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如何做好内部控制
2015-01-02张丽华
文/张丽华
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的主要核心就是内部控制。为了达到能够高效合理的控制资金运转的目的,加快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向良好轨道前进的步伐,保障环境卫生管理事业资金和资产的安全性,事业单位一定要制定出一套合理、完整、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此来防止单位资产不清、财产管理不严格现象的发生。所以说,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新的形势下进行创新和变革。
一、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现状
(一)内部控制意识不强
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存在着内控意识不强的问题,单位领导对财务内控意识重视程度较低,在内控方面知识所知较少,简单的认为事业单位的统一支付可以达到目标,而不需要进行内部控制,且其财务人员素质不一,难于做到监督管理事业单位资金运作的作用。
(二)资金利用不合理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的资金用途较多,且多为公益事业,内控意识的缺失使得单位会出现资金挪用或资金错用的现象,从而导致财政资金使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即使某些单位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由于内控意识的缺乏依旧不能对这种在社会客观环境变化下所产生的现象进行彻底的杜绝。
(三)财产管理不清楚
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由于其特殊的从业环境,常常会出现资产不清楚的情况,财务人员以及单位领导对本单位资产的管理较为疏忽,很多不常用的资产存在着模糊管理的情况,因此,会造成国有资产不清、时有浪费的现象,从而产生财产上的损失。
(四)招标管理不透明
任何事业单位都存在着交易行为,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存在着较多的物资采购以及环境卫生建设的行为,随着大环境的复杂多变,在进行这些交易和建设行为时会有人为了一己私利而进行内外合作,从而达到为自己牟利的目的,损害了国家和单位的利益。
二、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一)强化内控意识,提高人员素质
要想强化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人员的整体内控意识,就必须先从领导做起,通过对内部控制知识的学习加强人员的内控意识,增强人员内控责任感。其次,要想使财务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必须对人员进行素质的提高,高素质人员会对危机以及潜在的危险有着较高的觉察力,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在利益面前站稳立场,摆脱利益的诱惑。
(二)保证资产安全、健全维护体系
资产的内容包括固定资产以及流动资金等,固定资产是每个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前提,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安全维护和正确的使用,减少资产的浪费。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要建立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对已有的资产进行登记造册,确保资产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加强对资产的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如购置、验收、调拨、处置等,防止资产的流失和利用率不高的情况;其次是对资金的控制,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资金运作机制,明确每笔资金的去向,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保证资金是为环境卫生管理事业服务的,防止某些人为了个人或者集体的利益而私设“小金库”,从而使国有资金变为个人所得。
(三)强化事前控制,建立预算制度
要想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可以进行事前控制并且建立相应的预算控制制度。通过对事业单位各部门进行授权,把单位各项业务工作进行仔细的计划和资金预算,项目负责人要对资金的利用负责,单位可以对预算和计划的实施状况进行约束。第一,对业务工作的计划和预算要突出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的最终目标,同时明确其权利和责任;第二,在实施预算的过程中,调整预算的时候要进行授权批准,使预算有可实施性;第三,定期的反馈预算的实施状况,努力让各部门积极参与其中。
(四)建立内审制度,做好监督管理
建立和健全完善的审查制度以及审查机构可以帮助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有效的防止资金用途不清、内部招标等问题的产生。内部审核制度相对于其他制度而言,是内部控制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内审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提升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去向的监督,需要注意的是,审计人员的选用一定要和会计人员分离开,确保两者互不相关、互不干涉,这样才能起到监督和管理的用作。此外,单位的领导还应该制定出相应的奖惩制度,要不定期的对财务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工作,时刻关注考核财务内部控制的执行状况。
三、结束语
时代不断进步,经济竞争逐步激烈,要想事业单位在竞争日益加剧的市场上有自己的地位,其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财务内部控制。通过高效合理的控制资金的运转,加快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向良好轨道前进的步伐,保障环境卫生管理事业资金和资产的安全性。通过强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意识和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使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的整体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1]王英红.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J].中外企业家,2015(21):53-55.
[2]杨红春,徐景玲.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交通财会,2015(08):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