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升国有企业内控制度执行力的思考研究

2014-12-31王陆俊

财经界·学术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内控制度执行力探讨

王陆俊

摘要:随着企业转型以及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逐步健全,然而国有企业的内控执行力仍然有待提高。国有企业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企业的内控制度执行力不高,就会使国有企业内控体系沦为摆设,影响企业经济活动的开展,不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当中巩固其地位,为企业生存与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关键词:国有企业 内控制度 执行力 探讨

一、前言

企业内部控制由企业内部环境、企业内部监督、有效信息、控制活动、风险评估这五个部分组成,以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的规范化及企业资产管理的安全,实现企业经营效益为目标的过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促进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使企业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从而优化企业管理。

二、国企内控制度执行力现状

(一)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不规范化

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对领导者的依赖程度过高,而领导者的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对企业管理起的作用存在较大的差异。而董事会、股东大会、监事会等重要机构所起到的实质性作用不大,形同虚设。企业的生产经营,主要由领导者的个人意志决定,因而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随意性很强。并且,严重降低了企业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度,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陷入了困境。具体来说,可能会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缺乏权威性,使企业的决策掺杂“人情”成分,不符合法制社会的要求,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相矛盾。

(二)国有企业公司结构的不合理

目前,我国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陷入“联而不合”的怪圈。集团总部与子公司在内部控制上无法实现统一、有效的管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总部与子部地点相距较远,管理起来不方便,或者总部对子部管理的疏忽,使总部与子部在内部运作上无法达到真正的统一。企业结构的繁杂冗余与信息传递的滞后息息相关,最终会导致总部的决策或者新的改革措施在子部得不到有效执行。

三、影响国企内控制度执行力的因素

(一)国企产权制度

目前,国企的产权制度还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代理人、委托人对企业内部控制概念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被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没有得到强有力的实行。而产权意识的模糊,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产权的不清晰会使国企的领导者在对企业进行内控管理时抓错重点,很容易造成对资产的增值保值以及投资的收益问题的疏忽。

此外,国企产权不明确,不利于高层领导对下属单位的管理。若是下属单位的负责人擅自做决策,扩大投资,或者在企业管理想尽办法“中饱私囊”,就会导致企业财政的巨大亏空。产权制度不完善,产权主体的缺位,阻碍企业内控制度的执行。

(二)国企内部管理权责

国有企业的内部设置与组织机构受到国家政策的制约,与现代企业相比管理缺乏灵活性,普遍存在管理层交叉,管理权责不明的现象[2]。在企业内部有可能会出现无人监管的“真空地带”,而这样的地带却极其容易出现各种状况,当问题出现的时候,由于权责不明确,企业内部就会互相推卸责任,不利于问题的妥善解决。管理权责不明确这一点与国企内控制度执行力低下有很大的关系。

(三)相关的激励、约束机制

国有企业的激励及约束机制是影响其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的重要因素。在国有企业当中,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共同作用,促进内控制度的有效实行。然而,在实际作用中,这两者很容易出现失衡现象。当企业的激励机制的执行超出一定范围后,需要约束机制发挥其约束作用,以保障企业运行的正常。但是这种方法,只是权宜之计,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会降低企业内控制度的权威性,不利于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

四、增强国企内控制度执行力的措施

(一)管理层的高度重视

管理层的重视有利于增强企业内控制度的执行力,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董事会的决策对企业内控制度的健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董事会对公司的承诺或者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对企业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为此,要设立企业内控领导小组,对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督。而该小组的组长应当由具有决策权力的董事长担任,各级管理人员按照各自的职责开展活动。同时对企业内控情况及时作报告,使得公司全员熟悉企业的运作。在内控制度的执行过程当中,要加强各部门的联系,增加交流,保障企业运行有序性。此外,意识对行为有决定作用,管理者要重视培养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及责任意识。

(二)加大产权改革力度

产权问题是解决国企内控制度执行力度不足的关键所在。因此,企业要明确分工,将各项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身上,使公司形成层层把关的责任制度。具体的做法如下:建立管理到位、权责明晰、团结协作的国有资产的监管机构。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还应当借鉴其他类型企业的产权管理体制,健全国企的产权管理体系,加快股份制和公司制的改制进程,做好母子公司的内控工作,认真落实国有资产的增值及保值。最后,建立科学的产权管理制度,解决产权混乱、权责模糊、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与此同时,要合理利用国企的权力,做到政企分开,在必要的情况下,从社会引进人才,为企业内控制度的推行引进有用之才。

(三)合理进行人员选用及企业管理层权责分配

要制定相应的人才选拔标准,选用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为增强国企的内控执行作出重大贡献。在选用人才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其业务素质、职业道德,优秀的人才能够促进国企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确保企业内控制度的可行性。为此,国企在选用人才时可以采用内部公平竞聘或者社会招聘的方法,选拔优秀人才。而企业的法人代表的选拔更要格外谨慎。市场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企业的法人代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法人代表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做事能够从大局着眼,对企业发展有整体性把握,并能在企业管理之中贯彻先进的管理理念,加强内控制度执行力。此外,法人代表还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确保在工作中不以权谋私,违反法律,损害公司利益。endprint

产权分配问题也是关系到企业内控制度执行力的重大因素。合理的产权分配,能够确保员工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形成“各司其职”的有利局面。而也应避免高层管理者间权责的交叉,确保权力制衡的实现。

(四)强化审计监督机制和会计控制系统

审计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企业的生产和运营用重大的影响。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切勿与财务部挂钩,要明确区分这两个部门各自的职能。在审计工作当中,审计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账目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查核对,确保账目没有漏洞,同时要形成相应的书面报告,反映企业各项活动的细则,以及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此外,还要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确保反馈的信息能够送达决策者,为其进行投资等重大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必要的时候,可以聘请社会上的审计专家对企业的审计活动进行监督指导,健全审计监督体系与会计控制体系,为企业内控制度执行奠定有力条件。企业可以通过详细审核报表、账簿等加强基础控制,至于实物的控制方面则可以通过完善保管制度、严格办理出入库手续等措施加强控制,从细节出发全面提高企业内控制度的执行力。

(五)加强国企内控制度执行力文化的建设

加强企业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国企不仅要严格各项管理工作,还要加强内部控制文化的建设,大力提倡内部控制价值观念,使内部控制的观念深入员工内心,推动企业内控执行力文化向前发展,形成全公司上上下下团结一致的良好氛围,为企业内控执行力文化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具体方法,如通过召开会议与培训,培养员工的内控意识,从而加强国有企业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实现企业运营与发展的高效化、合理化以及科学化。

(六)有效的内外部沟通

要及时疏通信息渠道,确保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要做好企业的内部沟通,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定期向公司的管理层汇报工作;加强总公司与子公司的交流;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而要做好企业的外部沟通,则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定期向国家有关机关汇报公司运营等方面的情况;加强与其他优秀企业的联系;增进与外部审计单位的沟通,及时解决审计当中出现的问题。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的生产与运营当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内部将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关系着企业能否获得更大的发展。而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国企的内控制度的执行力普遍欠缺。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应当要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内控制度,并不断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使企业向规范化发展,从而从整体上切实地提高内控制度的执行力。

参考文献:

[1]刘华,刘春梅.提高企业执行力的途径分析[J].科技信息.2011,1(20):44-45

[2]张晓岚,沈豪杰,杨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经营状况——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8(02):88-89

[3]张晓岚,沈豪杰,杨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经营状况——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11(02):71-72endprint

猜你喜欢

内控制度执行力探讨
测测你的执行力和想象力有多匹配
领导力是执行力的“定海神针”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提升执行力 做行动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