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水泥企业存货损耗的账务处理

2015-01-02占行艺

当代经济 2015年26期
关键词:存货损耗原材料

○占行艺

(山东山水水泥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316)

浅议水泥企业存货损耗的账务处理

○占行艺

(山东山水水泥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316)

水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损耗非常普遍,实际生产过程中损耗的形成既存在生产工艺的问题,又存在统计口径的问题,平时如果不及时解决或处理不当,最终就会形成账实不符,成本不实等现象,如果被人利用,就会成为人为调节利润的工具,而且如果因财务人员注意不到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税收风险,本文章针对存货的损耗以及相应的账务处理进行一下简单的归纳总结。

水泥企业 存货损耗 账务处理

一、引言

水泥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发生损耗无法避免,但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调整,损耗就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大,最终形成一个巨大的窟窿。一般情况:企业会进行年终盘点,有的企业,会在年底进行一次处理,处理时大多数企业从生产上进行调整,也有的企业则直接从财务账上进行处理,但有的企业,不重视这些损耗,听之任之,极少数企业还故意为之,人为调节利润。当然也有做的比较好的企业,企业在日常生产中,每旬一盘点,然后针对盘点情况随时进行调整消化。本文针对水泥生产企业形成的损耗的主要情形进行一下归纳总结,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损耗的几种形式

1、正常或合理的的损耗

(1)原材料采购途中的损耗

主要是运输途中的撒料、双方计量秤(磅)的误差造成。

(2)原材料在待投入生产过程中的自然损耗,比如水份的蒸发、物料水化、风化、氧化或自燃。

许多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对主要原材料进行储备,一般会保留20天的用量,而针对那些受淡旺季影响,价格波动较大的原材料,企业一般会在淡季储存,时间就可能达到数月或更长,因此有些原材料就会产生自然损耗。

(3)原材料(半成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损耗

第一,原材料(半成品)在投入生产的途中的损耗。这种情况主要指企业在组织生产时,一般都是使用装载机将原材料送到下料口,再然后用皮带输运到原材料库或直接入水泥磨(或生料磨)中,在上料及传送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存在撒料或粉料会随风飘散的损耗,特别是原材料堆场离下料口比较远的企业,需要车辆在厂内来回倒运,这种损耗就稍微比较大点。

第二,成品入库过程中形成的“损耗”。大多数水泥企业一般都用一条生产线生产多个水泥品种,在品种转换时,特别是在从低级别的品种转产高级别的品种时,水泥磨内、斜槽、提升机等设备的残余物料就需要清理干净,而清理的方法一般都是用高级别品种的配料方案生产运转一段时间(俗称洗磨),待取样检验合格之后再将产成品改入高品种的水泥库中。此时,这段“洗磨”时间内的产量,生产上记录的是高品种的产量,而实际进入了低品种的产品库中了,虽然总产量没有差异,但分品种的成本存在差异。

(4)产成品在发货销售过程中的损耗

同样,产品在销售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损耗,首先,在销售包装的产品时,企业的包装设备未能达到一个品种一条包装线,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也需要对包装机及其称重仓进行“洗仓”,同样也会产生高品种水泥的损耗。其次,发货出厂时企业地磅计量可能存在误差。

(5)产成品储存过程中产生的损耗

水泥是一种特殊物质,它易吸收空气中的水份,从而凝固后会附在容器壁上(俗称结壁),时间长了,形成一定的损耗。

2、非正常损耗

(1)存货因管理不善导致的霉烂变质被盗损毁

一些企业可能因原材料库有限,有些原材料会露天堆放,譬如半成品熟料经常出现因遮盖不及时,遭雨淋,从而导致强度下降或报废。

(2)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符合国家质量管理规定的废品

水泥企业一般很少出现废品的情况,因为连续生产,化验部门会在两小时一取样,如发现不合格会及时通知生产进行调整,产品经过混合均化后也可以达到合格状态。

三、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1、正常或合理的损耗

正常或合理的损耗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因而要计入存货成本或营业成本,其进项税无需转出,只是提高了单位存货的成本。

(1)采购途中形成的合理损耗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运输途中合理的损耗直接计入存货成本。进项税可以抵扣、总成本不变、数量按实际收货计算、存货的单位成本提高。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2)存货在存放过程中形成的合理损耗(包括销售发货形成的损耗)

因水泥及其原材料这种特殊的物质形态,平时生产一般很难单独盘点计量准确,一般只有在该批原材料用完的时候或产成品库发空时才发现盘亏或盘盈。此时应根据“盘点”结果,将盘亏金额先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待管理机构批准后结转至管理费用。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xx原材料

库存商品——xx品种

借:管理费用——财产盈亏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3)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损耗”

生产过程中因达到质量要求不可避免产生的品种之间的“损耗”,而非真正的损失,因此,应根据生产统计,将“洗磨”这段时间消耗的原材料计入低品种的生产成本,同时应将产量调整与实际情况一致。

借:生产成本——xx品种(低)——xx原材料

贷:生产成本——xx品种(高)——xx原材料

借:库存商品——xx品种(低)

贷:库存商品——xx品种(高)

2、非正常或非合理损耗

非正常或非合理损耗是不可预知的,这部分损失不应计入存货成本或营业成本,其进项税需要转出,这部分损失先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待查明原因之后,在减去过失人或者保险公司等赔款和残料价值之后,计入营业外支出。

(1)发生损耗时,能直接确定过失责任人的

借:应付账款或其他应收款等

贷:原材料或在途物资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尚待查明原因和需要报经批准才能转销的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或在途物资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查明原因后,再分别处理。

应由供应商、运输机构、保险公司或其他过失人负责赔偿的损失。

借:应付账款或其他应收款等

结合历史来看,印刷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为文化产品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如何应用新的印刷技术,将数字与纸质完美融合并长久保留,是个课题。比如,自然、科技类出版物如果用上AR等数码技术会更形象生动,但怎样在纸面上进行长久保留,这就对大数据的建立有更高的要求。业内已有先行企业像同昆数码,正展开这方面的研究。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3)有残余价值的

借:银行存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4)最后,“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相应余额应当为零。举例:甲企业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采购的原材料均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税率17%,发生如下业务。

购进原材料一批,专用发票上注明数量1000吨,不含税单价100元/吨,运输途中发生正常损耗2吨,入库998吨,款项已付。

年底盘点时盘亏原材料一批,价值为30000元,经查明属于保管不善造成的原材料损失20000元,另外10000元属于自然损耗。

12月份生产过程中多次转换品种,因“洗磨”原因,PO425水泥多耗用熟料100吨,无税金额20000元,石膏5吨,无税金额700元,经盘点发现PO425水泥盘亏105吨,而PC325水泥盘盈105吨(不考其他因素影响)。

解答:购进原材料时,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计入原材料成本,原材料正常损耗部分的进项税额允许抵扣。

借:原材料 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

贷:银行存款 117000

登记原材料明细账时,数量998吨,金额100000元,单价为100.2元/吨。

存货盘亏时,分录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30000

贷:原材料 30000

查明原因后,自然损耗部分进项税允许扣,对因保管不善造成的原材料损失,其进项税不得抵扣,应作进项税额转出。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34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400

借:管理费用——财产盈亏10000

营业外支出——财产损失234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33400

因转换品种导致品种之间原材料的“损耗”

借:生产成本——PC325——熟料20000

生产成本——PC325——石膏700

贷:生产成本——PO425——熟料20000

生产成本——PO425——石膏700

借:库存商品——PC325 20700

贷:库存商品——PO425 20700

另外,为规避税务风险,企业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规定,针对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应以清单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属于清单申报的资产损失,企业可按会计核算科目进行归类、汇总,然后再将汇总清单报送税务机关,有关会计核算资料和纳税资料留存备查;属于专项申报的资产损失,企业应逐项(或逐笔)报送申请报告,同时附送会计核算资料及其他相关的纳税资料。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资产损失内部核销管理制度,及时收集、整理、编制、审核、申报、保存资产损失税前扣除证据材料,方便税务机关检查。

四、小结

针对水泥生产企业形成损耗的主要情形,会计人员在发现存在各类损耗时,首先,要弄清楚损耗形成的原因,才能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其次,只有在日常生产过程中进行及时调整处理,才能保证账实相符,才能确保各品种成本符合实际情况。不处理或处理不当,则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1]庄琦:浅议非正常损失存货的会计处理[J].商场现代化,2008(20).

赵小茜)

猜你喜欢

存货损耗原材料
水利工程原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探讨
多工况下永磁电机损耗研究分析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三电平ANPC变流器损耗平衡的SVPWM策略
浅谈如何加强企业存货内部控制
观点
知识无穷尽
大宗商品:从商业到货币,全球的不安殃及原材料
政府存货准则与企业存货准则的比较及建议
定制私家影院系统中的传输损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