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契约精神”之感悟
2015-01-03刘倩
刘 倩
(中国电能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国际业务部,北京 100080)
1 “契约精神”的概念及由来
何谓契约精神?契约精神是西方文明社会的主流精神,主要包含契约自由、契约平等、契约信守和契约救济的精神,是商品经济社会的重要价值基础。首先,“契约”一词由拉丁语Contracts发展而来,基本意思是指交易,又称券书,统称为合同。契约规定着利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签订合同并履行,是商业性质的契约;制定法律制度并遵守,是社会性质的契约。而契约精神不单是遵守合同,还是对规则的尊重和敬畏,简单地说就是对职责的尽职,对承诺的兑现,和对规则的遵守。
2 “契约精神”的内涵
笔者对“契约精神”第一次的直观认识,来自于初入职时听前辈讲的一个执行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真实案例。某德国制造厂向一中国企业供应一批设备。临近设备出厂时,却紧急发来通知说,由于买方支付的货款与合同金额不符,暂不能发货。一般人都会以为,肯定是钱付少了,对方要求补钱。但谁成想,竟然是由于中方企业的财务疏忽,在付款时多付了2000多美元造成支付货款与合同金额不符。中方企业财大气粗并且着急要货,就表示那点儿钱不要了,要求德方赶紧发货,却遭到了德方拒绝。德国工厂表示,如果这笔多付的款项没有退回,支付金额与合同金额不符的话,德国工厂的电脑系统将无法录入出库信息,设备根本无法出库。无奈之下,中方企业只得接受德方的退款,而德方在退款完成后就迅速发货了。这个案例让人乍一听会觉得有点儿不可思议,更会觉得可笑,德国人怎么这么傻,白得的钱都不要。可细想一下,也只有这样充满契约精神,信守承诺的企业,才会设计出这样一套严苛的生产管理软件来约束自己,一切按合同执行。一个能够在合同金额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按合同执行的企业,又怎么会不按照合同上的技术要求对自己出品的设备不严格把关呢?事实证明,这家德国工厂无论是在合同执行还是在产品质量,各个方面都有口皆碑,是行业里信誉极佳的企业。这是笔者在入职之后,上的第一堂有关契约精神的课,也由此明白,只有对契约尊重,具备契约精神的企业,才是有诚信,值得信赖的企业。
在笔者的工作内容中,合同签订和合同执行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笔者与同事们的交流中,有一个共同的工作感受,那就是:在合同签订和合同执行两个不同的阶段,国内厂商或供应商和国外厂商的风格是有很大差别的。在合同签订阶段,一些国内的供应商常常是为了签合同而签合同,合同条款什么的也不仔细斟酌,自己是否能做到,或者明知道自己做不到,也为了能签下合同而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什么都答应了再说,不会去考虑契约的意义在哪里,合同对于他们来说签得极其草率,更有甚者当合同签订后再就某个合同条款与他们沟通时,他们竟然都不清楚合同中还包含了这个条款。相对的,与国外厂商进行合同谈判往往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这其中尤以德国厂商为典型代表,他们对合同涉及的每一个条款都字斟句酌,对每一个细节都仔细推敲,因为他们知道合同签订前可以反复的谈判,但是一旦合同签署,就必须严格执行。这是他们固有的做事严谨,但同时也是他们契约精神的所在,是他们对所要签订契约的尊重。这样截然不同的签约风格,也直接导致了后续合同执行阶段情况的大不相同。国内那些草草签下合同的供应商,由于承诺了自己做不到的事,比如交货期,到时间交不上货,就今日推明日,找出各种理由来搪塞,因此,往往催缴货成为笔者及其同事们合同执行中的一个重要工作。而德国人素有“契约之民”的称号,他们一旦签约就会严格遵守,按合同条款一丝不苟地去执行,不论发生什么问题都不会轻易地去毁约。因为即便是在合同执行过程中有什么突发事件,德国的供应商也不会推卸责任,而是会以最积极的态度想办法解决问题。笔者就曾遇到过一家德国工厂,在其设备制造完成后,在最后的出厂检验时发现有问题,而坚决不肯发货,对设备做进一步的质量检修,直到最终检验合格后才出库。由于最终检验耽误了一些时间,该工厂甘愿承担额外的运输费用,特意申请将海运改为空运,以保证按合同签订的交货期及时交货。契约精神在他们这里发挥至极,虽然损失了即时的一些利益,但赢得的却是客户对其最大的信任。
3 企业“契约精神”的建立
企业该如何建立“契约精神”?不妨先将关注力放到企业的内部。从员工进入企业工作的那一刻开始,企业与员工之间就建立起一种契约关系。企业需要员工完成特定的任务和指标,创造企业价值,而员工则希望获得薪资回报以及可以提高自己市场价值的某些能力和经验。抱持着对契约的尊重,企业应兑现对员工的承诺,如薪资、奖金、福利、晋升、培训等等,并且对所有员工公平公正、赏罚分明;员工也应尽力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工作,如遵守规章制度、恪尽职守、忠诚于企业,以实现企业目标为己任。即便是最终员工不能继续留在企业工作,在员工离开后,企业也应该尽量维护员工的声誉,员工也不应该去做任何伤害企业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对员工讲契约精神,建立其诚信;员工也要带着契约精神来工作。诚信首先从企业内部开始,内部的诚信会影响企业所有的对外行为,企业自然而然会对外讲诚信,讲契约精神。
令人欣喜的是,放眼当今的中国,已然在告别以往的“野蛮生长”,越来越多的企业、民众都在呼唤着商业诚信,在积极践行契约精神。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奸商”将不复存在,“尖商”将再次回归!
[1]汪中求.契约精神[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
[2]陈佩琦.浅议诚信与契约精神的区别[J].大观周刊,2010(48).
[3]韩伟.传统中国不乏契约精神[J].书屋,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