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科护理差错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2015-01-04刘桂英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差错产科循证

刘桂英

(定陶县人民医院,山东菏泽274100)

产科护理差错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刘桂英

(定陶县人民医院,山东菏泽274100)

护理;差错;措施

护理核对制度在整个护理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护理差错,进行分析原因、研究其应对措施,认真落实核心制度、加强基础质量管理、环节质量管理、终末质量管理及贯彻执行护理程序[1]。现将2011—2014年产科出现的差错进行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分析产科近几年发生的护理差错36例进行分类并计算各种原因引起的差错所占的比例。

2 结果

2.1 导致差错出现的原因及分类用错液体发错口服药15例,占41.67%;电脑错输漏输医嘱9例,占25%;医嘱核对错误4例,占11.11%;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发生的压疮3例,占8.33%;新药物不熟悉引起的差错2例,占5.56%;输液外渗面积≥3 cm×3 cm 2例,占5.56%;孕产妇观察不及时致分娩待产室1例,占2.78%。

2.2 护理差错与护士工作时间的关系护理人员工作时间1~3年16例,占44.44%,4~7年7例,占19.44%,7~10年5例,占13.89%,10年以上的8例,占22.22%。

2.3 发生护理差错的人员资历情况主管护师1例占2.78%;护师9例,占25%;护士25例,占69.44%;助产士1例,占2.78%。

3 讨论

3.1 原因分析核对制度没有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贯彻实施是导致护理差错发生的关键[1]。产科护理人员因为患者多,病情变化快,急危重患者多,护理人员与床位比例低于标准规定,繁重超负荷工作量导致她们体力透支身心疲惫,久而久之,对身体健康产生极为不利影响是发生护理差错的外在因素;因为对工作缺乏责任心、执行制度不严格、工作闹情绪、心不在焉是发生护理差错内在因素。护理操作是一种枯燥繁琐重复性高的过程,容易使护理人员产生麻木、枯燥乏味的感觉,致使护理人员逐渐丧失了工作热情,出现烦躁情绪,她们习惯用以往的经验来解决和处理护理患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忽视了核对制度在整个护理工作过程中贯彻执行,自以为是。此次调查显示,由于治疗操作过程中心不在焉,忽视护理规章制度,核对制度没有彻底运用到护理操作过程中以致于出现漏输错输医嘱,换错液体,打错肌肉注射针,发错口服药所占比例最高为77.78%。这些护理差错发生与产科护士没有熟练掌握查对制度,责任心缺乏有关。

护理人员在本科室工作的时间长短有关,在本科室工作三年以内的护理人员发生差错的比例最高,因为产科的护理工作专业性强、患者周转快、病情变化迅速多样、风险极高,这就要求产科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应急应变能力,默契配合医生,镇定自若,忙而不乱。而这些低年资的护士因为他们参加工作的时间短,缺乏专科知识专业技能,经验少,遇到急危重症患者出现手忙脚乱,导致护理差错发生的根本原因。十年以上的护理人员虽然已取得护士执照,因学历较低,政策性晋级障碍,造成工作懈怠,责任心不强,学习不积极,5~10年间的护理人员学历高、学习积极主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机结合,对服务对象。充满了事业的信念对产科护理工作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用现代护理观对患者进行高质量整体护理[2]。此阶段的护理人员发生护理差错的比率低。

护理人员随着资历提高,差错的发生逐渐减少。对于这部分护理人员由于具备较高的资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严把质量关,进行护理查房和护理会诊,指导低年资护士解决护理难题,并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并积极开展护理科研,在护理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3]。

3.2 防范措施严格掌握和执护理工作制度,发生护理差错的原因一方面与责任人缺乏临床经验,工作能力低,专业知识掌握的不牢固,缺乏处理问题的应急能力等因素外,护理管理和规章制度的不完善或不落实有直接关系[4]。在护理管理工作中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为确保护理质量的提高,护理部又修改和补充了护理规章制度,护理常规,操作流程,病例书写规范和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分层落实,组织实施。并不断的进行检查,开展知识竞赛和护理操作比赛,不断举行知识讲座和技术培训,提高了护士们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认真贯彻执行和遵守护理核心制度,在各项护理操作中时刻牢记“三查八对”,以预防和避免差错发生。

加强基础质量管理、环节质量管理和终末质量管理,基础护理是产科护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专科护理,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5]。加强基础护理管理的主要措施有: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使护理人员树立整体护理的理念,强化护理人员重视基础护理。护理部成立了基础护理管理小组,科学的制订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和终末质量标准,定期开展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定期检查经常督促,对护理人员严格要求。通过对护理差错的调查分析,找出引发差错的薄弱环节,制订出适合本科实际情况的具体规定:午夜班更改为双人值班,并且还设置了听班制度,保证了患者多工作量大时有两名以上护理人员值班,避免因工作繁忙而发生护理差错。护理值班人员分工协作,责任明确,药物从药房取出,液体配制,到患者用药等一系列环节要双人核对,层层把关,责任到人。输液患者悬挂输液卡,术后卧床的患者,一律悬挂防压疮卡,责任护士定时为患者翻身,记录并签名,以杜绝压疮的发生。终末质量是评价护理活动的最终结果,是所有病人护理结果评价。基础质量评价,环节质量评价,和终末结果评价是密不可分的,评价结果所获信息经过反馈纠正偏差,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以降低差错的发生。

加强护理人员的再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护预防和减少理差错的发生,护理部在了解护理人员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的基础上,作出培养计划,稳定护理队伍,保证护理业务骨干发挥护理特色,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有计划的安排全院各级护理人员的业务活动,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举办新知识新业务讲座,选派业务技术骨干外出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交流。本科室护士长根据本科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相应的具体措施,护士长不定时抽查考核,重点考核“三查八对”在操作过程的运用情况。责任护士必须熟悉所管患者诊断、治疗及护理措施,并认真做好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等方面的问题,以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要求全体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各疾病护理常规,各种护理操作流程、危重患者抢救技术等专业技术知识,不断的进行提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针对发生护理差错发生的实例,在每周总结例会上,再进行分析、讲解、讨论、评价,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本科室全体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责任心,提高了护理差错的防范意识,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全科护理人员牢固树立防范意识,护理差错的发生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此可见预防和消除护理差错最有效的策略不是对“犯错误的个人”进行惩罚,而是应该对系统问题进行改进[6]。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找出引起安全隐患的原因,制订出防范隐患的具体措施,严格按照护理规章制度处理日常工作中所出现的护理问题,并虚心向上级护师请教,及时向值班医师汇报,避免和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总之,只有熟练掌握护理核心制度并严格彻底的执行,自觉按照护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护理管理者加强基础质量管理、环节质量管理和终末质量管理,提高产科护士专业知识技术,避免护理人员频繁轮转科室稳定科室护理团队,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和减少产科护理差错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小红,陈嘉莉,李季.我院高风险科室护士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7):2178.

[2]付成华,张桂华.在临床护理中如何防范护理差错[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3):118-119.

[3]谭蓉.浅谈儿科护理差错原因分析与防范[J].中国医药指南, 2013,11(11):328-329.

[4]甄丽基.防范医疗护理事故的临床实践与成效[J].现代临床护理, 2004,3(4):50.

[5]王翠平.急诊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3, 8(8):670.

[6]王群.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 22(8):75.

表1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对比()

组别例数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观察组49 2.02±0.43 1.87±0.26 1.35±0.11对照组49 2.49±0.50 2.33±0.45 1.92±0.23

2.2 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出现4例鼻塞、2例室颤、4例无再流、3例冠状动脉痉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53%;观察组患者出现2例鼻塞、1例无再流和2例冠状动脉痉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0%;组间对比,χ2=4.356,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2.3 护理满意度对比调查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88%(46/49);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9.59%(39/49),组间对比,χ2=4.346,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一般都存在支血管病变,存在较为严重的心肌缺血症状,行介入治疗后容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死亡现象,且冠心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治疗难度大[3]。循证护理作为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其是在对大量临床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的系统性、科学性护理方案、措施,结合了患者的需求以及护理经验,有效解决护理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有效遏制危险因素,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患者入院后先进行常规治疗,并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做出科学评估,在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后,对其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4]。护理人员协助医师进行有效的临床治疗和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在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及时救治。术前术后大多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等情绪,给予针对性心理辅导,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疾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5]。在护理过程中,除了要对患者进行护理外,还要对患者家属进行一定的支持,使家属了解病情、发病原因、用药情况、治疗方案的意义等,鼓励患者提出疑问,并积极为其释疑,使患者家属放心的配合治疗。

行循证护理的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具有显著性。可见,对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围术期采用良好的循证护理,有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1]张玲.循证护理应用于109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142-144.

[2]郝光红.循证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4):129-130.

[3]向世兰,石爱军,石虹,等.循证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0):3-5.

[4]包艳,钟美容,潘晓日,等.循证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腹胀及抑郁的效果分析[J].广西医学,2014,(10):1496-1497.

[5]赵鹏.对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循证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9):127-128.

收稿日期:2015-05-18

R47

A

1008-4118(2015)03-0075-03

10.3969/j.issn.1008-4118.2015.03.030

2015-05-10

猜你喜欢

差错产科循证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