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季养肺要得法

2014-12-31吕荣华

家庭医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鼻翼咽喉部冷水

吕荣华

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也多在秋末冬初复发,所以秋季保健肺为先。现介绍几种秋季保养肺气的方法,略述如下。

摩颈法  站直或坐立,仰头,颈部伸直,用手沿咽喉部向下按摩,直至胸部。双手交替按摩20次为1遍,可连续做2~3遍。注意按摩时拇指与其他四指张开,虎口对住咽喉部,自颏下向下按搓,可适当用力。这种方法可以利咽喉,止咳化痰。

搓鼻法  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磨擦生热后,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然后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即位于鼻唇沟内,横平鼻翼外缘中点处,15~20次。如此每天做1~2遍,可增强鼻的耐寒能力,亦可治伤风、鼻塞不通。

按穴法  一是按摩大椎穴。大椎即第七颈椎棘突下,可每天早起后和较冷时出门前,先将两手搓热,然后轮流搓大椎,可防止感冒,方便有效。二是压揉承浆穴。承浆穴在唇下凹处,以食指用力压揉,可感觉口腔内会涌出分泌液。若糖尿病患者在想喝水之时,用力压揉此处10余次,口渴即可消失,不必反复饮水。这种分泌液不仅可以预防秋燥,而且含有可延缓衰老的腮腺素,同时可使老人面色红润。

呼吸法  在室外空气清新处,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掌一上一下相叠,掌心向上,放于脐下3厘米处,两眼平视前方,全身放松,吸气于胸中,收腹,再缓缓呼气,放松,再吸气、呼气。如此反复,持续半小时。

拍肺法  每晚临睡前,坐在椅子上,上身挺立,两膝自然分开,双手放在大腿上,头放正,眼微闭,全身放松,吸气于胸中,同时抬手,用掌从两侧胸部由上至下轻拍,每次约做10分钟,最后用手背随呼吸轻叩背部肺俞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0下。

大笑法  中医有“常笑宣肺”一说,大笑能使肺扩张,还可以清除呼吸道“浊气”。人在开怀大笑时,可以吸收更多的氧气,氧气随着血液行遍全身,让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充满活力,避免秋乏,亦有利于养肺。

摩喉法  上身端直,坐立均可,仰头,颈部伸直,用手沿咽喉部向下按摩,直至胸部。双手交替按摩20次为1遍,可连续做2~3遍。按摩时注意拇指与其他四指张开,虎口对住咽喉部,自颏下向下按搓,可适当用力。这种方法可以利咽喉,止咳化痰。

耐寒锻炼法  自立秋后坚持用冷水洗脸、浴鼻,身体健壮的人还可用冷水擦身、洗脚甚至淋浴。有研究表明,适当的冷水锻炼对预防伤风、感冒、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的效果。除了冷水锻炼外,还可选择一些有助于提高抗寒锻炼的有氧运动项目,如登山、冷空气浴、坚持秋冬泳等。

通便法  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若大肠传导功能正常,则肺气宣降。若大便秘结,则肺气受阻,导致咳嗽、气喘、胸中憋闷等症状加重,故秋天多吃含粗纤维的果蔬,通便、保持肺气宣通,是益肺保健的重要措施。

饮食法  中医非常重视增补脾胃,以使肺气充沛。平时脾胃、肺气虚衰之人,宜进补人参、黄芪、山药、大枣、莲子、百合、甘草等药食,以补脾益肺,增强抗病能力。秋季的饮食应贯彻“少辛增酸”与“防燥护阴”的原则,适当多吃些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银耳、萝卜、秋梨、香蕉、藕、芡实、百合等。及时补充水分也非常重要。一般秋季每天要比其他时节多喝水500毫升以上,也可将暖水倒入杯中,用鼻子对准杯口吸入,每次10分钟,每日2~3次。

此外,肺主一身肌表,风寒之邪最易犯肺,故要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添衣服,固护肌表,增强机体抵抗能力,也是肺脏养生不容忽视的环节。

猜你喜欢

鼻翼咽喉部冷水
冷水泡面
中药穴位贴敷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咽喉部舒适度的应用
鼻翼肥大的分类及临床治疗进展
鼻翼过宽整形的研究进展
绿豆汤冲鸡蛋治嘴角糜烂
全麻手术经口气管插管中达克罗宁胶浆的应用效果
绿豆汤冲鸡蛋治嘴角糜烂
孙红雷:请把冷水换成温水
鼻唇沟双叶皮瓣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运用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