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分析与研究
2014-12-31原永亮
原永亮
摘要:建筑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部分,但在重复征税方面在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为了避免建筑行业的重复征税现象,国家实行了“营改增”政策,此政策能有效地避免重复纳税的现象出现。但由于建筑行业比较特殊,在实行“营改增”政策时还存在着许多难题。因此,建筑行业该如何积极面对“营增改”是目前建筑行业内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营改增 建筑业 影响 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建筑行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但由于建筑行业具有特殊性,所以重复征税的矛盾也比较突出。因此,国家针对此现状,提出了“营增改”即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此项改革是国家税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对建筑行业的产业结构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带领了建筑行业税收走向了一个全新时代。因此,建筑行业管理部门对“营改增”政策应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开展此类研究活动,如调研、组织研讨、自行推算等相关活动,做好充足的准备。在2012年1月1日部分现代服务行业和上海交通运输业试行“营改增”方案,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建筑行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既是产品的安装企业,又是产品的生产企业,征收税务时难免会出现重复征税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实行“营增改”来减少征收税务的重复性。
一、“营改增”主要因素
“营改增”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提出了最大的一次税收改革,其既有很大的动力也有较大的阻力。以往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没有一定的地位,西方国家也一直不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因为我国没有完善的税务征收体系,因此,在国际市场经济上不能占有一席之地。目前我国的税收法律主要是以条例形式来颁布的,国家第一大税增值税也不例外,本次“营改增”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增值税立法,也是营改增最大的动力。增值税是中央的,而营业税是地方的,实行“营改增”会对当地政府产生一定的冲击,政府财权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推广起来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和很大的阻力。2012年10月21日,由李克强主持召开的“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座谈会”上他强调,要进一步加紧制订扩大改革试点范围和落实具体的实施方案,其扩大的范围试点包括:邮电通信、铁路运输、建筑安装等行业,其中应着重把建筑纳入改革试点范围。
二、营改增为建筑业带来的影响
(一)给组织管理带来的影响
增值税与营业税相比,它具有很大的刚性,对于集团公司名义签订合同的工程具有很大的冲击,如二级公司或项目部与供应商签订的采购合同,所产生的增值税发票不能用于该项目来作为进项税额或进行抵扣。如果对外交易的合同均由集团名称签订,就有一定的风险,由此会带来法律诉讼。
(二)在工程管理的影响
以往都是由小型的供应商提供的发票,其不符合真实性,不能作为抵扣的合格票据,在未来会被正规的、大型的供应商所取代,其管理模式也会相应的发生改变。但随着模式的改变,其议价能力就会受到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议价能力,从而增大延期付款的风险。
(三)对投标经营中的影响
“营改增”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变建筑产品的造价结构,因为增值税是价外税,而营业税是价内税,所以行政主管部门应该针对现状和实际情况,对《全国建筑工程基础定额与预算》进行重新装订,并规范建筑工程投标标书。
(四)对结算管理产生的影响
“营改增”实施之后,在测算责任成本时,需要明确哪些成本的发票是正规合格专用发票或哪些是不能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这些都必须在事前先预算好。由于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变化,所以在预计时也难免会出现误差。因此,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否则预计会与实际情况严重的不符,从而导致工程责任状制定具有不确定性。
(五)“营改增”能有效推动建筑企业及提高资金利用率
建筑行业在实施“营改增”之后,能有效地减少企业自身的税负,税务的减少能够让企业腾出更多的资金去扩大生产规模,并可以根据企业的现状来自由分配这部分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
三、建筑业“营改增”遇到的困难
(一)进项税额抵扣存在一定的困难
建筑行业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它包括:工程施工、物资采购、劳务分包、机电设备安装等复合型产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复杂性为“营改增”的实施增加了一定难度。不同行业在税务所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中都存在着一定差异。据测算的数据显示,只要水泥、钢筋个砂石的抵扣成本能达到总成本的55%以上,在建筑行业中实行“营改增”就能有效地为企业减轻税负。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砂石、泥土、钢筋均来自于小规模纳税人或者个体户,而这些供应商都不具有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资格,这就导致了进项税额抵扣难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的成本。在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其实际取得的能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到总成本的45%,而且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都是多元化经营,涉及的领域比较广,如北京城乡建设集团的营业务收入主要有:房租和物业收入、物业管理收入、房屋销售收入、客房餐饮收入等。对于不同的施工单位和不同的业务内容,其成本结构也有所不同,所以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问题存在的难度也不一样,因此,取得有效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建筑业“营改增”困难的问题之一。
(二)增值税类型的选择难
我国现实行增值税是采用的生产型增值税,在这种前提下,有效增值额就相当于当期的利润、利息、奖金、租金等这些理论增值额与折旧额之和。在实际中建筑行业的人工成本占施工总成本的15%~30%,经过“营改增”之后,人工成本缴纳的增值税增加了3%,与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前相比,税负有所增加。这些新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对企业技术设备的更新和改造都很不利,严重阻碍了企业发展。消费型增值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所存在的问题,但是对保证财政收入又很不利。
(三)难以平衡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endprint
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前是由地方政府征收,而实行“营改增”之后,则变为了国家税务局统一征收,从地方政变成了中央。建筑行业每年都要给当地政府缴纳大量的税务,也是当地政府主要的财政收入,如果实行“营改增”必然会对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产生冲击。如何有效的协调地方与中央的财税利益还需进一步完善。
四、建筑业应对“营改增”的建议
(一)慎重选择供应商
在试点开始之前,要慎重的选择供应商,尽量选择具有开具专用发票的上游企业,因为其可为外购货物或服务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能减少企业的税负。如果必须要购买小规模供应商的货物时,应慎重考虑其价格是否更优惠,以及是否能达到进项税扣除的额度,有计划性地选择信誉度较高的供应商。
(二)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控制
建筑行业一旦实行了“营改增”,企业的资金结构和资金链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由于建筑企业大部分都存在拖欠工程款的现象,因而利用内部往来挂账和向银行借款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建筑行业要针对本企业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来选择融资方式,尽量降低企业的成本和降低资金的机会成本,合理利用资金,对货币资金的管理成本也要进行控制。
(三)做好相关部门的培训工作
想要建筑业能有效地应对“营改增”,企业就要对增值税实务的工作进行培训,积极组织部门相关人员学习“营增改”相关知识,对其重要性和对企业的影响进行全面掌握,做到未雨绸缪,并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与改革试点相关的财务管理方法,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因为增值税纳税人资格认定、纳税申报、票据查验、进项税抵扣明细审批都具有一定严谨性,所以,想相关部门人员必须要提前学习培训,认真应对。
(四)充分发挥“营改增”优势
在上海进行了“营改增”试点后,国家就出台了具体的财政扶持政策,政府为增加了税负的企业进行了财政补贴。所以,建筑行业可充分了解和利用国家相关的扶持政策,要灵活运用国家的政策,充分为企业谋求利益。除此之外,“营改增”之后,固定资产的价值可以以折旧的方式转移到产品的价值中去,这就免除了营业税,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节约了成本。所以,“营改增”能有效扩大固定资产的投资及发挥固定资产投资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税负。
综上所述,“营改增”对建筑业来说既有动力又有压力,它能有效地避免重复纳税,但由于建筑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结构较为复杂,因此,“营改增”也会给建筑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建筑业要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考虑“营改增”对企业的各方面影响,积极利用“营改增”的优势,对企业进行全新定位,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尽最大可能来降低企业的税负,腾出更多的资金来进行其他方面的投资,以此来满足建筑业在发展中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关海燕.“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J].商业经济 ,2013,(24)
[2]祝映兰.“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及应对分析[J].时代金融(中旬) ,2013,(9)
[3]李兰,肖双琼.建筑业“营改增”的税负变化及影响研究[J].商业研究,2014,(3)
[4]雷静.“营改增”对建筑业税负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3,(32)
[5]徐定洁.建筑业“营改增”对企业影响的思考[J].时代金融(下旬),2013,(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