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2014-12-30李德军

黑河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课外布置习惯

李德军

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至关重要。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要鼓励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一、指导学生到位,学会预习方法

学生只有预习到位,才能更好地参与教学活动。为此,课前教师要布置好预习的具体要求和任务,教给学生具体可行的自学方法。对语文教学来说,最好的预习方法就是多读。一要导读。首先要让学生在预习时认真阅读每单元的“导读”部分,使学生对教材有一个初步总体的印象,明确训练重点。二要默读。在最初读课文时,让学生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圈画字词,标记出自己喜爱的语句,略知课文大意。三要朗读。学生再读课文要出声、口脑并用,思考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理清作者的思路,熟悉课文内容。四要精读。把握课文重点,研究文章主旨,概括課文,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同时,在预习中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能力。一要让学生学会查字典和词典,解决生字词的音形义问题。二要会查与课文相关的课外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积极获得新知识。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预习习惯

1.发现进步,及时表扬,体验成功

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典型,及时进行表扬,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预习的兴趣。教师在学生预习中要有布置、有检查、有鼓励,发现学生在预习中有进步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尤其是对学困生,必要时要手把手地教和指导他们进行预习,鼓励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记录下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在教师和优生的帮助下给予解决,树立其自信心。

2.加大竞争,互相交流,展示成果

学生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竞争可以使预习活动更加精彩。在学习新课前,教师可根据预习的要求开展竞赛活动,如开展生字词比赛,看谁能用最快的速度掌握最多的字词;开展好词好句记忆竞赛,评出优胜者,给予奖励和表扬;开展预习经验交流活动;开展学习笔记展评活动等,通过竞赛和展示,使学生相互学习,提高预习的兴趣,掌握基本的预习方法。

3.先易后难,先扶后放,循序渐进

预习习惯的培养是长期和艰巨的任务,预习能力的培养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设置的预习内容要难易适当,可采用先扶后放、循序渐进的方法,大力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如根据课文的特点,先制订预习要求,让学生明确预习的操作方法和步骤,使学生有章可循,避免预习的盲目性;然后让学生尝试预习简单的内容,安排一定的时间给他们预习,再利用一定的时间检查测试;最后教师逐渐放手,对他们的预习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享受预习的过程,感受成功的快乐,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强化课外预习,培养预习能力

1.布置课外预习任务

在课外预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年段的不同,设计不同的预习内容。如在小学中高年段可布置如下课外预习任务:了解和掌握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诗词常识以及课文中重要的人、事、景、物、地点等,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和资料。同时,要求每个学生把查到的有关内容详细地记下来,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2.建立预习多重监管

预习习惯的养成,除需要教师的指导外,还需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合作学习,划分学习小组,做到优差搭配。同时,预习还要有赖于学生家长的协助和配合,做学生预习的督促者。

3.课上教与课外练相结合

在让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预习计划认真预习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亲自去实践,对于不能熟练按照预习要求完成预习作业的学生,教师要在课上进行预习指导,课下再练习。在学生已养成预习习惯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预习能力的阶梯性,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

总之,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只要教师坚持运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学生一定会学会预习,进而学会学习。这样,预习就为学生架起一座通向自主学习的桥梁。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课外布置习惯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转动小脑瓜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