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自贸区知识产权服务业问题探索

2015-01-01杨建锋

WTO经济导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服务业知识产权上海

文|杨建锋

上海自贸区知识产权服务业问题探索

Exploring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s in SFTZ

文|杨建锋

知识产权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类别,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开放与发展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上海自贸区在近两年的建设中,已经开始着手在制度设计方面探索知识产权服务业开放与建设,但是从实践来看,目前进展相对缓慢,涉及的具体行业领域也比较小,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上海自贸区应当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引导鼓励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上海自贸区知识服务业开放与发展创新面临的问题

近几十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服务业,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是也要看到,目前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还面临诸多发展瓶颈问题,仍以政府推动为主,市场自我发展机制还不够成熟完善。随着我国逐渐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型,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将对知识产权服务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提出进一步的要求,需要加快探索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新思路与新路径。以服务业扩大开放和制度创新为基本使命的上海自贸区,无疑可以成为知识产权服务业开放与发展创新的试验田。

(一)前瞻性发展规划缺位

上海自贸区发展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知识产权服务业,需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前瞻性规划,突破既有思维与制度惯性,充分借鉴国际先进发展经验,不断扩大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开放范围,进一步转变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调整知识产权服务激励政策,强化市场自我发展机制,甚至有必要对现行的法律政策进行突破。但是在目前前瞻性发展规划缺位的情况下,很难将知识产权服务开放与创新争取纳入到自贸区整体改革创新年度计划之中,相关部门难以确定知识产权服务开放与发展创新的突破方向与实施步骤, 也难以形成克服阻力障碍的共识与动力。

(二)整体尚未纳入负面清单

中国加入WTO对服务贸易开放作出承诺体现于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之中,出于国内行业保护考虑,入世后中国进一步承诺开放的力度不大。上海自贸区虽然通过负面清单形式,扩大服务业开放,但就知识产权服务业方面,目前开放的尺度非常小,相比于GATS下的承诺,变化并不明显。除支持中外律所合作外,知识产权信息、代理、法律、商用化、

咨询、培训等重要领域目前都未明确纳入负面清单管理。自贸区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开放基本停留在GATS承诺层面,除法律服务机构外,其他外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难以进入自贸区开展专业化知识产权服务,还无法对自贸区知识产权服务发展产生显著的倒逼影响。

(三)市场需求有待激活

未来随着自贸试验区高、精产业的发展以及国际知名企业的不断入驻,跨境贸易特别是知识产权贸易量增长,服务业、制造业等行业加速发展都蕴藏着大量的知识产权服务需求潜力。但就目前而言,上海自贸区尚处于前期发展阶段,大多数入驻企业还在着力于布局规划,实质性的创新活动尚不活跃,知识产权服务需求真正释放尚需时日。此外,园区内大量企业对知识产权价值的深入挖掘普遍缺乏认识,现阶段上海自贸区还需要培育与引导企业重视自身创新潜力与把握价值目标,需要逐渐发现与激活更多的知识产权服务市场需求。

(四)服务体系要素还未齐备

目前,在上海自贸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基本要素还未齐备。现代化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设施尚处于规划建设阶段,国际与国内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尚未大量进入自贸区,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娴熟的外语技能以及丰富商业历练的高端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极为缺乏。知识产权服务业产业聚集还未形成.协作共存的创新服务生态圈未见端倪,难以为自贸区国际创新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化服务。

(五)行业自律发展机制不健全

自贸区知识产权服务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入驻园区多为中小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自贸区还未出台知识产权服务行业的市场监督措施,行业自律机制基本未形成。面对相对稀少的业务资源,服务机构依旧采用价格战等方式争抢客户,造成恶性竞争,服务质量低下,服务水平停留在较低层次。这一状况如不改变,不仅不利于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发展壮大,也不利于自贸区知识产权服务整体水平的提高。

进一步开放与发展创新的建议

(一)逐步扩大知识产权服务业开放范围

未来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要考虑逐步对外开放知识产权服务领域。探索知识产权代理业对外开放的可能性,鼓励中外服务机构合作或合营方式从事法律、信息、咨询与培训服务等。引入国际一流的知识产权产权服务机构,提升自贸区国际化服务能力。与此同时,上海自贸区也要对内同步扩大开放知识产权服务业。鼓励国内优秀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进入区内开展业务,针对自贸区特点开发专项服务项目,促进与国际服务机构的竞争与合作,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提升国际竞争力。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知识产权融资、交易等知识产权商用化领域,创办市场化的技术孵化器,鼓励民营信息服务机构深度开发公共信息资源价值,提供高端咨询服务。

(二)成立“一站式”的综合性网络化服务组织

当前,欧美国家现代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特征是服务机构功能的综合性与相互之间的网络化协作,能够为企业创新提供全方位服务。上海自贸区可以成立园区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协会组织,吸收园区相关企业、知识产权服务中介机构、政府管理部门以及大学研究机构为会员,以共同促进创新为目标,建立服务机构、政府及研究机构之间网络化合作机制,信息共享,相互配合,以协会为枢纽为企业创新提供“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协会开发互联网综合信息交流服务平台,举办创新主题研讨会,邀请WIPO及国内外优秀国际知识产权服务组织机构及企业介绍全球创新经验。针对企业类型提供知识产权专项培训教育,为企业管理层开展知识产权管理培训,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全程跟踪式辅导。

(三)探索知识产权服务业态创新

依托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政策,鼓励探索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促进创新型企业与金融机构深度合作,推动知识产权出资、入股、质押融资的市场化发展,积极试点知识产权保险服务,发展知识产权基金、互联网金融等融资新模式,为高新企业及文化创意产业开辟融资新途径。联合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知识产权证券化可行性方案。依托上海自贸区贸易便利化和贸易功能拓展政策,承办上海技术进出口交易大会,建立技术展示交易综合试验店,筹建知识产权交易所,探索“单位许可产权”(ULRS)等新型技术贸易方式试点的可行性。

(四)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海外知识产权服务

可以学习日本、韩国贸易振兴机构知识产权海外服务的经验,寻求商务部知识产权海外维权工作支持,成立上海自贸区海外知识产权服务组织,联合自贸区知识产权局、海关、研究机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同境外知识产权监管部门及商会等建立合作沟通机制,做好海外投资贸易的知识环境评估,建立预警与维权机制,打击各种知识产权侵权活动,为中国企业攀升全球价值链提供知识产权国际战略咨询。

(五)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

上海自贸区知识产权局应整合专利、版权、商标等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职能,树立创新友好型服务理念,梳理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高服务效能。改革知识产权创新鼓励政策,引导企业创新从数量向质量转变。加强自贸区知识产权局、海关及公检法部门联动,建立协作机制。通过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提高海关与市场知识产权保护监管能力。促进多元化知识产权争议解决服务的衔接与配合,建立集咨询、调解、仲裁等多渠道的纠纷便捷化解机制。(作者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WTO 学院副教授、上海高校智库国际经贸治理与中国改革开放联合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赵丽芳 lifang.zhao@wtoguide.net

猜你喜欢

服务业知识产权上海
中国服务业开新局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知识产权
中介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