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农村中的满意度分析
——以吕梁市交口县某行政村为例
2015-09-13周易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太原030006
周易(山西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太原 03000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农村中的满意度分析
——以吕梁市交口县某行政村为例
周易
(山西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太原 030006)
本文在对吕梁市交口县某行政村130位农民进行走访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农村中的落实情况和农民的满意程度。由于农民的年龄结构、收入水平、健康状况的不同,对新农合的满意度有较大的差别。同时,农民对新农合制度了解程度的不同、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情况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度。本文浅析了影响农民对新农合满意度的几个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3点建议,一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大力度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二是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重视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三是加强新农合制度的宣传,提高农民的参合热情。希望能够不断提高农民对于新农村合作医疗的满意程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满意度;医疗就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对大病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有着迫切的需要。尤其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乡镇,上亿农民面临着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威胁,加之农村医疗技术落后,更加重了农民对于社会医疗保障的需求。从2003年开始,山西省乡镇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虽然在覆盖面、参合率上有了很大地提升,但仍无法满足农村医疗需求。
本文以吕梁市某行政村为例,对样本村下辖的3个自然村的130位农民进行了走访,其中包括普通农民、村干部、乡村医生等。结合调查问卷,对交口县某行政村“新农合”的满意度进行了浅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1 吕梁市交口县的基本情况
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市境总面积约21 140平方千米,下辖1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截至2012年底,吕梁市参合农民达到277.257万人,参合率达97.79%。参合率提高,新农合覆盖面扩大。
交口县截至2013年,户籍人口为12万人,201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为442 724万元,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7 273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62 138万元人民币;公共财政收入为78 168万元,公共财政支出为134 442万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510 000万元。2013年,交口县粮食总产量为29 524吨,肉类总产量达到2 680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达到43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 215 800万元人民币,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322 295万元;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420床。2012年,交口县新型农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以上。
2 样本村概况
交口县某行政村拥有3个自然村,总面积有20平方千米,境内山脉较多,沟壑纵横、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全村共有土地面积1 192.3亩,总人口有2 395人,人均耕地面积约1~2亩,耕地面积较少,农民很难从耕地中获得收入。该村工业比较发达,有三鑫锻造有限公司和天源洗煤厂,青壮年打工一个月可以有2 800~3 000元人民币的收入。全村村民平均年收入为1.5万元左右。
在对130多位农民的调查中了解到,该行政村村民中,青壮年多选择外出打工或者进本地工厂务工,但大部分农民家庭收人,主要依靠种植其他经济作物或从事其他行业的劳动获得。由于近几年粮食价格下跌,农民收人增长缓慢,农民收入只能维持家庭的基本开销。
样本村村民从2008年开始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全村65岁以上老年人150名左右,约占总人口的6.3%。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有1 580人,占总人口的65.97%,据调查,样本村的参合率在95%左右。2008-2015年,交口县样本村的个人缴费标准和县级政府补贴标准也在逐年变化,见表1。
表1 交口县样本村新农合缴费标准及县级政府补贴标准/元
见表1可以看出,2008-2015年样本村参合村民每年个人缴费在逐年上涨,交口县级政府补贴整体上由10元上升至28元。可见,参合村民的个人缴费标准在逐年上升的同时,县级政府的补贴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随着煤炭经济的不断发展,该行政村因为过度开采煤矿资源,使环境遭到不断恶化,大型煤炭工业的兴起让该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通过对样本村130位居民的调查,发现有15人患有慢性咽炎、3人患有支气管哮喘、1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中两位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村民都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者全部参加了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该村65岁以上老年人比例占样本村人口的6.3%(按照联合国的老龄化标准,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7%则为老龄化社会)。农村青壮年的流失,缺少养老机构和社会保障,老人一般由子女抚养,使得老龄化压力过大,老人一旦患病对于整个家庭的打击是十分沉重的。
3 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农村中的满意程度
评价社会保险最重要的标准,并不是个人成本收益是否平等,而是保险的社会满意程度。
医疗保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强调的不是个人成本收益的平等,而是社会对保险金的满意程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种社会保险,一般来说分散风险的程度越高,参合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程度会越高,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程度应该受到重视。该行政村的参合率达到95%,低于全国2013年参合率的98.7%(“2013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3.1不同年龄的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程度
从年龄结构看出,年轻人对于新农村合作医疗的满意度较低,但是老年人对于新农合的满意度较高。此次调查把年龄段分为20岁及以下、21~35岁、36~55岁、56~70岁和71岁及以上,统计了不同年龄段的人数以及对新农合的满意程度,见表2。
表2 被调查者的年龄结构和对新农合满意度评分
见表2可以看出,20岁及其以下和21~35岁之间的被调查者对于新农村合作医疗的满意度较低,满意度平均评分分别为71.1分和69.3分;56~70岁及以上的满意度较高,达到了80分以上。可见,样本村的老年人相对于年轻人,对新农村合作医疗的满意度更高。
Grossman[1](1972)假设个人可以继承一定的初始健康存量,该存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随着年龄上升,农民身体的各项机能开始下降,患病的几率也在不断增大,老年人对医疗资源的需求和利用率随之增大,所以相对于年轻人来说,老年人对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平均满意度就相对较高。另外,部分老年人收入较低,当患有重大疾病时,老年人的生活将会受到更大的影响,所以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对老年人来说更加重要,而新农合可以为患病老人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并减轻疾病所带来的经济负担,因此样本村中年龄较大的农民相对年轻人,对新农合的满意度更高。
3.2从收入角度调查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程度
从年收入角度看,样本村村民的年收入水平集中在5 000元到10 000元人民币之间,人数达到55人,此收入水平的村民对于新农合的满意度评分为87.2分。由此可见,大部分调查者对于新农合的满意程度比较高。但是收入水平的不同,也影响到农民对于新农合的满意度,见表3可以看出,低收入者对于新农合满意度评分低于高收入者。
表3 被调查者的年收入水平和对新农合满意度评分
见表3能够看出,收入处于1 000元以下的农民对于新农村合作医疗的满意度较低,满意度均分仅为69.1分;收入处于1 000~5 000元的以农民对于新农合的满意度均分在73.4分左右;年收入在5 000以上的农民对于新农合的满意度均分为80分以上,并且呈现出递增趋势。由此可见,收入越高的农村居民对于新农合的满意度越高。
其原因可能是,低收入者的支付能力和承受疾病风险能力相对于高收入者来说较弱,医疗保险来抵御疾病风险的要求更高,因此对新农村合作医疗的依赖性更大。而高收入者分散疾病风险的能力更高,对于医疗保障的依赖性较低,所以高收入者对新农合制度有更大的包容度,对其的满意度就此较高。因此,参合农民中高收入群体对新农合制度的满意度评分更高。
3.3从健康状况调查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程度
从健康状况的角度看,此次调查把健康状况分为自感健康状况很好、良好、一般、差。自感健康状况很好的人数最少,仅占样本总体的16.15%;自感健康状况一般的人数最多,占样本总体的39.23%;自感健康差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20%。被调查者对新农合满意度评分随健康状况的下降而降低,见表4。
见表4可以看出,自感健康状况很好的被调查者满意度最高,为89.1分;自感健康状况一般的被调查者满意度平均分为81.4分;但是自感健康状况较差的被调查者满意度平均分为75.5分。由此可以看出,新农合制度的满意度,随着自感健康状况的提高而提高。
根据顾客满意度模型,满意与否主要取决于实际受益与期望受益之间的差值,当实际受益达不到期望时,就会导致顾客的“不满意”。健康状况较好的农民对新农合制度依赖性较小,对从新农合中受益的期望比较小,所以对其有更大的包容度;健康状况较差的人对新农合制度期望较大,当期望收益大于实际收益时,对新农合的满意度就会降低。例如,调查中一位老人患有高血压,属于慢性病,现行的新农村合作医疗中,没有对慢性病的特殊规定,医疗费用只按照门诊费用报销,报销费用较低,这就使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对新农合制度的满意度低。
3.4医疗定点机构就医调查
调查显示,在对村、乡镇、县级、省级四级医疗机构的调查中,总体满意度最高的是乡镇卫生院,其次是村和县级医院,最不满意的是省级医院,见表5。
表5 农民对新农合医疗定点机构满意度平均评分(百分制)
从各项指标来看,村级卫生站在服务和方便程度的满意度是最高的。被调查者最不满意的是省级医院的医疗费用,满意度仅为43.7分,这主要是因为在交口县当地乡镇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是85%,在交口县医院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为70%左右,在太原市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为50~60%。报销比例的不同、报销手续繁简程度的不同,使农民对省级医院医疗费用和方便程度的满意度下降。县级和省级医院的医生水平、医疗设备和就医环境都比较高,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新农合的制度设计理念不被参合农民认可。
3.5对新农合制度熟悉程度的调查
被调查者对于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熟悉的程度不同,对新农合满意度也会有所不同。此次调查把对新农合的熟悉程度分为4个层次,依次为很了解、比较了解、一般了解和不了解。据调查结果可以发现,越了解新农合制度的村民,满意程度会越高,见表6。
表6 被调查者对新农合的熟悉度和对新农合满意度评分
见6可以看出,有5.38%的农民对新农合制度不了解;有46.92%的农民对新农合制度一般了解;很了解新农合制度的农民只有10%。可见,样本村中农民对新农合制度还是有一定地了解的,大部分人是从村干部、卫生院,以及广播、电视、报纸等途径了解的。随着对新农合制度的熟悉程度的加深,村民对新农合的满意度评分逐渐提高,由79.1分提高到了89.5分。
被调查者的满意度随着其对新农合的了解而提高。其原因可能是,一方面,随着农民对新农合制度了解程度的加深,对就医报销等就更容易认可,满意度就高;另一方面,农民对新农合制度不了解,对新农合制度的预期往往很高,所以对新农合的报销情况不满意。
4 解决措施
4.1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大力度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对于提高农村居民对于新农合的满意度有较大的影响。但是由于新农合实行“自愿参保”的原则,即由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面筹资,而该行政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却要每年承受不断上涨的参保金额,因此不可避免地使一部分经济贫困,无力参保的人被排除在医疗保险的体制以外,这使得该行政村参合率低于全国水平。
因此,当地政府要提高新农合财政支持力度,提高政府补贴水平,还要把农村低收人农民、孤寡人群等“医疗弱势群体”,作为医疗保障扩面工作的突破口,促使政府积极地发挥医疗保障责任主体的作用。除此之外,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存在着报销手续繁琐、报销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大大影响了农民参合的积极性。政府在推动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过程中,应更注重完善制度设计,实现医疗筹资和服务利用方面的公平,从而让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更好地服务于农民,更加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4.2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重视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
政府应重视农村医疗机构的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逐渐配备基本的医疗设施,满足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在对乡镇卫生院升级和改造的同时,进行资格审查,严格约束定点医疗机构的操作行为。重点推进乡镇卫生院的急救、妇保、儿保、产科、预防保健等服务功能建设,促进乡镇医疗机构功能的升级和转型;要不断加强农村村级和社区的卫生服务建设,逐步开展慢性病监测、健康体检等服务,建立社区医疗体系,培养农村居民的疾病防御意识;要重视基层医疗队伍的建设,鼓励优秀的医疗人才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百姓。建设一支服务态度好、工作效率高、医术高明的医疗队伍,严格基层医生的选拔,提高他们的待遇和福利水平,让其安心服务于基层。
4.3加强新农合制度的宣传,提高农民参合热情
目前对新农合的宣传中,大多集中在新农合制度对农民的好处上,而没有树立起农民的风险意识,没有对那些不参加新农合的农民进行深入调查,宣传没有针对性,只是停留在形式上。许多农民没有了解到新农合在未来能带来的好处,只是考虑到短期利益,认为自己身体还很好,没必要参加新农合。
在宣传上,政府应该更有针对性、更详细地对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进行宣传;在宣传内容上,不能仅仅告知农民个人需交的费用,应重点宣传新农合的报销范围、报销比例、报销程序等,使农民对新农合有清晰直观的认识,使其走出认识误区,才能做出更有利于自身的选择;在宣传形式上,可以加强对基层医护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让他们在工作中宣传新农合,针对每位农民的实际情况详细讲解新农合的报销方法,使新农合制度真正落实到农民的医疗中。农村可以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方式,对文化程度低的农民进行宣传,也可以定期举行交流会,让真正的受惠农民交流参加新农合的心得,从而鼓励更多的人参加新农合。
经过对吕梁市交口县某行政村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到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取得了较大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困扰。但是,由于受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地区医疗水平的影响及社会保障政策的不完善,使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有较多问题。以上的调查和研究还不完善,还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希望能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为广大农民享受现代医疗服务尽一份绵薄之力。
主要参考文献
[1]M Grossman.On the Concept of Hea1th Capita1 and the Demand for Hea1th [J].Journa1 of Po1itica1 Economy,1972,80(2):223-255.
10.3969/j.issn.1673-0194.2015.13.138
F840.684
A
1673-0194(2015)13-0236-04
201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