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建筑碳排放的计量与交易机制探讨

2015-01-03马晓国熊向阳

统计与决策 2015年23期
关键词:标准煤碳税财政补贴

马晓国,熊向阳

(南京工程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南京 211167)

0 引言

发展节能减排的绿色建筑,是低碳经济社会对建筑发展的时代要求。建筑能耗日益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能源署等机构统计研究认为,建筑业的碳排放量占社会总排放量的30%~40%。中国建筑碳排放量也占社会总排放量的40%左右。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增加节能环保建筑存量,使社会财富增加,才能真正造福于社会。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的必须发展绿色建筑,绿色建筑也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十二五”期末,建筑节能要1.16亿吨标准煤,主要通过发展绿色建筑、加强新建建筑节能、优化建筑结构,开发新型建筑结构体系等来实现[1]。绿色建筑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价值,如果CO2减排能够实现市场交易,把CO2的减排价值通过绿色建筑碳排放交易机制作为内部收益,更能真正体现绿色建筑在低碳经济下的实际收益情况[2]。因此,在建筑能源消耗和建筑节能减排的潜力分析预测在基础上,进行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在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中考虑交易价值,建立绿色建筑碳排放交易机制,从而使得绿色建筑的外部收益价值化,使得绿色建筑节能减排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更为清晰明确。

1 建筑能耗预测的GM(1,1)模型设计

近年来,新增建筑面积迅猛增长,建筑的单位面积能耗相对较高,建筑能耗的持续增长将导致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环境污染雾霾加剧,建筑节能减排和建筑垃圾的循环再利用以发展循环低碳经济,绿色建筑是最好的实现形式。建立GM(1,1)模型对我国房屋建筑市场进行科学预测,在分析建筑能耗的基础上,预测发展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的潜力,认识绿色建筑碳排放交易价值巨大,有利于推广绿色建筑,增加节能环保建筑存量财富,使建筑大国变为建筑强国。

建筑能耗预测GM(1,1)模型的建模步骤:

(1)采集原始数据列[3]

式中:n为采集的样本数。

(2)对原始序列做I-AGO数据生成

还原值

2 建筑竣工面积和能源消耗的实证分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各省市历年统计年鉴的数据,应用GM(1,1)模式建立年竣工面积和能源消耗时间响应函数,预测全国、北京、江苏、上海、河北、广东、浙江、山东等省市到2020年的发展趋势,根据建筑年竣工面积与年新增能源消耗的关系,预测建筑能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进一步根据北京和江苏等省市绿色建筑实施的情况预测节能减排的潜力。

全国竣工面积时间响应函数:

x(k+1)=1504647.19exp(0.112311*k)-1345240.99

平均相对误差1.1926,房屋竣工面前预测值见表1。

全国能源消耗时间响应函数:

x(k+1)=4876589.24exp(0.052518*k)-4640592.24

平均相对误差0.877583,一次能源消费量预测值见表2。

北京竣工面积时间响应函数:

x(k+1)=33762.15exp(0.1201*k)-28976.15

平均相对误差5.5124。

北京能源消耗时间响应函数:

x(k+1)=220880.31exp(0.02791*k)-214976.21

平均相对误差0.8183。

江苏竣工面积时间响应函数:

x(k+1)=247872.76exp(0.116277*k)-222480.90

平均相对误差1.8716。

江苏能源消耗时间响应函数:

x(k+1)=265987.66exp(0.06987*k)-248820.27

平均相对误差1.2106。

上海竣工面积时间响应函数:

x(k+1)=5235020.79exp(0.001161*k)-5229371.94

平均相对误差4.1596。

上海能源消耗时间响应函数:

x(k+1)=230546.47exp(0.039275*k)-221721.42

平均相对误差1.9658。

广东竣工面积时间响应函数:

x(k+1)=708041.73exp(0.036493*k)-681155.73

平均相对误差12.7728。

广东能源消耗时间响应函数:

x(k+1)=189098.85exp(0.079166*k)-176012.28

平均相对误差3.28113。

河北竣工面积时间响应函数:

x(k+1)=44488.90exp(0.111128*k)-41007.48

平均相对误差4.1733。

河北能源消耗时间响应函数:

x(k+1)=336185.00exp(0.062342*k)-316349.01

平均相对误差1.2607。

浙江竣工面积时间响应函数:

x(k+1)=273704.09exp(0.10377*k)-249066.98

平均相对误差1.5616。

浙江能源消耗时间响应函数:

x(k+1)=255919.29exp(0.05551*k)-243865.55

平均相对误差3.5977。

山东竣工面积时间响应函数:

x(k+1)=176413.95exp(0.074515*k)-164530.89

平均相对误差2.2914。

山东能源消耗时间响应函数:

x(k+1)=482118.35exp(0.057923*k)-456430.85

平均相对误差1.9624。

北京、江苏等省市房屋竣工面前预测值见表1,一次能源消费量预测值见表2。

表1 房屋竣工面积预测值 (单位:万平方米)

表2 一次能源消费量预测值 (单位:万吨标准煤)

根据预测全国平均每年竣工建筑面积60多亿平方米,到2020年将新增建筑面积397.66多亿平方米,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江苏、河北、广东、浙江、山东等等7省市每年竣工建筑面积30多亿平方米,到2020年将新增建筑面积199.38亿平方米,占全国平均水平50%左右。能源消耗全国每年消耗40多亿吨标准煤,到2020年能源消耗达54.85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耗289.79多亿吨标准煤。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江苏等7省市能源消耗全国每年消耗20多亿吨标准煤,到2020年能源消耗达25多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耗140.32亿吨标准煤。占全国平均水平50%左右。因此经济发达地区依据经济发展优势积极发展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增加199.38亿平方米,对全国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一般一吨标煤估计排放二氧化碳为2.66-2.72吨。到2020年全国新增能源消耗将达14.8亿吨标准煤,其中建筑新增能源消耗5.92亿吨标准煤,如果新增建筑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节能达2.96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96亿吨。到2020年经济发达北京、上海、江苏等7省市新增能源消耗将达8.42亿吨标准煤,其中建筑新增能源消耗3.37亿吨标准煤,如果新增建筑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节能达1.69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5亿吨。因此,经济发达省份建立绿色建筑碳排放交易机制,对碳排放进行计量使其价值内部化,有利于推广绿色建筑实现低碳经济发展。

3 绿色建筑碳排放的计量

预测分析显示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的潜力巨大,对绿色建筑碳排放进行精确的计量,将绿色建筑的减排效益内部化,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建立绿色建筑碳排放交易体系,有利于推广绿色建筑。

首先将i地区j类建筑的建筑能源消耗折算为标准煤:

TCEijk(t)为i地区j类建筑消耗的标准煤,Eijki地区j类建筑消耗的k种能源,TSk(t)为第k种能源的标准煤折算系数[5]。

i地区j类建筑的碳排放量

Cijk(t)i地区j类建筑的碳排放量,RCk(t)为碳排放系数。

根据式(7)计算绿色建筑与普通建筑的碳排放量,并确定单位面积的碳排放量,进行比较确定绿色建筑排放配额。评估实际减排效果需先确定能耗基准线[6]。

根据绿色建筑与普通建筑的碳排放差额确定绿色建筑的碳排放交易额,绿色建筑在交易市场注册交易,获得首次财政补贴。财政补贴和碳税政策确实对提高建筑部门能效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影响[7]。

R1为绿色建筑碳交易获得的首次财政补贴,P(t)为碳交易价格。α为碳交易财政补贴所占的比重。

P1为绿色建筑业主(购买者)比普通建筑多支付的价格。(1-α)为碳交易业主支付所占的比重。

P2为业主购买绿色建筑能耗节约带来的收益。

当P2≥P1业主倾向于购买绿色建筑。

P2<P1时业主购买绿色建筑时需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弥补业主的损失。

4 建立绿色建筑碳排放交易体系

国内外实践表明政府应充分发挥调控职能,对低碳排放绿色建筑进行了补贴,对高碳排放普通建筑征碳税。将社会资源引入到绿色建筑的投资中,拓宽绿色建筑的融资渠道,降低建筑碳排放。同时对绿色建筑碳排放进行交易,并与财政补贴、碳税制度和绿色建筑认证关联起来。将绿色建筑能效认证和补贴、碳税信息建立绿色建筑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将信息系统区域甚至全国联网进行数据库共享,提供实施碳税、补贴政策的必要技术和制度保障[9]。便于对绿色建筑运行能耗监测,更有利于政府部门对绿色建筑认证管理和补贴、碳税征收将有效调控。绿色建筑碳排放交易机制如图1所示。

(1)政策调控。政府机构根据节能减排目标确定本地区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确定绿色建筑发展目标,启动碳排放配额交易。政府财政建立碳交易财政补贴资金。根据绿色建筑的运行情况给予财政补贴和征收碳税。

(2)市场调节。金融机构吸收社会资本建立碳基金。碳基金对绿色建筑实行融资优惠,并根据碳交易情况进行适当补充,保持碳基金的正常运转。

(3)交易程序。结合绿色建筑认证进行碳交易,绿色建筑单位提出碳交易申请,政府有关机构接收申请,绿色建筑设计认证,相关机构核查该绿色建筑减排量,签发碳排放减排量指标。交易注册登记,进行碳交易获得政府首次财政补贴,并得到碳金融的融资优惠。绿色建筑运行认证,对绿色建筑年度碳排放情况检查、核算、评估,如果达到认定的碳排放标准进行绿色建筑运行阶段的财政补贴,否则根据情况进行惩罚或征收碳税。

图1 绿色建筑碳排放交易机制

5 结语

通过建筑发展规模和建筑能耗的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得出发展绿色建筑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北京、江苏等经济发达7省市房屋建筑面积和能源消耗分别占全国一半左右,经济发达地区依据经济优势优先发展绿色建筑,其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对绿色建筑的碳排放进行精确计量将其外部效益清晰化,政府财政税收和金融机构市场调节结合,将社会资源引入到建筑能效的投资中,拓宽融资渠道,激励绿色建筑的发展[10]。将财政补贴、碳税制度、碳基金和建筑能效认证关联起来,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建立绿色建筑碳交易机制,建立绿色建筑认证、建筑能耗和财政碳税信息系统,有利于财政、税收和金融激励等措施的实施。发展成熟时在全国推广绿色建筑碳交易体系,实现区域或全国联网。将发挥财政税收和金融机构的融资优惠等激励措施,更有利于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优先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低碳可持续发展[11]。

[1]曲建升,王莉,邱巨龙.中国居民住房建筑固定碳排放的区域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

[2]高泉平.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15).

[3]贾正源,吴芳琴,李伟明.基于灰色与计量经济模型的用电最优组合预测[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1,(4).

[4]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等著.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祁神军,田丝女等.基于LMN的既有建筑碳排放结构特性及减排策略研究[J].建筑科学,2014,(2).

[6]Linares P,Labandeira X.Energy efficiency:economics and Policy[J].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2010,(3).

[7]Rogge K S,Hoffmann V H.The Impact of The EUET Sonthesectorial Innovation System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ies-Findings for Germany[J].Energy Policy,2010,(12).

[8]陈小龙,刘小兵.基于碳税补贴的建筑碳排放管制政策研究----以欧盟的建筑碳排放政策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3,(10).

[9]刘小兵,武涌.我国建筑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发展现状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3,(8).

[10]马晓国.绿色建筑投融资模式探讨[J].生态经济,2013,(3).

[11]马晓国,熊向阳等.绿色建筑项目融资风险分担机制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6).

猜你喜欢

标准煤碳税财政补贴
作者更正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碳税立法模式问题探究
财政补贴不是产业发展的唯一路径
低碳生活专栏
今年财政补贴社保逾9741亿元
湖北:村卫生室费用纳入财政补贴
欧盟征收航海碳税对我国航运业的影响与对策
财政补贴深水区
2012年我国能源消费量为36.2亿吨标准煤
碳税蹒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