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乡镇财务监督管理新机制之探析

2014-12-31党海涛

财经界·学术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办事处监督管理机制

党海涛

摘要:乡镇财政是我国整个财政体系最基层的一级政府财政,是财政资金管理和政策执行的“终端”环节,也是财政服务“三农”的窗口。各地财政部门也非常重视乡镇财务监督管理工作,为此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但由于各种因素制约,乡镇财务监管体制尚不健全。本文结合山东省郯城县成立驻乡镇财政监督办事处一年来的工作,探讨如何切实推进乡镇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全面发展,提出建立稳定长效的乡镇财务监督管理新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乡镇财务 监督管理 办事处 机制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公共财政职能的不断深化,各级财政用于乡镇的资金大幅度增加。各地财政部门也非常重视乡镇财务监管工作,为此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但由于各种因素制约,乡镇财务监管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如何突破现有的体制机制、加强乡镇财政财务监督管理成为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

山东省郯城县经充分研究论证,于2013年4月份,选取了经济基础较好、交通较为便利的郯城街道办事处、马头镇、高峰头镇、庙山镇4个中心镇,成立了驻乡镇财政监督办事处(以下简称办事处),每个办事处监管3至5个乡镇的财政财务工作。办事处的成立,对财政监督工作重心下移、加大乡镇财务监管力度、保障财政政策有效贯彻执行和财政资金安全运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设立办事处取得的成效

办事处设立以来,乡镇财政资金更加安全规范,乡镇财务监管制度不断完善,方式方法不断创新,成效成果不断扩大。具体做法如下

(一)狠抓人员培训,提高监管能力

办事处成立后,我们组织从业人员到成立办事处较早的苍山县财政局学习了监管工作流程及好的经验和做法,到各业务科室熟悉各项财政资金管理制度,集中进行了职业道德、工作纪律、法律法规、财务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监督管理人员的执业水平。

(二)注重制度建设,遵守财经纪律

为提高乡镇财务监管质量,规范监督管理工作流程,办事处成立之初,郯城县先后制定了《办事处工作职责》、《办事处监督管理工作制度》和《办事处监督管理工作纪律》等规章制度。通过这些规章制度明确了办事处的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和工作纪律,初步建立了乡镇财务监督管理体系,为实施乡镇财务监管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强化财务管理,实现全程监管

督促各乡镇建立和完善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做到支出有据可依,财务核算规范透明,审批制度约束有力。针对每年都有大量资金投向农村、监管困难的情况,办事处充分发挥就地监管的优势,实现了全方位监督。从项目的论证、立项、申报,再到工程的验收、资金的拨付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管,确保了专项资金的安全、规范和有效使用,提高了项目资金的效益。

(四)通过监督管理,促进制度完善

办事处的工作定位不是为了监管而监管,而是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变处罚为服务,变事后监管为事前预防,逐步消除乡镇对又多了一个“婆婆”可能存在的抵触情绪。对于发现的问题,要求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认真整改。针对发现的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问题逐一提出完善相关制度的建议,及时反馈给乡镇主要领导,引起他们的重视,使得乡镇财政资金使用规范、有效,同时促进了乡镇财务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

二、当前乡镇财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总体上看,郯城县设立办事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因这项改革尚处在起步阶段,在实践中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办事处与财政所尚未形成监管合力

从两个机构的隶属关系来看,乡镇财政所受县级财政部门与乡镇党委政府的双重领导,县级财政部门侧重业务指导,乡镇党委政府侧重行政管理。办事处是县级财政部门派驻到乡镇的办事机构,隶属于县财政部门领导,这就决定了办事处和财政所既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同时又必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乡镇财政监管内外合力。目前来看,由于办事处刚成立,与乡镇财政所接触时间短、彼此不熟悉,达到配合默契需要有一个磨合过程。

(二)传统思想观念,对财务监管不重视

长期以来,在财政管理中存在“重分配、轻管理,重使用、轻监督,重投入、轻效益”的思想,各乡镇都把重点放在向财政要资金、要项目,对财政部门开展的监管工作积极性不高。有些乡镇领导由于调动频繁,对乡镇财政工作没有长远、长期打算,往往只顾眼前、只管当下,有的甚至存在“新官不理旧债,债多不压身”、“乡镇财政监督,又多了一个婆婆”等错误思想,对乡镇财务监管工作不重视、不支持,存在敷衍应付、被动落实的现象。

(三)办事处人员力量薄弱,执业能力有待提高

近年来,由于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人员编制,我县核准办事处配备主任一名核定为副科级,工作人员为4-6人,负责周边3至5个乡镇的财务监管工作。目前,每个乡镇的办事处主任1人已配齐,从事监管的工作人员仅有2人。由于各自经历、年龄等所限,他们对乡镇财务监管工作还不熟悉、执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乡镇财政资金量大、面广,资金监管体系亟需完善

近年来,中央、省涉及惠农资金大量增加,乡镇财政资金规模越来大、项目繁多、管理链条较长,而乡镇财务监管一直是财政监督的一块“短板”,尚处在探索阶段,需要加强完善的空间还很大。办事处成立后,职能如何定位,工作如何开展,抓什么、怎么抓,需要有个摸索和实践的过程。

三、完善乡镇财务监管机制的建议

(一)加强组织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要做好乡镇财务监管,办事处和乡镇财政所必须统一思想认识,加强沟通、理顺关系、明确职责、相互支持、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只有通过财政所与办事处的通力合作,对乡镇财务管理形成内外监督之势,才能够把县级财政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如同“蝴蝶楔”般无缝隙地衔接在一起,从而真正实现对乡镇财务的全方位、立体化监管。endprint

(二)加大宣传力度,正视监管工作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平台等宣传媒介广泛宣传财务监管政策,公布举报投诉电话和邮箱,方便关心和参与乡镇财务管理工作的单位和群众及时对违纪违规现象进行举报。同时要加强对财务监管的大力宣传,即乡镇财务监管工作若能有效开展,不仅能够促进乡镇财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而且能够有效地预防治理腐败行为,遏制腐败问题滋生蔓延,促进乡镇建立治理腐败惩防体系,确保乡镇财政资金和干部“两个安全”。让各乡镇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对乡镇财务监管转变认识,弄清监督与权力的关系,意识到财务监管工作搞得好可以起到“防火墙”作用,严防病毒入侵的第一关。

(三)配强监管力量,打造过硬队伍

根据办事处岗位设置、人员编制、乡镇管辖半径的大小等情况,积极争取人员配备,按照每个办事处配备人员不少于3人,增强力量,便于工作。鉴于目前办事处对乡镇财政不熟悉、了解少的情况,应该加强沟通学习 。同时,积极开展相关业务、法律法规的培训及监管实践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财务管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努力打造培养懂法规、会查账,依法实施监督管理,且能抗得住歪风、经得住诱惑的监管队伍。

(四)建立符合乡镇实际、切实可行的财务监管体系

乡镇财政是我国五级财政中的最基层,是国家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事求是的讲,乡镇财务监管不好做,“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如何让“线”有序穿过“针眼”,不偏离方向,对我们乡镇财务监管新机制更是一种考验。我们设立办事处初衷,就是充分发挥贴近一线、熟悉情况的优势,切实加大对财政资金、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管理;同时更重要的是指导乡镇财务制定乡镇财务监管责任制度,逐级签定监管责任状,明确各级监管职责,依职抓好监管落实。不断加强乡镇财务监督管理的调研,促进乡镇财务监管常态化、规范化,创造性地继续探索加强乡镇财务监管的新机制。

参考文献:

[1]江云仙.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商业,2010;32

[2]福建省乡镇财政管理问题研究[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3;11

[3]孙建波,林德山.浅谈财政监督检查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J].财政监督,2014;6endprint

猜你喜欢

办事处监督管理机制
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监督管理问题探析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C-IDEA设计奖入围作品选登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交通运输部正式履行渔船检验和监督管理职责
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成立福建省办事处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分析
皮革机制
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