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价格管制条件下政府对垄断企业补贴效率研究

2015-01-04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西安710055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管制福利定价

■ 周 勇 教授 王 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西安 710055)

垄断企业指一种没有相近替代品的产品的唯一卖者的企业。这样的企业是某种产品唯一的卖者,且没有替代品,对产品价格具有决定权,是价格的制定者。而当市场被一个企业独占时,就称为完全垄断市场。在通常的观念中,垄断企业一定是有损市场效率的,其高于竞争价格的定价和低于市场最有效率的产量会给社会总福利带来相当大的损失。政府作为市场的管理者和引导者,应采取措施对垄断企业加以管制,如对垄断企业进行价格管制、利润管制或加大税收力度等。然而这些措施往往会使垄断企业产生亏损,阻碍其正常发展,这就需要政府对垄断企业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补贴。

对垄断企业价格管制的方式

垄断企业为获得垄断利润,选择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的点作为生产量,并以该产量在平均收益曲线所对应的价格作为垄断价格,导致一部分消费者剩余转化为生产者剩余,并产生无谓损失,减少社会总福利。与竞争市场相比,完全垄断市场的生产者剩余是增多还是减少,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即根据消费者和生产者各自的弹性来决定,但是消费者剩余却大大减少。这不单单对于消费者群体,对整个社会都是一种严重的损失,因此政府对垄断企业进行管制也就成为政府维护消费者的权利,保证社会总福利的必然选择。

政府在制定垄断企业的管制价格时,一般有三种定价方式。成本加成定价法是在产品单位成本上加一定比例的利润来确定产品价格的方法;平均成本定价法是在市场需求曲线和厂商平均成本曲线给定的条件下,由两条曲线的交点来确定产品价格的方法;边际成本定价法是遵循竞争市场资源配置方式,以产品边际成本来确定价格的方法。

成本加成定价法是最合理但又是成本最高的,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价格管制方式,加之一些垄断企业会故意隐瞒其生产运作的某些技术,从而抬高成本,使得成本加成定价法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如果政府向众多垄断企业都派出工作小组,根据采购成本、技术发展等因素的不断变化而多次调研企业产品的成本,从而限定企业产品的价格,这必然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

平均成本定价法的成本也相对较高,仅次于成本加成定价法。由于成本会随产品产量的不断变化并受到企业规模成本递减效应的影响,因而产品的平均成本就会不断变化,为平均成本定价法带来了难度。和成本加成定价法类似,平均成本定价法也需要政府对企业进行监督并详细计算其成本,以防止企业隐瞒产品成本,浪费社会总体资源。同时,该方法也会滋长生产者的懒惰,减少降低成本的动力,使高成本和低效率成为被管制企业的突出现象。

边际成本定价法是最简单可行且易于衡量的,这是因为产品的边际成本是很容易获知的。但因垄断企业的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当采取该定价方法时,企业不能收回固定成本,将出现亏损,进而导致该垄断行业原本就低的供给量供给更加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针对垄断企业实施边际成本定价法可能使企业产生亏损的现状,政府需要采取补贴的措施来弥补该亏损。

价格管制条件下对垄断企业补贴的效率分析

(一)政府补贴的原因

政府补贴是直接或间接地向经济活动中的主体,提供的资金无偿的转移。政府补贴一般是有条件的,只有当政府认为有必要干预经济主体从而提高社会总福利时才会进行补贴。政府为了保证消费者的利益,减少由垄断所带来的无谓损失,提高社会总福利,对垄断企业采用边际成本定价法的价格管制措施时,垄断企业便会因此出现零利润或亏损的现象。然而,垄断企业作为社会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往往肩负着比一般企业更大的责任和使命。尤其是自然垄断企业和创新垄断企业,它们的存在使得一种产业的生产成本尽可能地降低,消费者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已经从它们的生产过程中获得了部分利益。但是,为了在交易过程中,保证无谓损失的减少或消失,政府对垄断企业进行管制以后,若就此不作为,任其发展,只会适得其反。一旦垄断企业在长期中存在零利润或亏损的现象,企业便会停止生产经营。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这一后果所带来的社会福利的损失往往是大于垄断企业采用垄断定价行为所带来的损失的。

图1 价格管制后对垄断企业补贴全过程示意图

由此可见,政府为保证垄断企业不亏损,使其在不丧失创新和降低成本的驱动力的前提下永续经营下去,以维护社会整体福利,就应对价格管制后的垄断企业进行补贴。

(二)政府补贴的效率

政府应在对垄断企业进行价格管制后进行补贴,但是确定最适宜的补贴量是十分重要的,要在既保证垄断企业经营的情况下,又不会造成政府资源的过度浪费,而产生另一意义上的社会福利损失。政府补贴作为一种经济干预行为,也会对市场产生影响,为弥补垄断企业的亏损就会产生新的无谓损失,这个过程是否得不偿失也值得探讨。下面就利用对垄断企业的进行价格管制后再补贴的示意图,来对补贴的额度进行讨论。

如图1所示,第一阶段,即在政府对垄断企业进行价格管制之前,垄断市场中的消费者剩余为A 部分,生产者剩余为(B+C+D+H)部分,其中B部分是从消费者剩余转移而来的,而社会福利的无谓损失为(E+F)部分,这两部分分别来自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生产者剩余的计量是由其定义来确定的,即生产者获得的收益减去生产者所付出成本的部分。无谓损失作为社会总福利的损失,既没有被生产者得到,也没有被消费者得到,而这正是由于垄断企业制定的低产量和高价格所产生的。因此,根据上文的分析,政府为了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减少社会的无谓损失,所以便对垄断企业进行边际成本定价法的价格管制。

第二阶段,即在政府开始对垄断企业进行价格管制,但是并没有对其进行补贴,此时市场更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无谓损失被消除。政府为弥补由于垄断行为产生的无谓损失,利用行政强制力约束垄断企业,令其产量为Q0`,价格为P0`,从而彻底消除无谓损失。这个垄断市场中的消费者剩余为图1中的(A+B+C+D+E+F+G)部分,生产者剩余为-(D+G)部分。由于上文所述的原因,垄断企业在这种价格管制之下产生了亏损,当产量为Q0`时,垄断企业的平均总成本大于政府的管制定价P0`。因此,为了保证垄断企业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政府需要对其进行适量补贴。

第三阶段,即在政府开始对垄断企业进行价格管制,同时给予垄断企业适量补贴后,垄断市场中的消费者剩余为图1中的(A+B+C+D+E+F+G+H+I+J)部分,生产者剩余变为(C+D+F+G+H+I+J+K)部分,但是由于政府的补贴使其成本下降,此时社会生产最有效率的合意产量便上升了,社会最有效率的产量并没有达成,因此仍然存在无谓损失,即图1中的三角形的M部分。需要注意的是,经过政府补贴之后,对垄断企业的定价管制并没有改变,仍然要求垄断企业以其边际成本来制定价格,而此时产量的边际成本为PC,因此市场上的消费者需要付出PC的金额来购买产品。但是由于政府补贴的缘故,生产者每卖出一单位产品获得PP的金额。而政府补贴的总量为图1中的(C+D+F+G+H+I+J)部分。由于政府补贴的原因,使得垄断企业扭亏为盈,而且因为补贴使得垄断企业成本降低,从而与前一阶段相比创造出了(D+G+H+I+J+K)部分的额外社会福利。

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的状态都会产生一定的无谓损失,只有第二阶段即政府仅对垄断企业进行价格管制时没有无谓损失,但是此时垄断企业往往会发生亏损,在现实中是不能长时间实行的。而第三阶段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最有益的,他们将获得最大的消费者剩余,从社会福利角度来看是相对有效率的,但是补贴引发的成本的降低,提高了社会最有效率的产量,使现有产量不为最合意的水平,因而仍会出现无谓损失,即图1中的M部分。当政府补贴的额度过大时,就会扩大M部分,导致社会总福利反而不如政府不加干预时的状态。政府要保证对垄断企业进行价格管制后再补贴的结果有效率,就应令第三阶段中无谓损失M部分减去由于垄断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所产生的额外福利(D+G+H+I+J+K)部分,小于在第一阶段垄断企业自由定价时的无谓损失(E+F)部分,这样就能使社会福利得到相对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垄断所产生的无谓损失。此外,若出现M减去(D+G+H+I+J+K)部分与(E+F)部分相等的情况,也会提高社会的总福利水平。这是由于补贴后垄断企业总产量有所提高,有更多的消费者得以购买产品并消费产品得到效用,必然也会提高社会总福利。

综上所述,只要政府能够合理地调整补贴的额度,确定恰当的补贴规模,使得价格管制后进行的补贴所产生的无谓损失减去补贴产生的额外福利后的量,小于或者等于垄断企业自由定价时所产生的无谓损失,那么此时政府的价格管制和补贴措施就是有效率的。因为在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同时,保证了垄断者的持续经营,同时减少垄断所产生的无谓损失,使社会总福利相对提高。

结论

垄断市场是现代经济市场中必然存在的一种市场结构,而且在中国,垄断企业所涉及的行业往往和居民生活联系紧密,如水、电、通信等重点领域,因此对垄断企业的管制是一个对公众和政府都很敏感的话题。

对于完全垄断这一市场组织形式,政府的价格管制政策是必要的,基于价格管制对其进行补贴也是合理的,政府采取的干预行为如果适时适度,则能够产生多赢的效果。对消费者来说,政府对垄断企业进行价格管制后的补贴行为,能够使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多的产品。而且与之前无任何干预的垄断市场相比,会带来消费者剩余增加的结果。对生产者来说,在补贴后减轻了边际成本定价法可能带来亏损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垄断企业的基本利益,提高垄断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最终确保垄断企业得以获得健康稳定的发展。最后,对整个社会而言,当基于价格管制后的补贴所产生的无谓损失减去补贴带来的额外福利,能够小于或等于无管制无补贴时的无谓损失时,社会整体的福利水平就会得到提高,市场中的产品也将增加,而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却得以降低,消费者获得的总体效用将大大增加。

1.曼昆.经济学原理(第5版):微观经济学分册[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武康平.高级微观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许鸿文.消费者剩余与垄断厂商利润赢取[J].消费经济,2004(3)

4.车圣保.论规制条件下垄断价格给消费者造成的福利损失[J].价格月刊,2007(10)

5.王俊豪,王岭.国内管制经济学的发展、理论前沿与热点问题[J].财经论丛,2010(6)

6.张宇,唐小我,马永开.规制定价研究[J].软科学,2003(5)

7.刘伟,唐小我,马永开.基于价格上限管制下上下游垄断企业的福利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6)

8.王建明,李颖灏.价格上限管制的应用:理论基础、关键问题和实施对策[J].经济评论,2006(5)

猜你喜欢

管制福利定价
本刊2020年36卷第12期版权页定价勘误
基于分层Copula的CDS定价研究
那时候福利好,别看挣几十块钱,也没觉得紧巴巴的
SZEGÖ KERNEL FOR HARDY SPACE OF MATRIX FUNCTIONS∗
放松管制
帮爸爸定价
清明雨
自主定价基本不可能
药价管制:多元利益目标的冲突与协调
不同地区开发商群体的囤地行为机理及其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