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长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2015-01-02张淼
文/张淼
长三角是我国第一大经济区,是亚太地区的重要国际门户,也是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长三角地区规划,主要包括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浙江省东北部。多年来,长三角经济发展迅猛,以上海浦东开发为标志,长三角进入了快速开放阶段,建立了世界级制造业基地。但近年来受资源的约束和国际市场环境的影响,长三角经济发展放缓,制造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对长三角制造业来说要生存要发展,必须思考转型升级问题。
一、长三角制造业发展现状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迅猛,制造业位居世界前列。一般来说制造业生产总值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生产总值较为规定,这说明长三角制造业发展相对稳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制造业迎来了发展机遇与挑战,长三角制造业开始分化和拓展。长三角地区制造业面对挑战不断升级,由传统六大主要行业拓展到是十一个主要行业,主要行业是通信设备、计算机、交通运输设备、通用设备、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电气机械、黑色金属冶炼等。目前,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有趋同现象,但各行业各地的制造业比重有所不同。
二、长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长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机遇
1.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优势
长三角作为重要国际门户,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全球重要的生产地,这说明长三角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长三角地区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全球产业链,一方面向国际提供零部件,同时获取外企的技术溢出,这位产业升级提供了基础。
2.长三角人力资源优势
近年来,长三角劳动力成本有所上升,虽然制造业面临成本压力,但这主要是产业结构特征带来的,潜在的人力资源优势并没有消失。如果成本增加带来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反而会提高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这就需要长三角地区迅速做出合理的反应,发展高端制造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转变生产方式,充分挖掘潜在的人力资源优势,从聚集低水平的劳动力转向集聚高级人才。
(二)长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
1.制造业发展层次较低
当前,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仍然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特别是传统制造业,一些高新技术产品也不是从事的高端技术,而是集中在加工装配环节。总的来说,长三角地区制造业还没有完全摆脱高投入、高消耗的发展模式。
2.产业集群化水平不高
产业集群化会提高整个地区的竞争力,比如降低成本、提高竞争、提高效率等。目前,长三角集群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如上海形成了汽车产业、IT产业等;江苏形成了化学工业、纺织业集群等。但总的来说,产业集群化发展层次较低,没有形成完备的产业链,也无法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3.产业研发能力有待提升
技术创新离不开经费投入,这也是科研活动的驱动力。制造业投入的科研经费,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科技活动的状况。对长三角地区来说,江苏、浙江的科研经费投入有着优势,比较重视技术创新。相比较来说,上海的科研经费投入要高于其他两地,这说明技术创新经费投入有一定差异。从国际技术发展水平来看,长三角制造业的创新投入还远远不够。
三、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如何应对挑战转型升级
(一)发展装备制造业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升,要降低劳动力成本带来的压力,可以发展装备制造业,这也是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发展装备制造业可以为长三角地区发展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基础。长三角地区应充分利用良好的区域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发展先进的装备制造业,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提高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效益。
(二)提高集群化水平
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集群化处在初期,随着有着较高的相似性,但各地有着自身的优势。因此应通力合作,在保持自己优势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产业集群化水平。
(三)培育国际化企业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时代到来。长三角作为重要的国际门户,应充分整合国际优势要素为我所用,培育国际化企业服务于本地区产业与经济发展,为长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途径。培育国际化企业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如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入资产禀赋优势地区,获取技术水平的提升,构建国际营销网络。通过培育国际化企业不仅能转移本地区不适宜发展的环节,还能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长三角地区制造业要转型发展就要在技术上创新,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地方政府应从资金和人才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培育具有高技术创新的人才队伍。同时也可以结合实际需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一些优秀人才,提高制造业科技人员的素质。另外应设立专门技术创新经费,为企业的自主创新创造条件。
[1]洪江涛,黄沛.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创新现状及对策研究[J].研究与发展展望,2010(6).
[2]叶婷婷.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现状、转型升级困境及路径选择[J].北方经济,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