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因素对我国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探析

2015-01-04宋晓舒博士郑州大学商学院郑州450052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25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贸易成本

■ 宋晓舒 博士(郑州大学商学院 郑州 450052)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信息化和网络化对贸易实务和理论的影响日益深远,国际贸易交易、营销和监管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使网络化环境下国际贸易发展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备受关注。

从贸易理论的角度看,信息成为影响贸易格局和比较优势的重要因素,很多情况下已经成为决定性因素。信息因素不仅决定国际贸易能否发生,影响贸易流量的大小和贸易成本的高低,甚至已经成为国际比较优势的单独来源。

从国际贸易的发展看,我国传统的国际比较优势,如廉价资源、劳动力成本、优惠政策、环境成本等逐渐消失。品牌、质量、技术、管理、信誉等现代国际比较优势或者在短期内难以确立,而挖掘和利用比较信息优势则是弥补传统比较优势衰退、现代比较优势不足的有效方法。

信息国际比较优势的建立涉及很多制约因素和利益相关方。企业发展信息比较优势属于微观层面的问题;政府建立国家信息比较优势则属于宏观层面的问题。一国信息产业和信息系统的运行质量、速度、效率对企业经营效率影响很大。本文主要探讨从宏观层面培育信息国际比较优势。

信息影响贸易比较优势的作用机制

(一)信息准公共物品性质影响国际贸易的发生

信息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在信息消费过程中,某人对信息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在同时对此信息的消费,信息可以同时被多人消费,因此具有非竞争性。信息商品作为公共物品,既具有排他性,也具有非排他性。随着公共物品消费的排他成本逐渐降低,许多信息商品采取收费方式,具有排他性。然而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排他性,因为信息的复制成本比较低,信息最初的“所有者”一旦将信息出售,则几乎不可能阻止他人获取和传播信息而使更多人免费使用。所以信息属于具有非竞争性和一定程度的非排他性的准公共物品。对于国际贸易信息这种公共物品,任一消费者消费单位信息的机会成本总为零。没有任何人会为消费的公共物品与他人竞争。消费者如果意识到这一点,就会尽量少支付给信息生产者以换取信息的消费权利,最终所有消费者的支付不足以弥补信息的生产成本。因此,市场提供的信息数量通常低于最优数量。

信息数量不足将制约国际贸易的发生。有些企业的产品并非没有国际市场需求或者不具备国际竞争力,却因无法获得充足的国际市场需求信息,或者无法获得合适的国外客户信息而难以打入国际市场。有些企业获得了国外客户需求信息,产品也具有国际竞争力,但是因为无法获取贸易伙伴国的进出口监管政策和监管程序等信息,导致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国际贸易难以顺利进行。

(二)信息搜寻成本影响国际贸易成本的高低

国际贸易的成本包括搜寻贸易信息、交易磋商、签订进出口合同、履行合同等过程中的各种成本。在给定贸易水平下,交易成本节约可以提高交易效率。当交易效率提高到一定程度,相对于交易成本上升,分工导致的收益增加更多,由此导致更高的贸易水平。

国际贸易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均涉及贸易信息的搜寻成本。进口商或出口商为了获得更多市场信息会进行搜寻,搜寻活动有一定的成本。随着搜寻范围扩大,搜寻的直接成本(信息搜寻信息过程的实际花费)和机会成本(主要是时间成本)逐渐增加,搜寻收益却递减,搜寻到更合适的价格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进口商或出口商会在掌握一定信息的条件下作出购买或出售决定,购买或出售发生点是搜寻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的点。借助互联网,进口商或出口商的搜寻成本大幅度降低,而且会展开更多的信息搜寻,并在成本更低或者获益更多的点达到新的均衡。在新的均衡点上,进口商或出口商付出的搜寻成本更低,而且获得了更多的信息,从而提高了交易效率。

如果企业为获得国际贸易相关信息而付出的搜寻成本过高,以至于国际贸易达到不经济的程度,企业不可能积极主动开拓国际市场。如果信息成本很高,即便没有达到不经济的程度,也会大大缩减国际贸易的利润空间,影响企业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国际贸易仍然难以大规模进行。交易成本对国际贸易的规模和贸易结构有重要影响,交易成本过高使某些商品变为非贸易品。从成本角度看,即使一国生产成本具有比较优势,但交易成本过高也会导致国际贸易无法顺利进行。

(三)信息传输速率影响国际贸易流量的大小

信息互联需求的满足与网络规模密切相关。随着网络用户数量增加,每个用户承担的运营成本将下降,信息交流的范围将扩大,所有用户均可从网络规模的扩大中获得更大价值。某种产品对一个用户的价值取决于使用该产品的其他用户数量的网络效应。当某种产品的网络效应充分体现时,用户可以得到规模经济的益处。在买方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平均收入随着规模的增加而增加。

国际贸易信息快速传输既可以降低生产中的物耗和能耗,又可以为贸易商快速而精确地提供市场行情和供需信息,降低贸易不确定性,减少贸易决策的延误和失误,大幅度提高国际贸易流量。反之,如果信息传输速度缓慢,传输频率较低,导致所获国际贸易信息不完全不充分,则国际贸易流量无疑将会大幅度下降。因此信息的传输速度会影响到对外贸易的流量,增加预期收益,加快财富的增值过程。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获取和应用国际贸易信息更加容易。如果信息传输速度加快,信息传输时间将大幅缩短,信息流量将大幅度增加。特别是在电子商务模式下,互联网技术确保贸易数据快速传输,实现贸易商之间合同、发票等标准格式文件的及时传送和数据交换,贸易商通过互联网办理订购、磋商、签约、报关和报检、租船订舱、结算等业务,大幅度缩短交易时间,整个交易过程快捷方便,贸易流量增加,同时也促进了海关、商检、金融、运输等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

跨境电子商务通过数字化网络交易平台,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中的时空限制,已逐渐发展为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新方式。外贸竞争首先是信息竞争,先寻找到买家的贸易商将获取订单,因而形成以信息服务为主的电商平台。如今外贸竞争发展为交易能力竞争,需要以信息网络服务为核心的创新服务平台。电商平台更需要网站平台价值、消费者体验和交易环节的配套服务驱动发展。

由此可见,信息因素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对国际比较优势产生影响,这意味着信息因素可能是国际比较优势的独立来源。从质的方面把握信息的准公共物品属性、速率、成本等特点,有可能构建新的国际比较优势来源—比较信息优势。

信息因素影响贸易比较优势的现实表现

(一)公共贸易信息提供有待完善

由信息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可知,市场提供的国际贸易信息的数量低于最优数量。国际贸易实践也反映出这一问题。公共贸易信息不充分是制约对外经贸发展的主要因素,具体表现为向企业提供的国际市场信息比较零散,难以满足企业需要。政府商务主管部门、贸易与投资促进机构、进出口商会和行业协会等公共商务信息服务主体在信息提供上存在信息重复转发的资源浪费现象,缺乏统一管理、协调和分工,导致运行成本高,影响信息服务和使用效率。

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需要完备而及时的信息作为支撑,包括市场行情、各国法规和税制、我国及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状况、贸易和投资政策的变化、对外投资指南、投资项目数据、行业分析等。国际贸易信息属于公共信息,需求相关市场知识的国际贸易主体都应当能够自由获取。作为公共物品的贸易信息的提供应由政府承担。我国的公共商务信息服务体系比较健全,包括商务部网站、中国投资指南网、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公共商务信息导报》、《国际商报》等信息发布渠道。从贸易信息内容看,对各国进出口政策变化、各国对进口货物限制措施的变化、国外企业资信情况、指导企业对外投资等信息提供有待增加。从贸易信息的及时性看,对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国外市场行情变化、各国贸易和投资政策的变化有待及时跟踪。从贸易信息的功能看,信息服务体系多注重发布信息,对信息的深度分析和挖掘则有待加强。

例如国内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贸易信息获取不充分,不得不花费大量财力物力自行搜寻。企业到海外投资初期就需要搜集大量信息,确定并购对象,熟悉东道国相关法律,这些信息需要会计事务所、投资银行、律师事务所提供。国内对相关信息提供比较欠缺,企业在海外投资只能求助于跨国公司的投资银行、会计事务所,支付昂贵的信息费用,如果不求助则会陷入许多投资陷阱。国内公共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在信息内容方面有待完善。

(二)信息搜寻成本有待降低

信息搜寻的直接成本主要是信息搜寻过程的实际花费,与信息获得和使用成本以及信息传输成本有关。信息获得和使用成本越高,信息搜寻的直接成本越高;信息传输速度越慢,信息传输成本越高。

从信息成本看,某些公共商务信息尚不能实现全范围的完全免费。例如,公共商务信息服务体系中的某网站推出进口商数据库,为会员提供比较详细的进口商信息,包括公司名称和地址、网址、公司规模、主营进口商品、业务活动、有无对华贸易。进口商信息每年更新一次。企业成为网站正式会员并通过网站信息审核后,会员账户上每月有300点买家查询点数,可供每月免费查询150家世界进口商和100家中国进口商信息。当月未用完的查询点数不能累计到下月,系统每月1日自动充值300点用于买家查询。用户查询信息并获得查询结果,放入购物车并确认订单,系统按照提交订单时的信息数量从帐户中扣除点数。此商务信息的专业数据库内容丰富,涵盖21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57万多家进口商的基本数据信息,但只对注册企业会员免费,如果能够进一步对高校和科研机构免费开放数据库,可促进相关理论和应用研究的进展,使公共商务信息服务更加完善。一些主流商业咨询机构提供收费昂贵的分析报告等信息服务,资金不足的中小企业无力享用。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研究机构多发布宏观的行业报告,缺乏针对企业咨询提供的个性化服务。

外贸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有待加强。商务部已开发了具有外贸服务平台性质的网站—中小外贸企业ERP云服务平台。但是总体而言,外贸平台服务尚存在数量不足,覆盖面不广,内容设计不完善,地方资源运用不足,与服务市场主体合作不密切等问题。

(三)信息传输速度有待提高

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国际贸易呈现网络化趋势,电子商务模式对国际贸易的经营方式和营销模式产生深远影响,对网络传输速度等互联网技术要求较高。受制于网络基础设施水平,网络传输速度慢、信息传输不及时,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受到制约。

我国平均上网速度处于全球中等偏下水平,低于全球平均值。据Akamai公司发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全球平均网络连接速度为3.9Mbps,我国平均网络连接速度为3.2Mbps,全球排名第79位。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的平均网络连接速度分别为10.5 Mbps、9.9Mbps、8.1Mbps和6.6Mbps。位居首位的韩国平均网络连接速度达到23.6Mbps。我国平均网络连接速度的世界位次靠后,反映出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善。网络稳定性差、网络传输速度慢甚至通讯中断反映出网络维护技术落后,对电子商务模式下的国际贸易发展形成制约。

例如一些经营外贸站点的公司,上传产品和优化产品等外贸基本业务必须通过网络开展。在未接通光纤的情况下,利用现有电信公司的网络传输速度较慢,上传速度只能达到每秒几十兆,影响了业务快速进行。

构建信息比较优势以促进我国贸易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现有信息服务体系的公共贸易信息提供

不同类型的公共贸易信息宜采取不同提供方式。贸易政策、对外投资指南等公益信息应采取非市场化提供方式。运用并维护商务部网站的贸易信息发布体系提供充足的免费信息,建立公共贸易信息的共享制度;以《知识产权法》等法规维持商务部官方网站信息发布的权威性,保护著作权等权益。集中发布贸易政策法规、对外投资指南、外贸形势和运行情况、贸易投资环境分析等信息,并加强信息管理,将与贸易相关的数据信息、技术信息、政策等相关内容通过官方网站进行广泛共享,并维持信息发布的及时性。

完善公共贸易信息的内容提供。增加企业需求量大的国别贸易环境、外企风险评估信息。及时完善、更新和维护世界买家、全球法规、各国税制等专业数据库。借助现有公共商务信息体系及时公布以下商务信息,为企业提供优质信息服务:增加对各国进出口政策法规的变化以及各国对进口货物限制措施等信息公布,以便让刚进入市场的中小企业有所警惕;及时公布国外企业资信情况,如有可能提供相关企业或银行的资信评估分析报告,增强国内企业的信用意识,避免与外企做生意时因信用信息不完全而受蒙骗;增加指导企业对外投资的信息,不仅限于提供投资环境、产业经济信息,还要加强对贸易信息的处理和分析,注重信息的前瞻性和指导性,分析和预测市场和投资情况变化。提高贸易信息的更新频率,缩短更新周期。对境外敏感数据至少半年或更短周期更新一次,一般信息一年更新一次。

各级渠道公布的公共贸易信息进行统一信息管理、协调和分工。各级渠道的信息发布应各有侧重。地方政府公布的公共贸易信息着重服务本地区企业,针对企业外贸活动现状,及时提供主要贸易伙伴商情、政策法规、投资环境等信息。行业信息可采用半市场化提供方式,给予行业协会或者商业信息机构一定的发展优惠政策,鼓励其更多收集本行业信息,有关行业发展、产业分析等产业类信息可以在行业信息网站免费发布。特定商品供求、市场行情等市场信息,可以通过有偿形式对广大中小企业会员进行公布。

(二)建立外贸信息共享平台以降低贸易信息成本

构建外贸信息共享平台。现有信息服务模式缺乏针对企业的专业和个性化信息。应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外贸信息服务,例如提供免费信息咨询和专家咨询服务;组织商务考察团、举办交易会和展览会;建立可供查询的多媒体外贸数据库;定期举办讲座、研讨会并提供行业报告;构建商务信息共享和交易平台。信息共享与交易平台这种突破传统信息供给方式的形式更值得重视和发展,借助构建的信息平台框架自动上传相关外贸信息,自动实现信息匹配和供给,不仅节约大量收集信息的时间和直接成本,而且信息匹配和供给更符合中小企业实际需求。政府提供的外贸信息共享平台服务应以免费为主。

逐渐实现公共贸易信息全范围免费。扩大专业数据库的免费服务范围,从对注册企业免费服务扩大到对高校和科研机构免费开放供研究使用,并及时调整和完善信息内容。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核查,并在网站予以公布。条件成熟时实现公共贸易信息全范围免费服务。优化贸易信息服务,提供更多具有商业价值的个性化信息内容服务,例如利用现有公共商务信息网络发布外贸研究报告和调研报告;在更广泛领域、更高层面,以更高质量信息产品满足企业需求,提供信息增值服务。例如针对特定的投资项目进行经营环境评估、法律咨询、行业调查、目标市场预测、目标客户分析。

运用多种渠道加强公共贸易信息推广。发挥部级网站在公共贸易信息服务中的数据集成和门户作用,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手段为社会服务。丰富商贸培训频道内容,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远程国际贸易培训。通过网站、报纸、光盘、商品推介会、服务热线等方式,加大信息服务产品的推广力度。创新信息推广服务形式,从网上个性化服务项目延伸到线下配套专业服务,将信息服务渗透到企业经营交易的整个过程。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引入电子商务服务功能,增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推动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进程。

利用驻外商务机构提供海外商务信息。在海外贸易活跃或具有市场开发潜力的国家设置驻外商务机构办事处,收集、调研并分析驻在国经贸法规、市场需求、投资环境和企业资信数据,建立快捷商贸信息网。利用驻外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网站完善商务信息发布的时效、内容、容量。

(三)加快外贸信息服务网络建设以提高信息传输速度

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传输速度。一方面是改进现有互联网基础设施,减少光纤线路损耗。减少由于缺乏规划以及施工等原因造成的光纤受损,减少光纤接头数量,进而减少信号衰减。减少因为超过光纤容量上限而导致的网络拥塞。另一方面是加快宽带网络的优化升级。加快互联网骨干节点升级,提升网络流量的疏通能力。优化互联网骨干网间互联架构,实现网间带宽扩容。完善国际业务节点布局,提升互联网国际带宽和流量的转接能力。促进国家骨干传输网升级,提升业务承载能力,增强网络的安全可靠性。利用社会资本加快宽带接入网络建设:以多种方式推进光纤向用户端延伸;建设以光纤为主的固定宽带接入网络,加快接入网的IPv6升级改造。增加网站接入带宽,实现互联网信息源的高速接入。推动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网站系统及商业网站系统的IPv6升级改造。

通过以下措施推动外贸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建立行业外贸信息服务网络平台,不局限于网站设计和系统维护,创新信息服务内容;在信息服务网络建立科技资讯、专利信息、技术标准等数据库,为企业提供科技信息服务;建立并完善外贸企业信用和竞争力信息数据库;在网上直接接受企业咨询,提供针对企业的专业咨询报告及中长期市场预测分析报告;建立产业数据库,提供产业数据分析、市场信息、贸易摩擦预警、产业及贸易政策与法规、产销对接等信息服务;对在信息平台注册的企业及时通过短信、电子邮件传递政策、业务咨询、参展信息、预警信息,吸引更多企业用户加入网络,降低单个企业承担成本,扩大信息交流范围,使用户从扩大的网络规模中获益;率先在网上发布全国范围内具体产业的实时市场监测信息,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

1.邓立平,赖春萍.信息比较优势与国际贸易发展[J].国际贸易问题,1999(6)

2.李勇坚.电子商务与宏观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4(8)

3.李文静,许健聪.公共商务信息“增值态”服务中的政府责任及制度保障[J].学术研究,2014(8)

4.马费成.信息经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贸易成本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贸易统计
贸易统计
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