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课走班后的个别化教育

2014-12-31

未来教育家 2014年10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自学辅导

过去,在大班额的教学组织形式下,教师的精力更多关注到两头的学生。为了实现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思想,学校实施了小班教学,教学班人数不超过24 人。在一个24 人的小班中,探索个别化的实施有了客观的基础,但真正能启动每一位学生的内动力、进行个别化教育,对每一位教师都是新的挑战。比如,走进每一位学生心灵深处;找到每一位学生的动力点;找到每一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立体地看世界;个性化的家校沟通等。

·链接:

提供适合每一位同学的学习方式

刘丽云/北京市十一学校教师

我所任教的b-5 班共有20 个同学参与了《基础语文》第四单元的“个别化”学习过程。

我之前设计了两版这个单元的学习方案,一个是老师讲,一个是小组讲,但总觉得无论哪种方式,实质都是一样的:是大一统的教学,忽略了每位同学的个体差异和实际需求。如果这样,小班化的意义何在?最后,我决定冒一次风险,做一次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尝试。

具体操作流程

1.提供三种学习方式供同学选择:自学、小组合作学、老师辅导。结果有三位同学选择自学,一位同学选择老师辅导,后在老师的建议下又有一位同学加入了教师辅导的队伍。其他同学选择小组合学。

2.为三种学习方式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同时了解每一类同学的需求,尽可能地为他们学习提供服务和帮助,比如允许自学的同学使用教室内电脑查阅资料。

3.为便于学生和老师及时了解学习效果,每篇课文学完后都要进行学习效果检测,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要调整学习方式。

4.每种学习方式要有不同的过程指导和激励手段,如对于四人合学的同学,以小组均分来激励他们提升小组合作的效率和质量。

反思

可延续的:

1.学生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后,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增强。自学组的同学学习效率很高,可以跑得更快,学得更深更多;有一位我认为不适合自学但坚持要进行自学的同学,为了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学习非常认真。第一次效果检测出来,他的成绩很不理想,我再次要求他改变学习方式,他请求我“再给他一次机会”,并且一反常态,极其认真地听老师的建议。第二次效果检测果真有了很大进步。另外,小组合学的同学也动起脑筋来,比如根据总课时数和总目标重新规划了他们小组的学习进度。

2.便于老师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对学习相对薄弱的同学有了单独辅导的机会。有一位名叫林徽的同学,是主动选择跟着老师学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他听讲非常认真,老师也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其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在本单元进行的四次学习效果检测中,他的成绩都很不错,表现出了非常强的学习能力。他也清晰地意识到了自己的强项和问题所在,为他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SJS 同学,同样的学习过程,可是和林徽的学习效果却有较大差距,虽然目前没有找到合适的改进办法,但至少SJS 同学确认了一点:他的听讲存在很大问题。

待改进的:

1.学习目标不够清晰。借用《教学细目》设计了分层目标,但因为选择学习方式时更多地尊重个人意愿而非纯粹基于学习水平,因此按学习方式来区别设定学习目标的做法就显得不够妥当,这是教训一。

2.对于小组合学的同学指导不够,因为老师辅导的两个同学基础过于薄弱,当老师手把手地带着他们学习的同时,势必会削减对其他同学的指导,这是教训二。

3.对于学习效果的诊断不够科学。加入诊断是非常必要的,但试题的准确性和覆盖面要精心设计,这方面做得不够,这是教训三。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自学辅导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莲心宝宝有话说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