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心肺复苏程序对院前急救心脏骤停影响的分析

2015-01-04喻朝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15期
关键词:面罩气囊心肺

喻朝旗

不同心肺复苏程序对院前急救心脏骤停影响的分析

喻朝旗

目的分析不同心肺复苏程序对院前急救心脏骤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128例院前心脏停博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研究组采用气囊面罩通气法进行复苏,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法进行复苏,比较两组复苏成功率及复苏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几率37.50%优于对照组21.87%,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囊面罩通气法较气管插管通气法疗效更佳,且成功率更高。

心肺复苏程序;院前急救;心脏骤停

患者若在入院前出现心脏骤停情况,则表明病情危急,需要进行心肺复苏程序进行抢救,而心肺复苏程序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及体征确定[1]。本院针对近年来收治的院前心脏骤停患者,分别予气囊面罩复苏及气管插管复苏,比较两组疗效,以期为日后复苏程序的选择提供参考,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128例院前心脏停博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41:21,年龄51~74岁,平均(66.3±4.1)岁;研究组男女比例为38:26,年龄48~74岁,平均(66.3±4.1)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研究组患者采用气囊面罩通气法:按照《国际心肺复苏胡心血管急救指南》实施[2]。首先徒手对患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其按压的深度大概在45~50 mm/次左右,其放松与按压的时间比为1:1,其频率大概为100次/min,再使用气囊-面罩通气法作为通气换气支持,将频率控制在18~22次/min;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通气法:首先徒手对患者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方法和研究组一样,再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通气,期间停止按压心脏5 s左右,判定患者是否有置入气管插管,根据病情予以电击,注射肾上腺素。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对照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比率21.87%低于研究组37.50%,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n=64]

2.2 两组复苏时间比较

对照组患者通气建立时间和自主心跳时间较研究组均更长,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复苏时间比较[(±s),n=64]

表2 两组复苏时间比较[(±s),n=64]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组别 通气建立时间(s) 自主心跳时间(min)对照组 58.23±6.61 13.45±2.78研究组 10.35±4.16* 8.16±3.17*

3 讨论

心脏骤停指的是心脏由于某些急性原因导致突然失去有效排血功能,使得患者处在呼吸、循环系统停顿的死亡状态,死亡率高[3]。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成功几率37.50%优于对照组21.78%,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表明气囊面罩通气法治疗院前急救心脏骤停患者过程中较气管插管通气法更有效。分析原因可能在于:气管插管通气法属于常规抢救方法之一,对提高心肺复苏成功几率也有一定程度的效果,但是这项技术实施需要快速操作,而且其操作方法相对较为困难,对实施气管插管通气法的技术人员水平要求较高,而且在实施过程中容易操作失误,所以在院前急救心脏骤停患者中效果并不理想[4]。而气囊面罩通气法是利用气囊面罩装置的间歇性对患者进行气道正压,可以克服胸和肺的弹性阻力,在操作过程中不需要停止按压胸外心脏,利于患者进行肺部通气换气,所以实施心肺复苏成功几率大于气管插管通气,治疗效果更佳。同时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建立通气时间和恢复自主心跳时间较对照组更短,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表明气囊面罩通气法较气管插管通气可以更短时间内使患者进行通气,恢复自主心跳,利于后续治疗的进展。分析原因可能在于:实施气囊面罩通气法的操作手法比较简单,可以快速的建立起通气,促进患者恢复自主心跳,且成功率较高[5]。

综上所述,气囊面罩通气法较气管插管通气法治疗院前心脏骤停患者效果更佳,不仅心脏复苏成功几率更大,还能更短时间内建立通气,促进患者恢复自主心跳。

[1]秦明新.不同心肺复苏程序对院前急救心脏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4):159-160.

[2]袁伟,王友明.不同心肺复苏程序对院前急救心脏骤停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2635-2636.

[3]崔飞.不同心肺复苏程序组合对心博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3):99-100.

[4]魏大勇,于世国,苗常青.心脏骤停患者院前心肺复苏程序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3,8(22):30-31.

[5]陆竹,王锦海.两种心肺复苏操作技术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32(15):3285-3287.

Different CPR Program Analysis Prehospital Cardiac Arrest Influence

YU Zhaoqi, Gongyi City People's Hospital, Gongyi 451200, China

ObjectiveAnalysis of different programs for pre-hospit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 cardiac arrest emergency affected.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before the November 2013 November -2014 our hospital 128 cases of hospital cardiac arrest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tabl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study groups using the bag-mask ventilation recovery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resuscitation, resuscitation success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recovery time with tracheal intubation.ResultsStudy group of patients CPR 37.50% probability of succ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21.87 perc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Bag-mask ventilation method is more intubated ventilation method better efficacy and a higher success rate.

Maxillofacial tumor, A-L Tonic Granules, Surgery, Curative effect

R541.7+8

B

1674-9308(2015)15-0105-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15.088

451200 河南省巩义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面罩气囊心肺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一种新型防压疮无创面罩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副气囊的平流层浮空器高度控制
理想面罩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心肺血管病杂志》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民航客机上的氧气面罩
高田气囊案
迷你救生充气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