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过半公益从业者月入不到4000元

2015-01-01赵丽芳

WTO经济导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商业保险全职状况

文| 本刊记者 赵丽芳

国内过半公益从业者月入不到4000元

Over half of Public Practitioners’ Income is less than ¥4000 a Month

文| 本刊记者 赵丽芳

7月9日,《中国公益组织从业者保障状况专题调研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中国全职公益从业者职业状况堪忧,普遍保障水平不高,抗风险能力低,核心表现为收入水平较低、资产积累不足、保险状况差等。

全面摸排公益从业者就职状况

公益人是这个纷繁复杂社会里的一群理想主义者,他们用热情和激情挥洒在公益事业的一线,他们用慷慨和慈善关注着公益对象。然而现实中,他们收入薄弱,保障不足,甚至在救助别人的同时对自己所处的困境无能为力。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2015年1月到5月,中国公益保险项目(以下简称“益宝”)联合新华网公益、《社会与公益》杂志、《京华时报》委托瑞森德开展了本次“中国公益从业者保障状况专题调查”,以期全面呈现中国专职公益从业者的保障状况。

理想与现实“擦肩而过”

本次调研中,数据显示公益从业者人员收入低、保障水平不高且不全面、个人资产累积少、负债公益人比例较大;公益机构的保障水平整体偏低。

个人收入偏低。调查显示,56.5%的全职公益从业者月收入不到4000元;个人收支平衡方面,仅有18.8%的调查对象表示收大于支。

社保缴纳不足。公益机构为全职员工缴纳了五险一金的占全部调查对象的37.7%,完全未缴纳社保的占全部调查对象的35.1%。经费紧张是机构不能缴纳社保的首要原因。

商业保险购买率低。在公益从业者调查中,35.5%的全职公益从业者所在机构为其购买了商业保险;机构调查中,54.3%的公益机构为全职员工购买了商业保险。

总的来说,目前中国公益从业者的保障水平不高,抗风险能力低。

改变现状从改变理念开始

中国公益从业者保障水平不高存在诸多原因。直接原因在于公益机构经费紧张、不具备缴纳资格、认为社保用处不大等;其次在于资助时获得人员保障费用严重不足,这与社会各界对于公益的理解和认识不足有关,也与公益组织仍然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度有关;而核心原因则是资助合理人员费用仍未成为行业共识以及公益组织积极争取不够。

公益从业者保障状况的改善,需要公益组织和公益从业者对自身保障问题的重视及对自身权益的争取;需要包括基金会、企业、政府及民政部门在内的各类资助方意识的转变,需要社会各界对公益行业、公益从业者的理性认识与理念培养,包含保障经费在内的合理人员经费应成为费用的一部分;而推动政策的优化,是促成改变的关键支撑。

编辑|赵丽芳 lifang.zhao@wtoguide.net

猜你喜欢

商业保险全职状况
土耳其全职妈妈晒7岁女儿“高定”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浅析新媒体时代商业保险的商机与挑战
全职妈妈为什么更容易吼孩子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非全职工作在欧洲兴起
全职妈妈为什么更容易吼孩子
我国商业保险参与养老保险的协调发展
探讨如何促进我国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融合发展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