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2015-01-04董心亚燕群

当代医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枸地氯雷风团

董心亚 燕群

荨麻疹属于过敏性的皮肤类疾病,具有病程迁延时间长、反复发作以及难以治愈等临床特征,其临床表现具体体现为皮肤瘙痒、呈现出苍白色、鲜红色或者是皮肤色的风团。部分病例会出现水肿性的红斑,而每例患者的风团形状与风团大小都存在着差异,且发作的时间并不固定,给治疗工作带来挑战[1]。鉴于此,为了总结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方法与效果, 本研究选取接受治疗的慢性荨麻疹患者78例视作研究对象,再以随机法将其划分成2个小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则实施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旨在寻找适合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为临床研究提供一点参考价值,现将具体研究程序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13年12月~2014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接受治疗的7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男女比例为40∶38;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35.00±4.11)岁、所有患者在治疗前15 d未接受过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抗组胺类药物、抗胆碱能类药物、糖皮质激素以及阿司匹林等药物的治疗,且已排除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药物过敏者、神经系统类疾病、血液疾病、消化类疾病等病例。将7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n=39),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与排除指标等一般资料中的比较均无明显性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观察组患者行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予以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具体治疗对策如下:(1)给予患者口服8.8 mg枸地氯雷他定,1次/d。(2)将1个疗程设置为7 d,治疗时间设置为4个疗程[2-3]。(3)治疗4个疗程之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整体发生几率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并予以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以及心电图等常规检查。

1.4 疗效评定标准 若患者的临床症状已完全得到缓解,风团和瘙痒等症状已全部消失为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已得到明显减缓,瘙痒症状已明显减轻,且风团的消退幅度超过80%为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已有所缓解,瘙痒症状已有效减轻,且风团的消退幅度在50%~80%之间为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发生任何改变则为无效[4-5]。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每组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及处理本组研究数据,正态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经不同治疗措施的有效实施,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且实验组患者有21例(53.85%)达到痊愈标准,11例(28.21%)达到显效标准,6例(15.38%)达到有效标准,有1例(2.56%)无效病例,总有效率达82.05 %;对照组有 16例(41.03%)痊愈,7例(17.95%)显效,11例(28.21%)有效,5例(12.82%)无效病例,总有效率为 58.9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2.2 2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实验组患者出现1例(2.56%)不良反应病例,为口干症状;而对照组出现3例(7.69%)不良反应病例,分别是嗜睡、困倦以及乏力,实验组在不良反应整体发生率方面也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1 2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n(%)]

3 讨论

近年来,在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之下,患上慢性荨麻疹的患者数量呈现出逐年上涨趋势,慢性荨麻疹已经成为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基础性病症。荨麻疹即由粘膜小血管的渗血性加强、皮肤扩张后形成的具有局限性特征的水肿反应[6-7]。当机体患上慢性荨麻疹之后,通常在24小时之内即可完全消退,但是却会反复发作,使病程迁延至数日甚至数月。慢性荨麻疹患者多会表现出瘙痒症状,其发病机理被认作是组胺,而如果病情出现多次反复,除了会影响机体的正常生活与学习之外,还会对其社交、工作等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必须予以及时治疗和控制。

针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临床上多以药物保守治疗作为主要形式,而常见药物包括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润燥止痒胶囊、左西替利嗪、依巴斯丁以及枸地氯雷他定等。其中,最为常见、疗效较为确切的药物即为枸地氯雷他定。相关文献已报道[8-10],枸地氯雷他定属于新型抗组胺类药物,为吡啶枸橼酸氢二钠盐和地氯雷他定充分结合后形成的产物。枸地氯雷他定整体水溶性偏高,可在患者体内迅速地代谢,并转化成地氯雷他定,因此该药物的起效非常快,在生物利用程度方面也有明显优势,具有起效快、作用持久、吸收快以及半衰期长等特征。同时,枸地氯雷他定的基本药理作用是对组胺的H 1受体和肥大细胞进行选择性的抑制,达到释放组胺的效果,从而实现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有效缓解,其作用机理与大量临床实践经验结果基本相符[11-12]。

在本次研究实验中,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82.05%,对照组的为58.97%,而实验组出现1例(2.56%)不良反应病例,对照组却出现3例(7.69%)不良反应病例,分别是嗜睡、困倦以及乏力等。可见,2组患者在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研究发现,给予慢性荨麻疹患者行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对于提升其整体生活质量也有积极重要,具有显著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赵静,石庆,柳兵.枸地氯雷他定和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4):636-637.

[2] 韦霞,张洪波.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玉屏风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81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12(4):249-250.

[3] 吴春燕,李元文.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血清总IgE水平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7):547-550.

[4] 韦方铨,李凯,梁志明,等.枸地氯雷他定和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3(5):96-97.

[5] 韦霞,张洪波.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玉屏风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81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12(4):249-250.

[6] 吴春燕,李元文.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血清总IgE水平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7):547-550.

[7] 马万里,潘慧宜,蒋淑明.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2013,8(12):1784-1785.

[8] 李虹.探讨枸地氯雷他定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J].海峡药学,2013,25(4):88-90.

[9] 王宗明,杨雄波.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3,42(12):1401-1403.

[10] 杨艳萍.枸地氯雷他定联合皮敏消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J].安徽医学,2013,34(10):1538-1539.

[11] 王会民,李丽.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z 1):57-58.

[12] 罗建华,肖汉龙,王军.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8):697.

猜你喜欢

枸地氯雷风团
氯雷他定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分析
孟鲁司特钠配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药洗剂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玉屏风颗粒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分析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嗜碱粒细胞CD63和CD203c的表达
枸地氯雷他定与阿伐斯汀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及C反应蛋白的测定
枸地氯雷他定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变应性咳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枸地氯雷他定用于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枸地氯雷他定联合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IgE、ECP 和炎性因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