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探索
2014-12-30刘兰芝
刘兰芝
我工作在农村学校,学习环境简陋,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相对较低。这种情况下,作为班主任和语文教师的我,深刻地感觉到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艰难。所以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不断探索德育工作的方法,采取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力争实现“教育为本,德育为先。”
一、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2009年送走一个毕业班后,学校安排我接四年级班主任及语文教学工作。这个班级的学生纪律较差,习惯不好。一个最简单的事例,就是同学经常把废纸扔在地上,并且熟视无睹。几次强调之后,效果不佳。一天我走进教室,看到地上又有许多废纸,我没有说什么,弯腰捡起几块废纸扔进垃圾桶内,教室里鸦雀无声。沉默片刻,同学们都主动离开椅子捡起废纸来,地上立刻干干净净。我抓住这个机会表扬了同学们,并适时进行习惯养成的说教。从此以后,班级同学都养成了自觉捡起地上垃圾的习惯。这件事让我感触很深,原来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如此之大。教师说话算数,学生也就说到做到;教师把用过的备品整齐地放回原处,学生也会学你把用过的备品放回原处…… 可见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教师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二、充分利用主题班团会,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
每次的班团会我都确立一个主题,比如:爱祖国、良好的行为习惯、尊老爱幼、理想、人生观等等。每一次的班团会都要求全体学生精心准备材料并参与。他们在精心准备材料的过程中,本身就受到了良好的品德教育。班团会上,学生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积极点评,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可以说,每一次班团会,都是对学生进行良好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机会。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懂得了爱国、爱老师、爱父母,懂得了诚实做人的重要性。
三、根据学科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中,我追求的是师生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下,自然而然地达成德育目标的效果。在师生情感共鸣的状态下,德育实效将会大大增强。
六年級下册第3课《春》一文描绘了春花、春草、春风、春雨等美丽的景色,其中包含着作者的主观情感,迸发出一股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蓬勃向上的情感。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反复吟诵,在此基础上稍加点拨,就自然而然地把他们带进一个美好的境界,不但使他们大饱眼福,获得内心的愉悦,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激起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此外,我带领学生走进余光中的《乡愁》,通过品味其中饱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愁绪,领会诗人渴望家园统一的赤子之情;通过《松花江上》《保卫黄河》的学习,了解旧中国人民生活的痛苦,理解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美好时光;通过学习《黄继光》,了解黄继光的英雄事迹,感受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为报效祖国而努力学习的决心。
教师应注意的是,语文教学并不能代替德育,只能是在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德育,为学生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四、用心去关爱学生,用爱去教育每一个学生
教师的工作是一种爱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种爱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教师首先要爱自己的学生,只有爱学生,才能用心去教育他们。其次,教师要关心每个学生的生活。学生生活中有什么困难,教师要及时地帮助解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让学生感到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温暖。最后,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学习上要一视同仁,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尤其是对学习不好的学生,教师更要加倍关爱,给他们补习功课,让他们知道老师没有看不起他们,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教师要把爱倾注给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懂得在接受别人的爱的同时,也要给予他人爱,在爱中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化德育效果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进行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首先,组织班级的各项活动,如演讲、征文比赛、拔河比赛、知识竞赛等。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如篮球赛、足球赛、越野赛、运动会等,从中既锻炼学生的体质,培养其良好的意志品质,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农村学校由于一些条件的限制,导致在开展德育工作时遇到了一定的困难。那么,作为教师就要因地制宜,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教育方法,在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同时,抓好德育工作,让学生协调发展,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