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中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以池州市为例

2015-01-04汪芳琳王风芹王新云李秀琴

宿州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池州市皖江池州

汪芳琳,王风芹,王新云,李秀琴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安徽池州,247000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中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以池州市为例

汪芳琳,王风芹,王新云,李秀琴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安徽池州,247000

分析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规划”的产生背景、发展思路以及池州市自然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提出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池州市生态环境保护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策略。认为池州市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生态环境的保护可采取五大基本策略:防止工业污染、加强生态旅游建设、保护水体生态环境、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产业转移;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

产业转移是我国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缓解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长江和环渤海等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压力,充分利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自然资源与生产成本优势,打造更为合理的产业分布格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基于此,国务院批准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皖江城市带在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过程中,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是皖江人面临的棘手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也不同程度地关注皖江城市带的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问题,如谷家川等研究了皖江城市带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问题[1],汪芳琳研究了池州市生态敏感区产业发展战略问题等[2],但到目前为止,尚未涉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为此,本文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尝试讨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策略。

1 研究区概况

1.1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概况

安徽省在区位、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已积极参与承接产业转移,加强同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协作。20世纪90年代,面对上海浦东开发的机遇,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开发皖江”的发展战略,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入21世纪,安徽省委、省政府进一步认识到皖江城市带的基础设施和要素成本优势,特别是沿江制造业产业经济带的价值优势更为明显。

皖江城市带处于我国人口密集、消费需求大的东中部地区,在承接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0年,国务院批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规划》,规划范围为安徽省皖江地区的合肥、池州、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宣城、滁州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或区)(图1)。

1.2 池州市概况

池州市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位于皖江城市带的南部,地处东经116°38′~108°05′,北纬29°33′~30°51′[3],总面积827 200 hm2,人口162万。素有“千载诗人地”之誉,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4]。池州市地形表现为东南高、西北低,自南向北呈阶梯分布。境内有三大水系十条河流:长江水系有尧渡河、黄湓河、秋浦河、白洋河、大通河、九华河,青弋江水系有清溪河、陵阳河、喇叭河,鄱阳湖水系有龙泉河。长江流经池州市约145 km,岸线长约162 km。池州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池州市地表水资源丰富,分别是安徽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和2倍。2015年4月2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公布了首批16个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池州市成功入围。

池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年均气温16.5℃,年均降水量1 500 mm。森林覆盖率近60%,境内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植物群落类型,诸如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和竹林等。池州市是国家森林和园林城市,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和省级森林公园3处(图1)。池州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不仅自然景色秀美,而且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是著名的佛教胜地。牯牛降国家自然保护区,古木参天、千沟万壑、山水相映。升金湖国家自然保护区,湖水清澈如镜,沿湖烟树迷蒙,一派江南水乡风光。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中,池州市如何保护这些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是摆在池州人面前的首要任务。

图1 安徽省池州市产业转移示范区和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分布图

2 池州市生物多样性资源分布与保护现状

根据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规划,示范区设立江南产业集中区和江北产业集中区,其中江南产业集中区位于池州市境内。产业集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区域,产业转移对产业集中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大,因此在建设产业集中区过程中,必须率先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近年来,池州市示范区建设成绩显著,但在森林、湿地、水土资源保护等方面以及农业、矿产和旅游开发等领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依然存在,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有所恶化。这主要表现在天然林遭破坏,湿地萎缩和生态功能退化。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池州市要重点加强现有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建设(表1),对各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内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要严加保护。

表1 池州市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概况

注:数据根据2014年地方政府以及各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提供的数据整理。

3 池州市承接产业转移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策略

江南产业集中区位于池州市贵池区内,北临长江、南倚九华山、东邻铜陵市、西接池州市区,规划面积21 600 hm2。江南产业集中区是池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精心打造产业集中区,最大限度地减少产业转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推动人与自然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池州市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要按照“布局优化、用地集约、产业集中”的原则,主动适应“产业规模化、集群式转移”的趋势,强化区域合作,同时要抓住国务院2014年6月启动的“打造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依托中心城市,高水平规划建设江南产业集中区。

3.1 防止工业污染

首先,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把好招商“选”资关,拒绝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转移,加快推进全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建设。其次,要加强对现有污染企业的技术升级,限制企业使用高硫煤,提高煤的燃烧效率,防止大气污染,有效控制或避免“酸雨”袭击。再次,池州市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我国碳酸钙、重钙粉、方解石、方解石粉等主产区,其中方解石矿和锰矿的资源储量位居全省之首。但传统粗放型的开采加工不仅产值低,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在矿山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遭破坏现象时有发生,要坚持“从源头抓起”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到规划设计、开采加工、储运销售、环境监测等各个环节中。

当前,池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要坚持生态立区、环保优先,着力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建设“现代化滨江新城”。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严格执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着重解决未批先建、违规审批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项目环评和审批公开透明、依法实施,全面提高环评制度效力。

3.2 加强生态旅游建设

池州市提出“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商贸活市、文化名市”的发展战略。“生态立市”居于首位,体现池州市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工业强市”能为改善民生奠定物质基础。“旅游兴市”充分发挥了池州市的自然环境优势。“商贸活市”促进池州市的经济发展。“文化名市”能充分挖掘池州市九华山佛教、诗歌、杏花村、戏曲(傩戏与青阳腔)等文化资源,提高池州知名度。2012年,池州市决定用十年时间复建杏花村,建设以生态山水、农耕文化为主题的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坚持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旅游开发与生态建设同步实施。

开发皖南旅游资源,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长三角联动发展旅游,推进皖南旅游文化建设。当前,池州市提出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三区”发展战略。“三区”发展战略既符合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又贴近池州地方实际,是池州的最大特色和突出优势,但发展过程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在“三区”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必须采取科学有效措施,加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三区”大发展的全过程。

3.3 保护水体生态环境

池州市水资源丰富,水生生物和水产品种类繁多。当示范区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提升时,经济总量将快速增长,然而化学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增长,这对于示范区水环境质量的保持与改善形成较大压力。目前,长江干流安徽段水质状况良好,但支流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2010年,在20个监测断面中,有19个断面水质为Ⅰ-Ⅱ类,1个为Ⅲ类。在15条支流的38个断面中,水质达到Ⅰ-Ⅲ类断面26个,劣Ⅴ类断面1个。我国长江上游和湿地周边森林的过度砍伐,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安徽境内长江和湿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泥沙淤塞,河(湖)床不断升高,植被退化,损害了湿地系统生态前置库的生态服务功能[5],水污染不断加剧,水体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水产品质量与安全出现隐患。此外,安徽南部池州、铜陵、黄山等地酸雨频率((酸雨的样本数/降水总样本数)×100%)相对较高,其中池州市为较重酸雨城市[6]。

池州市湿地众多,湖泊集中成片,对长江中游洪水调蓄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过度的湿地资源开发、退湖还田等人为因素必然会导致湿地生态系统恶化。例如,池州境内的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亚洲和国际重要湿地之一,由于受到多种人为因素的干扰,保护区湿地有效面积不断减少,逐渐减弱了对洪水的调节能力[7]。因此,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重点保护好重要湿地和湖泊资源。

根据长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的特点,长江水资源保护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对水环境承载力尚宽余的区域应合理安排产业结构布局、限制污染物排放。对水环境承载力不足的区域,应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使水体水质条件满足水功能区要求。要结合“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落实,将池州建设成水资源持续利用、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环境质量优良、水文化底蕴深厚的生态强市。

3.4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池州市农村存在不同程度的面源污染,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弱,农村饮用水安全也存在一定的隐患。在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调查评估,强化饮用水水源环境综合治理。发挥生态示范镇(村)的带动作用,加大对农村居民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水资源保护教育与宣传,让广大农村居民自觉参与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来。要加大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管力度,优化农村地区产业布局,推行绿色产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

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进一步落实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加快“百镇千村万户生态示范工程”建设,大力扶持和发展农村沼气,遏制“白色污染”,着力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美好乡村”建设。要加大源头监管力度,严格控制面源污染,积极引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妥善处置废弃农用薄膜,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有机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加快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实现农村秸秆的综合利用。

3.5 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科学划定生态红线

生态补偿(Ecological Compensation)是保护区域生态环境、防止污染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指出,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

实践中,由于受到利益、权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具有一定的困难和阻力。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需要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是:谁补偿谁,补偿多少,如何筹集资金补偿[8]。池州市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一方面要加大财政投入,另一方面要立足池州区域实际,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广泛引入社会、团体和公民以及区域外多种来源的生态保护专项资金,逐步建立、完善和创新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4 结束语

“生态保护红线”是我国继“18亿亩耕地红线”后,另一条被提到国家层面的“生命线”[9]。划定生态红线对生态文明建设和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池州市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在深入分析现有生态功能区分布、功能和敏感性生态问题的基础上,科学划定区域生态红线,同时结合本地生态环境保护实际和地方财政实力,合理谋划、实施和完善区域生态红线管控机制,最大限度地保障和提升生态保护红线的刚性约束力。

[1]谷家川,查良松.皖江城市带农作物碳储量动态变化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12):1507-1513

[2]汪芳琳.生态敏感区产业发展战略:以池州市为例[J].湖南农机,2013,40(9):175-176

[3]汪芳琳.皖江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生态补偿策略:以安徽池州市为例[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5,25(1):81-85

[4]池州市人民政府.池州概况[EB/OL].[2015-10-15].http://www.chizhou.gov.cn

[5]姜加虎,黄群,孙占东.长江流域湖泊湿地生态环境状况分析[J].生态环境,2006,15(2):424-429

[6]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安徽省环境状况公报[EB/OL].[2015-10-15].http://www.aepb.gov.cn/pages/Aepb14_ShowNews.aspx?NewsID=89591

[7]汪芳琳.升金湖湿地保护区鸟类及其保护策略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0(2):101-104

[8]蔡邦成,温林泉,陆根法.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理论思考[J].生态经济,2005(1):47-50

[9]李干杰.“生态保护红线”:确保国家生态安全的生命线[J].求是,2014(2):44-46

(责任编辑:汪材印)

敬 告 作 者

经中国知网授权,我刊已启用中国知网“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所有来稿在初审时都要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检测后,凡重合率超过20%(含20%)的稿件一律退稿。若初检遗漏,文章发表后进入相关数据库复检时,重合率超过20%(含20%)的一律不进入数据库,对已进入数据库的一律删除,且发表费用不退。科研诚信是每一位科技工作者基本的职业操守,希望各位作者坚守职业操守,诚信投稿,谢谢合作!

《宿州学院学报》编辑部

10.3969/j.issn.1673-2006.2015.11.005

2015-08-28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池州市承接产业转移中生态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KJ2011Z270);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重点教学研究项目“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升金湖鸟类群落保护研究”(2013jyxm364)。

汪芳琳(1965-),安徽怀宁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保护。

X321

A

1673-2006(2015)11-0021-04

猜你喜欢

池州市皖江池州
不要坐享其成
池州学院二级学院商学院简介
池州武傩文化研究
新四军第七师沿江团池州抗战述评
新四军对皖江地区会道门及帮会的统战工作
爱是什么
“小鲟”过皖江
晚唐池州诗人张乔三考
小小书画廊
基于三圈理论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