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心理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

2015-01-03刘义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32期
关键词:骨科下肢骨折

刘义

402160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

综合心理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

刘义

402160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5.32.84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治下肢骨折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心理护理能有效提高下肢骨折患者锻炼依从性,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满意率。

综合心理护理;下肢骨折;并发症;预后;满意率

下肢骨折是骨科常见的多发性疾病,术后加强锻炼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1]。但由于不同患者的性格、兴趣、文化、认知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影响患者术后健康宣教,降低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增加患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2]。综合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根据医护心理学理论,并通过人际交往,影响或改变患者心理行为及状态,促进其疾病向健康的方向发展[3]。本研究将探讨综合心理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旨在为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指导,现报告如下。

资料及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行骨科下肢手术患者128例,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外科手术治疗指征;②术前经X线或CT确诊为下肢骨折;③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肝肾功能不全、术前2周内应用过影响凝血功能、血小板及纤溶系统药物的患者,精神异常或意识障碍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男34例,女30例,年龄18~65岁,平均(38.96±3.14)岁;病程12~45 d,平均(22.2±3.8)d,骨折部位:股骨干骨折28例,股骨颈骨折12例,骨盆骨折1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8例,胫腓骨骨折6例,其中合并2种以上骨折12例;学历:小学12例,初中12例,高中18例,大专或以上22例。观察组男32例,女32例,年龄18~65岁,平均(39.22±3.21)岁,病程12~45 d,平均(22.2±3.8)d,骨折部位:股骨干骨折26例,股骨颈骨折14例,骨盆骨折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0例,胫腓骨骨折6例,其中合并2种以上骨折10例;学历:小学10例,初中12例,高中18例,大专或以上2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学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术前由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手术知识及相关注意事项,协助患者做好术前相关检查,术后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综合心理护理,具体措施:①术前访视:责任护士根据第2天手术情况探视患者,责任护士到办公室阅读患者病例,了解其各项化验结果及麻醉方法,并对患者做好术前健康宣教及功能锻炼指导。同时向患者发放宣传手册,向患者介绍麻醉方式、手术室环境及体位摆放,使得患者能更好地了解手术体位摆放及麻醉方式,以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减轻疼痛感。合理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向患者讲解病情,对于专业性技术问题,则请责任医生协助解答。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更应对其做好思想工作,鼓励患者家属给予其足够的支持及鼓励,让患者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②术中心理护理:手术当天,患者进入手术室前,由责任护士先进入手术室,并将室内温度调节为22~25℃,湿度调节为50%,当患者进入手术室时认真核对,并给予其足够的爱护及关心,以减轻患者的紧张感及焦虑感。③术后心理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语言沟通技巧,消除语言环境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影响,尽量将相同文化背景或同一民族、同一地区的患者安排在同一病房,让患者间能有共同的语言和话题,消除患者住院时孤独及焦虑的情绪,同时满足不同地区患者的心理需求。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满意度评分。满意评分:采用《患者满意度评分表》对其满意度进行评价,分值越高,患者满意度越高。疼痛评分:患者术后第3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疼痛评分进行分析。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而患者满意度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及满意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及满意情况对比(±s)

组别 例数 术后疼痛评分(分) 平均住院时间(d) 骨折愈合时间(d) 满意度评分(分)观察组 64 4.65±0.98 10.8±2.7 48.5±3.7 92.36±3.45对照组 64 6.89±0.75 14.8±3.4 69.3±4.6 81.45±4.98 t 5.236 7.632 9.123 9.862 P 0.004 0.002 0.000 0.000

讨论

研究表明,在围手术期间,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科学化、系统化的心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形成良好的心理行为,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起到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预后的作用[4]。但由于受到患者文化水平、学历、生活背景等方面的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患者预后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综合心理护理是新医学模式下产生的高层次护理,是根据患者治疗、疾病、健康、护理认识及心理需求等差异性及社会文化多样性而制定的护理措施,其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患者社会精神文化及身心的需求。本研究中,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而患者满意度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综合心理干预能促进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原因可能与综合心理干预提高了骨科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改善患者心理焦虑感,提高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积极性,进而改善患者预后有关。

[1]黄静波,孙晶晶,邱德叶,等.骨科创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及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7)∶1275-1277.

[2]全常群.心理护理对骨科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 (5)∶74-75.

[3]潘丽.心理护理对减轻骨科患者疼痛的实施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4)∶1664-1666.

[4]关晓芳.心理护理对骨科创伤患者预后的作用与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1)∶221-222.

表1 两组护理后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两组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60.61±12.32 55.32±11.68研究组 59.63±11.27 48.37±9.61a

参考文献

[1]邓利红.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 (1)∶142-143.

[2]马俊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护理干预[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 (1)∶132-133.

[3]刘莉.普外科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围术期营养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J].安徽医药,2015, 19(4)∶808-809.

[4]王秀梅,邹玉敏,朱劲松.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合并下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效果及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7)∶136-138.

[5]方梅.心理行为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伴抑郁焦虑患者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2, 11(3)∶40-42.

To exp lore the influence of com p rehens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for com p lications and p 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fracture of lowerlim b

Liu Yi
The People'sHospitalofYongchuan District,Chongqing City 402160

Objective∶Toexplore the influenceof 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nursing for complicationsand prognosisofpatients with fracture of lower limb.Methods∶128 patients with fracture of lower limb were selected,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64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we compared the effect of two groups.Results∶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ostoperative pain score,aver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fracture healing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satisfaction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fracture,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patients,and improve the patientsatisfaction rate.

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nursing;Fracture of lower limb;Complication;Prognosis;Satisfaction rate

猜你喜欢

骨科下肢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
骨科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