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优化管理法律规制分析

2014-12-31朱国画

财经界·学术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法律规制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单位

朱国画

摘要:政事业单位资产是我国国有资产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加强公共管理、实施宏观调控、推动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已经逐渐转化为一部分人的私有财产,以至于出现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国有资产有效使用率低等现象,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 法律规制

行政事业单位在我国经济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政府机关给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主要载体。国有资产管理方面是否严格,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从目前国有资产的现状来看,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使国有资产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

一、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的概述

(一)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概念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资产由行政事业单位使用和占有,在法律上是属于国家所有,即事业单位的公共财产。其中包括: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特征

行政事业单位是国有资产占有和使用的主体单位,占有和使用的目的是服务于行政事业单位,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一是对国有资产占有和使用的无偿性;二是不直接从事生产经营领域的活动;三是资金的扩充和补偿的非直接性。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不完善

国有资产的管理存在着严重的管理缺失,如事业单位中轻视管理,看重收费的行为,导致国有资产无人管理、无人监督、无法可依等情况出现。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改革应当有与之相配的政策、法律法规,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很少。各级部门自制的政策和规定,没有具体详细的行为准则,缺乏整体和层次上的协调,规定中的空白点比较多,缺乏明显的权威性,造成实际操作比较困难。长此以往不可避免的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低等现象。因此,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并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使国有资产得到有效的保护。

(二)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

许多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没有一套完整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导致国有资产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出现大量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尤其是在事业单位转制的过程中,没有按照国有资产的相关规定进行评估,使国有资产的相关数目难以落实。与此同时,在职工退休,离职后不能及时的办理相关产权交移手续,造成大量的资产外借不能收回的现象,从而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三)国有资产实物财产账目不全存在疏漏现象

根据相关调查和资产查处表明,由于政企不分、职责不明等原因,在转制的时候部分人员利用国企转制不完善的规章制度,钻制度的空隙,混淆是非,把私制认为成私转,产权量化到个人。部分单位甚至不按规定办理国有资产处置手续,不记录相关数据,长期不对账,账本和实际数目严重不符,财政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严重脱节。导致大量国有资产去向不明。

三、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

在目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应对相关的比较重要的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修改,并且还要研讨、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新问题。与此同时,完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管理,要保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独立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要独立社会保障预算和政府公共预算,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经营应当自成体系、自我循环。此外,应不断完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经营内控管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并且随着条件的成熟还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法律条文。在对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确保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每个管理人员都做到尽心尽责。

(二)树立法治观念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由于没有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国有资产的流失不仅给国家的财富造成巨大的损失,也在很大程度上组织了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因此,想要管理好国有资产流失,就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国有资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应积极补充和完善国有资产产权界定与产权纠纷处理类的法律法规,完善国有资产转让类的法律法规,如《国有资产转让管理法》;补充完善国有资产评估内的法律法规,如《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管理规定》等相关的法律条文;还应尽快制定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法》把主要立法重点确定在适应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监管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现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保保值增值和壮大国有经济。

(三)提高国有资产的有效使用率

严格管理财政票据,根据相应的情况需要,制定相应的票据,同时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强票据管理,做到以票控费,并进一步加强制约收缴行为,严格控制资金闲置/挤占挪用等情况发生。加强监督检查,对部门和单位在任期内资产存量的增加和处置有明确的记录,同时加大违纪查处力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确保国有资产有效使用。

总而言之,等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了比较完善的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具体落实后,应当从基础上加强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的管理机制,实行严格的国有资产审计监督制度,有效防范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流失,以进一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陈军.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规制设计研究[J].人民论坛,2012,12(35):12-13

[2]陈鹏,李岩红.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三维绩效指标体系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0,23(3):24-25

[3]金凤.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类型化法律规制的实态及辨析[J].贵州社会科学, 2010,12(3):34-35endprint

猜你喜欢

法律规制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单位
浅谈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五年规划”加强国有资产监督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方法和措施
构建我国新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思考
商业预付卡经营行为的法律规制
我国网络经济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
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垄断行为的法律规制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