”之称。因为脓毒症的临床特点主要是炎症反应过程,发热是其主要症状,因此中医将脓毒症归为“外感热病”“伤寒”“温毒”范畴内,姜良铎等也认为脓毒症主要是由正气不足、毒热内蕴、瘀血阻滞、腑气不通等引起[12]。刘清泉等[13]提出脓毒症的基本病机是“正虚毒损,络脉闭阻”,认为脓毒症发病多数由外来毒邪引起,毒邪侵入人体,集聚体内,日久引发内生毒邪大量产生并蓄积,造成机体的气血运行失调和脏腑功能的紊乱,严重时可导致气机严重逆乱,阴阳之气骤然不相顺接,阴阳离决等脱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壮火气衰”,故病程中亦可见发热,甚至是高热,随着病情的进展出现烦躁、喘急,神昏,大汗,汗出肢冷,脉微欲绝等危侯,是阳气随汗外泄而致,中医将其归为阳气暴脱证型。基于此,笔者选用参附注射液起到益气温阳扶正、回阳救逆的作用防治脓毒症,以达到补气通阳,恢复络脉通畅、充盈满溢的正常状态,有利于抵抗外邪,防止内生毒邪聚集而进一步损伤机体。
本研究中观察两组的患者经治疗后其APACHEⅡ评分、中医证候积分、IL-6、CRP水平及IgM均下降,而IgG、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参附组较对照组对患者各项指标的作用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参附注射液能够促使脓毒症患者体内促炎/抗炎因子的水平达到平衡状态,双向调节脓毒症免疫功能,减轻脓毒症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程度,从而改善脓毒症患者的总体病情及预后。
[1] 江其敏,黄攻.中医医院住院患者脓毒症临床特点的研究[J].北京中医,2007,26(4):206-207.
[2] Lamping N,Dettmer R,Schroder NW,et al.LPS-binding protein prote-ctsmice from septic shock caused by LPS orgramnegative bacteria[J].J Clin In vest,1998,101(10):2065-2071.
[3] Sriskandan S,Altmann DM.The immunology of sepsis[J].J Pathol,2008,214(2):211-213.
[4] Lynn WA,Cohen J.Immunology and management sepsis[J]. Clin Microbiol Infect,1996,2(3):223-228.
[5]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危重病专家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脓毒症的定义、诊断标准、中医证候诊断要点及说明(草案)[J].中华急诊学杂志,2007,16(8):797-798.
[6] SCCM.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J].Intensive Care Med,2013,39(2):165-228.
[7] 邱海波,刘大为,郭凤梅,等.ICU主治医师手册[M].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967-974.
[8] Bone RC.Immunologic dissonance:a continuing evolution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systemic inflammatoy response syndrome(SIRS)and the multiple org an dysfuncion syndrome(MODS)[J].Ann Intern Med,1996,125(8):680-687.
[9] 朱玲,田雨,陈浩,等.脓毒方治疗重症脓毒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9)207-208.
[10]Levi M,de Jonge E,vander Poll T,et al.Novel approaches to the manage-ment of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J].Crit Care Med,2000,28(9):20-24.
[11]任爱民,张淑文,次秀丽,等.急性感染并发MODS患者血浆中抗凝血酶(AT-Ⅲ)水平测定的临床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1,10(1):11-12.
[12]姜良铎,张文生.从毒论治初探[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5):2-3.
[13]王蕾,刘清泉.从络脉学说论治脓毒症[J].中国中医急症,2006,4(15):391-392.
R631
B
1004-745X(2015)07-1268-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5.07.056
201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