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引领银行业改革发展新常态

2015-01-02

金融与经济 2015年1期
关键词:银行业监管改革

■ 李 虎

一、准确认识新常态下银行业监管面临的挑战

(一)地方经济加快发展愿望强烈,对引领银行业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尽管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但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特别是中央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必将有力地促进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对江西省而言,发展不足是基本省情,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主要矛盾,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尽快做大经济总量。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15年经济增长主要预期目标,这对银行业而言既是发展机遇,也带来更大压力,考验着服务支撑和监管适应能力。反观江西银行业,金融总量偏小、机构体系不完善、融资结构不合理仍是面临的突出问题。作为监管者,应当认真思考如何推动银行业尽快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引领银行业进一步找准切入点,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指导银行业妥善处理好支持经济发展升级与有效防范风险的关系,实现经济金融稳健和谐发展目标。

(二)新一轮改革稳步推进,对指导银行业加快改革转型提出更高要求。2014年以来,在各级监管部门的统筹部署和积极推动下,全省银行业改革实现了稳步开局,公司治理、业务治理、风险治理、行业治理体系以及各类银行业机构改革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初步成效。今后一个时期,银行业改革任务仍然十分繁重,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不容忽视。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部署了关于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推动银行业务管理架构改革、推行银行监管体系改革、完善银行业服务设施建设等四方面改革重点。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2015年银行业改革任务。全面深化改革不仅是解决当前银行业突出问题的紧迫任务,也是事关银行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监管部门要积极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常态,引领银行业加快新一轮改革,努力向改革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向改革要红利。妥善处理好推改革、促发展与防风险之间的关系,既要坚持把握银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审慎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防止急躁冒进,又要实现改革方案设计和基层探索之间的良性互动、有机结合,防止贻误时机。

(三)银行业风险呈现积聚态势,对守牢风险防控底线提出更高要求。受经济下行等多重因素影响,我省银行业在总体保持稳健运行的同时,面临的结构性风险持续累积,传染性、隐蔽性、突发性上升,处置难度加大。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行业和地区信用风险加速暴露。光伏、钢贸、铜、煤贸等地方支柱产业及商品融资风险持续发酵,担保圈风险显现。二是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贷款面临结构性风险隐患。尽管相关风险整体可控,但随着房地产市场持续降温,可能导致贷款质量向下迁徙,贷款风险由预期转为现实的可能性增加。三是信托业务兑付风险防控面临考验,部分敏感地区及行业信托项目兑付风险增加。四是民间借贷、非法集资风险向银行转嫁压力加大,一些参与民间融资的企业资金链断裂。此外,银行业案件反弹压力依然较大;信息化条件下的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更具不确定性。如何有效应对更加错综复杂的各类风险,切实守牢风险底线,对于各级监管部门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四)银行业法治建设持续深化,对提高依法监管能力和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依法治理金融,实现银行业运行和监管的法治化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化银行业改革、加快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宽管制、严监管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共识和趋势,银行业监管规制将发生深刻变化,依法监管的边界将更加清晰。在更加尊重市场规律、督促银行业机构自觉肩负起防控风险主体责任的同时,客观要求监管部门也要履行好监督责任,实现监管的权责对等,切实提升监管能力和有效性。今后,监管问责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随着社会法治观念的不断提升和消费者维权意识的逐步强化,监管部门的执法风险也在逐渐增大。各级监管部门必须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切实增强法治观念,以强烈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全面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监管水平。

二、努力做好2015年江西银行业监管工作

(一)强化引领,着力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引领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是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和使命。要督促银行业机构找准支持方向,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实体经济持续稳健发展。一是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指导银行业机构积极争取信贷规模,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传统优势与特色产业的信贷支持。大力发放消费信贷,助力居民消费升级。以获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契机,积极推进绿色信贷,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充分发挥信托、资产管理、财务公司作用,提供针对性强、附加值高的金融服务,促进产业和金融的有机结合。二是积极策应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积极融入中部崛起、“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突出抓好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金融支持,持续加大对苏区发展的信贷投放,确保苏区贷款投放增速不低于全省贷款平均增速,构筑区域性金融政策高地和金融协作平台。三是切实完善小微、“三农”金融服务机制。推动小微金融服务不良贷款容忍度、尽职免责、续贷、清理收费等政策落地,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持续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外部环境。在稳步扩大农村“两权”抵押试点范围的同时,突出抓好农村金融服务“三大工程”实施成效的考核评估。通过努力,确保实现小微企业和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平均水平目标。

(二)统筹部署,持续推进普惠金融体系建设

让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好、更快地惠及所有人群、所有地区,是监管部门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一是进一步丰富省内银行业机构体系。实现汇丰、东亚银行南昌分行顺利开业,抓好广发、平安银行入赣设立分行的沟通协调,填补股份制银行在各设区市的“空白点”。加快村镇银行设立步伐,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县域要率先实现“全覆盖”。二是进一步提升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引导中小银行下沉机构、服务、资金,通过在县域、社区、乡镇和行政村设立便民网点、开展定时定点服务、布设自助终端等多种形式提供基础金融服务。分市、县推动“村村通”工程,力争用2年左右时间完成,打通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三是进一步践行为民监管各项要求。督促引导银行业机构改进特殊群体金融服务,健全无障碍服务机制。实现金融知识宣传的常态化,积极开展送知识、送信息、送服务等多种活动。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体系,严格落实银行业机构主体责任,持续加强收费行为治理,着力完善投诉处理机制。

(三)突出重点,切实加快银行业改革转型进程

牢牢抓住激发市场活力和增强审慎经营能力这个核心,不断把全省银行业改革引向深入,实现改革的提速、提质、提效。一是深化金融组织体系改革。积极配合省政府稳步推进江西银行组建进程,确保组建期间相关城商行的稳健运行。加强对裕民银行筹建的政策指导,争取列入第二批民营银行试点范围。推动江西省联社尽快完成换届,加快推进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力争2年内完成改制农商行工作。加大筹建指导力度,争取南昌银行主发起金融租赁公司、江西高速集团设立财务公司年内开业,积极探索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可行性。二是加快法人机构战略转型。积极引导法人银行业机构加强负债和资产业务创新。督促法人城商行加快业务结构调整,逐步向资本占用低的业务转型发展。持续推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四级社的达标升级。督促信托公司加快非标资金池业务清理,支持财务公司拓展服务功能,提高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水平。三是推动银行业务管理架构改革。加大机构事业部改革力度,探索对投资、衍生品交易等业务实行专营部门模式,指导条件成熟的法人银行对理财、信用卡、私人银行等业务板块进行子公司改革试点。对设立村镇银行超过一定数量的发起行,允许设立村镇银行管理服务子公司。四是引导行业治理体系改革。指导推动银行业协会立足行业服务平台,主动承担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集约服务职能。立足行业自律组织,针对反映突出的融资难融资贵、贷款附加条件、消费者保护不足等行业性问题,逐步建立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立足行业整体代表,通过打击逃废金融债务,改善银行业经营环境,维护银行业合法权益。

(四)守牢底线,有效防控重点领域风险

既要督促辖内银行业机构落实好风险防控的主体责任,又要切实承担起属地风险的监管责任,进一步增强识别风险的前瞻性,不断强化应对措施的针对性,全面提高风险防控的有效性。一是深入开展银行业风险专项排查。抓好三项专项排查:大额信用风险、担保圈风险、重点行业和企业风险排查;押品风险清理排查;案件风险排查。通过排查,切实做到情况心中有数,防控有的放矢。在此基础上,督促抓好薄弱环节和漏洞整改,切实消除风险隐患和案件苗头。二是严密盯防行业及客户信用风险。抓紧建立健全重点行业及客户的常态性分析监测机制,认真研究落实预防性稳控措施。构建“机构在前,协会在中,监管在后”的协调处置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防控多头授信过度授信、银团贷款联合管理机制和债权人联席会议积极作用。抓好抵质押物风险管理,定期进行押品估值和压力测试,相应采取补充抵押、增加担保等措施。充分利用财税政策及时核销不良,通过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收回再贷、展期续贷、并购重组等方式争取重组不良,借助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渠道探索转化不良,防止风险集聚和后延。三是持续布控融资平台及房地产贷款风险。逐户监测平台贷款风险变化,加强平台债务清理、甄别的引导和督促。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地区、重点机构房地产贷款风险的分析监测,防范个别企业资金链断裂可能产生的风险传染。四是始终保持案件防控高压态势。督促银行业机构有效落实案防工作主体责任,进一步健全完善案防工作体系。严格落实员工管理责任制,防范因被处罚人员“带病”跨机构、跨地区流动引发案件风险。着力提升案防工作精细化水平,坚决守住不发生大案要案的底线。五是切实防范外部金融风险输入传染。前移风险防控关口,加大排查力度,切实防止银行案件与外部风险相互勾连、外部风险向银行体系传染渗透。此外,要采取有效措施综合防控流动性风险、信息科技风险、信托兑付风险和声誉风险。

(五)多措并举,着力提升依法监管能力和有效性

监管权力源自法律授权,必须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完善监管方式方法,切实提高银行业监管有效性,为银行业审慎经营保驾护航。一是全面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监管水平。各级监管部门、监管干部要牢固树立法治思维,以强烈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全面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监管水平。对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问题,要建立执法追究机制和责任倒查机制。督促银行机构自觉坚守法律底线,合规开展业务,从源头上避免法律风险。二是持续推进银行业监管改革。按照法人监管、属地监管、透明监管的原则,在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着力优化监管工作流程,探索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合理划分监管职权和责任,优化监管流程和监管资源配置,进一步落实属地监管职责,提高监管工作效率。三是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进一步转变监管理念,加强对改进监管手段的研究探索,切实提升整体监管质效。重点是提升市场准入实效,在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的基础上,牢牢把握准入工作的导向性,实行事前审核与事后评价并重,探索建立准入工作跟踪评价的常态化机制。提升现场检查实效,建立完善现场检查质量控制、过程监督和效果评估制度,统筹加大交叉检查、集成检查力度,切实做到敢抓、敢管、敢纠,见人、见钱、见效,增强现场检查的威慑力。提升非现场监管实效,落实银行机构数据质量第一责任,继续推进良好标准评估及后续整改。深入挖掘监管信息系统价值,努力提升风险识别和预警水平。全面加强EAST系统在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统计分析、案件防控等领域的应用。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加强各项监管手段的统筹运用,发挥好联席会议和协调机制作用,切实增强监管合力。

猜你喜欢

银行业监管改革
数字监管 既能“看病”也能“开方”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改革之路
全球银行业AI的商业价值将创新高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
切实加强对网吧的严格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