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丛林寺壁画的艺术特点与研究价值
2015-01-04周康正
周康正
黄山学院艺术学院,安徽黄山,245041
歙县丛林寺壁画的艺术特点与研究价值
周康正
黄山学院艺术学院,安徽黄山,245041
中国流传下来的宗教壁画大多都在北方,南方由于地理气候等原因留存较少,但在徽州的歙县有一丛林寺仍有壁画保存。通过对丛林寺壁画的实地考察及调研,就其内容、布局形式、表现手法、审美特点、人物造型以及用笔技巧等进行分析研究,并将它与其他地方宗教壁画工笔重彩的表现形式相比较,认为丛林寺壁画技法是对宋元水墨画的继承,具有文人画风格。在对丛林寺壁画的艺术特点进行阐释的同时,探讨了其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宗教价值。
歙县丛林寺;壁画;布局;造型;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
自古以来绘画就有“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1]的说法,由此可见绘画除了具有欣赏的审美功能之外,还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化功能。壁画作为绘画的一种曾为统治者治理国家服务:在宫殿图绘历史故事壁画,作为成败得失的鉴戒;绘制本朝功臣肖像壁画,作为在朝为官者励志报国的楷模。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宣传教义,吸引信众,佛教传播者也曾开石窟,建寺庙,绘制宗教壁画,发挥其教化功能。宗教壁画艺术曾取得很大的成就,出现了许多大画家,如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吴道子、李公麟等。中国画中有一类道释画,主要以宗教题材为绘画内容,为宗教传播推广服务。宗教绘画有纸本、绢本和壁画等形式,以壁画形式流传下来的最多,取得的艺术成就也很高,如新疆的龟兹壁画、甘肃的敦煌壁画、山西的永乐宫壁画、河北的毗卢寺壁画、北京的法海寺壁画等。这些壁画都在北方,南方由于地理气候等原因留存较少。然而在古老的徽州大地上却有两处宗教壁画得以保存,一处为歙县圣僧庵壁画,一处为歙县小溪村丛林寺壁画。虽然它们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是很大,却是南方宗教壁画中的珍品,值得人们去研究。本文拟从壁画内容、艺术特点和艺术价值方面对丛林寺壁画进行探讨。
1 歙县丛林寺壁画的内容
小溪丛林寺位于黄山市歙县小溪村,清道光《歙县志》记载,“殿有丁云鹏水墨罗汉”,民国《歙县志》载,“壁有丁云鹏水墨观音罗汉像”[2]。丛林寺现存的壁画有1幅位于大殿的影壁之上,高260 cm,长416 cm,整个画面损坏情况十分严重,已看不到题记,画作全貌、主题内容不清楚。仅见影壁的右上角画一罗汉骑在龙身上,右手扶龙头,左手置于左膝之上,罗汉身体削瘦,表情夸张,可谓朵颐隆鼻,形骨奇特,不类世间形象。龙为四爪,身体隐现于云雾之中,周围火焰环绕,腾空而出,似有破壁之感,非常震撼,毫无疑问是十八罗汉中的降龙罗汉——庆友尊者。画面的右下角画有山林胜景,一罗汉坐在虎背之上,右脚踏于虎头,左脚踏于后腰,罗汉微胖,上身赤裸,肌肉劲健,右臂高举,隐约可见大拇指和手镯,左手持一乾坤圈伸向前方,作伏虎状。虎呲牙裂口,有从山上往下俯冲之势,这便是十八罗汉中的伏虎罗汉——宾头卢尊者。影壁的左上角隐约可见一观音端坐于高崖之上,白衣袭身,神情端庄。崖下残存一罗汉低首膜拜,此罗汉顶部仅存一双手,手持一长柄托莲花盏状法器,其他身体褪色损毁,不可见。在影壁的中下部隐现几条衣纹飘带和一禅杖,杖头系一匣经书,根据残存信息,笔者推断此罗汉可能是负经东渡的过江罗汉——跋陀尊者。综合上述影壁残存壁画的信息,此幅壁画的主题内容当为“十八罗汉朝南海”或“十八罗汉拜观音”。
除了影壁之外,丛林寺现存还有24幅《观音图》壁画,都为佛光环绕,直径为67 cm,分布在大殿后门两侧的后墙上和同后墙交接的山墙后部,部分壁画损毁严重,也没有题记。有的观音坐于一莲瓣之上乘风破浪而来,有的观音坐于岩洞之中静思入定;有的观音箕坐于岩石之上,手持经卷颂读;有的观音一身渔妇打扮,手提装鱼竹篮缓步而行;有的观音白衣袭身,坐于芭蕉树下;有的观音凭栏观荷,闲静自如;有的为童子拜观音,如此等等。24幅《观音图》独立成画,画面形式不同,内容各异,讲述着不同的观音故事,充分体现了壁画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平民化进程,民间流传着观音三十三变相。三十三种观音的身份形象丰富多姿,应需而显,以满足人间众多的心愿。观音信仰在中国较为广泛,观音菩萨是佛教中慈善与智慧的象征,最能满足众生的要求,因此能够幻化出不同的变相。由此可见,丛林寺24幅壁画《观音图》大体上是依据三十三变相的内容创作的,观音的形象、姿态、服饰、背景各异,展现了观音的不同变相,叙述着不同的观音故事。
2 歙县丛林寺壁画的艺术特点
2.1 独特的壁画布局形式
北方壁画大多为鸿篇巨制,波澜壮阔,气势恢宏,人物繁多,色彩华丽,整体宗教氛围浓厚。像山西永乐宫壁画,其中三清殿内四壁布满壁画,画高4.26 m,全长达94.68 m,面积达403.34 m2,画面上共有289个人物,场面浩大,各路神仙齐聚,人物繁杂,气氛神圣庄严。
而丛林寺壁画精巧雅致,场面较小,人物简单,不施丹青,格调非凡,整体给人的感觉是清新纯朴。丛林寺壁画中除了影壁上的《十八罗汉拜观音》之外,其余的24幅《观音图》皆佛光环绕,分成了4组。后门两侧分别分布7幅,左右后山墙分别分布5幅,7幅者中间1幅环绕6幅,5幅者中间为空,五幅环绕,它们组成4组梅花图案,只是花瓣的数量有所差别,整体的布局较为独特与奇妙。这样的壁画布局在其他壁画遗存中未曾见到,构思奇特,颇有异趣,可谓匠心别具,显示了丰富的想象力,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
2.2 工笔、写意结合的表现手法
古代寺观壁画在表现手法上基本上都采用工笔重彩的形式,著名的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法海寺壁等,都是以工笔重彩表现,呈现出一派富丽堂皇、绚烂多姿的画面,勾线填色,反复渲染,工整严谨,一丝不苟。如法海寺壁画中的《水月观音图》[4],观音菩萨半跏趺坐于山林胜境之中,左上角画有韦陀,左下角为狮子,右上角画有鹦鹉,右下角画有善财童子,山石云水、树木花草皆细腻精致、色彩绚烂。人物先勾墨线再填色平涂或晕染,璎珞采用沥粉贴金的手法,装束华丽多彩。树木花卉采用重彩表现,山石采用青绿手法表现。从人物到背景皆为工笔绘制,传统技法(图1)。
图1 法海寺观音
图2 丛林寺观音
2.3 “水墨为上”的审美特点
南朝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了中国画评品的六大标准,分别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相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遗摹写”[5]。“随类赋彩”是指根据不同的物体施以不同的颜色,注重物体色彩的变化。早期的宗教壁画遵循黄、白、青、赤、黑“五色观”,并在此基础上混合调制成五种间色,壁画采用重彩平涂,以青、绿、朱、红、黄为多,色彩艳丽,描涂浓烈,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6],道家认为看到的花花世界只是事物的表象,而不是事物的本真,灿烂之极归为平淡,平平淡淡才是真。中国画发展到宋代,文人大都挥笔作画,主导画坛。另有不少文人参禅入道,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绘画创作中改过去绘画的审美追求,“舍形取意”,遂促成“水墨为上,杂彩辅之”的绘画新貌。这对后世影响深远,造就了“水墨”风尚。
与其他地方的宗教壁画不同,丛林寺壁画纯用水墨,不施半点色彩,这是对宋元文人画风的继承,也是对寺观壁画表现形式的一种创新,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其中有一幅《凭栏观音图》,画观音坐于水廊凭栏观荷,整个画面构图饱满,层层递进,水墨渲染,生机一片。假山石上有藤萝萦绕,池中莲花盛开,水草丛生。荷叶采用水墨没骨写意之法,莲花采用双勾晕染,莲花用墨线先勾,再用水墨从瓣尖往瓣根晕染,虽然都没有使用颜色晕染或平涂,但依然散发着一种超逸脱俗之气。莲花是佛教中的圣洁之物,具有特定的含义。
2.4 丰富的人物造型与用笔技巧
“应物相形”指的是绘画造型问题,根据不同的物象进行描绘,抓住事物的主体特征。丛林寺壁画中观音菩萨圣像有25幅,每幅观音的身份特征不同,出现的场面和环境也不同。每幅有不同的主题内容,讲述着不同的观音故事,因而出现了不同的观音造型、姿态、神情、背景等,观音圣像的多变,展现了绘画造型的多样性。
“骨法用笔”是指用笔的力度。不同的用笔力会在绢素之上留下不同的笔墨痕迹,这就是丰富多变的线条。明人邹德中《绘事指蒙》中总结出线条有18种描法,即通常所说的“十八描”[7]。在一般的壁画创作中,一组作品中线描的使用一般相对单一,只采用一种描法,或铁线描,或行云流水描等。但丛林寺壁画中线描则是丰富多彩的,有行云流水描、铁线描、兰叶描、减笔描、曹衣出水描等。同一组壁画,每幅都不尽相同,勾线流畅婉转,严谨含蓄,刚健有力。线条或长或短,或粗或细,或聚或散,浑圆有力,抑扬顿挫,挥洒自如。可见画者的技法高超与全面,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充分阐释了中国画线条的艺术表现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3 歙县丛林寺壁画的价值
3.1 艺术价值
丛林寺壁画纯以水墨白描形式表现,工写结合,墨色丰富,格调高雅,大大提高了宗教壁画的艺术性和表现力。其线条技法继承了吴道子、李公麟的遗风,线条流畅,如同行云流水,粗细变化,一波三折,顿挫抑扬,动静结合,遒劲挺拔的线条,彰显着书法之美,是对前贤“以书入画”“书画同源”主张的最好诠释。丛林寺壁画墨色浓淡相间,淋漓酣畅,气韵生动,是对宋元水墨画的继承与发展。唐代王维《山水决》云“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8],唐代张彦远云“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中国画推崇黑色是受到道家和禅宗哲学思想的影响,通过墨色的变化,表现物象,强调事物的本质,追求神韵,抒写胸中逸气。丛林寺壁画水墨白描技法的呈现,充分展示了中国画的线条之美,浓淡虚实的墨色变化表达了文人画家的审美追求。
3.2 历史价值
壁画是中国绘画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手法,是古代先贤的生活情景和思想智慧的反映,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丛林寺壁画是徽州宗教壁画的珍品,是对中国传统宗教壁画的继承与发展。它反映了佛教在徽州的传播与发展状态,是研究古代徽州人的生活和信仰的重要依据。丛林寺壁画也是新安画派绘画发展的一个缩影,反映了当时的绘画水平和创作能力,也是研究新安画派发展历史的一个重要依据,具有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任何其他东西无法替代的。
3.3 宗教价值
宗教既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象,也是一种精神现象,它是人们的情感的寄托。佛教传入中国后,几经兴废,与中国的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在统治阶级的倡导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体系,且与其他文化生活形态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伴随着佛教的传播与发展,佛教艺术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石窟寺、雕塑、壁画等艺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影响深远。同样,佛教在徽州地区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明朝初期,歙县有十大丛林,一丛林管十寺,一寺管十庵,丛林寺为第十丛林所在地。丛林寺壁画是佛教在徽州地区传播发展的产物,是人们精神信仰的需要。丛林寺壁画主要是依靠观音三十三变相进行创作的,重点是反映了观音信仰在徽州的传播情况和人们的宗教文化生活。
丛林寺壁画同其他地方宗教壁画(主要是北方宗教壁画)相比,在规模上显得比较小,主题人物少,并且相对单一,主要是观音和罗汉,其他常见的佛和菩萨并未出现。丛林寺壁画具有自己的艺术特点,其一,壁画布局独特,具有装饰性,小中见大;其二,表现手法为工写结合,和谐典雅,另辟蹊径;其三,“水墨为上”的审美特点,具有文人画风格,书卷气息浓厚;其四,造型与用笔变化多端,生动活泼,强调“以书入画”。小溪丛林寺壁画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还具有一定的宗教价值,是徽州宗教壁画的代表之一。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古代徽州宗教信仰中观音和罗汉信仰较为流行,丛林寺壁画打破了以往宗教壁画工笔重彩的表现形式,是对宋元水墨画技法的继承,具有文人画风格,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总之,丛林寺壁画是佛教在徽州地区传播的一个见证,是佛教艺术的一种展现,是佛教本土化、平民化发展的结果。它反映了古代徽州地区的文化生活与宗教信仰,特别反映了观音信仰的广泛性。丛林寺壁画是对传统壁画的传承与发展,是徽州宗教壁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制作精美,内涵丰富,布局独特,画面和谐典雅,具有与众不同的艺术特点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价值。
[1]何志明.唐五代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139
[2]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歙县志 [M].南京:凤凰出版社,210:6
[3]云告.宋人画评[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195
[4]王淑芳.法海寺壁画[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7:16
[5]何志明.唐五代画论 [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158
[6]岳麓书社.老子·庄子·列子 [M].长沙:岳麓书社,1995:3
[6]邹德中.绘事指蒙[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59:15
[7]何志明.唐五代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117
(责任编辑:李力)
10.3969/j.issn.1673-2006.2015.11.021
2015-08-12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徽州宗教壁画及其保护研究”(AHSK11-12D308);黄山学院校级教研项目“新安画派艺术作品在‘山水画课程’实践教学中应用研究”(2014jxyj10)。
周康正(1974-),安徽寿县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绘画及民间工艺。
J205
A
1673-2006(2015)11-008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