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适应发展新常态推动全省人民银行业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5-01-02■王信
■ 王 信
一、深刻认识和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为促进全省发展升级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也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多变。我国经济运行仍处于合理区间,从我省情况看,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阶段,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基础设施投资和消费升级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在农村、城镇、产业、生态保护等领域蕴涵着巨大的增长潜力。特别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为我省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但同时,我省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特别是产业结构不优、创新能力不强、实体经济发展困难、城乡居民收入长期偏低等问题突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难度增加。
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近期人民银行总行出台了很多措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货币信贷保持了适度增长,涉农、小微企业、民生等领域的金融支持进一步加大,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有所缓解,但我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中的各类风险也在逐步显现。从江西来看,2014年信贷实现大幅增长,大大高于同期全省经济增速以及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同时我省也面临部分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上升、有效信贷需求不足、信贷结构不合理、直接融资比重偏低以及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下降等突出问题。在前不久召开的人总行工作会上,周小川行长特别要求大家多做调查研究,多做综合分析。2015年,我们要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区域经济金融形势变化,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着力点,争取全省人行工作在新常态下有更大作为。
(一)新常态下货币信贷调控更要兼顾总量和结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从江西情况看,2014年以来,GDP增速有所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下行,企业经营困难增多,各方对放松银根的预期有所增强。特别是去年二、三季度,江西省小微企业贷款“两个不低于”目标没有完成,社会上反映信贷调控过紧、实体经济资金紧张的舆论不少。但从信贷投放看,2014年全省贷款增量创历史新高,贷款增速较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5、中部六省第1,表明我省货币信贷环境并不紧张。当前企业贷款难贷款贵问题确实存在,但反映融资环境恶化的企业多数属于“两高一剩”等宏观调控行业和抗风险能力不足的弱质产业,且以小微企业为主。可见,主要问题不在于银根较紧,而是结构性问题,这些问题难以通过单纯的放松货币信贷总量而得到根本解决。人总行工作会提出,要更加注重定向调控,加大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2015年,全省人民银行系统要在认真落实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加强对房地产、就业、物价、投资等经济重点领域和关键指标的监测和分析,高度关注各项调控政策落地情况和经济金融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为人总行货币信贷调控提供第一手资料。
(二)新常态下金融改革更要突出完善市场功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加快推进金融改革,完善金融体系,激发市场活力。目前,我省除拥有传统的银证保等基本的金融机构外,民营银行、基金管理、汽车金融、消费金融等新型金融组织尚属空白,互联网金融、融资租赁等新型金融业态发展缓慢。今年,省政府将在引入金融机构、发展民营银行、完善融资担保体系、推动省级法人银行组建以及新型金融组织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省内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发挥应有的作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近几年我省债务融资工具发展迅速,但2014年全省债务融资工具发行规模仅占全国的0.88%,同比还下降了0.09个百分点,仍然存在发行主体不强、市场要素不齐、各设区市发展不平衡等问题。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后,我省约135亿元待发行和正在申请注册的债务融资项目搁浅,给我省推进债务融资工作带来很大挑战。我们要迎难而上,把工作做细做实,更加深入研究债务融资市场规则,主动把握、灵活运用其内在规律,有针对性地把政府、承销商和其他市场要素的力量整合起来,找准破解债务融资发展难题的切入点,力争在挑战中取得新突破。
(三)新常态下金融服务更要支持实体经济和民生改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对金融服务和管理的需求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加快金融服务和管理创新要求也更加迫切。近年来,我省金融消费需求快速增长,金融消费纠纷和案件也随之大量增加。2014年我们已经在全省开通了“12363”热线电话,畅通了全省金融消费者咨询与投诉渠道。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在完善受理处理机制上下工夫,促进金融消费纠纷快速有效解决。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破解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难题的关键环节。上年,萍乡小微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的经验在全省推广,但我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还属于初始阶段,在提升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覆盖面,促进征信市场、评级市场、融资登记服务等创新发展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财园信贷通”和“财政惠农信贷通”是我省为解决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创新推出的两种融资模式,2014年取得了不错成效,但仍存在考核机制不科学、沟通协调不畅通、风险收益不对称等问题。省内各分支机构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加强与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进一步优化这两款产品的设计和管理,切实做好、做实。
(四)新常态下金融稳定工作更要注重防患未然和遏制风险扩散。随着经济增速减缓、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各类金融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2014年末江西银行业机构不良贷款余额295.5亿元,较上年增长32%,不良率1.88%,较上年上升0.18个百分点,其中政策性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不良贷款“双升”尤为突出。虽然与山西、内蒙等省区相比,我省的情况还不是非常严重,但由于连续多年信贷高速增长,省内法人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下降,不良资产上升,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一些地方支柱产业和企业融资风险、担保圈风险持续发酵,比如赛维LDK不良贷款率14.34%,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高安陶瓷产业不良贷款率达5.6%,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全年全省出现涉及金融体系的突发事件11起,涉及各类债务约34.7亿元。全省16家银行业机构涉及风险担保圈218个,风险贷款43.55亿元,而担保企业往往又涉及民间融资和影子银行融资,使贷款风险沿产业链和担保链蔓延。我们要积极适应新常态带来的新变化,坚持底线思维,标本兼治,进一步提高金融风险防控的前瞻性和协同性,加快建立完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金融风险动态分析排查和预警、处置机制,加强跨部门监测监管协调,推进影子银行风险监测监管合作,防范跨市场交叉传染和蔓延,不断推进区域金融生态建设,增强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
二、深入推进区域金融改革 促进江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15年全省人民银行业务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分行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结合我省区域发展战略,继续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深入推进区域金融改革,大力提高金融管理和服务水平,切实防范各类金融风险,维护全省金融稳定,促进江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继续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切实做好信贷调控工作。更加注重松紧适度,保持货币信贷流动性的合理增长。加强对稳健货币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合理引导社会预期,提高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认真做好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信贷调控,落实好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政策。进一步完善合意贷款调控管理。争取定向降准范围内的金融机构100%达到定向降准考核要求并实施降准。积极争取常备借贷便利工具、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在江西试点。
继续推动信贷结构调整。认真落实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原则,加大对水利、铁路、节能环保、集成电路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金融服务。加大对教育医疗、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新增长点的金融支持。继续发挥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的窗口引导作用,鼓励加大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投放。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小微企业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党中央、国务院相关金融政策落实,有针对性地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探索开展扶贫专项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实现扶贫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选择部分县(市)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完善“财政惠农信贷通”管理考核机制。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主办行制度,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切实确保保障房和棚户区改造各项金融支持政策落到实处。
大力促进金融市场发展和跨境人民币业务扩大。引导辖内企业不断探索发行债务融资新品种,进一步扩大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总量,提高该工具占全国比重和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落实利率市场化各项措施,做好全省合格审慎评估工作。完善市场准入审核制度。积极推动信用增级、融资担保等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发展。加强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宣传和指导,提高全省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占跨境收支总量的比重,进一步实施简政放权,提高县域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水平。
(二)着力推进金融管理工作,促进全省金融业规范有序发展
切实加强法治央行建设。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指导意见》的实施细则。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做好相关规范性文件立、改、废、释。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执法效能。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深入推进辖区金融改革发展。继续做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各项准备工作。配合总行推动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进出口银行深化改革。继续推动江西省金融控股集团、省级法人银行和裕民银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设立发展。积极配合我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赣东北振兴合作等区域发展战略,推进相关金融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继续强化金融风险监测和管理。继续坚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监测月报制度。深入推进稳健性现场评估工作。继续加强重点领域和行业风险监测实效,密切关注产能过剩行业、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具有融资功能的非金融机构以及信托理财等领域风险。总结宜丰县地方重点企业金融风险监测试点工作经验,适时在全省推广。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综合水平,推动地方金融生态环境改善。健全“两管理、两综合”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进一步完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监督检查和投诉处理机制,稳妥推进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信息管理系统和12363电话建设。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推进普惠金融发展。
(三)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金融服务现代化进程
加强金融统计和研究。积极开展全省金融业综合统计工作试点。建立影子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的监测体系。继续加强特色研究和调研工作,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有效参考。积极搭建多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丰富和活跃江西金融学会工作。继续配合总行做好对口支援新干县工作,积极争取以人民银行总行和江西省政府共建形式,支持新干创建“县域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加大新干县对口支援工作力度,力争每个处室至少扎实推进一项对口支援措施。
加快支付体系建设和科技创新。进一步强化支付结算监管,规范支付机构经营行为,保障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安全。大力推进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开展支付系统南昌城市处理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系统备份工作。积极参与金融标准化工作,推动金融标准在全省的实施。继续完善金融IC卡应用环境,研究推动移动金融的技术创新与应用。继续加强系统运维,确保支付清算等各业务系统安全运行。继续做好辖内金融业信息安全指导协调工作。
加强国库和货币发行管理。继续推进全省国库会计业务标准化建设。继续提高财税库银横向联网业务量和运行效率。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工作。主动配合财政部门全面整顿清理财政专户,建立以单一账户为基础的国库管理体制。推动省级国库现金管理试点工作,研究制定国库现金管理操作细则。加强发行、钞处管理,确保库房库款安全。科学监测现金运行,科学调拨现金,确保春节期间现金供应。做好现金需求模式改革工作。继续推进冠字号码查询工作。推进硬币自助服务环境建设。提高现金全额清分质量,大力降低假币浓度。继续推进赣南反假货币示范区建设。推进残钞废料无害化处理。
加强反洗钱监管和征信管理。深入推进人民银行县级支行反洗钱监管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总行《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对法人金融机构的反洗钱监管,防范第三方支付、互联网金融交易等高风险和新业务领域存在的洗钱风险。积极做好反洗钱综合业务系统的上线工作。强化反洗钱调查与分析,进一步加大与司法机关的合作力度。继续加强征信业务管理。推动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两类机构信用评级,进一步扩大两类机构接入征信系统的覆盖面。继续推进全省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进小微企业征信服务,完善动产融资质押登记系统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
深入推进外汇管理改革与服务。严格依法行政,强化外汇管理内部管控和外部监管,继续推动外汇管理简政放权,探索建立综合柜台服务模式和首问责任制。继续开展跨国公司资金集中运营试点,落实总局保险外汇管理改革,切实抓好资本项目改革推广实施,引导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外汇市场。研究落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共青先导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涉外扶持政策。加强国际收支双向监测预警,提高形势研判和风险发现的前瞻性和精准度。加快管理转型,探索科学有效的事中事后监管模式。坚持高压态势,开展银行外汇业务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外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