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方言词缀例释
2015-01-04张琳琳
张琳琳
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系,安徽蚌埠,233030
宿州方言词缀例释
张琳琳
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系,安徽蚌埠,233030
宿州位于皖北平原,其语言在现代汉语中属于北方方言中的中原官话。研究宿州方言词缀,旨在揭示该地方言现状之上斑,指出该地区的方言特点,以丰富汉语文化宝库。宿州方言词汇中的词缀同普通话一样与实词联系较为密切,但也有其独特的构词特点:宿州方言词缀中的前缀“俺”“禁”以及中缀“不子”“不老丈”,感情色彩义更为显著;后缀“子”“儿”“头”“巴”主要凸显其语体色彩,受地域因素影响较大。
宿州方言;前缀;中缀;后缀;构词特点
1 宿州方言概述
宿州方言在现代汉语方言分布图上属于北方方言中的中原官话区的皖北中原官话,包括安徽省淮河以北20多个县市以及沿淮南岸的一部分县市[1],只有怀远例外,属江淮官话区。宿州、淮北、亳州、徐州、阜阳、蚌埠、六安部分县市都属于该方言区,但在读音、词汇、语法方面不尽相同。近年来,学界对宿州方言的研究多集中在语音、语法方面以及个别方言词的用法上[2-6]。宿州方言语音、语法研究成果较多,而词汇研究尚显薄弱,对宿州方言词缀进行专门研究的尤为稀少。现以宿州市区方言词缀的构成为例,对名词、动词、形容词词缀进行描写和分析,讨论宿州方言词汇上的构词特点。
2 宿州方言词缀的构词特点
词是由一个或者几个语素构成的,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称为合成词[2]。附加式合成词由词根和词缀两部分组成,将词缀语素附着在词根语素上构成新词[3]。普通话词缀构词主要是名词。宿州方言通过附加法构词的除了名词外,动词和形容词也占一定比重。附加式构词法是宿州方言构词的重要手段,许多词通过在其名素、动素、形素等实词语素上附加词缀构成。现着重从前缀、中缀、后缀三个方面来考察宿州方言的词缀特点。
2.1 前 缀
宿州方言除了具有普通话里的“老、第、小、阿、初”等前缀外,主要还有两个,“俺”“禁”。
2.1.1 “俺”
宿州方言中,亲属称谓词一般喜欢加上“俺”作前缀。“俺”在此有两种用法:一是单用,表示普通话中“我”的意思,如“你说你的,俺说俺的”;二是泛化用法,在亲属称谓中有用如前缀的趋势,不管亲属关系的远近,都习惯在特定称谓前加“俺”,并把该称谓语对应普通话中的叠音词变为单音节语素[4],如称呼祖父母、父母亲以及兄弟姐妹时,普通话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姑姑”“舅舅”“姐姐”“哥哥”等在宿州话中则变为“俺老”“俺奶”“俺爸”“俺妈”“俺姑”“俺舅”“俺姐”“俺哥”等。在这种泛化用法中,“俺”的本义就没那么清晰了,已经被虚化了,没有必要辨别“你”或“我”了,如“俺老,吃饭了,俺奶叫你回家”。但出于习惯以及表示亲近的感情色彩,在口语中仍然习惯前加“俺”,用法类似于东南方言中用在亲属称谓前的“阿”字,如阿爷、阿爸、阿姐[5]。
2.1.2 “禁”
加在及物动词前构成形容词,表示“经得起”或“长时间地、反复地”等意思,如“禁穿、禁洗、禁用、禁夸、禁玩、禁看、禁饿、禁打、禁冻、禁泡、禁嚼、禁晒、禁烧、禁蘸、禁花、禁煮、禁戴、禁输、禁踹、禁夯、禁挖”。
“禁”是宿州方言中具有能产性的词缀之一,前面常受否定副词“不”和程度副词“真”的修饰,主要用作谓语,后边也常带上程度副词“很”作补语。例如:
①这孩子一点也不禁夸。
②每月发这点钱一点也不禁花。
③这米真禁煮,都煮两个小时了还没煮烂。
④这双鞋禁穿得很,穿了那么多年也没穿烂。
2.2 中缀
宿州方言中的中缀较少,主要有以下几个:“不、不子、巴”。
2.2.1 “巴”
“巴”在宿州方言主要是作名词中缀,一般插在双音节名词之中,表示“小而轻微”之意,如“下巴颏子、肋巴骨、肋巴条、泥巴头子、大巴叉”。
2.2.2 “不”
“不”作中缀一般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凸显形容词的生动性、形象性、可感性。“不”放在状态形容词当中,这种状态形容词的使用有以下两种情况。
(2)“XA”式:这里A代指实词,而X代指无实义、已经虚化的语素。X一般与中性词或者贬义词连用,如“虚尖、杠稠、血苦、挺湿、生疼、苦咸、瞎脏、温臭、霜黄”。即使偶与褒义词连用,也大多表示贬义,如“稀甜”,表示“过分”、“过头”的意思。宿州方言中,这一类的状态形容词都加上“不”或者“不子”,大都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表示状态、程度的加深,进而表示厌恶情绪。这些词还可以加上“不老丈”作中缀,这种词缀老辈人用得比较多,由于表达的感情更加强烈,并且在方言中较为粗俗,而年轻一辈要么外出求学,要么外出务工,离开了原有的语言环境,已不再使用此类词缀了。例如:
①今天稀饭熬得杠不子稠,一点米汤都撇不着了。
②你这菜炒得血不子苦,叫人怎么吃?
③你的手冰不子凉,捂捂再抱孩子。
④这蜜枣稀不甜,甜得腻歪人。
⑤恁家温不老丈臭,跟猪圈样,也不拾掇拾掇。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B不/不子A”式状态形容词可以与名词性成分连用,起到修饰、描述名词性短语的作用;第二,“BA”式已经有表程度的意思,因此不能与程度副词连用,但是能与时间副词连用,如“屋里刚才挺不湿,连下脚的空都没有”;第三,这类词缀大都有一定的形象色彩与感情色彩,听者即使没有切身体会,也可以通过附加义想象事物的性状,如“你白(别)下地干活了,昨儿个下雨下得胶不子粘”。
2.3 后 缀
宿州方言中的后缀比较丰富,而且形态多样,可以放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面起到加强语气或者构成新义的作用。这里主要分析以下几类常用的词:“子、头、巴、乎”。
2.3.1 名词后缀
(1)与普通话“子”的后缀基本一致,这里就不再赘述,如“铲子、炉子、筷子、盘子、轮子、车子、桌子、椅子、柜子、管子、橘子、茄子、豆子、狮子、豹子、刀子、瓶子、扳子、胖子、瘦子、碾子”等。
(2)普通话中的儿化音在宿州方言中基本上省略,或者用“子”作为后缀代替“儿”字,如“花儿—花、鸟儿—鸟、豆芽儿—豆芽子、锅盖儿—锅盖子、门缝儿—门缝子、饺馅儿—饺馅子、面皮儿—面皮子、小车儿—小车子、线头儿—线头子、老头儿—老头子、麦苗儿—麦苗子、米粒儿—米粒子、树枝儿—树枝子”等。
(3)普通话无词尾的词语,在宿州方言中也大多给加上“子”作为后缀,如“枪子子、溜子子、饭碗子、筷头子、蒜苗子、辣椒子、筐头子、条把子、酱油子、醋坛子”等。
这类词相对较多,用法较为复杂,有些词缀是单纯的后缀,有些词缀则会导致词性或者词义的变化,如“出门—出门子(女子出嫁)、拐—拐子(人贩子)、黄—黄子(东西,带贬义成分)、狗腿—狗腿子、七叶—七叶子(形容人行事冲动不计后果)”等。
2.3.2 名词后缀
(1)附在方位性语素后,构成方位词,表示处所、方位或时间,如“上头(上面)、下头(下面)、里头(里面)、外头(外面)、前头(前面)、后头(后面)、屋山头(瓦房的两边山墙)、夜里头(夜间)”等。
(2)附在动素、形素后,构成抽象名词,表示值得、合算等意思,所附成分一般是单音节的,所附形素一般带有积极意义,但这种结构的凝固性较差,如“吃头、看头、想头、嚼头、说头、活头、讲头、玩头、(班)上头、(亲戚)走头”等。
带“头”缀的词在句子中通常作宾语,在陈述句中用法也较单纯,主要构成以下格式:“名+有(没有)/(还)有(点)+X头”。名词前往往要有指示性的成分“这(那)个”“这(那)么”“这(那)种”等。例如:
①那个电影怪好看的,还有点看头。
②把这最后一块蛋糕吃喽,你就没有想头了。
③工资那么低,这个班有什么上头。
④这也没玩头,那也没有玩头,啥有玩头?
2.3.3 “巴”字缀
“巴”在宿州方言中作后缀时读轻声,元音变得模糊不清,向央元音靠拢,可标作[pò0],与普通话的读音[pa0]有所区别,发音跟“不”[pu0](轻声)极为相似,有学者也把它归于“不”字后缀。
(1)“巴”作后缀主要放在单音节形容词性语素后,构成“A巴”式形容词[4],如“干巴、绉巴、斜巴、蔫巴、累巴、瘦巴、歪巴、紧巴、挤巴、散巴”。
“A巴”式形容词能够受程度副词修饰,或者带上“得很”作补语,表程度加深。“巴”多附于表反感、不喜爱的形容词后,用以表达贬斥、厌恶之意。“A巴”式形容词多数还可以演变为“AA巴巴”形式,如“紧紧巴巴、皱皱巴巴”;或者演变为“A巴XY”式,如“干巴拉唧、黑巴溜秋、白巴叽歪”。
“A巴”式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正在发生变化,除具有“A”的特点和功能外,还可作定语、补语,兼有动词特点,可作谓语[6]。例如:
①这阵子,俺手头紧巴得很。(作谓语)
②你看看你买的皱巴衣服可管穿了。(作定语)
③新鲜的菜得赶紧吃,别放干巴了。(作补语)
(2)“巴”放在单音节名词性成分后,构成较抽象的名词,这类名词较少且后面通常加上后缀“子”,如“瞎巴篓子、耳巴子、嘴巴子”;“这孩子是个瞎巴篓子,他说什么你白(别)当真”。
“巴子”“巴×子”的这种用法在宿州方言中主要起补充音节以加强感情色彩的作用。它的语源到现在仍有争议。太田辰夫认为,它的语源可能不是一个,而是有好几个,“巴”是由它们同化而成的[7]。
2.3.4 “乎”字缀
宿州方言中,形容词加“乎”字后缀的用法主要体现在感情色彩的表达方面。这种后缀使用频率很高,形式也较为灵活。
(1)“A(不)乎的”式:这里A的成分是单音节形容词,与“(不)乎”结合成谓词短语,一般放在名词性成分之后或者作为补语放在动词性成分后面起到描述作用。另外,“A乎的”跟“A不乎的”意思基本相同,只是感情色彩上表述稍有差异,在感情的好恶上,“A不乎的”一般用来表示不太喜欢的情况;而“A乎的”用法比较温和,一般表示喜爱或者无关好恶的感情,如“面乎的、软乎的、冷乎的、热乎的、稀乎的、胖乎的、暖乎的、瘦乎的、粘乎的、脆乎的、咸乎的、甜乎的”。
(2)“乎”字在该方言区还可以跟在动词后作后缀,构成“V乎”式。这种方式构成的词种类虽然很少但是使用频率却很高,如“管乎、晕乎”;“你电脑的开关不管乎,我怎么摁都摁不开。”“你说的办法可管乎?”
在宿州方言中,这种搭配比较随意,该地百姓有时也用“管禁”来代替,意思是一样的。
3 结 语
吕叔湘认为,一些词缀是活的,具有能产性,可以产生新词[8]。由此可以得出,宿州方言词缀可分为开放式、半开放式和封闭式三种。可以孳生新词的词缀属于活的、开放式的,如“第、老”;只在某一用法中可以孳生新词,这种新词属于半开放式的,如“俺、禁、乎”;而一些死的词缀,不再孳生新词的是封闭性词缀,如“头、巴”。由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能通过附加构词的多为名词、形容词,二是宿州方言的半开放性词缀数量比较多。
此外,普通话中的儿化词,在宿州方言中大都读作“子”或者“来”。例如:
①你去哪儿?——你去哪来?
②蚌埠在宿州的南边儿。——蚌埠搁宿县的南边子。
在宿州方言中也存在大量的儿化音,在普通话中并不使用,例如:
①今儿个初几儿?(今天初几?)——初七儿(初七)。
②可逢集儿?(可逢集?)——不逢,昨儿个刚逢过(昨天刚逢过)。
宿州方言词缀与普通话相比,有同有异。普通话中大部分词缀特别是前缀在宿州方言中使用较多且意思差别不大。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宿州方言中习惯通过词缀的选择搭配来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二是宿州方言词缀构成不均衡,后缀特别丰富,派生词也较多;三是在宿州方言中,“词根+词缀”是一种重要的构词法。因此,词缀在宿州方言词汇的构词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1]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35
[2]张德岁,唐爱华.宿州方言的“给”[J].宿州学院学报,2010,26(7):47-60
[3]营蓓蒂.宿州方言中的“来”:兼论其语法化机制[J].现代语文,2012(6)
[4]张德岁.宿州方言中的语气词[J].宿州学院学报,2013,28(3):49-52
[5]杨洁.浅析安徽宿州栏杆方言的语音系统[J].语文建设,2015(12):26-27
[6]赵杰.宿州音系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4,29(10):66-69
[7]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57[8]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20
[9]胡利华.蒙城方言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208
[10]刘新中.几个常见词缀在汉语方言中的分布[J].学术研究,2003(11):137-140
[11]田佳佳.北方方言中的语缀“巴”[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38-41
[12]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M].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91
[13]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49
(责任编辑:李力)
10.3969/j.issn.1673-2006.2015.11.014
2015-07-28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AHSKQ2014D123);蚌埠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文2013SK14)。
张琳琳(1983-),女,安徽宿州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H07
A
1673-2006(2015)11-005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