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阴款谋——某信用社信贷员与企业合谋骗取贷款放高利借贷审计案例
2015-01-01李燃江枫
■李燃 江枫
2012年5月,某市审计局在对某县农村信用社审计中发现某企业使用虚假设备发票与信贷工作人员合谋,骗取贷款用于放高利借贷。经审计移送,贷款企业负责人、财务会计、信贷员、注册评估师分别被判处刑期不等的有期徒刑。县联社分管副主任、城镇信用社主任等人也受到相应处分。
锁定贷款大户
2012年5月中旬,J市审计局根据省厅的统一部署,采取交叉审计方式,对全市13个县级农村信用社(合作银行)2010~2011年度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审计。C县审计局派出5个人赴F县信用联社实施审计。
为了明晰审计思路,关注重点审计事项和会计科目,审计人员首先评估了联社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立和运行情况,审阅了联社审计科相关年度的审计报告和工作报告。评估结果表明:该社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得到了有效运行。审计科按照县联社的工作安排,定期或不定期对所辖基层信用社进行稽核监督,其中2011年对21个基层信用社40个网点进行了综合性稽核,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处理处罚违规人员共计37人(次),为加强内部管理和防范职务犯罪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执行财经管理制度方面整体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账表不符、基层信用社数据重复汇总等技术性的问题;近年来该社强化风险防范意识,金融风险系数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并呈下降趋势,但在贷款审批和档案管理上还有不足之处。
结合内审提供的情况,审计人员专门设计了一张表格,分析对比2010~2012年期初与期末增减变化在50%以上的会计科目,借此分析判断会计科目增减变化的异常情况,重点锁定增减变化在100%的重点会计科目。在此基础上,审计组决定重点抽查一户650万元的生产设备抵押贷款的企业。资料显示:城镇信用社提供的该企业用于抵押的生产设备《评估报告》认定该设备价值1 090万元,城镇社申请按60%的比例发放贷款650万元。疑点就在于,该企业的贷款数额大大超过抵押贷款的授信额度,照理说该贷款应该报省联社审批,但城镇社化整为零,分多次自行审批。
抵押设备存疑
在县联社财务科长和信贷员小秦的陪同下,审计人员来到这家生产汽车配件的厂家,直接进入生产车间,清点用于抵押的生产设备,将其规格型号及出厂日期一一记录在清点表上,并根据其使用频繁程度在清点表上做记录。然后与随身带来的城镇社贷款档案资料里的生产设备评估清单进行一一核对。初步核对结果是,出厂日期与评估清单上记载的出厂日期绝大部分不符,根据评估清单上的日期而按95成新折算的设备价格,显然比实际正在使用的设备价格高很多。生产车间里的部分设备闲置在车间角落里,看得出很久没有使用过。
再审核企业固定资产明细账,发现明细账上的生产设备与评估清单上的设备也不相符,如果凭核对相符的生产设备,按评估报告上的折价方法,其设备价值仅270万元,与评估价值1 090万元相距甚远。
为什么会这样呢?审计人员既在问贷款发放人和贷款人,其实也在问自己。出现这样的抵押贷款漏洞是很少碰到的,莫非这里面有什么秘密?
审计人员提出要审计该厂的财务账。孙厂长面露不悦,多次找借口说有几个电话要打,或有几件要紧事等着要办,让审计人员在会议室等候。其实是在与陪同来的联社财务科长和信贷员小秦商量对策。要不要给审计看?看了后会有什么后果?管你怎么商量对策,审计人员是有耐性的,慢慢等吧。但等到下午四点多,才被告知会计家里出了点急事去省城了,看不了账。
这么一折腾,更激起了审计人员看财务账的欲望。但主管会计走得急,没来得及把资料橱和保险柜里的资料交给出纳,审计人员想看还真的看不了。回到县联社,审计组将这一情况告诉了联社理事长,并表明态度,这家企业抵押贷款的情况一定要搞清楚。审计组长斩钉截铁地说,“城镇社化整为零放贷规避省联社审批先不说,我们在实地清点用于抵押的生产设备时,发现与评估报告中的生产设备有很多不符,存在什么问题必须看了企业财务账后才好判断,请理事长支持一下。”理事长回答说,“好的,我再与他们厂家联系一下,不过可能没那么快,审计组还是先着手其他方面的审计。”看得出,理事长对审计时间过长有点不耐烦。
虚开发票贷款
三天后,通过市局与市银监局协调,审计组再次来到那家抵押贷款的厂家。审计组认真审计了该厂的财务账,贷款共分8笔审批并发放,发放日期集中在2011年3~6月间,该厂当年12月份的资产总额1 350万元,负债总额1 578万元,其中短期借款650万元,长期借款760万元。
从资产负债简表可以看出,该厂已经是资不抵债,而看其2009年以来的销售和利润状况更是逐年下降。厂家说主要是他们生产的汽车配件合作企业因为淘汰旧的产品而减少了原有配件需求,正因为这样,该厂才申请设备贷款,并寻求新的合作伙伴。但由于设备刚开始运营不久,加上新的合作企业有一个信任与磨合的过程,所以这两年产销有所下降,收入下降了,人员工资等固定费用却没减少,设备折旧与贷款成本也在增加,因而导致连续两年亏损。
审计人员在审核其购买新设备的发票,发现一个不同寻常的情况,即所有设备发票没有一张是设备厂家或供货商开具的,全部是F县国税局代开的普通产品销售发票,且发票上载明的设备规格、型号、单价与实际清点的规格型号不同,与评估清单上的原价也不同。
“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要在本地开发票,而不由厂家或设备经销商开发票的原因吗?”审计组长直截了当地问厂长。
“我们县国税局要求企业购买新的生产设备必须由他们开发票,说是保证税源不外流,要企业为本地财政作贡献。加上经销商说如果要发票,就要加8个点的税,而县国税局说他们开票只要3个点的税,从设备成本考虑,我们就在本地开了发票。”
“你这解释也太不靠谱了吧?把你们的设备购销合同拿来看看。”审计组长心里想,购买设备所交的增值税还能抵扣,国税代开的普通发票没有抵扣,这个账企业不会算吗?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可是厂长找了半天,只找到部分设备购销合同。经核对,设备购销合同上所约定的标的物,与发票载明的品名、规格、型号也不相符,并且与评估清单上不完全相符。
这下把审计人员弄糊涂了,审计组长站了起来,情绪显得有些激动,对财务和资产保管人员说,“你们这些账是怎么做的,还有你们信贷员,这样的评估报告也能报批贷款,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说清楚,我们审计就以提供虚假资料骗取贷款论处。”“还有,账上反映还有一笔760万元的贷款,但在信用社的贷款档案里找不到,你们把有关资料拿出来,我们要一并搞清楚。”
磨蹭了半天,厂长看瞒不下去,只好说,“这批设备是2003年办厂时购买的,当时以此设备、厂房和土地向县农行申请了760万元的贷款,因这两年生产经营资金周转困难,要想扭转企业亏损局面,就必须更新设备,于是以相同的设备向信用社申请贷款。该设备税务局核定的折旧年限为6年,实际使用寿命也才6年,申请贷款时有的已过了使用期限,没有办法,为了能贷到款只有在国税局再开一次发票,多交一次税。”
“也就是说,账上的这些设备都是假的啦?!”审计组长接着追问,“那你们是怎么说服注册评估师,要他们帮你出具这份漏洞百出的评估报告的?”
厂长只好道出实情,“我们跟会计师事务所这几年的关系一直不错,就请他们帮忙照顾一下。”
转放高利借贷
审计很快证实,为了取得贷款资产评估报告,企业虚列工程建设费用,套取资金支付会计师事务所额外的服务费用20万元,虚列的工程费用列“其他应收款”科目。审计人员在审阅“其他应收款”总账科目时,发现2011年3~6月,也就是信用社放贷的同时,有不同寻常的借、贷方发生额。出于好奇心,查看明细账和原始凭证,看是哪些户头增加了。原来,企业除一边借记设备资产,一边贷记“其他应收款”外,还有数笔白条借款,其中有张借条上还写有月息2分的字样,但被涂抹掉了。粗略统计了一下,共13笔借款计620万元整,且全部是现金借款。
“欠银行贷款1千多万元无法偿还,生产经营周转资金困难,怎么会在短短三个月内借出几乎与当年新增贷款相当的钱。这是玩的什么?”审计组长不解且惊讶地问会计。会计没有吭声,而是低头用余光扫了一眼随同来的信贷员,信贷员立即将脸转向窗外。厂长与信贷员一齐失声了。
这一细节没有逃过审计人员的眼晴,毫无疑问,此事与信贷员有关。审计人员迅速把相关材料做好取证记录,重要凭证全部复印,有的还用数码相机拍照下来,然后让财务、资产保管以及厂家一起签字并加盖企业公章。这些事做完了,审计组长站起身义正辞严的对贷款双方的人说,“数百万元的银行贷款究竟流向哪里,我想你们几个人都很清楚,说不说随你们便。我们的外勤审计工作到今天就全部结束了,明后两天在联社会议室整理资料,开始写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如果明后两天还没打算告诉审计组这些资金的真正去向,那以后就别说了。”
当天晚上,就在审计组讨论这起企业与信贷员可能涉嫌合谋骗取银行贷款案如何进一步调查取证时,信贷员和厂长来到联社会议室,找到审计组长和主审,说保证七天内追回借出资金,违规贷款一事请求审计组交由联社内部处理。在审计人员一再追问下,两人才交代了贷款资金的真正流向。原来,近年来该县民间盛行高利借贷,看到“商机”的F县信贷员找到厂长,合谋以已申请抵押贷款且已过使用期的生产设备,通过虚开设备发票的方式,再次申请抵押贷款。贷款资金投入地下钱庄,用于放高利借贷,所得收益由有关人员分得。
审计体会
随着农村信用社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展,其经营风险也在与日递增。而对于地方审计机关来说,农村信用社的审计业务开展并不多,相应的审计技术方法也在摸索积累过程。无从下手时,本案审计人员走了两个捷径,一是有效利用信用联社已有审计成果。相对于其他部门的内审机构,信用联社的内审资料较为可靠,审计人员可以分析利用内审提供的资料,寻找突破口;二是根据金融机构的特性,针对短期、长期贷款资产和存款债务以及股本等,对比分析年度内增减变化较大的会计科目,为明确审计思路、锁定审计重点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