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2014-12-31赵前英
赵前英
摘要:在营改增税制改革的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与其他企业一样受到了一定影响,此文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出来,着重探讨了营改增多建筑业企业施工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并针对出现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营改增 建筑业 增值税 减税制度
“营改增“,即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这一方案由2011年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是国务院结构性减税制度的重大体现。2012年元旦起首先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现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试行。用增值税代替营业税,从而避免重复征税,企业负担大大减轻,这不仅有利于完善我国的企业纳税体制,还可以促进我国产业的结构调整。随着营改增的不断推进,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必然也有着深远影响。面对这些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又该如何应对。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别分析了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并给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一、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税负的影响
(一)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区别和联系
营业税,是对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两者都属于流转税,但是相互独立而不交叉。营业税为价内税,增值税为价外税,且两者的征收范围也不相同。
(二)“营改增“前后,建筑企业的征税方法对比
1、营改增前,建筑施工企业的征税方法:
应交营业税=主营业务收入×营业税率
按国家税法的营业税规定,建筑业的营业税税率为3%,营业税附加税率为13%,综合税率为3.39%。
2、营改增后,建筑企业的征税方法:
应交增值税=销售税额-进项税额=(原营业税)主营业务收入×销项增值税率/(1+销项增值税率)-(原营业税)主营业务成本×进项增值税率/(1+进项增值税率)
建筑企业的增值税率为11%,增值税的附加税率为13%。综合税率为:(销项税额-进项税额)×(1+13%).
企业的税负变化=应交营业税-应交增值税。毛利变化=(剔除增值税后收入-剔除进项税额后成本)-(营业税前收入-初始成本)。由此可见,营改增之后,建筑企业的税负主要受原适用的营业税率、销项增值税率、进项增值税率、可抵扣成本比例与毛利率影响。
根据今年较近一次财政部组织的建筑业“营改增”测算揭露,企业营业收入下降了9.9%,流转税负平均增长了1.5个百分点以上。中国建设会计学会会长秦玉文声称,只有改变建筑产品的计价和结算方式才有可能改变低价中标的现状,否则建筑施工企业的11%增值税就根本不可能全部转移给下游企业和最终消费者。
(三)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
1、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有利影响
(1)避免重复纳税
在过去的营业税纳税体制下,建筑行业的税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很大比例,这无疑给建筑企业带来了较大压力。营改增之前,没有进项额抵扣,这使得建筑业行业的税收较高,且按营业额全额为基数导致大量重复征税。在营改增之后,避免了包括原材料在内的营业额纳税等重复纳税,对建筑企业的结构性减税,加快经济转型和收入的稳定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2)确保发票真实性
在营改增之前,建筑企业对于工程款的结算一般采用的是地税机关统一发行的发票或是由其代开。而营改增之后,其工程款发票为国税局统一监制的增值税发票,且须通过服务接待方的认证方为有效,从而保证了发票的真实有效性。
(3)促进固定资产更新
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机械设备。营改增后,建筑企业可以用所购置的固定资产与部分的增值税相抵消,由此,建筑施工企业的设备可以得到更好更新与配置。这不仅可以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工作效率,还可以推广高新技术和设备。
二、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不利影响
(一)企业成本提高
鉴于施工企业劳动密集型的显著特点,人工费用、建筑劳务成本占据总成本的30%左右,这一部分的成本企业无法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且建筑施工企业几乎没有任何进项税抵扣,增值税税额最终仍由企业负担,劳务市场价格继续上升。
(二)对相关从业人员的要求提高
营改增使得建筑企业原有的财务制度不再适用,财务报表结构产生了变化,主营业务收入中不再包含增值税的额度,利润的计算方法发生改变等。同时,企业的资产结构和现金流量等也随之变化,这就对企业的财会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工作人员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税收的筹划工作更为复杂
建筑施工不仅流程复杂,且施工现场经常变动,这就导致税务机关对产品的成本和收益很难作出较为准确的核算,加大了税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部分不规范的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施工地点分散,申报情况可能存在虚报,这也可能加大纳税监管机关的难度。
(四)税负可能不增反减
在建筑施工方面,材料的成本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而多种多样的建筑材料又使得建筑施工企业拥有着众多的大小合作经营企业。虚开发票和税额抵扣的不规范等都可能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的税负增加。
三、建筑施工企业应对营改增的策略
(一)关注国家税收政策,及时总结与调整
随着营改增在我国建筑业的不断推广与深入,建筑施工业必须时刻关注我国相关的税收政策。政府一般会制定相应的财政扶持政策对税改后增加幅负担的企业提供扶持,建筑企业应多关注相关政策,申报纳税时应如实向税务机关反映税收负担变化情况。在地方出台相关政策后,公司税务部门应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如果符合扶持条件,应提出申请。政府也会据实落实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对营改增试点导致企业税收负担增加的,在一定程度上提供财政扶持。因此施工企业要充分了解以及利用财政扶持政策,充分利用国家政策。endprint
国家针对在营改增试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系列问题也必将作出相应的调整。建筑施工企业要结合国家税收政策和自身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趋利避害,在不断学习和总结中及时调整与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减轻税负压力
1、避免税负转嫁
企业要协调好与开发商和施工方之间的工作。在选择材料及设备供应商时,应要求项目老板把能否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作为选择供应商的依据,选择具有增值税纳税人资格的供应商,以顺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发商要明确材料提供方的具体信息,如数量、质量、规格、单价、品牌等,材料提供方必须要向工程总包方给出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这样可以避免税负转嫁,从而减轻企业税负压力。
2、弥补增加的成本
建筑施工企业在面临营改增可能带来的税负增加时,要尽量采取措施来弥补增加的成本。如小幅度增加报价、与材料提供商协商将扣抵扣的进项发票提供给建设单位、通过开具增值税为条件来选择材料供应商、充分利用购买设备的部分抵扣或采取租赁方式、合理利用政策补贴等。
(三)做好税收筹划,加强税收管理
1、落实工程款收付工作
由于受到合同条件等各方面的约束,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款的收取工作比较复杂。要落实好这项工作,首先在材料采购方面要集中管理优势把握好最佳付款时间;同时也要加强催收工程款,协调好供应商的付款比例,统筹好资金的支付。要控制好纳税和资金之间的平衡。
2、合理解决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抵扣问题
为了保障税制改革稳定发展,体现税负公平,可以分期抵扣对期初的固定资产(包括库存材料、机械设备等)增值税进项税额。一方面可以将存量的机械设备进项税额分期抵扣或者加速折旧,另一方面也可考虑对增量固定资产(即新购设备)进行分期抵扣,以此防止纳税不均衡。
3、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营改增在建筑施工企业的的实行要求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税收缴纳的清算工作。企业会计人员要提前做好要培训和准备工作,要做好相关的调查和分析工作,及时清算税改前没有清算完的项目,避免纠纷。同时,企业会计人员应当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素质,在企业收入核算、票务管理、现金流、利润核算和企业纳税方式等方面做好税务统筹工作。
根据上述分析,营改增是国家对企业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减轻了税负。营改增之后,建筑施工业的税负发生了较大变化,其影响是双面的。一方面,避免了重复纳税,促进了企业的设备更新和财政队伍改革;另一方面也是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挑战。企业要不断审时度势,调整经营策略,做好纳税统筹工作,加强管理,这样才能确保建筑施工企业搭商“营改增”这艘税制改革之船在竞争的潮流中乘风破浪。
参考文献:
[1]王丽萍.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3,(26)
[2]杨朝晖.营业税改增值税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3,(20)
[3]张良.论营改增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5)
[4]杨海社.浅议“营改增”对建筑业税负的影响[J].中国总会计师,2013,(7)
[5]王翠红.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浅析[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