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医院卫生材料管理的探讨
2014-12-31胡大凯
胡大凯
摘要:随着医疗卫生行业市场化机制的引入,医疗行业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作为一项重要消耗物资,医疗卫生材料在医院内部控制和管理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高, 对卫生材料的采购、销售、使用全过程的管理一直是国内外众多学者和实务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也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点之一。本文针对当前医院在卫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有针对性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医院 卫生材料 管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使用的卫生材料逐渐增多,而我国的医用材料管理也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点之一,也经常会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由于卫生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等种类繁多,且专业性较强,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三方面如果不能有效地整合,在信息管理部门和管理内容条块分割方面将较为突出,使得医用材料管理不能较好地利用现有的管理方法,给医院对卫生材料的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
一、医院卫生材料管理现存在的问题
(一)卫生材料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一方面大多医院的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加上人员的缺少或人员分工不合理,对卫生材料的使用和管理缺少专门的卫生材料管理部门和专业的卫生材料管理人员,未作到不相容职位分离,沟通困难和面对问题推卸责任的现象频发,不能使相关岗位形成相互牵制关系,同时,库存管理人员配置不合理滋生了贪腐、浪费现象。另一方面因业务流程控制设计和审批程序不够完善,影响了卫生材料的质量审核和科学合规管理,相关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缺乏卫材相关专业背景影或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无法鉴别卫材质量,管理方法粗糙,影响了执行效果。三是卫生材料盘点次数少,存货管理混乱。对于卫生材料的库存管理缺乏严格监督,缺乏互相监督的机制,存在工作人员营私舞弊的情况。最后,卫生材料使用过程中,终端控制和监督不严,导致科室浪费。这些问题都增加了卫生材料的管理成本和管理难度。
(二)卫生材料计划采购管理效果不佳
随着医药行业整体市场化的推进,卫生材料价格、数量、品种以及新技术的应用随临床需要和市场行情的变化也在不断更新。医院卫生材料管理办公室应及时作好计划采购管理,如果采购的卫生材料到达医院后,不经验收,直接送达使用科室,一方面会造成卫生材料的隐性流失,无法进行核对采购的卫生材料的数量、规格、剂型等是否符合招标采购要求;另一方面,造成了卫生材料从采购、验收、入库、领用出库等整个业务流程的倒置,造成当期医疗收支的不配比,对医院成本核算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其次,卫生材料管理还应当了解临床使用相关信息,及时把握市场卫材价格涨跌脉搏,编制合理的季度、月度计划,使医院获得最佳经济采购成本。
(三)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
对卫生材料的使用和管理影响着医院的经营效益和长远发展,尤其是医院在卫材的预算管理中,缺乏科学、系统的预算管理体系和严格的预算执行和监督,会造成卫生材料采购成本不断增加。大多数医院没有专门的卫生材料预算,经常导致卫材零星采购情况频发,有些医院预算的执行过程中,整体预算也大多流于形式,没有进行严格监控和预算反馈,使预算只是纸上谈兵。
(四)卫生材料验收入库控制不够健全
由于卫生材料种类和数量繁多、规格复杂、用途多样,给管理上带来一定的难度。卫生材料的使用部门较多,部分材料更是专业性较强,部分卫生材料验收存储直接送入使用部门,如检验材料直接送于检验科,由检验人员直接签收材料并使用,植入材料多放于手术室,先使用后再由手术科室报器械科办理出入库手续等, 造成设备科仓管人员事后只办理书面手续,对材料的出入库控制实际缺失。
三、医院卫生材料管理对策和建议
(一)调整医院组织结构,优化人员配置
许多医院尚未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针对卫生材料科室只是根据需求申报和领用,难以查明卫材缺货或存货过度等问题责任。因此作者认为医院加强对卫材的监督管理,成立专门的卫生材料监督管理委员会,优化医院组织结构,减少医院的成本。卫生材料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制定下一年度的卫材预算方案,并进行阶段性反馈。由医院分管卫生材料的领导负责,制定卫材的管理和使用制度,并监督制度执行情况,并由医生及职能科室中选择责任人担任委员。针对许多医院在卫材专业人才缺乏的现象,医院首先应在岗位人员分配时应重视专业素质,新招聘的人员要进行卫生行业相关规定、卫生材料培训,保证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卫材相关专业知识背景。其次,须配备二名以上库管人员,并在验收入库时,须有两名验收人员签字确认,保证互相监督。
(二)医院在卫材预算管理方面采取动态预算管理,严格监督和控制预算的实施
首先,根据过去几年医院的经营发展状况确定医院整体目标,预测下年度医院接诊总人数及卫生材料消耗数量和类别。其次,各个科室根据最近几年接诊病人的类别和数量等因素,预测下年度可能需要的卫生材料。三是,各个科室的卫材预算至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核,对不合理之处再返回科室修改,然后再次汇总卫材预算方案。四是建立一套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重要的是将预算方案付诸实践,充分发挥监督管理作用。五是对预算控制。不定期地对卫材的实际耗用量和预算量进行对比,对卫材的预算实施动态、科学的管理。
(三)加强卫生材料的出入库管理
卫生材料入库前,严把入库关。由验收部门检验签章,依据采购申请单,与仓库管理人员共同办理入库手续,对到货的医用耗材进行验收。验收中发现与采购合同或采购计划有出入,可当场退货或存放待处理区等待退换货处理,并及时告知采购及财务部门,拒绝签收及付款。及时更新卫生材料信息,对于验收合格的材料,及时办理入库手续。库管人员应及时对卫材进行分类登记,便于领用和发放,提高卫材的使用和管理效率。在出库管理使用方面,应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流程以避免管理漏洞。首先是将管理权和使用权相分离对卫材使用情况加强监督。其次,各科室对卫生材料除了低值易耗品以外实行零库存管理方法。定期将科室预算和实际领用情况对比,及时查明超过预算的部分应原因。
参考文献:
[1]杜恂,杜婉.加强医用卫生材料管理的几点措施[J].中国卫生资源,2007 (4)
[2]徐红芬,王广华.医院材料物资管理模式的探讨[J].卫生经济研究.2003(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