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费升级视角下我国农村流通业转型的战略对策

2015-01-04黄淮学院河南驻马店463000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消费市场流通业农村居民

■ 张 驰(黄淮学院 河南驻马店 463000)

2013年,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6.27%,而农村消费却仅占26.88%;城镇居民占总人口的53.83%,而城镇消费却占总消费的73.12%。相对而言,农村消费市场拥有较大的消费空间。伴随着消费方式与流通方式的转变,农村居民的消费理念也逐渐向城镇居民演变,尤其是食品、衣着以及交通通信等消费。如何开拓农村消费市场,释放农村居民的消费空间等问题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农村流通业的发展也备受关注,已经由国民经济发展的末端行业转变为先导行业,农村流通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流通与消费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发展。一方面,农村流通业的规模结构影响了农民的消费的规模结构;另一方面,农民的消费对流通业发展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农村流通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其发展必须与所处的农村环境与社会相适应,不仅要为生产与消费服务,还应积极地引导消费与生产。转变农村流通发展方式是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的长效机制,是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的关键,对优化调整我国经济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选择农村消费升级的大背景,探究我国农村流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路径。

农村流通业升级是我国农村消费升级的必然要求

(一)我国农村消费的发展趋势

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都随着农村流通体系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具体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趋势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农村居民各类消费都在不断增加,而且消费结构正不断发生转变。特别是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等基础支出比重明显下降,而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居住等休闲娱乐型、保健康体型消费支出比重不断加大(见图1)。由此可见,农村流通体系的优化有利于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个性化,同时消费个性化要求农村零售业走多元化发展之路。伴随着经济金融的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必需品市场已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必然趋势是从必需品消费走向可选择性消费,在消费流通过程中,消费者应追求自身的价值观和生活品质的提升。因此,农村流通体系优化有利于农村居民消费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消费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促进了农村零售业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对于不同性质和不同类型的消费产品,农村居民就会选择不同的消费场所。如购买零食及日常用品,农民习惯于在村里的个体商品消费;对于农资产品,农民则选择正规的供销社或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对于购买价格较高的家用电器,农民则会选择到县城里信誉较高的专卖店购买。

(二)农村消费升级对农村流通业转型的必然需求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变要求发展农村流通的休闲服务功能。在农村家庭的各项消费中,必需品消费支出比例在不断减少,而选择性消费支出比例在不断增加,正折射出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随着生活环境和经济基础的不断变化,农民心理层次也在不断提高,对于消费品的质量、性能、美观等诸多因素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此外,农民对于消费品服务的追求和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从对于生存的需求转向对于自我享受的需求,因此应大力发展农村流通休闲服务功能。

表1 2000-2013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构成

表2 1995-2012年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城乡结构变化趋势

图1 2000年(左)和2013年(右)我国农村消费结构

消费价格仍是农村居民关注的重点,低价格要求提高农村流通体系的效率化。由于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产品销售,农产品流通中“高成本、高损耗和低效率”的现象一直存在,尤其是生鲜农产品市场。虽然先进的科学技术已逐渐运用到农产品生产销售环节中,但是仍未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两高一低问题。因此,农村居民更加重视农产品价格,希望通过流通效率化来降低成本,以低成本为基础产生利益,建立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实现农村流通效率化。

我国农村流通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对策

结合以上的分析可知,流通业在优化我国农村消费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农村流通业在国内农村消费市场开拓与升级过程中存在较多障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城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快速发展,但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城乡二元结构显著的特征至今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严重制约了农村消费的升级。表2给出了1995年以来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城乡结构变化趋势,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农村消费品市场滞后于城镇且差距不断增大,进一步表明了农村流通建设与城镇的差距逐渐拉大。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社会化农村流通,加速国内农村消费升级,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快转变农村流通发展方式。为此,笔者提出几点加快我国农村流通方式转型升级的对策。

(一)推动农村流通业态创新,为合理化农村消费价格与消费规模打下坚实基础

在现阶段,农村流通业推进不顺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区域流通业态创新力度不足。因此,要加快引进和发展与我国农村消费转型升级相适应的农村流通业态。首先,应加快建设推进农村流通业发展的流通基础设施平台,着力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业,力争构建适应农村消费市场的第三方物流网络体系,为农村内部、农村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商品流通提供多元化的流通渠道,削减农村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成本,以降低商品销售价格,刺激农村消费。其次,以传统商贸服务业为基础,逐步拓展到以批发零售市场为主导的层次分明的商品市场体系,积极推动商贸服务领域的业态创新,为消费市场提供更为有效的商贸服务功能。

(二)加速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促进农村消费的基础设施体系

利用国家城镇一体化政策的有利契机,大力推进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各农村区域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进度。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可以汲取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先进经验,重点突出农村流通的公共基础服务,大力建设农村流通市场的基础设施,以及商业设施、农村电子商务等高级流通设施,打造农村流通体系发展新局面,促进农村流通经济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在推动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各级政府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对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必要支持。

(三)强化农村消费市场的流通网络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便捷化和农产品供应渠道便利化

在建设和完善农村流通网络体系方面,可以选择两条途径。一是加强农村专业交易市场培育。通过引导,积极在农村培育一批专业化农产品批发和交易市场,全面改造农村原有的集贸市场。通过相应的政策支持,积极打造规模宏大、集散能力强、市场秩序规范的农村农产品专业市场,引导农村市场有序发展。积极促进“农超对接”,引导农产品流通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连锁超市直接建设农产品采购基地,并配有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等专业系统,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二是构建综合性农村合作体系。加强农村供销社与流通企业的合作,建设县区、乡镇、村三个层次的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体系,提升农产品的统一配送力度,扩大农村销售单位的覆盖面,拓展其经营范围。

(四)增强农村消费市场的信息服务投入,促进农村消费信息化

各级各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政策规划,加快整合农村的流通信息服务资源,构建全面、高效的农村流通信息共享机制,特别强化对农村消费市场的商品供需信息的关注和发布,以及对农产品供应市场的跟踪和监督。加强网络信息化设施的投入,鼓励有条件的农产品供应商通过网络信息,参与网上营销和交易。积极拓展农村信息服务站点,提高农村消费市场的信息服务覆盖面。加强农村信息服务的人力资源培训,提高农民对网络信息的使用技能。

(五)规范农村消费市场流通秩序,营造流通企业公平竞争的健康环境

首先,应加大对农村市场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的打击力度,减少农村消费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确保农村消费市场的流通秩序规范运行,使农民能够通过正规的渠道购买正宗的商品。其次,各级政府应积极引导当地流通企业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加强自身的信誉建设,为农村消费市场营造一个流通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从而维护农村消费市场秩序稳定,促进农村消费不断和谐。最后,引导农村消费者不断发挥消费主体的功能,主动参与农村消费市场的监督,为农村消费市场公平和谐与消费升级提供重要保障。各级政府也应积极完善农村流通市场的体制机制,保证资源要素适度向农村流通产业靠拢,为农村流通企业发展提供更为优越的条件。

(六)大力发展农村流通循环经济,促进农村消费市场低碳发展

围绕“低碳促转型”的主旋律,大力发展农村流通循环经济,助推农村消费市场低碳化。首先,流通企业应发挥主体作用,加大再生资源回收再利用的体系建设,并加强经营过程中的节能降耗,积极发展低碳流通。其次,农村供销合作社可带头成立农村低碳流通协会,引导农村流通企业加强低碳经营,全面推广资源可循环利用。

1.宋则,王雪峰.商贸流通业增进消费的政策研究[J].财贸经济,2010(11)

2.孟雷.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3(1)

3.孙敬水,张迪平.农村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国际经验及启示[J].中国流通经济,2010(4)

4.邹宇.谈农村流通业态创新与消费空间提升[J].商业时代,2009(15)

5.吴华安.城乡商贸统筹与我国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的新思考—以重庆为例[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2)

猜你喜欢

消费市场流通业农村居民
IP经济崛起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颜值时代的消费市场 精致男人成为新增长力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宏观经济形势与文化消费市场
NECOO立强珠宝时尚DIY系列引爆年轻群体消费市场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
俄罗斯农村居民就业、收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