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之文学伦理学分析

2015-01-04王成峰

宿州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妮丝纳尔逊伦理学

王成峰

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之文学伦理学分析

王成峰

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兔子四部曲”是厄普代克最具影响力的著作,小说表达了作者浓郁的人文关怀意识和重构美国社会伦理道德标准的期望。借助文学伦理学这一文学赏析和批判方法论工具,通过还原“兔子四部曲”中的各种伦理环境,真实地再现小说中人物的伦理意识,客观地、历史地分析主要人物的伦理选择、伦理混乱等伦理现象,重塑兔子哈里这一美国社会家喻户晓的文学形象,深化了对“兔子四部曲”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再次证明了文学伦理学在文学批评中的实用性。

“兔子四部曲”;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意识;伦理选择;伦理混乱

1 问题的提出

“兔子四部曲”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约翰·厄普代克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集,包括《兔子,跑吧》《兔子回家》《兔子富了》《兔子安息》。四部小说集中塑造了“兔子”哈里·安格斯特罗姆这一文学艺术形象,通过这一形象的描绘,再现了美国二战后40年的社会变迁图景。

“兔子四部曲”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青睐,相关的评论专著、论文很多,小到小说中的“兔子”等主要人物的分析,大到对其中一部小说或整个四部曲的阐释。归纳起来,国外研究主要包括对“兔子”形象的研究,小说主题,如信仰、道德、死亡等的研究,宗教思想研究,艺术手法研究以及对作品中女性人物的研究等。国内研究虽起步较晚,但研究方法和内容更加多元化,如对小说的文化研究、性爱描写的阐释等。然而,一些研究观点存在偏激现象,如对小说主人公“兔子”的评析。本文试图从文学伦理学视角,还原小说中的伦理环境,客观地分析主要人物的伦理意识、伦理选择、伦理混乱等问题,以求深化对“兔子四部曲”的理解。

2 “兔子”的伦理选择:“逃跑”

厄普代克在“兔子四部曲”中塑造的核心人物是一位身高“6尺3寸”的美国普通民众——哈里·安格斯特罗姆,因他“白皙的面孔宽宽的,蓝色的瞳仁又掺杂着灰白色;尤其是叼上烟卷后,他那短小的鼻子下的肌肉就神经质地哆嗦起来”[1]1,所以孩提时他就得了个“兔子”绰号。然而,“兔子”绰号不仅仅彰显了哈里身体上的特征,也是对其行为的一个绝妙比喻。在“兔子四部曲”的第一部《兔子,跑吧》中,哈里三次选择了“逃跑”;在后续的三部小说中,他亦有选择逃跑的情况发生。正是由于一次次地选择逃跑,这一文学形象引起了褒贬不一甚至截然相反的评论和批判。

文学伦理学提倡“回到历史的伦理现场,站在当时的伦理立场上解读和阐释文学作品,寻找文学产生的客观伦理原因并解释其何以成立,分析作品中导致社会事件和影响人物命运的伦理因素”[2]。《兔子,跑吧》描述的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的乱象,此时的兔子已成了家,妻子是汽车经销商斯普林格尔家的千金詹妮丝,她在为兔子生下一个儿子纳尔逊后,又怀有身孕。兔子的工作是在当地的几家小杂货店里促销厨房用具,身上已不再闪耀着中学时代篮球明星的闪亮光环。《兔子,跑吧》开篇介绍兔子下班在回家路上与几个少年在篮球场上重温往日在球场上驰骋的感觉。回到家后,他所看到的却是慵懒邋遢、沉迷于酒精的妻子,家里凌乱不堪,满地都是破旧玩具,家具、电器摆放无序。而更让兔子生气的是妻子把汽车和儿子分别丢在了岳母和自己母亲家里。一气之下,兔子作出了逃离家庭、抛弃妻儿的伦理选择。

然而,在这一今天看来有违道德的伦理选择在当时却是事出有因的。“历史理解的真正对象不是事件,而是事件的‘意义’,历史事件的意义往往要在历史后来的发展进程中得以显示”[3],动态地观察历史伦理事件是文学伦理学的一条基本要旨。事实上,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的家庭观念仍然很强。学者金衡山在《兔子为什么要跑?——〈兔子,跑吧〉的文化解读》一文中对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和理想家庭模式进行了分析。这一时期的已婚女性应该待在家里,她们的首要任务是照顾家庭和教育孩子,很多女性和她们的丈夫都认为,“照料家庭,抚养孩子是一种重要的职业”[4],这种观念在当时的普通民众中深入人心。反观兔子的妻子詹妮丝,她个子矮小,身体精瘦,皮肤黯淡,不善料理家务,家里家具摆设极不合理,房间里乱七八糟,“装鸡尾酒的杯子里满是污浊的渣滓,堆的满满的烟灰缸在椅臂上摇晃,地毯皱巴巴的,纸面光滑的板纸堆岌岌可危,小孩玩具东放一个,西塞一个……暖气片下灰尘已经裹成绒团,屋内一片狼藉”[1]17。在孩子抚养和教育方面,兔子也不满意妻子的做法。詹妮丝为了自己逛街方便把儿子丢在并不喜欢她们母子的婆婆家里。而且,兔子认为由于继承了斯普林格尔家族的基因,纳尔逊长得肤色黯淡,个头矮小,更不满意的是詹妮丝未能培养儿子像他那样热爱运动。在兔子眼中,詹妮丝变得不再漂亮,不管是在行为上还是思想上都愈发愚钝。总的来说,在当时的社会伦理背景下,詹妮丝不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她不是一个称职的家庭妇女,不能给兔子一个理想的家庭。相反,兔子觉得自己掉进了这种不理想家庭的“陷阱”里,被“一张网”困住。兔子本身“是一个喜欢整洁的人”[1]8,当时社会伦理规范也让他坚信理想的家庭中应该有一个勤于料理家务、懂得抚育孩子的家庭主妇,而且兔子对这种理想家庭是非常憧憬和渴望的。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令他无法接受,现实的不尽人意和对理想的望盼使兔子作出了逃避的伦理选择。他要逃离这样的妻子,逃离这样的家庭。但是,这样对现实的逃避和对理想的追求注定要失败的,因为兔子要追寻的是当时社会伦理规范模式下的理想家庭,但兔子首先逃离的正是自己的家庭,这也就意味着他的追寻成功的前提已经不存在了,他的追寻自然也是无果的。兔子作出的伦理选择虽然是可以理解的,却是不合适的。

3 残缺的天伦之爱

3.1 “家”的回归

由于兔子不当的伦理选择给妻儿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不仅如此,兔子在与父母、儿子甚至孙辈的相处上还存在问题。究其原因,兔子未能正确认清自己的伦理身份去做一些合乎自己身份的事,从而造成了伦理混乱甚至乱伦的局面出现。兔子的父亲是一名普通印刷工人,母亲是位典型的家庭主妇。少年时期的兔子在父母眼中是个乖孩子,没有不良嗜好,练球认真,对妹妹爱护有加,他对自己儿子和兄长的伦理身份定位很清晰,因此那时的兔子生活在一个其乐融融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服完兵役,兔子进入社会并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兔子与父母的关系远不如从前亲密。“作为一位妻子的丈夫和孩子的父亲,这个男人显然忘记了自己的伦理身份,忘记了自己应尽的家庭责任”[5],厄普代克在《兔子回家》中使用了大量篇幅记述兔子与父母相处的画面。此时的兔子与父亲厄尔共事于当地的一家印刷厂,每天下班后他们常会在路边的小酒吧聊天,而聊天的内容一直都围绕着两个主题——母亲的病情和关于妻子不忠的闲言碎语。这样的聊天每一次都很短暂,原因是兔子作为聊天的一方根本没有想将对话进行下去,此时的兔子就像混乱的美国社会一样,失去了方向,也失去了奔跑的动力,陷入迷失的混沌当中,不知道想要什么,更不知道需要什么。打球岁月的光辉已经褪去,现在的兔子整日困在机械单调的排字工作中,下班后与父亲在酒吧聊天本应是放松的,但父亲希望兔子回家探望母亲的话语犹如另一层网将他困住。他本能地想要挣脱,但他也清楚病魔缠身的母亲需要他这个儿子的陪伴。兔子陷入了难以摆脱的伦理混沌之中。然而,詹妮丝的背叛使兔子的精神世界突然一片空白,精神世界的崩塌却召唤了兔子亲情的回归。他愿意精心地为母亲选择生日礼物,对于母亲的关心,他愿意就詹妮丝的事情坦露心扉,“我知道发生了那事儿,但我还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6]145。

3.2 父爱的迷失

兔子与自己父母的关系由于最终亲情的回归得到了改善,然而兔子与自己儿子纳尔逊之间自始至终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兔子,跑吧》中,兔子为了追求理想的家庭模式、追求自由,抛弃了自己的小家庭,抛弃了怀孕的妻子和幼小的儿子。他的行为不仅导致妻子詹妮丝精神近乎崩溃进而导致小女儿的溺亡,更使小纳尔逊童年纯真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我(纳尔逊)当然记得。我记得妈老哭,那婴儿的葬礼上大家都追你”[6]34-35。《兔子回家》中,从表面上来看在纳尔逊的抚养教育问题上兔子夫妻俩的位置好像发生了调换,兔子常常待在家里照顾儿子,而詹妮丝却流连于工作和情人之间。兔子开始了印刷厂朝九晚五的规律生活,几乎每天下班他都会回家照看家庭和孩子,在与黑人同事相处的过程中,他结识了白人流浪女子吉尔并把她带回了家。后来纳尔逊与吉尔相处得十分融洽,甚至是喜欢上了对方,他的伙伴们也都把她叫作纳尔逊的女朋友。但是,兔子当初是把吉尔当成小情人的身份带回家里的,每晚兔子与吉尔同床共枕。这在外人看来不免是一种伦理的混乱,纳尔逊因此也遭到了身边同龄人的嘲笑。虽然给予了他们直接的反击,但是在纳尔逊内心深处已受到了深深的伤害,这些伤害的累积最终在“白猫”纵火烧房事件中彻底地表达了出来。由于白人邻居看不惯兔子收留黑人斯基特以及他的一些无法入目的行为,他们密谋烧了兔子的房子,兔子和纳尔逊接到斯基特通知后第一时间赶了回来,但由于火势过大、烟雾过浓,无法救人。面对这样的情形,纳尔逊近乎疯狂,压抑在内心深处对父亲的各种不满和怨愤都发泄了出来,“你这个狗娘养的,你任凭她死去。我要杀了你。我要杀了你”[6]459。这一时期,父子矛盾是根植于当时美国社会动荡、种族骚乱和嬉皮士生活方式流行等社会现象的,父子关系的摩擦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问题的反映和产物。

随着纳尔逊年龄的增长,他与父亲的关系并未缓和,反而恶化。纳尔逊因不喜欢大学里的课程和生活而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与学校打字员秘书勃鲁的约会上,并且勃鲁怀上了他的孩子,又坚持生下孩子,纳尔逊一时无法接受而只好选择逃避。他回到了父母的家里,而且不想再回到学校完成学业,他与父亲的分歧再一次升级。在纳尔逊眼中,“他(兔子)是个坏人,真的坏。他不通情理,不关心别人,他觉得他了不起”,而且自己的艰难处境“都是他的过错,就是因为他我才这样艰难,而且他还幸灾乐祸”[7]。兔子觉得自己的儿子太任性,是在浪费青春和金钱。而对纳尔逊要求进入车行工作,兔子尤为反对,因为在兔子看来,这是在抢夺自己的东西,是在削弱或抹去自己的存在。但是,因为家庭其他成员的支持,纳尔逊最终还是进入了车行工作,与高级推销代表查利平起平坐。业已至此,兔子只能退居二线,车行交由纳尔逊打理。在父子二人的博弈中儿子拿下一局。

退休后的兔子离开了纳尔逊,在佛罗里达过着中产阶级的生活。但是,兔子与纳尔逊的关系并未因空间上的分离而疏远。兔子和詹妮丝在机场等待来看望他们的纳尔逊夫妻和孩子们时,觉得即将降落的载有纳尔逊一家的飞机如同要降临的“自己的死神”[8]。然而,父子之间关系的完全破裂源于兔子与儿媳勃鲁之间的不正当关系,准确地说是乱伦关系。兔子因心脏问题卧病在床,身心缺少关爱,而勃鲁因纳尔逊吸毒整日不着家也得不到丈夫的呵护,两人因此发生了不该有的关系。这件乱伦丑事震怒了整个家庭,兔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后又选择了逃避而离家出走,最终因心脏病葬送了自己的性命。整个乱伦的事件给整个家庭带来了伤害,也使兔子自己付出了最惨重的代价。

4 结 语

“兔子四部曲”因时间跨度大、题材涉及广、思想剖析深入,在美国文坛中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并且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文学伦理学作为一种新的方法论工具,通过还原小说中的伦理环境,对“兔子四部曲”中主要人物的伦理意识、伦理选择、伦理混乱等伦理现象进行分析,进一步深化了对“兔子四部曲”的认识和理解,与此同时,“兔子四部曲”的文学伦理学探究也是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又一次实践证明。

[1]厄普代克.兔子,跑吧[M].李力,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2]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0(1):12-22

[3]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的基本特征[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422

[5]朱蕴轶.“夏娃”的困境与抉择:吉尔摩的婚姻伦理观解读[J].世界文学评论,2012(2):233-236

[6]厄普代克.兔子回家[M].李力,单子坚,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7]厄普代克.兔子富了[M].张仁坚,吴建辉,柴云生,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198-199

[8]厄普代克.兔子安息[M].袁凤珠,王约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1

(责任编辑:李力)

10.3969/j.issn.1673-2006.2015.11.018

2015-08-01

宿州学院一般科研项目“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的文学伦理学研究”(2013yyb16);宿州学院质量工程项目“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接受美学思想在英语诗歌教学中的应用”(szxyjyxm201426)。

王成峰(1987-),安徽灵璧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西方文论。

I106.4

A

1673-2006(2015)11-0072-03

猜你喜欢

妮丝纳尔逊伦理学
开拓·前沿·创新与学科建设——简评《中医生命伦理学》
前参议员被提名为宇航局局长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Despicable Me 3神偷奶爸 3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温暖的灯
“蚁族现象”的伦理学思考
我和曼德拉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