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

2015-01-01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桥梁运架工程公司

大陆桥视野 2015年22期
关键词:进项税额营业税发票

杨 娜/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桥梁运架工程公司

探究“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

杨 娜/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桥梁运架工程公司

经济的发展为企业的建设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但与此同时营业税现行规定中的不足也更加突显,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必须对营业税进行改革,以此来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文章对“营改增”对建筑企业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营改增;建筑企业;影响

近年来,建筑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行业内部的税收制度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抑制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使建筑行业的经济制度与国家税制统一,必须对建筑行业实施税制改革。在完成行业“营改增”的过程中,其相关的产业链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如何将这些影响降至最低,保证建筑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是建筑行业管理人员所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营改增”的概述

(一)“营改增”的特征

营业税与增值税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其中最明显的不同点在于能否完成进项税额的抵扣。以增值税来看,其应纳税额为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的差值。而从营业税上来看,其应纳税额可通过营收总额与适用税率计算得出,无法实现进项税额的扣抵。从纳税的对象上来看,营业税的纳税对象为建筑企业本身与多个第三产业。增值税的纳税对象为第三产业中的零售批发部门与大部分第二产业。在适用税率上,二者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营业税的税率在3%至20%之间,增值税的税率一般可达到13%或17%。具体来说,营改增的主要特点可以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增值税率上的变化,增值税本身的税率为13%和17%两个等级,在改后增加了6%和11%另外两个等级。二是计税方式上的变化,原则上来说,增值税一般计税法对建筑行业均适用。三是税收归属上的变化,为保证地区财政的稳定,在实施“营改增”后税收归属地保持不变,但税收的较少部分,要按照行政体制来进行分担。

(二)“营改增”实施的必要性

在当前的税收体系之下,增值税为第一大税收项目,营业税为第三大税收项目,这两种税收均可看做是企业赋税的主体。2012年的统计数据表明,这两种赋税在企业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达到26.6%和16.1%。营业税与增值税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计税的方式有所不同,增值税是利用增值额来完成计税,而营业税是通过总额来完成计税。从当前的企业现状来看,其在计算税收的计算上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是随着商业市场的不断发展,新的经济体制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营业税与增值随之间也出现了较差,这就导致二者的适用商品很难被界定出来,增加了税务管理工作的难度。二是营业税存在反复课税的现象,在完成商品生产的过程中要多次进行课税,很多企业为了降低税收而减少生产环节,造成产品质量上的下降。三是服务行业所要缴纳的税款较多,除了要缴纳运输费用、存储费用以外,还要缴纳其他税款。另外,由于营业税通常是总额与税率计算得出,由此衍生出的重复课税现象较为严重,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我国与2011年出台了“营改增”的方案,提倡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实现两税合一的目标。

二、“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

(一)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税负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施工材料采购缴纳的税款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在完成施工材料的采购工作之前,材料生产商已经在材料生产环节缴纳过增值税。但在建筑企业购得材料后,又要缴纳一笔税负。这种现象属于税款的重复征收,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有些经营商为了弥补纳税上的损失,一味的抬高原料的价格,不仅增加了建筑企业的负担,也造成了建筑市场的混乱,不利于建筑行业的长期发展。

在实施“营改增”后,建筑企业之间的税率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建筑材料具有多样性,在施工过程中所应用到的原料较多,提供原料的企业也较多。在这些企业中,有很多中小型的企业,这些企业生产能力较差,存在管理不规范等现象,有些企业甚至会伪造虚假发票,这就造成了建筑企业税负增加等不良现象。

在实施“营改增”后,机械设备购买的进项税额抵扣被允许,很多企业开始大量的金钩机械设备,机械设备的丰富不仅使企业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也减少了人力的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

(二)影响建筑企业的规模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规模上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营改增会企业的收入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建筑行业中,材料采购成本占据着施工原始成本的重要位置,企业在完成采购前,要与原料供应商签订价格合同。在“营改增”实施后,此合同上的价格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但与此同时这个价格也成为税内价格,对材料的经销商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影响了建筑材料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二是营改增的实施会对企业的资产造成一定的影响。增值税作为已汇总价内税收,会对企业的采购环节造成影响,降低企业的资产。由于企业的总产量长期保持不变,额外资产的损失也就导致了总资产的损失,降低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影响施工企业企业内部管理

“营改增”实施后,企业的发展战略也会被做出调整。从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增值税更适用于服务行业,因此建筑企业会根据市场的要求,不断的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由原本的单纯依靠制造来创造利益转变为依靠创造与服务共同创造利益,甚至转变为服务为主导的企业。例如企业可以在经营的过程中将人力资源外包,以此来扩大企业的资金获取途径。

“营改增”的实施也会使企业的财务制度发生一定的改变。当企业的纳税制度由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后,其原本的财务制度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因此企业必须对财务制度作出适当的改革,以此来满足增值税管理的需要。由于“营改增”后企业的资产结构和现金流动情况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企业还要改变资金的管理制度,使制度适应企业的发展。

“营改增”实施后,企业生产技术将得到更新。在实施营改增后,原料的购买和设备的购买将更加便利,企业可以直接利用采购发票完成进项税的抵扣,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也使企业的生产技术得以不断的革新,使企业获得了更好的发展。

除技术上的影响外,“营改增”的实施也会对人力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使“营改增”更好的实施,企业必须配备专业的财税人员,财税人员需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保证企业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不会发生财政紊乱等现象。为了选拔出财税人员,企业必须加强人力资源上的建设,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这些工作的进行不仅为“营改增”的实施积累的大量的人力资源,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上的保证。

(四)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营业税与增值税在税收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中营业税不能完成进项税抵扣工作,但增值税可以完成这一工作。增值税通过将税负进项转移,减少了企业的运营成本,降低了企业的压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但建筑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为了保证建筑行业的发展,国家也在不断的调整税收政策,“营改增”政策的实施能够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增强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营改增”实施后,原料购买的路径被放宽,加快了企业的设备更新速度,提升了企业的综合实力。

三、建筑企业营改增应对措施

(一)树立一般纳税人意识

财税制度的改革要依靠财务人员的执行才能真正得到落实,因此在“营改增”实施的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树立起一般纳税人意识,使“营改增”制度能够得到更好的实施。在“营改增”实施之前,建筑企业被归为小规模纳税人的行列,其所面对的税务问题相对简单,财在完成财务管理和纳税的过程中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不高。在实施“营改增”后,建筑企业将要完成增值税的缴纳,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才能完成这一系列的工作。财务管理人员的意识也将直接影响到纳税的结果和企业的发展。因此,建行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加强自身的建设,树立一般纳税人的意识,完成自身角色的转变,将业务的优势充分的体现出来。合理利用“营改增”的机会,降低企业的税收,使企业能够获取更大的利益,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胜。

(二)改进会计核算

为了使“营改增”得到更好的实施,企业管理者要合理的设置会计科目,以便于更好的适应增值税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财务管理人员要完成建筑企业应交增值税金额的完整记录。将进项税额、已交税额、减免税额、营改增抵减税额、进项转出、未交增值税、多交增值税等项目罗列出来,便于整体和查阅。其次,财务管理人员要对企业各项工程的增值税情况进行核算,此项工作要根据不同业务的不同征收税率来执行操作,完成对减税、免税等项目的核算。

(三)加强对增值税进项税额的管理

在实施“营改增”的过程中,企业还要做好增值税进项税额发票的管理工作。首先,财务管理者要对发票进行全面的核对,保证发票的抬头完全符合企业的全称。在新税制中规定,只有发票的抬头与企业全称保持一致,企业才能进行相关项目的交易,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对发票的内容进行反复的核对,保证企业是以自身的名义完成签订工作。其次,企业要将大型设备的购买更新工作加以推迟,最好将这些工作放到“营改增”实施之后。由于“营改增”实施后,机械设备购买的进项税额抵扣被允许,此时购买机械设备能够降低企业的投入,增加营业额,对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再次,在采购的过程中,既要对原料和设备的价格进行评估,也要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尽量与具备纳税人资格的供应商进行合作,并要求其提供发票。如果采购条件不允许选择供应商,则要让小规模的纳税人出具财务机关开出的增值税发票,以此作为购买的凭证。另外,如果在购买材料时出现“甲供材料”等问题,则要与经销商进行协商。采取分别签订合同,分别完成进项税抵扣的方式来减少企业的损失。如果材料供应商地处偏远地区,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发票,可以使用农产品增值税的发票完成进项税的抵扣。

(四)完成增值税税收筹划

根据增值税的相关规定可知,增值税的纳税人可以将其购得的新设备做以抵押。如果建筑企业在购得新设备后,需要一笔资金作为技术转让费,此时企业可以与经销商进行协商,采用多支付设备费用的方式来减少转让费用上的支付。利用此种方法能够使设备的进项税额增加,达到降低税收的目的,能够使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建筑企业在购进设备和货物时,要在货物入库时完成完成当期进项税额的登记,企业也可以通过延迟纳税的方式来完成资金上的周转。不同的结算方式所对应的时间有所不同,如果以企业以直接收款的方式来销售产品,则纳税时间为收到款项的时间。如果企业通过托收的承付的方式来完成销售,则纳税发生的时间为办理手续的当日。如果企业通过分期付款的形式来完成销售,则纳税发生的时间为合约终止日期。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分析付款等方式来延长收款的时间,并通过这种方式延期纳税。

四、结语

为了使建筑行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我国推行了“营改增”政策。“营改增”的实施使企业获得了更高的利益,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但与此同时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企业必须树立一般纳税人意识、改进会计核算制度、加强对增值税进项税额的管理、完成对增值税税收的筹划,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1]张晖.探究“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及其对策[J].财政监督,2014(05).

[2]卢漫.浅议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当代经济,2014(15).

[3]武元定.浅析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山西财税,2015(01).

[4]何美霞.浅议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其完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3).

[5]严雪梅.试论“营改增”对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与应对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5(06).

[6]王德荣.浅析营改增对建筑企业财务的影响与措施[J].企业研究,2013(02).

[7]童立华.浅议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方面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现代商业,2013(06).

[8]王冬云.浅谈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3(16).

[9]王惠姗.浅谈“营改增”初期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知识经济,2013(15).

[10]胡晓锋,祝斌.“营改增”下建筑企业组织形式的探究—基于组织形式和规模比较分析[J].新经济,2013(26).

杨娜,工作于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桥梁运架工程公司,毕业于2004年,桥梁运架工程公司财务主管。

猜你喜欢

进项税额营业税发票
基于改进LeNet-5卷积神经网络的发票识别研究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营改增”后对不动产进项税的会计处理
不动产进项税额分期抵扣会计处理
营改增后不动产已抵扣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处理
全国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启用
浅析“营改增”后四个进项税额明细科目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中央营业税暴增30倍 特殊时间段的特殊现象
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