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
2015-01-01河北省体育局财务结算中心刘秀梅
河北省体育局财务结算中心 刘秀梅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指的是国家有关部门按照财务与法规规定,有方法有计划的分配和运用资金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监督,来保障事业任务的圆满完成。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事业单位不断的改革,使得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依靠财政资金而生存,不再局限于预算资金收支的管理,现在转向多渠道多方向的储集资金,围绕以绩效工资为方向的财务管理模式,采取绩效最大化的目标开展管理成本。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全面 资产管理方面,一是资金安全存在较大隐患。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很少对库存现金进行清点、有的互串岗位、使用现金支付大额资金、贪污公司款项等现象时常发生,二是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有的事业单位不重视对稳定资产定期的清理和盘点,甚至有部分稳定资产不进账户,形成大量账外财产,使得账面资产与实际资产不符。
(二)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拥有高素质的财务人员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单位领导应理解财务人员的作用,不能单纯地认为财务人员只起到报账的作用,应加强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从整体上加强业务的培训,使其熟练地掌握财会知识。目前,事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低下,学历达不到标准、专业技能不成熟,并未参加国家性的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
(三)预算机制不完善 事业单位不能较为正确地掌握预算编制,在编制预算时只是简单地采用增量预算法,而未根据一个季度的具体计划对预算的要求进行客观精细分析,只是在前几年的编制预算基础上添加一个系数,这样导致编制的预算与现实发展不相适应,在外来资产方面,事业单位在安排项目支出预算时人为因素严重,某些项目缺乏论据,预算编制存在盲目随意的因素。还有些事业单位对开展业务活动的收入与支出,只是列出一个大范围的支出数额,未说明业务经费的具体数目和用途,导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调整和追加现象严重,绩效考核也相当不利。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完善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1)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先预算后支出,无预算不支出”。事业单位须及时调整,事业单位实际需求和财务管理需要,建立一个完整合理的考核系统,客观公平公正地判断评价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情况,有利于提升资金管理的质量水平。(2)合理设置岗位,分工职责,完善相互制约机制。(3)在每一项费用的支出标准上,应严格管理和审核原始的有效凭证,以合情合理合法的标准来拟定实物的保存,让财务管理制度更加优善。(4)为了保证单位财务管理预算能够有效顺利的执行,应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认真落实资金管理的规范性,使得财务的收支能够受到广大的群众和员工的批评与监督。
(二)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在知识飞快发展的经济时代,事业单位应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单位领导要重视财务人员队伍的建立,招思想端正、工作能力强的财务人员,督促他们主动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能力;还要加强财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对于国家新出台的法律条文,及时组织财务人员学习。其他方面,要求财务人员熟练的掌握审计、税务、财政等方面相关的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有效提高工作水平。
(三)完善财务分析 可采用的方法有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方法。具体分析时,采用不同类型的指标,通过人员收入与支出的比率、预算的完成率、经费率等等财务指标的使用,对其进行有效评价。通常单位财务分析时会将同期数与相对数进行对比,对各指标执行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将收支相关情况的指标与相应的计划指标进行系列分析和对比,得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四)施行财务集中核算制度 财务集中核算制度要遵守“三不变”的原则,即财务的主体单位不发生改变、行政单位预算的管理制度不变,行政单位的管财制度不变。项目使用的预算经费以财政的方式拨出去,行政单位预算的收入应当交到近的财政账户里,再根据规定转到行政单位的账户里,只能使用单位账户支付,不能透支单位经费。同时财务的有关档案都应移交至核算中心统一保管,相关的报表、文证和账簿等根据不同年度进行装订并归入档案,以便查账。
(五)发挥相关机关的职能作用 将行政事业财务与其他专业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资料信息的共享。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违纪违规问题被掩盖,很多深层次的问题未被发现,只有机关内部各个业务科室的资料进行共享,即事业单位其他机关要与行政事业单位相互配合,才能够发挥机关的整体作用,使存在的问题得到彻底修正,从而提高质量与效率,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