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与治疗的研究

2015-01-03张永芬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32期
关键词:危险性心血管分层

张永芬

663200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中医医院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与治疗的研究

张永芬

663200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中医医院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5.32.42

目的:探讨基于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性分层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132例,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根据其心血管危险性分层进行针对性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降血压药物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平均舒张压和平均收缩压水平;同时比较治疗前后高血压危险性分层人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血压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高血压危险性分层较高的人数所占比例也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针对患者的心血管危险性分层进行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高血压;危险性分层;降压;效果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主要致死性疾病,其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重大影响[1]。高血压常表现为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其危险指数一点也不亚于急性心血管疾病。持续性高血压除对血管和心脏造成损害外,还可以对肾脏、肝脏以及大脑等重要器官造成严重危害[2]。临床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以长期应用降压药物为主[3]。为更好地判断高血压的危险性和选择药物治疗,欧洲和美国等国家先后发表了《高血压指南》。随后,我国也提出了心血管危险性分层概念并制定我国相应的高血压指南。将心血管危险性分层评估应用于高血压治疗现已被绝大多数医生所采纳。本文对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32例高血压患者两种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对比,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5月-2015年1月收治高血压患者132例,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排除原发性醛固酮增高症和甲亢等一些对本次研究有影响的疾病。按就诊前后次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观察组男45例,女21例,年龄32~65岁,平均(55.5±12.5)岁,病程5~15年;对照组男48例,女18例,年龄36~68岁,平均(61.6±11.6)岁,病程4~11年,无对高血压药物耐受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危险分层标准[4,5]: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进行危险性分层。心血管危险因素参考《内科学》第8版教材表格3-5-3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重要因素,包括年龄>55岁、吸烟和胆固醇等因素。②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降压药治疗方式,可以单用,也可以联合用药。观察组患者根据心血管危险分层给予针对性治疗方案,在降压药治疗的同时,进行戒烟、戒酒、降脂、降糖以及生活行为方式干预措施,对低危患者可以仅给予药物降压治疗。

观察指标:治疗相同时间后测量两组患者SBP和DBP水平并作比较,统计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高血压分级人数情况。

统计学分析:将数据输入到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并用χ2检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并用t检验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α= 0.05)。

结果

两组血压情况比较:观察组治疗前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BP和DBP平均水平均较对照组偏低,表明观察组血压下降水平更大(P<0.05),见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血管危险分层比较:观察组心血管危险分层在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05,P>0.05),但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中高危人数所占比例50.00%(33/66),远较对照组的68.18%(45/66)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1,P<0.05),见表2。

表1 两组血压情况比较(n=66,mm Hg)

表2 两组治疗后心血管危险分层比较(n=66,例)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可伴有全身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损害为特点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可见其是脑梗死、脑卒中和心衰等疾病的高危因素[6]。高血压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我国约有1.6亿高血压患者,且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在上升,越来越年轻化[7]。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对高血压的治疗极为重要。

单纯性的降压药物治疗仅仅起到了降压的作用,而没有规避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这种治疗方式容易使血压控制后出现“反弹现象”[8]。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糖、高脂、高蛋白等因素被纳入诱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当中,有些因素甚至被公认为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些因素会加速高血压恶化进程,加快血管和脏器损害速度。另有资料显示[9],在高血压患者中,低危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15%,中危组15%~20%,高危患者20%~40%。因此,加强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对降低血压和降低高血压危险分层具有重要意义[10]。本研究将SBP和DBP作为治疗效果观察的直接指标,结果发现针对高血压心血管危险分层确定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降压药物治疗,治疗6个月后血压水平下降明显且高危向中危转化、中危向低危转化的幅度大。本研究还发现,想要对高血压治疗取得满意效果,医生应该系统地询问患者的病史,只有详细掌握相关危险因素之后才能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通过明确高血压病患者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特定干预,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后给予针对性治疗,可以大大降低该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刘艳.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与治疗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7)∶99-101.

[2]项连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与治疗情况分析与研究[J].中外医疗,2012,7 (25)∶46-48.

[3]谢瑾.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性分层与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3)∶97-98.

[4]陈赛勇.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与治疗情况分析[J].河北医学,2011,17(3)∶341-343.

[5]葛均波,徐永健主编.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6]王星,贾忠伟,史文举,等.基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及治疗情况探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8)∶1346-1348.

[7]王海芳.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与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 (32)∶88-89.

[8]刘昌述.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及治疗情况探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12)∶53-54.

[9]刘月英.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与治疗情况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2)∶32.

[10]贺志明.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与治疗情况探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11(9)∶4314-4315.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APS评分比较(±s)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APS评分比较(±s)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P<0.05。

组别 时间点 完成分类数 正确应答数 错误应答数观察组 干预前 2.9±1.1 63.5±12.5 58.7±15.2干预后 4.2±1.0⋆ 69.9±15.8★⋆ 31.2±11.2⋆★对照组 干预前 3.1±0.2 61.2±11.0 61.8±13.5干预后 3.9±1.2⋆ 62.2±12.0 48.9±11.4⋆

表2 两组患者SAPS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SAPS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幻觉 妄想 形式思维障碍 怪异行为观察组 30 2.0±0.2 2.1±0.3 1.8±0.7 1.7±0.8对照组 30 3.1±1.5 4.2±0.5 3.5±0.2 4.5±0.6 P <0.05 <0.05 <0.05 <0.05

参考文献

[1]张伟红,伍晓凡,甘景梨,等.综合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32(2)∶158-159.

[2]朱春燕,孙继军,江长旺,等.社会技能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症状的疗效[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2)∶250-251.

[3]陈立敏,平红姣,杨海波.多奈哌齐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J].医药导报, 2012,31(10)∶1307-1308.

[4]张肃,倪晓梅,张新安.有氧运动对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与社会功能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30)∶71-75.

Study on the stratification and treatmentof cardiovascular risk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Zhang Yongfen
The TraditionalChineseMedcine HospitalofQiubeiCounty,Wenshan Zhou,Yunnan Province 663200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effectof the treatment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based on cardiovascular risk stratification。Methods∶132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ere selected,theywere divided into the two groups on average.Patient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according to their cardiovascular risk stratification,patients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antihypertensive drugs.We observed and compared the 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6 months of treatment,we also compared the changes in the number of hypertension risk stratifica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Results∶After 6 months of treatment,the blood pressure of the patient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of the controlgroup,the proportion of the numberofhigher risk stratification of hypertension was lower than thatof the 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The effectof the treatmentaccording to cardiovascular risk stratification in the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smore obvious.

Hypertension;Risk stratification;Antihypertension;Effect

猜你喜欢

危险性心血管分层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O-3-氯-2-丙烯基羟胺热危险性及其淬灭研究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基于AHP对电站锅炉进行危险性分析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