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政策性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与防范

2015-01-02李秀丽

北方经贸 2015年8期
关键词:农发行盘活政策性

李秀丽,丛 靓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1)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主要承担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服务。为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建设新农村,贷出大量的款项。不良贷款有如下几种: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

一、不良贷款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不良贷款面临的问题

在2003年8月15日,我国颁布了《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其中条例的第九条规定: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负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足额安排中央储备粮所需贷款,并对发放的中央储备粮贷款实施信贷监管。

根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013年年报数据显示,2013年,全行全年累计发放贷款13 300.5亿元,年末贷款余额25 026.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71%。其中存在的不良贷款对农发行的资产带来严重的危害。首先,农发行的不良贷款中政策性挂账贷款的比例较大,比如在湖南省分行的贷款中政策性的挂账贷款占不良贷款的31.51%,天津省分行的贷款中政策性的挂账贷款占不良贷款的76.34%。这样大比例的政策性的挂账贷款,都使银行管理贷款增加了难度。其次,是放贷监管人员不充足,不良贷款的监管制度不健全,不能及时的预防不良贷款的产生。

(二)不良贷款形成的外部原因

1.贷款行为受政策影响

由于农发行是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所以农发行发放的贷款主要是政策性贷款。农发行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执行信贷业务。贷款的过程形成了一定的局限性,农发行不能完全按照商业银行的谨慎性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评估,比如当我国经济不景气时,国家为了调控经济,保护农业经济发展,农发行很可能就要被迫放出大量贷款,而这样的贷款是很难收回的,这样就为农发行出现不良贷款埋下了隐患。由于政策性的原因形成的挂账贷款,很难做到清理政策性挂账贷款。

2.贷款对象的经营不佳

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主要贷款对象是国有购销粮食企业,如今随着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政策,粮油价格的影响,自身机制的影响,国有购销粮食企业的经营步履维艰。1994年5月9号,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通知,通知中规定粮食部门必须收购社会商品粮的70%-80%。随着粮食购销体制深化改革,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大量粮食,没能够疏通好粮食销售渠道。收购的大量粮食在销售环节受阻,不能够及时卖出粮食,企业的第一还款来源就得不到保障,农发行就很难收回贷款,形成不良贷款。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经营遇到停滞不前的困境,大量的贷款很难偿还,对于农发行来说形成的不良贷款很难清收。

(三)不良贷款形成的内部原因

1.贷款监管的制度落后

由于我国不断加大三农政策的扶持,不断加强新农村的建设,农发行目前处于高速发展信贷业务的时期。农发行在大量发展信贷业务的同时,缺少贷款监管制度,导致贷后操作技术不规范,也就忽略了对贷款后的监管和跟踪。没有健全的贷款监管制度,也是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

2.贷款预警机制不健全

对借款人没有进行及时全面的监测和跟踪,在借款人出现重大经济亏损时,或借款人的经营环境发生重大改变时,没能及时的发现,并且没有及时向上级报告,对不良贷款形成的潜在隐患没有高度重视,对不良贷款的形成不敏感,对潜在的不良贷款不能及时做出预防和弥补措施。

二、不良贷款的预防措施和清理办法

(一)不良贷款的预防措施

1.严格把关贷款对象

对农发行提出建立信贷业务的企业进行严格把关,要充分的了解该企业的体制,要了解该企业的法人,要看该企业的发展状况,要对企业的未来经营发展状况了解,这样才能够充分掌握企业的还款来源,能够对企业的还款能力做出可靠地评估。要谨慎对待已经与其他银行发生过信贷业务的企业,因为企业很可能将原有的风险转嫁到农发行,这就给农发行带来了风险隐患。只有严格把关放款企业,才能保证稳定有效地还款来源,减少不良贷款产生的风险。

2.完善贷款监管体系

完善不良贷款监管体系。首先,应该建立相应的风险分散机制,要分散贷款对象,分散贷款期限。如果贷款客户都集中于一些大客户,一旦大客户出现经营问题,那么肯定会对银行带来损失,所以分散贷款对象,防止信贷风险过于集中。其次,贷款的期限也应该采取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的方式,合理的分配贷款的期限,可以减少由时间因素带来的贷款风险。这些贷款的风险减少,从而可以减少不良贷款的产生。

3.充实监管库存人员

农发行放出粮油贷款之后,在款项的使用过程中应当进行严格的追踪,掌握贷款组织的经营状况可以更好的控制贷款的收回,这样就需要有专人进行库存监管。农发行放出贷款之后,应该严格管理贷款收购的各个环节。每个粮库或粮食加工企业都要有与之匹配的银行驻库员,在粮食收购环节,严格监管粮食库存。要建立相应的入库核查制度,在粮食收购期间,客户经理应该做到至少每周都要进行入库核查。银行信贷人员要做好定期查库,异地库存监管,保证粮食收购的有效进行。

4.建立网络管理系统

科技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更是新经济时代不可回避的经营工具,可以在商业银行的业务中看见科技逐渐渗透到了金融行业。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自助服务,或者提款机,利用科技网络进行原来必须到银行才能办理的业务。那么政策性银行,也应当完善自身的网络管理系统,为了更好的、更科学的管理,应当开发网络平台,建立自身特色的网络信贷服务平台。

(二)不良贷款的清理办法

风险是银行信贷业务的伴生物。对于已经存在的不良贷款,就应该做好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减少不良贷款带来的风险,把资金损失降到最低。

1.盘活清收灵活选择

有的资产适合做清收处理,有的资产适合做盘活处理。那么就要分清盘活和清收的对象,清收是一种很有效的减少损失的措施,这种办法适用于那些有钱不还的客户,这样的情况可以通过法律诉讼等手段进行清收。盘活是指银行帮助存在不良贷款的企业恢复生产经营活动,这样可以使不良贷款反而转化成优质资产。要积极地推动银企活动,因为银企合作是盘活资产的重要前提。可以看出清收和盘活是两项不同的活动。清收是银行单方面的活动,盘活则是银企基于贷款双方共同的利益,共同努力转亏为盈。

2.政策支持积极争取

处置不良贷款,要积极地争取处置不良贷款的相关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建议出台相关的不良贷款清收政策,财政给予适当的支持,农发行可以在政府的引导下开展不良贷款的大规模清收工作。在政府的支持和保护下,农发行可以更有力的清收不良贷款,可以减少不良贷款带来的损失。树立多方配合,全方位协调的的信贷理念,综合各方面的力量,推动不良贷款的清收。

3.清收手段创新借鉴

商业银行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商业银行采用扩张式的贷款策略,增加了不良贷款的出现率。但是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手段是多样化的,例如:以物抵债,债权转股权,打包出售,信托处置,破产清算等。然而农发行在处置不良贷款的时候通常手段单一,局限于现金清收,以资抵债等常规手段,这样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不良贷款的清收进程。所以,农发行应当突破传统信贷理念的束缚,创新清收手段,积极探索打包出售,信托处置等新模式,尤其是一些早期的贷款,是以前从农业银行带过来的不良贷款,这些贷款若是能探索新的如打包处理的方式,这样对银企双方都有利。从商业银行多元化的清收手段中寻求适合自身的清收手段,有利于不良贷款的清收。

三、结语

本文对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不良贷款做了研究,对农发行不良贷款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形成不良贷款有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针对不良贷款存在的政策性挂账贷款居多的问题,还有放贷监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一些防范手段,应该严格把关贷款对象,加强库存监管,建立网络平台等措施。还对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提出了一些想法,建议能够结合商业银行多元化的清收手段,创新自己的清收手段。

[1] 杨国祥.农发行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工作探析[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2).

[2]徐 霞.农发行不良贷款管理的经验及对策建议[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3(6).

猜你喜欢

农发行盘活政策性
山西首个政策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入保险落地
政策性担保助力普惠金融发展的策略分析
2022-2024 年广东省政策性渔业保险
罗克辛刑事政策性刑法体系批判
西曲河村:盘活一座山 带富一方人
镇平县审计局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1380.05万元
“五侨联动”盘活 社区侨务出新
还得靠国庆档盘活 2019年10月电影票房排行榜
农发行珲春市支行开展学习“最美农发行人”活动
靖宇县农发行积极开展健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