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意匠解析
2015-01-04谢晋业
谢晋业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104
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意匠解析
谢晋业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104
运用图像对比和视觉分析的方法,从苏州博物馆新馆、世界文化遗产氛围和民居审美环境三者高度融合的角度,对新馆设计要解决的空间融洽、审美关联和文脉延续等问题进行解析。进而探讨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之间的关系,旨在肯定中国传统设计风格对当代设计的重要启示作用。新馆在设计中运用了很多苏州园林和民居的视觉审美要素,并将其简约化,以便使其与国际现代设计理念相吻合,形成了古今结合、相互参透的典范式设计作品。贝聿铭先生的这一作品带给世人诸多值得反思的话题,也为解决现代建筑与传统环境协调的难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典范式。
苏州博物馆新馆;古典园林;设计意匠;传统文化解读
由杰出华裔设计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于2006年在忠王府之侧的老街区落成,这座建筑不仅给苏州这座2 500余年的古城频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也带给中国建筑界一种推陈出新的设计文化惊喜。
自20世纪中叶开始,中国城市化建设与古旧建筑之间的矛盾层出不穷,80年代以后,随着城镇化建设促动的房地产开发,新旧建筑之间的较量更成为一个时代性的设计专业争论的焦点。城市建筑是一个生长、替代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必然存在新建筑、新空间与历史环境的磨合问题。能够在历史中遗留下来的老旧建筑是城市发展精华的积淀,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观赏价值和人文价值。它不仅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对于城市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owers)是美国学者C.K.普拉海拉德和G.海默于1990年提出的,他们认为:如果一个城市的资源具有价值性、稀缺性和难以模仿性,那么该城市就具有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能力[1]。苏州的古建筑园林资源极为丰富,已有多处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了保护园林资源,苏州市有较为严格的城市规划,市区内不营建高于7层的建筑物,保护有价值的老旧街区,新建筑风格也注意与其相协调,以呈现江南水乡的柔美风韵。这对苏州而言,是其区域文化特色的显现,也是其独特的资源优势所在,苏州城市建设规划必须彰显其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近10年来,中国各大城市兴建了不少大型建筑,如奥运场馆鸟巢和水立方、上海金茂大厦、中央电视台新厦、中国国家大剧院、首都机场T3航站、广州歌剧院等,这些充满西方审美色彩的建筑,一落成便争议不断。若从建筑体量而言,苏州博物馆新馆并不大,但它却是这些建筑中非议最少的一个,究其原因,可能是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血缘最近。在现代语境中,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落成为中国设计师的设计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提供了借鉴。
1 新馆与整体建筑环境的协调性
在世界建筑遗产密集的苏州城区,新型建筑的设计及其选址都关乎城市整体规划和历史保护。苏州博物馆新馆的选址因要占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王府的部分宅基地,并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拙政园相邻,不少人担心损害忠王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因而,处理好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风格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则成为设计师考虑的重点。
有人认为,城市历史环境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角色”不应引起质疑,而应将城市历史环境纳入到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范畴[2]。对历史文化古城苏州来说,其文脉特质对城市空间的拓展大有关联。建筑物以固定的、长期的、公共开放的形态对社会民众产生持久的影响,因此建筑的落成应首先考虑公众对它的心理感受。贝聿铭在处理这一关系时,充分尊重苏州这座古城的文化气质,尊重中国人含蓄的民族性格,首先“求同”,尔后“存异”,这种设计思路体现了他建筑设计上的“中国特征”。但由此带来的设计上的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与拙政园、狮子林毗邻,在这个城区内苏式民居建筑绵延相依,贝聿铭面对这些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匠心独运,其设计做到了与原有环境的协调统一(图1、2)。
图1 苏州博物馆入口主厅远眺
苏州博物馆新馆最终选址在以传统民居为主、经典园林为辅的老城区,除了考虑了近旁的建筑环境和人流特征外,还考虑到了整个区域的建筑环境。对传统建筑保护颇有研究的阮仪三先生认为:保护历史街区,必须保护历史建筑物及其风貌环境,同时有利于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保护街区的历史建筑物主要是保护建筑物及其观赏界面,包括它的外观形象、材料、色彩……以及整体风貌,包括空间格局及其周边的环境与山林、水体和绿化的文化内涵,传统生活习俗、现有社会生活结构等[3]。应该说,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与近旁建筑以及苏州民居审美风格的协调。
图2 与苏州民居相得益彰的元素结构
2 建筑功能与园林精神审美的关联
公共建筑必须是功能性的[4],所以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既要有现代功能和现代风格,又要注意传统文化要素的传承。也就是说,在保证博物馆功能的前提下,人们既不愿看到极其相似的古典建筑翻版,也不愿看到与古典园林毫无瓜葛的“愣头青”,贝聿铭是深知这一点的。因有在苏州园林中长期居住的经历,贝聿铭对古典园林的审美认知是他人望尘莫不及的。他借鉴古典园林的美学结构设计博物馆整体构架,使苏州园林“居于家、乐于园”的传统方式得以再现。他借鉴了苏州园林曲径通幽的诗学意境,将廊、榭、亭、桥、池等元素重新组合,使这座博物馆充满了家的温馨和游园之乐,这也是苏州博物馆新馆区别于国内其他博物馆的主要特征之一(图3、4)。
图3 传统“亭子”的现代转换
图4 公共空间里的“曲径通幽”
苏州博物馆新馆因地处古典园林密集的繁华市区,其建筑高度和占地面积都有一定限制,故设计空间决定适当向地下发展。但是,苏州地区地表河道密布,地下水资源极其丰富,若这样设计又给建设施工带来技术难题。要在苏州水乡建设大规模的地下室,这样的设计思路立即招致各方质疑。后经过勘测、论证,提出在打桩的基础上覆盖厚层混凝土,以防止打桩对拙政园围墙造成的影响,从而保证了博物馆地下室的建设施工。
建筑设计师倾向于根据视觉规则来组织环境中的空间实体,这是他们进行空间布局、表达设计理念的一种独特方式。换言之,他们的工作就是重新整合凌乱的空间实体,以形成一种文脉或者肌理。当然,建筑设计师还必须考虑环境要素,如:现有的基础设施、场地的生态环境、居民的生活方式、建设计划以及资金的投入等[5]。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没有刻意突出馆体,而是采用融入的方式使其与近旁环境协调一致。但在其内部,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在审美上,都体现了现代文化元素,从而形成了苏州博物馆新馆别开生面的独特韵味。
苏州园林的存在使人们对苏州建筑的鉴赏与评价始终处在不由自主的比较之中,在审美心理上需要新建筑与古典园林既要有所继承又要有区别。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采用简约的处理方式,使馆体与传统古典园林的韵味既有所保留又有变化。
3 吸纳并重构苏州园林的古典元素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成为民族文化回归、重绘传统记忆细节、强化国家文化形象的热门词汇,但很多直接挪用、拼凑这些元素符号的设计作品却屡见不鲜。从美学角度看,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达到了“似与不似之间”的审美效果。如果与古典园林太像,则会丧失对工业化社会人们审美心理的关注;如果不像,则又会远离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因此,如何把古典园林的传统元素与现代工业机械元素相融合,则取决于设计师对中西文化的认知程度。
勒·柯布西耶说:“对于建筑师,我们提出了三项备忘。体块是一种能充分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并能使我们能够借以感知和量度的因素。表面是体块的外套,它可以消除或丰富我们对体块的感受。平面是体块和表面的生成元,是它,不可更改地决定了一切。此外,对于建筑师来说,‘基准线’也是一种手段,他把建筑提高为可感知的数学,可感知数学给我们关于秩序的有益的认识。”[6]用这几大原则去衡量苏州博物新馆与苏州园林和民居之间的关系仍然适用。在外部造型上,博物馆新馆抓住了苏州民居的体块特征,并将其叠加,粉墙外部用条带分割或联系体块,使视觉上总体协调。这种协调有体块因素,也有色彩要素。“平面是基础。没有平面,就没有宏伟的构思和表现力,就没有韵律。没有体块,没有协调一致。没有平面,就会有人们不能忍受的那种感觉:畸形、贫乏、混乱和任意的感觉。”[6]44贝聿铭用体块和平面造型,使苏州传统建筑更加秩序化,更加符合简约的现代主义审美要求(图5)。
从内部看,博物馆新馆继承了很多园林要素。苏州古典园林在选址、筑屋、叠石、缀亭、理水、开牖、植木、移花、借景、通桥、匾额等元素的组合搭配,营造出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构建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但是,这些古典元素毕竟是农业社会里文人“雅”艺术的浓缩,已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因此,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不仅要筛选、吸纳这些元素,而且要用现代的审美眼光和手法对其改造、转换。
图5 似曾相识的窗户设计
贝聿铭出于对博物馆功能与现代审美理念的考虑,将很多古典元素予以简化,在保留基本元素的基础上,注重博物馆的空间分割,舍弃了文人审美中过于沉静、隐秘与阴柔的元素。如舍弃了匾额的书法,在理水、植木等方面大量简化。他对池水岸堤的处理,不是采用自然石料犬牙般的排列,而是用直线条表现出工业化的“秩序”美。贝聿铭还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把水引入室内,在理水上大胆利用新材料,注重水环境的营造,在一楼展厅与地下展厅的转停处利用一面墙壁把二者统一起来,使自然光线直接射入地下展厅的入口,用光线把两个本来容易产生分割的空间连接在一起,浑然一体而不觉生涩别扭。更妙的是,为了减弱那面巨大墙壁的单调感,还把水引到墙体上,然后让水三折六绕,在出水口处倾泄而下,而且还有菱形交叉的水纹暗暗浮动,真是令人叫绝。在处理拙政园围墙的空白时,贝聿铭用石块作笔,以拙政园的粉墙为纸,勾画出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情趣,为水、石营造了意象化的精神符号,为律整化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增添了可感性的光芒。
4 现代材料对传统建筑审美形式的转接
建筑史学家吴焕加认为:“中国传统建筑作为一个体系不适合今天大多数的建筑需要,然而分解开来,其中的一些部件、元素能够并且早已融入一些新建筑中。除了能作视觉符号用的形象成分外,凝聚在传统建筑中的中国传统的观念、意识、心理的因子,也可能被吸收进新建筑中来。”[7]苏州博物馆新馆在设计之初就主张使用现代新材料建造。新材料的使用,使苏州博物馆新馆令人耳目一新,这种美感体现在建筑物的色彩、轮廓以及空间分割、光线采用等的个性之美上。勒·柯布西耶指出:“建筑是一些搭配起来的体块在光线下辉煌、正确和聪明的表演。”[6]24贝聿铭在对光线的处理上,改造了传统的屋面结构,让自然光大量进入建筑内部,并且用木条来过滤光线,使其温和而节制,在活化光线、富有动感的同时,使建筑内部充盈着神秘的魅力(图6、7)。
图6 富于动感的光线处理
图7 调节光线的天窗设计
与苏州园林相比,苏州博物馆新馆的窗户已经大大简化,因为传统的窗户形式未必能与新建筑的风格相匹配,同时也未必与新建筑对光的处理相吻合。因此,新馆的窗户几无窗棂。这种区别于传统的处理方式表现在很多细节上,如亭、榭、水、廊等。这些细节,使观者对苏州博物馆新馆有“似曾相识”的熟悉和惊异之感。
英国思想家约翰·拉斯金在《建筑的七盏明灯》里说:“我并不想声称令人赏心悦目的线条布置都得到自然物体的直接暗示,但是一切美丽的线条都由外部创造中最常见的线条加工而得来,而且与线条联想的丰富程度相对应。”[8]建筑技术与建筑材料的发展相辅相成,钢材与混凝土使建筑物的功能与美感都与传统建筑物相去甚远,在规整的建筑轮廓中,钢架结构的分割,使建筑物传递出清雅、俊朗、秩序、简洁的理性之美。苏州博物馆新馆在这种现代美感中还处处渗透着传统元素的灵光,与传统古典园林相比较,苏州博物馆新馆不如古典园林那样充满着温馨的人文情怀,但它却散出了“秩序”之美,体现工业社会的明显表征,这种理性之美与传统人文美的融合,使其具有别样的现代之美。贝聿铭对传统不是镶嵌式的借用,而是解构之后的重新吸纳,传统文化的气息会从不经意的细节中飘逸而出。比如,在台阶边缘的设计上,贝聿铭用微微翘起的边沿,就如同明清时期的几案形制,温雅而别有情趣,打破了律长直线的呆板格局,体现出中华民族含蓄的审美心理,也体现出吴地工艺细节上的匠心独运。这无疑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图8、9)。
图8 阶梯的细节设计透露出精致的苏式之美
图9 如山水画卷一般的景墙设计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贝聿铭是一位现代主义的设计大师,在以现代建筑设计理论解读传统建筑设计方面具有惊人的才华,他是善于调控现代生活文明与传统古典文化关系的巨匠。他尊重历史文化与传统,巧借自然与人文环境,用钢铁混凝土构筑了一尊贯通古今中外意蕴的诗一般的建筑精品。在国内很多建筑师对传统建筑只重形式描摹的语境中,苏州博物馆新馆成为贝聿铭先生的封山之作。这一设计作品中所蕴藏的含蓄之美具有摄人魂魄的艺术魅力,这一经典之作所体现出的现代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理念,还将对后人产生巨大的启示作用。
[1]郑伯红,廖荣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演变与调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2):92-95
[2]阮仪三,沈清基.城市历史环境保护的生态学理念[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7-12
[3]阮仪三.历史街区的保护及规划,[J].城市规划汇刊,2000(2):46-50
[4]佩夫斯纳.现代建筑与设计的源泉[M].殷凌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1
[5]克劳泽尔.建筑与环境的关联[J].世界建筑,2001(12):26
[6]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M].陈志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6
[7]吴焕加.中国建筑:传统与新统[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56
[8]拉斯金.建筑的七盏明灯[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90
(责任编辑:李力)
10.3969/j.issn.1673-2006.2015.11.023
2015-07-28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项目资助(2012)。
谢晋业(1976-),安徽砀山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设计艺术。
TU802
A
1673-2006(2015)11-008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