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岗侵蚀区土壤物理性质分层差异及其对崩岗发育的影响
2015-01-04陈晓安
陈晓安
(1.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29; 2.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29)
崩岗侵蚀区土壤物理性质分层差异及其对崩岗发育的影响
陈晓安1,2
(1.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29; 2.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29)
崩岗;土壤物理性质;分层;试验
崩岗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最严重的土壤侵蚀类型之一。采集赣州市典型的花岗岩和红砂岩崩岗地区土壤样品,测试分析其红土层和母质层的黏聚力、内摩擦角和液塑性指标,结果表明:花岗岩崩岗地区母质层的抗剪强度显著低于红土层,而两者的液塑性指标值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母质层抗剪强度低是导致花岗岩地区崩岗发育的诱因;红砂岩地区红土层抗剪强度稍高于母质层,但两者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红土层土壤液塑性指标值要显著高于母质层,说明母质层的低液塑性有利于红砂岩地区崩岗侵蚀的发育。花岗岩和红砂岩崩岗地区红土层的破坏容易诱发崩岗,因此保护红土层是预防崩岗侵蚀的关键。
崩岗是在丘陵岗地上由水力、重力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侵蚀地貌类型[1]。崩岗侵蚀切割山体、破坏地貌,把原来完整的坡面变成千沟万壑、沟谷纵横、陡坎遍布、崩壁林立的“烂山地貌”,使土地生产力遭到彻底破坏。作为我国南方地区最严重的土壤侵蚀类型之一,很多学者对崩岗成因及其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2-9],但关于崩岗侵蚀地区土壤物理性质分层差异的研究成果较少,由于关系到崩岗发育的内在机理,因此该研究对崩岗侵蚀防治具有指导意义。以江西省赣州地区为例,由于当地崩岗主要集中发育在花岗岩和红砂岩地区,在其他岩性地区分布极少,因此本研究从影响崩岗发育的重要土壤特征因子——抗剪强度和液塑性指标入手,研究花岗岩、红砂岩地区土壤物理性质分层差异及其对崩岗发育的影响。
1 研究区概况
选择江西省崩岗侵蚀面积最大的赣州市作为研究区。其中,花岗岩崩岗侵蚀区选在区内花岗岩崩岗发育最典型的赣县。赣县位于东经114°42′~115°22′、北纬25°26′~26°17′,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具有春早、夏长、秋短、冬迟的特点,年均气温19.3 ℃,年日照时数1 092 h,年均降水量1 076 mm,年无霜期298 d。红砂岩崩岗侵蚀区选在区内红砂岩崩岗发育典型的于都县。于都县位于东经115°11′~115°49′、北纬25°35′~26°20′,为丘陵低山区,地势东、南、北三面较高,中、西部较低,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4%,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9.7 ℃,年均降水量1 507 mm,年日照时数1 621.9 h,年无霜期305 d。
2 材料与方法
采样点选在典型花岗岩、红砂岩崩岗地区的坡面上,分别采集红土层和母质层土壤样品,每个采样点采2个重复样。土壤的液、塑限试验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土壤抗剪强度测定先用环刀(Φ61.8 mm×20 mm)取原状土,再用四联直剪仪对4个环刀试件在不同垂直压力(100、200、300和400 kPa)下施加剪切力进行不排水剪切试验,求得土样破坏时的剪应力,然后根据库仑定律确定土的抗剪强度、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库仑定律计算公式为
τ=c+σtan φ
式中:τ为抗剪强度,kPa;σ为破坏面上的法向应力,kPa;c为黏聚力,kPa;φ为内摩擦角,(°)。
3 结果与讨论
3.1 红土层和母质层抗剪强度差异
赣县花岗岩地区的土壤表面存在一层红土层,该层土壤质地较黏,土壤性质与母质层差异明显(表1)。表层红土层土壤黏聚力显著大于母质层,土壤内摩擦角略小于母质层,但无显著差异。根据库仑定律,花岗岩地区表层红土层的抗剪强度显著大于母质层。调查发现,该地区表面红土层有很多已经被破坏,有的甚至不复存在,由于母质层的抗剪强度低于红土层,因此红土层的破坏将直接导致崩岗侵蚀加剧。
于都县红砂岩崩岗地区的土壤表面也存在一层质地较黏的红土层,下面是红砂岩母质层,两者土壤性质差异也非常明显(表1)。红土层土壤黏聚力显著大于母质层,土壤内摩擦角显著小于母质层。直剪试验结果表明,红土层的抗剪强度大于母质层(图1)。调查发现,红砂岩地区表层红土层较厚,由于红土层的抗剪强度大,因此一般的坡面漫流对其冲刷侵蚀很小,
在无侵蚀沟的坡面红土层不易被破坏;而在侵蚀沟道内径流冲刷能力强,长期沟道侵蚀可以将红土层切穿,一旦红土层被破坏,由于红砂岩母质层抗侵蚀能力差,因此在径流的冲刷下土体很容易失稳向沟内崩塌。
表1 花岗岩、红砂岩地区红土层和母质层土样直剪试验结果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下同。
图1 红砂岩地区红土层、母质层土壤抗剪强度试验结果
3.2 红土层与母质层液塑性差异
花岗岩、红砂岩地区红土层和母质层液塑限指标值见表2。花岗岩崩岗地区红土层土壤的塑限、液限、塑性指数数值都比母质层大,但是两者差别不显著,说明土壤液塑性特征不是影响该地区崩岗发育的主要原因。调查证明,该地区崩岗发育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与沟道发育无直接关系。红砂岩崩岗地区红土层土壤的塑限、液限、塑性指数数值都比母质层大,尤其母质层的塑性限度仅为12.60%,液性限度为18.65%,因此极易发生塑性变形或流动。调查证明, 红砂岩地区红土层一旦被破坏,其母质层土壤液塑性指标值低,在水流的作用下极容易变形崩塌,甚至具有流动性,随水体被带走,因此红砂岩地区崩岗与沟道的发育相伴,主要发育在侵蚀沟沟头。
表2 花岗岩、红砂岩地区红土层和母质层液塑限指标值
4 结 语
(1)花岗岩崩岗地区红土层抗剪强度显著大于母质层,而红土层和母质层的液塑性指标值均较高,且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该地区崩岗的发育与母质层抗剪强度低密切相关,表层红土层一旦被侵蚀破坏,在水力和重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崩岗侵蚀。
(2)红砂岩地区红土层抗剪强度比母质层稍大,而土壤液塑性指标值显著大于母质层。该地区崩岗的发育与母质层液塑性指标值低密切相关。
(3)根据江西省崩岗侵蚀分布特征,对崩岗侵蚀主要母岩花岗岩和红砂岩地区土体层和母质层抗剪强度、液塑性指标等物理性质进行了差异性分析,表明红土层的破坏容易诱发崩岗,而保护红土层是预防崩岗侵蚀的关键。
[1] 阮伏水.福建崩岗沟侵蚀机理探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2(增刊):24-31.
[2] 李思平.崩岗形成的岩土特性及其防治对策的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1992,6(3):29-35.
[3] 阮伏水.福建省崩岗侵蚀与治理模式探讨[J].山地学报,2003,21(6):675-680.
[4] 陈志彪,朱鹤健,刘强,等.根溪河小流域的崩岗特征及其治理措施[J].自然灾害学报,2006,15(5):83-88.
[5] 王学强,蔡强国.崩岗及其治理措施的系统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2007(7):29-31.
[6] 陈晓安,杨洁,熊永,等.红壤区崩岗侵蚀的土壤特性与影响因素研究[J].水利学报,2013,44(10):1175-1181.
[7] 刘希林,张大林,贾瑶瑶.崩岗地貌发育的土体物理性质及其土壤侵蚀意义[J].地球科学进展,2013,28(7):802-811.
[8] 魏玉杰,吴新亮,蔡崇法.崩岗体剖面土壤收缩特性的空间变异性[J].农业机械学报,2014,12(9):10-19.
[9] 陈晓安,杨洁,肖胜生,等.崩岗侵蚀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山地学报,2013,31(6):716-722.
(责任编辑 李杨杨)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201501047);江西省水利科技项目(KT201419);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52BCB24011);江西省星火计划项目(20132BBF61043)
S157
A
1000-0941(2015)12-0071-02
陈晓安(1983—),男,安徽南陵县人,工程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壤侵蚀机理方面的研究。
201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