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
2015-01-02
TPP即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英语: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缩写:TPP),全称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英语: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亦译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由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成员国发起,从2002年开始酝酿的一组多边关系的自由贸易协定,旨在促进亚太区的贸易自由化。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第一条一款三项规定:“本组织支持亚太经济合作会议,促进自由化进程,达成自由开放贸易之目的。”
一、发展历程
2002年开始酝酿的一组多边关系的自由贸易协定,原名亚太自由贸易区,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2006年5月1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对新西兰和新加坡生效,对智利和文莱生效的时间分别为2006年11月8日和2009年7月1日。2008年2月美国宣布加入,并于当年3月、6月和9月就金融服务和投资议题举行了3轮谈判。2008年9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参与TPP谈判,并邀请澳大利亚、秘鲁等一同加入谈判。2009年11月,美国正式提出扩大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计划,澳大利亚和秘鲁同意加入。美国借助TPP的已有协议,开始推行自己的贸易议题,全方位主导TPP谈判。自此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更名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开始进入发展壮大阶段。 2010年,马来西亚和越南也成为TPP谈判成员,使TPP成员数量扩大到9个。2010年3月15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首轮谈判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参与谈判的共8个成员:美国、智利、秘鲁、越南、新加坡、新西兰、文莱和澳大利亚。此次谈判将涉及关税、非关税贸易壁垒、电子商务、服务和知识产权等议题。美国较为强调的内容包括推动清洁能源等新兴行业的发展,促进其制造业、农业以及服务业的商品与服务出口,并强化对美国知识产权的保护。2010年11月14日,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高峰会的闭幕当天,与会九国同意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提案,将于2011年11月的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高峰会完成并宣布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纲要。2011年11月11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宣布加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2012年10月8日,墨西哥经济部宣布,墨西哥已完成相关手续,正式成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第十个成员国。墨西哥经济部指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是有国际影响力的贸易组织,加入该协定为墨西哥参与亚太地区经济事务提供了平台,为墨西哥出口打开了新的机遇之门,也有利于发挥墨西哥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作用。2012年10月9日,加拿大遗产部长莫尔(James Moore)代表国际贸易部长法斯特在温哥华宣布,将正式加入《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协定》(TPP)。
二、TPP谈判趋势
1.关于农业。农业将是谈判的重点和难点。虽然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坚持达成高质量的贸易协定,但最终能否在澳大利亚-美国自由贸易协定基础上,在食糖、乳制品等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上取得进展,无法预料。从美国国内情况看,美国部分利益集团要求新的贸易协定不能突破原有自由贸易协定的相关规定,但农产品加工业则要求进一步开放农产品市场,因此美国于2009年多次通过举办听证会等形式进行国内政策协调,并将原定于2009年3月进行的首轮TPP谈判推迟到2010年3月。因此,农产品贸易能否最终实行全面自由化取决于澳大利亚、新西兰与美国的谈判,以及美国国内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
2.政府采购。马来西亚同意在政府采购方面对国内相关立法进行修订,满足TPP成员的相关要求,因此被允许加入谈判。由此可以判断,TPP成员将在政府采购方面放松管制,允许其他成员的企业进入其政府采购市场。
3.关于投资。从澳大利亚、新西兰相关报道看,两国部分民间团体在第四轮谈判期间集会,表达对投资议题谈判结果的担忧。第二轮谈判期间,美国媒体也曾报道其国内不同团体对投资进一步自由化问题存在不同看法。由此可以推测,投资议题存在较大争议,成员政府对跨国公司投资的约束力可能会受到削弱,但具体结果取决于各方谈判和谈判最后的总体需要。
三、美国对TPP影响
(一)全面介入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确保其地缘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
2010年1月1日,有19亿人口和6万亿美元GDP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虽然,名义上是东盟主导整个东亚一体化进程,但是,中国的影响力始终是美国关注的焦点。随着中国地位的提升,美国在亚洲的经贸影响力相应衰落,如果任由亚洲形成将美国排除在外诸多优惠贸易协议,那么美国出口企业和整体经济将会因此受到损害(Myron Brilliant,2009)。美国通过TPP谈判可以对中国东盟FTA起到制衡作用,削弱中国经济在该区域的影响力,确保其东亚地缘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
(二)重塑并主导亚太区域经济整合进程,稀释中、日等国的区域影响力
亚太区域经济整合进程明显加快,形成了“10+1”、“10+3”、“10+6”(东亚峰会,东盟十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经贸合作机制。美国在该区域的贸易份额持续减少,有可能被排除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之外。在此背景下,美国认识到亚太区域对其国内经济的增长、就业能力的提升和大国地位的巩固具有基础性作用。美国不想再当旁观者,要采取切实的行动成为亚太区域经济整合的领导者,与太平洋对岸的政府、企业和公众进行沟通、交流与融合。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打开新的市场空间,确保美国企业能够自由和公平地进入这些最具活力的出口市场。因此,美国调动一切行政、经济和外交资源全面主导TPP谈判,打破亚太原有的区域经济整合节奏。通过对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介入,进一步稀释中、日等大国的区域经济和政治影响力。
四、中国对TPP采取的对策
(一)将TPP当作亚太区域经济整合的重要契机
TPP是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推动力量,美国借此可以提升与亚太新兴经济体的经贸关系,创造出一个适合21世纪经济发展趋势的高标准区域经济合作平台。该平台涉及的经济体将占据全球一半的GDP和40%的贸易份额。这是一次巨大的机遇,大陆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在亚太区域整合中发挥与自身实力相对称的作用。TPP是高标准的贸易协议,包括所有货物、服务和农产品贸易,可以作为推动APEC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动力,有可能成为亚太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基础。对于这一趋势,中国应该提前有所觉察和准备。
(二)对美国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主导权保持谨慎
美国作为世界的“领袖”担心被排除在东亚区域一体化之外,因此积极与新加坡和韩国签署FTA,与泰国和马来西亚积极进行FTA谈判。亚太区域经济整合的进程中需要主导力量的出现,美国以其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试图主导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在主导权的问题上,大陆无法直接与之抗衡。可以借助美国的力量,打开亚太市场,为中国出口企业开创更加便利的国际市场环境。
(三)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参与TPP谈判
中国前期可以密切跟踪研究TPP谈判议题和进程,根据世界经济形势、国际政治格局,权衡自身综合利益以后,选择合适的时机参与到TPP谈判中来。可以采取列席或者观察员的方式参与协商,待到时机成熟可以全面参与。如果WTO多哈回合谈判继续停止、TPP谈判进展十分顺利、中国台湾地区要求与其他经济体进行FTA谈判的舆论压力越来越大,中国可以果断加入TPP谈判,推动TPP成为亚太自由贸易区。不过从当前发展形势来看,美国并没有明确提出要中国参与,可见其具有更深层次的战略考虑。
(四)加快与东亚经济体实质性区域经贸合作进程
当前中国正在逐步履行WTO的承诺,多哈回合的谈判进程短期内不是中国的最优先关注点。中国仍然需要将更多精力用在区域经济合作领域,尤其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领域。虽然东亚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益并不大,但是其政治和安全影响力却很大,涉及美国与中国和日本争夺该地区的领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