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荆黄熏洗液促进痔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2015-01-05王慧敏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7期
关键词:肛缘洗液熏洗

王慧敏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1800)

荆黄熏洗液促进痔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王慧敏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1800)

目的观察荆黄熏洗液促进痔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痔术后患者按1∶1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0例采用荆黄熏洗液熏洗坐浴治疗,对照组90例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88.89%、8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缓解术后疼痛、减轻肛缘水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荆黄熏洗液促进痔术后创面愈合临床疗效确切。

荆黄熏洗液 痔术后 疼痛 肛缘水肿 创面愈合

荆黄熏洗液是浦口区中医院肛肠科针对痔术后患者并发症较多、创面愈合时间长而自拟的外用洗液。经过近5年的临床观察,笔者发现该外用洗液具有明显促进痔术后创面愈合作用。现将系统观察的180例病例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浦口区中医院肛肠科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入院的180例痔疮手术患者。均采用局部麻醉下行外剥内扎术,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90例,男性49例,女性41例;年龄17~70岁,平均38.50岁;病程3 d至20年;其中混合痔70例,内、外痔各10例。对照组患者90例,男性52例,女性38例;年龄20~73岁,平均36.60岁;病程4 d至18年;其中混合痔66例,内痔11例,外痔13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种及术后创面大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荆黄熏洗液熏洗坐浴。其方药组成如下:荆芥50 g,防风50 g,大黄50 g,芒硝50 g,苦参30 g,川乌15 g,草乌15 g,川椒15 g,五倍子20 g,透骨草30 g。上述各药加水3000 mL,浸泡20 min左右煎煮,取其药液1500 mL,予以先熏洗后坐浴治疗。对照组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1500 mL熏洗坐浴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1日开始,每日9∶00和 16∶00肛门部熏洗坐浴各1次,熏洗液温度均为40℃,每次15 min,熏洗完毕,给予肛肠科术后常规换药,直至创面愈合。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标准 1)观察指标。(1)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记录痔术后患者第1至第7日统一时相点疼痛指数。(2)肛缘水肿情况:采用3分法(4等级)评分记录痔术后患者肛缘水肿程度。无水肿为0分;切口周围组织轻度隆起,皮纹存在为1分;切口周围组织中度隆起,皮纹不明显为2分;切口周围组织重度隆起,皮纹消失,皮肤发亮为3分。(3)结扎线脱落时间:记录自术后至结扎线完全脱落所需时间。(4)创面愈合时间:记录从术后到创面完全愈合所用时间。(5)记录术后3个月随访复发率。2)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痔病疗效判定标准制定。痊愈: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显效:症状、体征消失率≥70%。有效:50%≤症状、体征消失率<70%。无效:症状、体征消失率<5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四格表的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痔疮手术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治愈率为88.89%,对照组治愈率为84.4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痔疮手术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痔疮手术患者第1至第7日统一时相点VAS评分比较 见表2。两组患者第1至第7日统一时相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2 两组痔疮手术患者第1至第7日统一时相点VAS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痔疮手术患者第1至第7日统一时相点VAS评分比较(分,±s)

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n 第3日 第4日治疗组 90 1.87±1.44△0.76±1.26△对照组 90 3.53±1.32 2.45±1.68第1日 第2日4.20±1.39△3.60±1.57△5.80±1.83 4.86±0.87第5日0.34±0.69△1.47±0.86第6日 第7日0.14±0.43△0△0.84±0.28 0.59±0.37

2.3 两组痔疮手术患者肛缘水肿评分及结扎线脱落时间比较 见表3。两组肛缘水肿评分及结扎线脱落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3 两组痔疮手术患者肛缘水肿评分及结扎线脱落时间比较(±s)

表3 两组痔疮手术患者肛缘水肿评分及结扎线脱落时间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 别 n 肛缘水肿程度(分) 结扎线脱落时间(d)治疗组 90 1.09±0.21▲7.61±2.43▲对照组 90 2.04±1.13 11.42±3.14

2.4 痔疮手术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复发率比较 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17.71±2.8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2.14±3.21)d(P<0.05)。治疗组复发0例,复发率为0,对照组复发6例,复发率为6.67%。治疗组随访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中医学认为痔术后局部脉络受损,筋脉驰张,气滞血瘀,易染毒邪,湿热蕴结,而导致局部创面出现疼痛、出血及肛缘水肿等并发症,加上术后气血亏损,濡养不足,常致创面生长缓慢,切口延迟愈合。痔术后初期基本病机以邪实为主,主要以湿、热、瘀为病理变化之基础。故中医外治法以清热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止痛为治法[1]。通过外治法中的中药熏洗,发挥中药清热散瘀、消肿止痛、敛疮生肌的药理作用,减少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缩短疗程。现代研究表明,肛管齿线区是胚胎时期内胚层和外胚层的连接处,是人体皮肤屏障功能较薄弱的地方,正因为如此,熏洗疗法作用于此处可以很好通过穿透和吸收作用,达到治疗效果。本研究中荆黄熏洗液与高锰酸钾溶液在痔术后创面治疗对比可以得出:荆黄熏洗液不但明显缓解痔术后疼痛、减轻肛缘水肿等常见并发症,而且可以更好缩短疗程,促进创面愈合。

荆黄熏洗液是我科吸收古今中医理论各家之长,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自拟熏洗方剂,方中的荆芥、防风具有消散风热祛瘀、胜湿止痛消肿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荆芥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防风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惊厥作用[2]。临床上两药常配伍使用,王长林等[3]研究两药配伍使用显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使抗炎、镇痛作用更为明显。大黄取其清热逐瘀之效,热清则局部炎症消散,瘀祛则肿痛自除。现代研究发现大黄不仅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还可以与其他抗菌药物协同增效,且不易产生耐药性[4];同时对炎症早期的渗出、水肿和炎症后期的结缔组织增生物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5]。上述三者共为主药,辅以芒硝清热化瘀、软坚散结,其外用可扩张局部血管,加快血流循环,因具有高渗作用,能促进肿胀组织的吸收、消散;苦参清热燥湿,且尤善清下焦湿热;川乌、草乌祛风除湿、止痛,可起到“局部麻醉药”作用;配合川椒、五倍子,其收湿止痛、止血敛疮之效更著。现代研究表明五倍子所含鞣酸尚能使皮肤、黏膜、溃疡等部的组织蛋白凝固收敛,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过程[6]。而透骨草入熏洗液中,有引药透入经脉,加强除湿、解毒止痛之功。以上诸药合用,能清热除湿消肿、活血祛瘀止痛、解毒敛疮生肌,使瘀血肿胀消散、经脉复通、气血调和,从而促进局部炎症吸收,预防感染、水肿,加快创面愈合。

通过临床疗效观察,采用荆黄熏洗液对痔术后患者先熏洗后坐浴治疗,配伍合理,疗效确切,能很好地消散局部炎症和改善肛门部血液循环,减轻术后并发症,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促进创面愈合,且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易被广大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1] 白克运,史学文,祝颂,等.复方荆芥熏洗剂在混合痔术后的规范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3):94-95.

[2] 王林丽,宋志勇.防风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06,15(10):63.

[3] 王长林,王秀君,蒲仕飞.荆芥与防风的药理作用试验研究[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1):7.

[4] 丁玉玲.大黄蒽醌类的研究概况[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1):1160-1161.

[5] 郑国英.中药大黄的药理及临床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0,22(3):159.

[6] 张新华.中药洗剂促进肛门病术后愈合116例[J].吉林中医药,2003,23(10):29.

R266

B

1004-745X(2015)07-1240-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5.07.043

2014-10-08)

猜你喜欢

肛缘洗液熏洗
以危废焚烧尾气洗涤塔水处理飞灰水洗液的可行性研究
热敏灸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疼痛的临床观察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肺泡灌洗液多重PCR检测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的诊断价值
肺泡灌洗液G和GM试验对早期诊断AECOPD患者并发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中药熏洗结合提肛运动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指数及肛缘水肿情况的影响
痔疮术后高锰酸钾及盐水坐浴的疗效观察
治阴道霉菌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
退黄熏洗方药浴预防新生儿黄疸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