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分析

2015-01-04张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15期
关键词:短暂性氯吡脑缺血

张涛

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分析

张涛

目的探究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43%,低于观察组的91.4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显著。

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俗称小中风,是导致脑梗死、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颅内血管病变所产生的局部脑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的现象,具有短暂性和可逆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或面部出现麻木、无力,眼前一过性黑蒙或者视力模糊不清,还伴有晕眩、偏盲、偏头痛等症状。临床上多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若不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极易发展为脑梗死,严重者更会反复发作,最终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本研究中,通过使用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中17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为50~70岁,平均年龄为(59.45±1.62)岁;发作持续时间小于1小时的有20例,超过1小时有15例;其中,伴糖尿病9例,冠心病14例,高血压12例。观察组中16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为51~70岁,平均年龄为(59.45±1.28)岁;发作持续时间小于1小时的有18例,超过1小时有17例;其中,伴糖尿病11例,冠心病13例,高血压11例。在性别、年龄、持续发作时间、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上,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患者于晚饭后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陕西白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1023177)100 mg,1次/天。给予观察组患者使用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睡前口服氢氯吡格雷片(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42)50 mg、阿托伐他汀(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819)20 mg,1次/天。两组的疗程均为6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2]

患者经治疗,疾病的发作得到明显控制,且持续控制30天以上为显效;患者的发作持续时间和频率均降低了50%~80%,病情有所好转为有效;治疗7天后患者的发作未得到控制,甚至病情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研究数据进行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71.4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n/%)

3 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群体的临床急症,随着年龄的增长,该疾病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未能及时进行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有33%以上会发展成为脑梗死,频繁发作者在48小时内发生脑卒中的概率可达到50%[4]。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主要与微血栓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关。动脉粥样硬化后所形成的斑块会脱落,阻碍了小动脉对小动脉痉挛的反射性刺激,使脑部出现局部区域性缺血的现象。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脱落后,暴露了血管内膜下的基质,激活了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并使之发生聚集、黏附,形成新的动脉血栓。栓塞血管的内皮细胞在受到刺激时会分泌溶解酶,溶解酶能够溶解小栓子,使血管疏通。所以,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关键是稳定血管内极易脱落的斑块和抗血小板。

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可以使环氧化酶的活性降低,拮抗血小板的聚集和抑制血栓素A2的合成。临床上常用该药物治疗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栓、缺血性心脏病等。但是长期使用该药物会损害肾脏,发生缺铁性贫血的现象。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的抗血小板药剂,具有可选择性,可与二磷酸腺苷受体结合,从而降低血小板的活性,使血栓难以形成[5]。该药物不仅具有抗血小板的作用,还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阿托伐他汀可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的血脂和胆固醇,减少胆固醇对内皮细胞的毒性,使内皮细胞的功能得到改善,从而增强斑块的稳定性,防止脱落。同时,阿托伐他汀还能有效抑制血管的炎症反应,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氯吡格雷片与阿托伐他汀联合使用,不仅能抑制血小板的形成,防止斑块脱落,还能调节血小板膜的胆固醇含量,使机体免疫力得到提高。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71.43%,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显著。

[1]金玉珍.硫酸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0例[J].中国药业,2013,22(23):88-89.

[2]成光胜.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序贯疗法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0):25-27.

[3]吴立新.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5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ll(18):40-41.

[4]隋欣.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5):3726-3727.

[5]林晖.氯败格雷联台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近远期疗效观寨[J].医学综述,2015,18(5):798-800.

The Curative Effect on Clopidogrel Combined With Atorvastatin in the Treatment of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ZHANG Tao,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Xihua People's Hospital, Zhoukou 466600, China

ObjectiveExploration of clopidogrel combined with atorvastatin in the treatment of clinical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MethodsA total of 70 patients with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35 cases in each group. Give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spirin,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using clopidogrel combined with atorvastatin treatment.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herapeutic effect.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ontrol group was 71.43%,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1.43%,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The use of clopidogrel combined with atorvastatin in the treatment of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effect is significant.

Clopidogrel, Atorvastatin,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R743.31

B

1674-9308(2015)15-0131-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15.109

466600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猜你喜欢

短暂性氯吡脑缺血
胆绿素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大黄总蒽醌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尤瑞克林治疗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氯吡格雷结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发作的临床观察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
尼莫地平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认知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