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4-12-31夏兴华
夏兴华
摘要:建筑行业是城市不断现代化的代表性产业,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以及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随着国家相关法律政策的颁布,例如营业税改增值税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对建筑企业造成的影响,分析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提供相应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建筑企业 营改增 问题 建议 分析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税制已经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迫切需要进行税制改革。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我国走向了营业税改增值税的道路。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营业税改增值税,即是企业的发展机会,同时也是企业的一个挑战。在一个全新的税制影响下,建筑企业想要很好的规避营改增带来的负面影响,强化企业对风险的应对能力。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了营改增的实施背景,找出建筑施工企业在营改增之后出现的负面影响,并且通过实际情况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营改增的过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从实际情况看营改增影响下的建筑施工企业
建筑施工企业在实行营改增之后,由之前的缴纳3%营业税改成了11%的增值税,购买原材料、机械设备租赁等成本就可以按照进项税额进行相应的抵扣,税率为17%。因为建筑施工企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企业,其原材料和机械设备费用占据成本的比例非常的大,主要占百分之七十五左右,这就需要原材料供应商、机械设备租赁商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
举例说明:A建筑企业承建一个大型建筑施工项目,资产涉及两千万。A企业购买原材料需要使用一千万资金,通过原材料供应商提供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需要进行进项税抵扣工作,税率为17%,那么进项税额为170万元(1000x17%),因为税法规定现行的建筑企业增值税税率为11%,那么A企业销项增值税为220万元(2000x11%)。由此可得出,A建筑企业需要缴纳50万元(220-170=50)的增值税。若在建筑企业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前,A企业需要缴纳3%的营业税60万元(2000 x3%)。综上所述,A建筑企业在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有效的降低了企业的税负10万元。
(二)建筑企业进行营改增之后存在的问题
抵扣税费相对于税负大小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分析实际的试点情况来说,税法对于抵扣的实际划分还存在相应的问题。
首先,是税费的抵扣中没有明确劳务费抵扣。在企业的建筑活动中,施工总成本中很大一部分是劳务成本,按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对于劳务成本相关规定,不将劳务成本纳入到抵扣的范围之内。并且,劳务公司没有权利进行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而建筑施工企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在项目建设中的劳务费不能被抵扣,这就成了建筑企业的一项巨大负担。
其次,建筑企业的存量资产进项税不能纳入抵扣范围。建筑施工企业一般会购置大量的、大型的机械设备,这些机械设备使用年限较长。但是,因为在购买当时没有开具相应的增值税发票,造成建筑企业需要承担大量的销项税。
最后,建筑企业不能对临时设备和零星材料进行抵扣。这些设备和材料无法取得相应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因为营改增税制目前还没有被广泛的实行,还处在一个试点阶段,一些较为具体的改革内容没有很好的完善,存在大量的问题,造成相应的应抵扣的项目没有纳入法定的抵扣范围,增加了建筑企业的税收负担。
(三)不完善的财务核算体系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挑战
在建筑企业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前,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建设比较简单。在建筑企业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和范围均有所扩大和加深,加大了材料采购成本、二级分包商计价以及人工成本等份额,导致纳税申报环节和进项税发票验证等多个环节变得更加复杂多样,这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建筑企业的工期一般较长,造成项目决算体系建设更加的复杂,一部分被拖欠的项目款项没有办法及时回收,这样一来就加大了建筑企业财务核算的难度,最后造成企业税负大额增加。
三、建筑施工企业需要不断应对营改增策略
(一)解决抵扣范围不完善的问题
第一,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合作商选择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合作商。在企业进行材料采购、机械设备租赁的时候,需要不断的按实际需要去进行价格的的商讨,选取具有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资格的合作商,从而做出科学的选择。
第二,因为建筑企业的劳务成本还没有纳入法定的抵扣范围,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及时的实现转型,由开始的劳动密集型转向劳动集约型发展。不断增加机械设备的投入以及使用,避免耗费多余的劳务成本。
第三,不断强化企业的发票管理力度。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发票管理,做好会计核算工作,抓住营业税改增值税的优点发展自己,实现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做好财务核算方面的工作
财务核算工作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负责企业的纳税申报,在建筑企业进行营改增之后,对建筑企业原来的财务会计核算范围以及内容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建筑企业需要不断强化财务核算能力。首先,要不断提升财务核算人员的专业道德,实现营改增税制的实际深化,充分掌握营改增相关基本知识以及基本原理,利用好营业税改增值税政策,科学合理的规避其不理影响,同时做好各个环节的财务核算工作。其次,建筑施工企业需要不断的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力度,加强对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学习以及培训,充分发挥企业财务人员的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
(三)增强技术的投入和创新力度
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创新企业的技术设备,不断修正企业的发展思路、增加新型设备,同时还要不断引进新型的技术,实现企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机械化水平。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施工效率,一定程度降低了施工过程的劳务成本耗费,为企业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endprint
(四)不断完善发票的管理机制
因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增值税发票数量较多、对其要求也比较严格。增值税发票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需要明确的增值税发票的开票数量以及开票时间。除此之外,如果不符合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规定,那么纳税人是没有权利进行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的。所以,企业领导一定要充分掌握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具体知识点以及涉及范围,在合作的时候审核好合作企业的资质,做最正确的选择。
(五)不断强化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
因为一个全新的税收制度对一个企业的会计人员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需要企业会计人员具备更加专业的技能。所以,建筑施工企业要不断强化企业员工的专业培训,需要完善企业内部的会计技能考核制度,使企业的会计人员可以认真、准确的做好建筑施工企业的账目核算以及计算税收等工作,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同时也保障了企业资金的安全。
(六)不断提升企业的合同谈判能力
在建筑施工企业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很多增值税可以进行抵扣。所以,在建筑施工企业跟其他企业合作的时候,一定要保持高度的合同谈判能力。实际来说,就是建筑施工企业需要主动的、强硬的持有独立的意见和态度,让供应商尽量开具合格、足额的增值税发票,这样就可以保证建筑施工企业最大程度地获取营改增带来的利好,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的各项社会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其中,营业税改增值税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对于企业来说,营业税改增值税是百年不遇的机遇,但是也存在很多的挑战,稍不慎重就会导致企业亏损。在这个全新的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要紧抓营业税改增值税带来的机遇,找准政策动向,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力度,健全发票管理制度建设,强化对企业员工的培训等,最大程度的降低营业税改增值税带来的不利影响,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兵华.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财会研究,2014,10(04):102-103
[2]廖云兰.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在营改增中实现过渡[J].会计师,2014,12(04):125-126
[3]涂小燕.浅析“营改增”对企业财税影响及应对策略[J].现代商业,2013,5(32):526-527
[4]曾兵.营业税改增值税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分析[J].企业导报,2012,6(17):546-548
[5]杨娟.营业税改增值税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利弊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2,5(10):854-856
[6]王冬云.浅谈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3,10(16):575-57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