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工程核算相关问题探讨
2014-12-31江玉华
江玉华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如何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获得利润,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是建筑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工程核算的准确性影响企业的利润总额,如何加强工程核算,为管理层经济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对工程项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探讨工程项目核算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对工程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工程项目 工程核算 问题及措施
一、工程核算的特点及意义
(一)工程核算的特点
工程项目会计核算与其他企业会计核算的最大区别在于:工程项目周期长,建筑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工程项目的结算不能在项目竣工后进行。实务中,企业通常根据完工进度采用按月结算和分段结算的方式对工程的收入、成本进行确认,对工程款进行结算,确认企业在项目未完工前各个月份、年份的经营成果。
(二)工程核算的意义
项目核算贯穿项目的始终,包含工程项目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进行的核算以及工程的结算等有关内容。项目工程的建筑周期长,投入资金高,中间环节繁琐,会计核算内容较多,及时的进行工程核算,掌握工程项目已经进行的投资和成本、工程的进度,对于企业的决策以及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工程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核算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企业不能够真实的反映工程项目的真实会计信息,也不能为高层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具体的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会计原始凭证不完整、不准确,信息不全面
会计原始凭证不能准确完整取得,是工程项目核算历来就存在的一个问题。例如,在企业材料采买的过程中,零星材料以及特殊材料的购买可能不会按照正常的采买程序进行,而是在工程当地选择规模较小的制造厂家或中间商由某单位直接购买。在这一采买过程中,就可能会遇到无法取得发票,会计凭证不符合规定等情况,更有甚者不同单位之间缺乏沟通,相关部门根本无从知道有关的经济业务。又如,不同企业在进行有关核算资料对接时,资料本身存在错误,而双方人员又未仔细核实,取得会计原始凭证本身就存在错误之处。
(二)会计信息的传递具有滞后性
根据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相关要求,经济业务应在发生当期准确入账。但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因素,会计信息的传递常常具有滞后性。从客观角度分析,工程项目所在地通常在外地,会计信息的传递受远程距离的影响存在一定滞后性;工程项目参与的企业众多,会计信息的核对以及沟通也会对会计信息的传递时间产生一定的影响。从主观角度分析,企业为了减少成本、虚报利润等因素,也会出现会计信息传递不及时的现象。
(三)企业工程核算存在收入、成本不准确
企业工程核算项目收入的确认是以产值为依据,会存在不按照实际产值计算、虚报收入的现象发生,年终结算时,结算资料不全面会导致收入确认的不准确,此外结算方式不同也会以及管理层的意图也会对企业确认收入的数额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从本质上讲,收入的结算本身就存在估算的性质,因此结算收入与实际收入必然是有偏差的,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影响着偏差的大小。而成本核算的准确程度取决于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影响成本核算,进而对收入的确认、利润的核算产生间接地影响。
三、工程核算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内部原因
1、企业管理存在缺陷
首先,企业内部常常以短期目标作为考核部门绩效的依据,为了追求绩效,企业内部存在隐藏真实收入、成本的问题,影响项目核算的真实性。其次,由于工程项目时间长,存在的经济业务数量庞大,会存在大量资产、债权债务不能及时处理的问题。
2、企业内部关于工程核算的理解存在偏差
大部分项目工程企业认为会计核算是财务部门的主要任务,财务部门应当负责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而事实上项目核算需要项目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只有各个部分将有关核算的具体凭证、信息完整准确的与财务部门进行对接,才能做好项目核算的基础工作,财务部门才能真正做好项目核算工作。
(二)外部原因
1、外部协调机制不完善
工程建设特点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施工时间长,投入资金大,参与的企业数量多。参与工程项目的数家企业之间必然存在着工作上的衔接,但不同的企业关注的重点不同,对其他企业的工作不甚了解,如果沟通不善,在工作内容的衔接方面很可能会存在着问题。
2、不同工程企业之间存在的利益矛盾
工程建设是一个整体活动,总体利益是在一定合理区间内的,且在不同企业之间划分。不同企业需要争取尽可能多的利益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工程项目中的不同企业必然存在着正常的利益冲突,这些冲突都会为企业及时准确的进行工程核算带来一定的影响和难度。
四、加强项目工程核算的措施
加强项目的工程核算,提高工程项目的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对于建筑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增加财务人员的配置,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水平
工程项目经济业务繁多,工程企业的管理者需要为工程项目配备充足的财务人员,包括现场财务人员和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现场财务人员对现场的会计原始凭证进行及时的收集与整理,保证会计原始凭证按照企业的管理角度予以明晰的展示企业内部财务则主要负责对现场返回的资料及时的处理,正确核算成本费用,并处理企业整体的经济业务。两者通过及时的沟通交流,充分做好工程企业的工程核算工作。
需要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从业水平,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和再教育工作。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企业的工程核算也逐渐向着精细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方便、快捷的为企业管理层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现代财务管理的要求。会计人员为了不断满足新时代对于会计的要求,需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及时掌握会计制度的变化,会计核算的新方法,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道德素养,坚决抵制违法乱纪的事情发生,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endprint
(二)普及会计电算化在工程企业中的应用,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现代化管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取代了原始的手工记账,成为提高会计核算效率的有效方法。几乎所有的工程企业已经将会计电算化引入了企业的日常管理当中,但会计电算化在工程项目现场的使用并不普及,在除去算账、记账外的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有待开发。
加强现场会计电算化管理,提高现场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减轻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企业整体财务信息质量是十分必要的。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系统对于完善企业的财务系统有着重要作用。会计信息系统应当包含合同、入库、发票等单据,成本核算、成本的具体归类以及总账和明细账,财务报表等内容在内的财务流程涉及的所有信息,并包含预算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等一系列内容,会计信息系统提取的最终信息应当是能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有用决策的信息。会计信息系统的现代化管理是项目企业会计信息未来的发展的必然方向。
(三)加强项目企业核算制度的建立
企业应当首先加强对预算管理有关制度的建立。要求各部门建立相应的业务台账,包含施工费用、材料费用、设计费用等若干费用,在年末对相应的工作量和物资进行盘点,编制实际产值并在台账内进行登记,并有财务结算人员完成工程结算表的编制。
加强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建立,建立从项目开始到结束涉及的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流程。在成本核算中,以项目为单位,将从项目投标开始至结束的成本进行归集,核算过程中,财务人员依照项目的实际情况正确划分成本核算的对象,及时归集每一成本项目。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工程收入结算的适当方法,按期及时进行工程结算和财务结算,结转企业的利润,杜绝虚假的财务信息。根据完整的核算流程以及企业内外部人员的实际需要完成企业财务报表、项目报表等诸多与企业决策有关的报表。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中,应当注意将企业的组织架构、岗位职责方面与会计核算制度进行有效的结合,避免产生管理混乱、人员安排不当、效率低下的现象发生。为了贯彻落实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可以将会计核算的有关内容落实到企业的具体部门和具体人员并通过相应的奖惩机制加强会计核算制度的贯彻落实。
(四)加强项目企业内外部的沟通,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
加强企业内外部的沟通与协调,首先需要部门之间、不同企业之间了解彼此的工作信息、岗位职责,以及在工作中需要进行协调的内容,并通过会议、电子邮件、电话通讯等方式建立基本的沟通和协调渠道。对于需要沟通协调的事项,确定需要的沟通频率和双方都可接受的协调途径,并在协调机制中规定发生冲突时如何约束双方的行为。通过完善制度的建立,实现企业各部门之间以及不同企业之间的协调。
五、结束语
做好企业工程项目核算工作,对工程项目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工程项目核算体系的建立,建立健全项目管理措施,提高工程项目核算的水平,为管理层提供经济决策的依据,是提高项目经济效益、促进企业不断发展的基本要求。本文提出了关于加强工程项目核算的若干建议措施,以期能够为工程项目核算的发展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胡艳娜.浅析建筑施工企业单项工程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研究, 2014;8
[2]杨秀坤.工程会计如何做好工程核算和成本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 201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