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适用性研究
2015-01-04黄华穗
黄华穗
课程与资源
新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适用性研究
黄华穗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是由中外专家合编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材,和引进版教材相比,它更加符合中国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明确了中国学生外语学习的特点,重视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的难点。该教材是否能广泛适用于广东省不同地区是文本研究的核心。本文将分析其特点,找出教材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对教材更好地使用和改革提出具体的建议,供教材的编写者在推广和使用者在选择并使用教材时作参考。
高中英语教材;问卷调查;编排体系;适用性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纲要》的精神,结合英语学科自身的特点,国家教育部制定了新课程标准。《标准》体现的基本理念是:重视共同基础,建构发展平台;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不断发展。新课程目标体现了如下新的特点:以人为本的课程观;建立目标体系,体现了课程的基础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在抓好语言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主题为线,语法其中”的教材编排体系。教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教材是完成教学内容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实施和外语教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语教材涌入市场。大家为百花齐放的教材局面感到欣慰,为教材的新鲜内容与形式感到激动,但同时也为不能得心应手地使用教材而感到困惑和担忧。面对多样化的教材,对其评估显得十分重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就是这众多教材中的一种。广东省从2003年秋季开始推广使用这套教材,到2006年全套教材替换完毕。作为在全国使用面最广的高中英语教材之一,对其进行评价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因此,我们课题组于2011年9月开始设计问卷,并进行了“新版(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适用性研究”的问卷调查。我们选择了来自不同城市和县区的8所学校,分别有: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东莞光明中学、广州英豪中学、龙川一中、惠州市一中、惠州实验中学、博罗中学、博罗华侨中学。发放问卷8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790份;其中,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回收87份,东莞光明中学回收99份,广州英豪中学回收61份,龙川一中回收116份,惠州市一中回收122份,惠州市实验中学回收99份,博罗中学回收104份,博罗华侨中学回收102份。得到了第一手的数据资料后,我们课题组认真对问卷进行了分析。为了更精确地得到数据,我们采取了以下三种分析方法:
1.分别对8所学校进行分析;
2.按区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组分析,大城市(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广州英豪中学、东莞光明中学);中等城市(惠州市一中、惠州市实验中学);县城学校(龙川一中、博罗中学、博罗华侨中学);
3.整合数据,8所学校统一分析然后得出总表。经过初步分析、进行数据比对后,发现三种分析方法得出的数据基本一致。现将总表的统计数据和数据分析分述如下:
总表1
关于教材是否有吸引力,认为有吸引力的只有19%,认为没有吸引力的有46%,说不清的有36%。调查表明,这套教材在整体上没有很好地使学生产生兴趣。
关于教材难度,37%认为教材难度符合他们的实际英语水平,认为教材难度不符合实际英语水平的有32%,说不清的有32%。
关于语篇内容,28%认为是有趣生动的,而43%认为语篇材料不够有趣,说不清的有29%。调查表明,课文中穿插了许多与话题相关的图片,色彩鲜明,有助于学生理解每个单元的主题;但是部分语篇内容太过于无趣,甚至是与现状脱节。
关于语篇素材,52%认为素材真实,贴近实际生活,24%认为语篇素材不是那么地贴近生活。说不清的有27%。调查表明,教材所选的文章可读性较强,但是部分语篇内容不实际,致使学生阅读兴趣不高。
关于语篇体裁,50%认为体裁形式多样化,22%持否定意见,说不清的有29%。
62%认为通过学习本教材能够了解西方的文化,24%持否定意见,说不清的有17%。
小结:经研究,本套教材选用的课文都是专家们精挑细选的,有一定的可读性。话题内容广泛且贴近现实生活,很有时代气息。例如:Computers和Music这两单元,对较熟悉和感兴趣的主题,学生往往比较投入,上课效果也较好。每个单元都有相对应的情感目标和德育渗透。例如:Cultural Relics Wildlife protection涉及到保护文化遗产和野生动物,Nelson Mandela则教育学生如何做个受人尊敬的人。但是,仍有一些课文选用得不甚理想,最大问题是洋味不足,选用的不是英美人士写的原版文章。比如,模块三Unit2 Healthy Eating的阅读文章是Come and Eat Here,应该是为话题而编写的虚假故事。王鹏的故事分成三个部分呈现在学生用书之中:第一部分是主阅读文章,王鹏和雍慧为吸引客源展开竞争,用菜肴的功效来做宣传;第二部分是听力短文,王鹏为研究膳食平衡,向专家请教;第三部分也是阅读短文,王鹏和雍慧合作,共同为顾客提供均衡的健康饮食,最后他俩喜结良缘。这样的故事能引人入胜吗?这样的情节叫趣味盎然?事实上,故事乏味得很,太幼稚了。最后还竟然像童话故事一般来个大团圆: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课文原句:Finally they gotmarried and lived happily everafter.)。无论是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还是英语知识的增长,这样的文章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另外,趣味性也不足。比如,模块三第一单元Using Language部分,有一篇文章是A Sad Love Story,编者认为这是一个发生在情人节的伤心爱情故事。这个故事乍一读起来还挺有趣味,但读完后学生都不买账了。这样的内容根本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不就可以联系到对方了吗?还要白白等这么久,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实践证明,学生并不是很喜欢这样的文章,这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此外,我们普遍认为新教材内容太杂,最直接的问题是英语教材单元教学内容容量大,教学任务重,而课时又少,不足以完成教材所给定的任务,从而造成教学困惑甚至焦虑,特别是在对教材的取舍上心里没底。因此,我们建议当教材内容不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或不易操作时,教师可以对其作必要的删减。
还有些内容没有及时更新。比如,模块三第二单元中的The Olympic Games一文,课文“Interview”中有一句话:“The 2008 Olympicsw ill be held in Beijing,China.”信息过时,没有与时俱进。
总表2
关于语法项目,认为安排系统合理的有34%,认为安排系统不合理的有30%,说不清的有35%。调查表明,各单元语法概括得过于简单,给出的例子不多,学生很难进行总结找规律,且课后练习题形式过于单一。
关于整套教材的词汇量,认为适中的有45%,认为不适中的有33%,说不清的有24%。
认为词汇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有41%,联系不密切的有33%,说不清的有26%。调查表明,科普文生词太多,不方便学生理解。
关于阅读文章的长度,认为适中的有50%,认为篇幅长的有38%,认为篇幅短的有7%,说不清的有4%。调查表明,阅读文章篇幅较大,使学生难以静下心来读完全篇文章。
关于阅读文章的生词量,认为适中的有48%,认为多的有33%,认为少的有11%,说不清的有6%。
关于练习的作文题目,认为有吸引力的有14%,认为没有吸引力的有58%,说不清的有29%。
小结:本套教材中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循序渐进,反复渗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Learning about language对单词的英语释义有助于学生用英语思维,语法项目相对集中;模块1和2用了四个单元来练习定语从句,而且由简单到复杂,学生容易接受。新单词采用的是课文和单词注释分开的方式,各单元生词表作为附录一起放在课本后面。这种注释方式使得学生查看极为不便,要不停地前后翻阅,耽误不少时间。学生读课文的时候往往不能顺利地正确发音,因而要往后翻书查阅。有些学生干脆就把单词表给剪裁下来,方便记单词。如果英语课本像语文的古文那样采用脚注或者旁注的方式,那就更好了,这样更方便学生阅读记忆;也许有专家认为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本课题组认为猜词能力可以通过做正规的阅读练习来培养,所以改成脚注或旁注的好处是广大学生都喜欢的。像广受欢迎的《新概念英语》也是这样编排的,希望这个小小的变革能够得到编辑专家的认可从而得以达成。教材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超纲词汇,在使用人教版现行高中英语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每单元的词汇选取有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课文中生词严重超纲。高比例的超纲词汇影响学生记忆单词的效率和积极性。如果不记忆,课文难以理解;如果用心记,无疑加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而打击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与兴趣。所以,本课题组认为现行人教版的教材中纲外词汇过多,应该适当减少。每一篇文章、每一个单元都应该进行严格的统计,控制在一定的比例中。二是课文中生词的复现率极低。由于每个单元的阅读文章相对独立,文章题材内容不同,所出现的词汇也不一样。有的生词在这个单元出现后,要到几个单元之后才有可能出现一次;有的单词在这个单元出现后,教材后面的各单元都可能见不着,从而造成词汇复现率极低,甚至几乎为零。这样,很不利于学生对词汇的识记和掌握。
总表3
关于听力练习,认为经常进行训练的有31%,认为偶尔才做练习的有50%,认为从来没有进行过练习的有19%。调查表明,学生进行听力练习较少。
关于听力内容的篇幅,认为适中的有41%,认为篇幅大的有19%,认为篇幅小的有27%,说不清的有11%。
关于听力练习材料的语速,认为适中的有42%,认为语速快的有33%,认为语速慢的有13%,说不清的有11%。调查表明,听力语速过快,学生跟不上。
关于口语话题,认为有趣的有18%,认为不够有趣的有52%,说不清的有29%。
小结:听力太难。新教材中的听力材料比较真实,语速、连读、吞音都接近native speaker的正常说话水平,上using language部分的时候教材较难处理,听力的台阶很难放到学生的水平上。虽然听力部分形式丰富,有填空、对或错、排列顺序等,但材料那么难,对学生要求太高。“说”(Speaking)在新版教材中其实安排得不少,有三个地方都有“说的任务”(Speaking Task),在Using language部分有一处,在Workbook中有两个地方有Speaking任务。但是,现在的教材虽然有不少“说的任务”,但是一些情景不是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或者说他们无话可说。而且,课本中基本上没有提供一个对话的范例(教参里才有)。学生即使练习也只能是乱说一气,极可能不符合真正的英语表达习惯。教材所提倡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有一定帮助,但普通高中相当一部分的英语活动需要课前准备,当堂完成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口语教学推进得很慢。
总表4
关于练习材料,认为对英语学习有帮助的有37%,认为对英语学习没有帮助的有32%,说不清的有31%。调查表明,教材练习量较大,但是大部分的练习用不上,导致资源浪费。
认为练习材料有趣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有24%,认为不够有趣且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密切的有42%,说不清的有35%。
认为练习材料结合了听、说、读、写能力的有35%,认为没有结合听、说、读、写能力的有33%,说不清的有33%。
关于平时考试或者测验,认为测试内容与教材相匹配的有38%,认为跟教材不相匹配的有35%,说不清的有27%。
关于教学设施,认为跟教材相匹配的有44%,认为不相匹配的有27%,说不清的有29%。
关于学生对教材的喜爱情况,喜欢这套教材的有46%,不喜欢这套教材的有47%,说不清的有7%。
小结:单元中的听、说、读、写都以话题为核心,以结构功能为主线,并在Using language和Workbook中都让学生得以锻炼。教材后面附带的专项练习、阅读文章等,内容多、时间紧,往往利用率不高;而且有些练习又过于简单、形式单一。
本课题组经过两年的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全体成员觉得这一套人教版新教材从内容安排、编排体系到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练习的设计等方面都努力体现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性质和理念,但教材的适用性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英语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所以解决这些问题也成为当务之急。
作者信息:516100,广东惠州,广东省博罗县华侨中学
8262060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