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8例脑外伤患者急诊救治及护理效果

2015-01-05新海口市人民医院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海港门诊海口570311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脑外伤循证血肿

杨 新海口市人民医院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海港门诊 海口 570311

88例脑外伤患者急诊救治及护理效果

杨 新
海口市人民医院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海港门诊 海口 570311

目的 观察我院88例脑外伤患者急诊救治及护理效果,总结临床经验。 方法 2013-02—2013-10收治的88例脑外伤患者,纳入观察组,并选取我院2012-10—2013-02收治的88例脑外伤患者,纳入对照组,均实施急诊救治,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生存情况。 结果 观察组72例(81.8%)接受急诊手术治疗,对照组75例(85.2%)接受急诊手术治疗;观察组治愈率为5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4%,其病死率、重残率、中残率及植物生存率均低于后者(P<0.05)。12例病死患者均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循环衰竭或呼吸衰竭。 结论 完善的院前急救、院内救治策略和全面的循证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急救时间、促进患者的恢复,对降低脑外伤患者并发症风险,改善其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脑外伤;急诊救治;护理

脑外伤由外力导致,随着交通的发展和建筑施工量的增加,该病发病率不断增加,其病情多变,并发症和病死率均较高,因此,及时的临床急救和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1]。循证护理是遵循证据的临床护理,近年来在急诊病例的护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为探讨脑外伤的急诊救治及护理策略,笔者对我院2012-10—2013-10收治的176例脑外伤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10—2013-10收治的176例脑外伤患者,均经X线平片、头颅CT及MRI扫描确诊[3],按照其入院后护理方案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男49例,女39例;年龄16~68岁,平均(42.5±6.4)岁;致伤原因:车祸伤48例,跌落伤9例,钝器伤17例,其他14例,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10.2±3.3)分;受伤至就诊时间(152.0±25.8)min;病理分型:颅内血肿33例,硬膜下及硬膜外血肿35例,脑挫裂伤20例。对照组男51例,女37例,年龄17~71岁,平均(41.9±5.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45例,跌落伤13例,钝器伤16例,其他14例;GCS评分(10.1±4.0)分;受伤至就诊时间(155.2±27.1)min;病理分型:颅内血肿35例,硬膜下及硬膜外血肿29例,脑挫裂伤24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GCS评分、致伤原因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急诊救治

1.2.1 院前急救:接诊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进行病情询问及判断,对患者致伤原因、受伤时间等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并按照其表现初步鉴别损伤部位[4]:①昏迷后曾出现清醒期,考虑硬膜下及硬膜外血肿;②头痛、对光反应迟缓、呕吐、双瞳散大,考虑颅内血肿;③若出现②中症状并伴发热,考虑脑挫裂伤。针对患者损伤部位,在常规包扎、止血、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补液支持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紧急处理,并保护外露脑组织,防止二次受伤,必要时可实施气管插管、镇静剂,若出现脑疝指征则及时预防性应用甘露醇。1.2.2 院内急救:患者被送至医院后立即接受急诊检查、CT扫描,确定损伤部位,并对其他部位的合并伤进行科室协调处理。若患者有手术指征,则在确诊后立即送入手术室,对血肿和坏死脑组织进行清除,若存在明显脑组织肿胀则酌情实施去骨瓣减压或引流;若患者无明显手术指征,则送至重症监护(ICU)病房,行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和迟发型血肿预防治疗[5],并对其生理指标进行密切监测,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

1.3 护理方案

1.3.1 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或术后接受常规护理,护理方案包括:①生理体征监测:密切监测患者意识及瞳孔状况,对其脉搏、呼吸频率、血压、体温、血氧饱和度及颅内压进行观察,若上述体征出现明显变化则及时呼叫医生进行处理;②肢体活动观察:观察患者上下肢是否出现偏瘫症状。

1.3.2 循证护理:观察组患者入院后或术后接受循证护理,护理方案包括:①按时清理呼吸道:嘱患者保持侧卧位,每隔一定时间对患者呼吸道血块、分泌物或呕吐物进行清理,防止呼吸道梗阻或呕吐物误吸;②补充血容量: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充血容量,防止休克和脑细胞代谢受阻的发生,若患者出现血压或颅内压升高,则给予20%甘露醇静滴,以降低脑水肿的发生率[6];③止血包扎:对患处进行包扎,并将离体皮肤保留以备手术,保证出血处的清洁,防止感染;④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述该病的发展和转归,解决突发伤害导致的心理防御反应,使患者的情绪稳定,减轻其焦虑、躁狂情绪,增加治疗配合度;⑤其他护理:口腔护理2次/d,预防口腔或肺部感染;对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定时膀胱冲洗,预防泌尿系感染;定时帮助患者翻身、受压部位按摩,预防压疮的发生。

1.4 观察指标 于患者出院前进行临床效果评价,包括病死、重残、中残、治愈和植物生存状态,并记录其病死原因。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分析,对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设定为a=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72例(81.8%)接受急诊手术治疗,对照组75例(85.2%)接受急诊手术治疗。观察组治愈率为5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4%,其病死率、重残率、中残率及植物生存率均低于后者(P<0.05)。见表1。12例病死患者均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循环衰竭或呼吸衰竭。

表1 2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n(%)]

3 讨论

脑外伤是一种损害十分严重、病情进展迅速的创伤,多遗留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对患者生存、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危害[7]。研究表明,伤后60min内进行急诊救治是保证患者生存率的关键,而随着受伤时间的增加,患者病死率呈显著上升趋势[8],因此,早期的准确诊断和急诊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同时,Sarani等[9]指出,脑外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是导致其预后较差的重要因素,提示在治疗期间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有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

张皓等[10]指出,脑外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其生存率可得到明显改善,在急诊救治中,笔者总结了如下体会:(1)重视院前急救。良好的院前急救措施和准确的早期判断有助于患者症状得到第一时间的控制,对防止病情恶化、提高生存率起到了有效保证,且能够为院内急救的检查节省时间,缩短患者在各检查环节消耗的时间;(2)遵循优先保证生存原则。脑外伤患者往往伴有身体多处损伤[11],此时正确判断治疗主次是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首要措施是保证呼吸道的通畅,本例12例病死患者中,多数患者死于呼吸衰竭,提示及时有效的辅助呼吸、心肺复苏是早期治疗的关键;(3)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在急诊救治中,可早期开放2条或以上的大静脉通道,并持续输注高渗盐水、林格氏液等液体[12],以起到液体复苏、预防脑继发损伤的作用,同时,静脉通道的开放有助于患者体征变化时的及时输液处理,对出现颅内高压的患者效果较好[13];(4)并发症的处理。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应对全身其他并发症进行及时处理,以防止全身各器官衰竭的风险。在急诊救治的前提下,合理、有效的循证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以巩固质量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循证应用:针对脑外伤患者常出现的意识、体征变化,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制定护理方案;(2)预防感染:由于术后鼻漏、耳漏等原因,患者往往自觉不适并自行擦拭,这极大的提高了患者院内感染风险[14],而感染的发生会导致脑水肿的加重,因此,应注重对患者的关注,嘱其详细表达不适情况,并保证创面清洁;(3)营养支持:脑外伤患者会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等症状,加重体液流失[15],应进行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促进其恢复。

综上所述,完善的院前急救、院内救治策略和全面的循证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急救时间、促进患者的恢复,对降低脑外伤患者并发症风险、改善其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Lucas MR.What Brain Tumor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Have Taught Me[J].Journal of Neuroscience Nursing,2013,45(3):171-175.

[2]Hernandez AM,Roguski M,Qiu RS,et al.Surgeons'Perspectives on Optimal Patient Positioning During Simultaneous Cranial Procedures and Exploratory Laparotomy[J].Southern medical journal,2013,106(12):679-683.

[3]赵明仙,高丽仙.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2011,27(6):20-21.

[4]王汉东,马驰原.重视颅脑外伤患者的营养支持[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11):1 081-1 082.

[5]Brummel NE,Jackson JC,Girard TD,et al.A combined early cognitive and physical rehabilitation program for people who are critically ill:the activity and cognitive therapy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ACT-ICU)trial[J].Physical therapy,2012,92 (12):1 580-1 592.

[6]张明,马宝俊,龚翔,等.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的院前急救分析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0,(5):649-650.

[7]McClure J.The role of causal attributions in public misconceptions about brain injury[J].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2011,56(2):85.

[8]徐航.乌鲁木齐市冬季严重脑外伤患者的急救及预后的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 406-2 408.

[9]Sarani B,Mehta S,Ashburn M,et al.Evolution of operative interventions by two university-based surgical teams in Haiti during the first month following the earthquake[J].Prehosp Disaster Med,2011,26(3):206-211.

[10]张皓,张小年,山磊,等.脑外伤患者认知障碍的特点及康复疗效分析[J].中国康复,2010,25(2):90-92.

[11]励建安.脑外伤康复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6(12):1 095-1 097.

[12]Giacino J,Fins JJ,Machado A,et al.Central thalamic deep brain stimulation to promote recovery from chronic posttraumatic 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J].Neuromodulation:Technology at the Neural Interface,2012,15(4):339-349.

[13]鲜华,李捷,刘斌,等.远程医疗系统在重型脑外伤院前救治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2012,32(8):747-749.

[14]Chalya PL,Mabula JB,Dass RM,et al.Pattern of childhood burn injuries and their management outcome at Bugando Medical Centre in Northwestern Tanzania[J].BMC research notes,2011,4(1):485.

[15]王晓燕.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 (1):65-66.

(收稿2014-04-05)

R473.74

B

1673-5110(2015)02-0127-03

猜你喜欢

脑外伤循证血肿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