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外弓推磨牙向后致单侧磨牙反颌1例报告

2015-01-03表艳车锋哲孙丽君孙钟杰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32期
关键词:尖牙牙根前牙

表艳 车锋哲 孙丽君 孙钟杰

133000吉林省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

口外弓推磨牙向后致单侧磨牙反颌1例报告

表艳 车锋哲 孙丽君 孙钟杰

133000吉林省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5.32.60

目的:本文报告1例口外弓推磨牙向后致单侧磨牙反颌,提醒临床医生口外弓推磨牙向远中时应适当加大内弓宽度。

口外弓;反颌;磨牙

病历资料

患者,男,12岁,以“牙齿不齐,要求排齐”为主诉就诊。临床检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口外:颜面部左右基本对称,面中线居中;侧貌为凸面型。双侧颞下颌关节运动对称,未及弹响及压痛,开闭口运动无异常。②口内:恒牙列早期,17、27、37、47未萌,双侧磨牙远中关系,尖牙低位、双侧侧切牙腭向,前牙覆颌5mm,覆盖6mm,下牙列中线向右偏1mm。③无口腔不良习惯。

X线检查及分析:①全口曲面断层片:17、27、37、47未萌、牙根形成1/ 2,18、28、38、48牙胚存在且发育正常,其他未见异常。②头颅定位侧位片,头颅定位正位片,头影测量分析结果见表1。

患者存在如下问题:①安氏Ⅱ类,第1分类;骨性Ⅱ类;②低角面型;③右侧磨牙完全远中关系,左侧磨牙远中尖对尖关系;④上下牙齿中线不齐;⑤深覆颌5mm,深覆盖6mm;⑥17、27、37、47未萌;⑦生长发育处于C3期;⑧上颌牙列拥挤度7.5mm;⑨下颌牙列拥挤度4mm。

综合上述表现,诊断:安氏Ⅱ类,第1分类;骨性Ⅱ类错17、27、37、47未萌,上颌前突;低角;深覆颌,深覆盖;牙列拥挤。采用的矫治设计方案为口外弓推上颌磨牙向后,利用Z2牙托槽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矫治过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治疗为推磨牙向后,解除拥挤和减少覆盖提供间隙。采用口外弓推磨牙向后的方法,颈带牵引,每侧300~400 g的力量,要求每天至少戴用12 h,嘱每次戴用前扩大口外弓内弓宽度。治疗8个月后,磨牙矢状向关系为近中尖对尖,间隙8mm,双侧磨牙呈对刃合关系,宽度稍显不足。第二阶段治疗为排齐整平,减少覆盖。全口粘贴Z2直丝弓托槽,同时继续戴口外弓扩大宽度并维持矢状向的位置,但在排齐阶段出现非功能侧的26反颌,给予26、36交替牵引,嘱口外弓继续扩大宽度,但由于患者不积极配合带用口外弓和交替牵引,总共42个月才结束治疗。

患者第一阶段治疗,口外弓推磨牙向后治疗8个月后,矢状向获得了需要的间隙,前牙区拥挤得到缓解,尖牙基本入位,发现磨牙向远中明显移动;磨牙垂直向伸长,前牙覆合变浅;横向双侧第一磨牙覆盖变浅,呈对刃合关系。第二阶段治疗后,上下牙列排列整齐,牙弓形态正常、协调,双侧磨牙及尖牙中性关系,前牙形成正常覆盖覆颌关系,后牙尖窝关系良好。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X线检查结果显示:各牙牙根排列基本正常,未出现牙根及牙槽骨吸收现象。治疗中、治疗后头影测量分析,见表1。

表1 治疗前、中、后头影测量比较

讨论

口外弓推磨牙向后的适应证是ANB>5°,且上颌骨正常或轻度前突的骨性Ⅱ类;下颌牙齿轻度拥挤或无拥挤,下前牙不过度唇倾;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或刚刚进入高峰期,有一定的生长潜力,第二恒磨牙未萌出且牙根形成不超过1/2[1]。

Report on 1 case of unilateralm olar counterbite caused by m olar pushed back by face-bow

Biao Yan,Che Fengzhe,Sun Lijun,Sun Zhongjie
DepartmentofOrthopedics,th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Yanbian University in Jilin Province 133000

This article reported 1 case of unilateral molar counterbite caused by molar pushed back by face-bow,which reminded the clinicians that thearchwidth should be increased appropriatelywhen face-bow pushingmolars to far.

Face-bow;Counterbite;Molar

猜你喜欢

尖牙牙根前牙
尖牙内收时,未愈合拔牙区远中倾斜更多
CBCT研究阻生尖牙与正常尖牙根尖位置的差异
正畸和外科联合治疗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颌尖牙异位至对侧阻生1例
根管治疗术后不同修复方式对牙根抗折性能的影响
纤维桩与金属桩在前牙修复中的疗效比较
前牙烤瓷冠美容修复的临床应用
不同正畸方法压低下前牙的疗效比较
复合树脂加玻璃离子夹层修复老年牙根面龋的应用效果
正畸性牙根吸收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