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矿类“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2015-01-06郑乐平刘世金刘仁钊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郑乐平 刘世金 刘仁钊/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地矿类“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郑乐平 刘世金 刘仁钊/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深入发展与完善,传统的高职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五年一贯制”教学质量评价的实际需求。基于地矿行业特点构建与“五年一贯制”教育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是地矿类“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中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举措之一。本文以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为例,对其地矿类“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质量评价进行了实践与探索,构建了一种新的基于地矿类“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给出了具体的评价标准。
地矿类专业;五年一贯制;教学质量标准;评价体系
随着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各地“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发展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起来。我国地质教育在办学规模、服务层面、办学体系、教育功能、管理体制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质事业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1]。然而,五年一贯制高职地矿类专业人才培养发展相对较晚,由于学生年龄相对偏小、自制力较差及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等,迫切需要通过对我院地矿类“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模式的探索研究与总结实践,建立符合“五年一贯制”高等教育模式内在规律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质量管理保障体系,以期确保我院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五年一贯制”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和优势。
“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是以初中毕业为起点统筹了高中与高职阶段的连续性教育的五年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2],其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与传统高职教学质量单边评价以及企业顶岗培训质量单边考核等都不尽相同。基于行业特点,构建适应地矿类“五年一贯制”相关专业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建立健全相关的质量评价标准,是全面提高“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障。
本文以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为例,对本院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工程测量技术等五年一贯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质量评价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基于实际应用需要与湖北省国土测绘院、武汉市汉南勘测规划院、山东正元地理信息有限公司、洪湖市土地勘测规划院等企业合作共建了针对性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
1.评价标准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师教学工作标准等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必须依据国家职业标准、行业与企业岗位标准[3]。本院联合地矿行业协会和合作企业,紧紧围绕“素养、知识、技能”评价三要素,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总目标和总要求,结合地矿行业、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标准及具体要求,制定地矿类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从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及学习能力的要求,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工作业绩、核心能力掌握的情况,以及企业人才使用满意程度等方面,建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以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中地形测量员和地籍测量员为例,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工程测量技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
2.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实践中,我们通过建立地矿类专业教学工作委员会分会、专业建设委员会分会和教学督导小组,组织开展教学定期检查、不定期教学巡查,以及同行教师听课评价;设立学生信息员,建立学生座谈会制度,不断收集学生对教学实施情况的信息反馈和教学改进意见;对学生企业顶岗实习建立系、企业、学生三方监控机制,对毕业生建立跟踪调查与服务,以及用人单位回访制度。根据学院聘请麦可思公司出具的“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针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实习实训条件、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培养及社会服务能力的评价和改进意见,进一步做好工作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认真落实。
教学质量监控保障实施细则如下表2所示。
3.讨论建议
a.关于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
五年一贯制”的教学既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共性要求,又突出了灵活性与统一性的特点[4]。如何结合学生文化基础、年龄特点做好中高职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衔接创新改革,是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难点。在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中职和高职院校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各专业在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的培养目标、教学任务、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以减少课程内容重复,实现科学合理地制订和实施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最终让五年一贯制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到高技能质量标准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等。在实践中,探索完善中高职学分制及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5],可为中高职学分互认与无缝衔接奠定基础。
b. 关于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质量监控
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对中职学校来说还是一个不断尝试摸索中的新生事物。因此,如何根据地矿类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加强质量管理与监控十分重要,建议市、省主管部门、挂靠高职院校发挥好引领、监督和管理作用,确保整体培养质量不掉队。如组建主管部门、高职院校、中职学校联合行业专家委员会组成的质量监控组织,进行质量项目管理、监控与评估。
参考文献:
[1]张锦高.地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实践与思考谭燕泉[J].中国地质教育,2008,(4)∶8-12.
[2]五年一贯制高职人才培养优势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3,(9)∶61-62.
[3]史成泽.校企合作背景下构建高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思考[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1)∶1-3.
[4]戴宏民.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的办学实践及教学规范研究[J].渝州太学学报,2001,18(1)∶111-121.
[5]姚长永杨学昆五年一贯制高职学分制方案与实施[J].时代教育,2013,(11)∶56-57.
项目资助:
湖北省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科研课题(G2014A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